心理學:運用好間歇性強化效應,可以讓男人在不知不覺中「淪陷」

2020-12-13 騰訊網

許多心理學家發現,當我們多次重複一件事的時候,它極易引起我們內心深處的反感。

一開始的時候,這件事可能會激發你的興奮欲,能夠讓你感到快樂,隨著頻率的增加和強度的增大,我們對這件事的快樂感會逐漸降低,在兩性關係中,這種效應反應會更明顯。

還有一些女性讀者會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她說剛開始戀愛的時候,自己送對方一個禮物,他都會覺得特別滿足和幸福。

然而等到兩個人確立關係後,她對另一半開始越來越好,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親密,但是她覺得對方卻不是曾經那般熱情。

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可能會懷疑對方是不是變心了,其實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如此,而是隨著你們的交往越密切,你所表現的行為越強,引發了他內心的超限效應。

什麼是超限效應?它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我們在愛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如飛蛾撲火一般那樣的愛雖然熾烈,但是會讓人感到壓抑甚至窒息。

如果我們能夠運用好間歇強化效應可以讓男人在不知不覺中「淪陷」。

所謂「間歇強化效應」,指的是一種偶然地或者間歇地、不是每一次都對所發生的行為進行強化的方法。

間歇強化效應,首先打破了平淡期的無聊,同時也避免了超限效應所帶來的逆反心理,他更能夠教會我們如何以一種恰到好處的方式去對待一個人。

在男人和女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什麼時候強化、以怎樣的頻率強化一個行為,這對個體行為本身的強度和反應率能產生不同的影響。

間歇強化效應的特點就是建立慢消退也慢,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能不會立竿見影,但是隨著強化作用,這種反應特點也會越明顯。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女人和男人因為好感而彼此熟悉的時候並不一定就要馬上和對方在一起,而是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首先你要開始和對方接觸,兩個人多一點交流,然後花很長的時間去了解對方內心的需求以及了解現實生活中真實的他。

可能這個過程是緩慢的,不似兩個人馬上就在一起那般熾熱,但是前期的這個間歇強化的過程反而對於兩個人的感情來說起到一個打基礎的作用,正所謂前期的基礎越牢,那麼後期你們的感情才會越穩定。

一、恰到好處地滿足

我們仍舊拿個體的需求來說,女人要想男人真的離不開你,不需要去滿足對方的全部,而是要懂得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事實上在兩個人接觸的時候,女人能夠在分寸之間留有一定的餘地,保留一定的原則,會在男人心裡留下更好的印象。

這也是指的我們通常所說的「空白效應」,指的是人在感知事物時,如果感知對象不完整,便會自然地運用聯想,在頭腦中對不完整的感知對象進行自我填充,在這個過程中,個體會產生更加強烈的心理效應,而使得印象變得更加深刻。

換句話說就是女人無論在為男人做什麼的事的時候,都要有所保留,這樣才會讓人真正覺得有趣,相反那些過度付出的女人,他們一方面會使得自己特別的疲憊,另一方面也會引起男人的審美疲勞。

二、強化程度逐步增加

人們對一件事情的興奮度會有一個起起伏伏的過程,在前期的興奮度逐漸增高,而在後期的興奮度逐漸降低,而我們對一件事情強化的時間,就應該選在這個過程的中點。

間歇強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是最符合個體心理特點的一個強化效應。

你們兩個人的感情狀況,假如一直是處於一種平淡的狀態,那么女人要做的就是定時的去營造一種浪漫的氣氛。

在兩性關係中,女人同樣也可以作為主導者去引領關係中的走向,生活的本質就是平淡的,但是在平淡之中依然需要驚喜。

在固定的時間內,做一件讓對方快樂的事情,對於二人之間的情感關係來說,會起到一個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種間歇強化的過程,會不知不覺的使男人越來越離不開女人。

女人應當運用間歇期強化的效應,一方面可以讓自己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留有餘地,另一方面也會讓男人慢慢地意識到你的重要性。

不定時的強化你在對方心中的印象,這個過程會將兩個人之間的默契度發揮到最高。

相關焦點

  • 讓男人在乎你的好辦法:間歇性強化效應
    在感情世界裡,很多人都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愛給予心儀之人,可最後得到的卻不是他們想像中那樣的甜蜜。很多女孩子也曾感嘆過「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在乎我多一點」。其實,只要明白了「間歇性強化效應」的原理,就能讓男人對你著迷,為你痴情。
  • 吃定男人的最好方式:間歇性強化效應
    本文是《女性課堂:愛情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情心理學知識,解決愛情發展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以及更懂男人的心理特點,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所以,想要引起一個人的注意力,就需要走心,合理的作用心理學能夠更好地幫助自己去更好的解讀人內心深處想要的究竟是什麼,然後知己知彼,對症下藥。心理學告訴你,吃定男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利用好間歇性強化效應。一、什麼是間歇性強化效應?
  • 「心理成本」的情感效應:對男人越真心,他越容易不喜歡你
    其實這可以用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心理成本」來解釋,「心理成本」本意指人們因為離開不願離職的工作、或居住已久的城市而產生的精神和情感方面的耗費與支出。 而人們在愛情中為戀人所付出的時間、金錢和精力等都會產生「心理成本」,付出得越多,分手時的 「心理成本」越高。
  • 如何運用間歇性強化,讓男生喜歡上你
    在感情中我們常常會陷入這樣的局面,變得很盲目。你的不理智也往往讓你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失去自己原有的魅力。那麼,想要扭轉這樣的局面,我們究竟該如何去做呢?答案是要懂得「間歇性強化」。所以,把握好這兩者之間的模糊地帶,才是吸引對方的關鍵。總結一點,「間歇性強化」的關鍵,在於隨機性,目的是讓摸不透你給以「獎勵」的時機。這樣對方才會花更多的心思在你身上,為你付出更多,就像是史金納箱裡的老鼠一樣。
  • 8個愛情中的心理學效應
    今天跟大家分享8個與愛情相關的有趣的心理學知識,相信這些你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聽說過。只是你不知道他在心理學上有這樣的名字罷了。今天就給大家列出來,看看是否感同身受。1、 戀愛中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在戀愛中的表現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當你願意為自己多付出,不斷完善自己,你的個人魅力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個人吸引力;而當你一味討好對方,則會讓對方恃寵而驕,你在投入過程中不斷「貶值」,對方卻在投入過程中不斷「增值」。
  • 抓住一個男人心的最好技巧:間歇性滿足
    本文是《女性課堂:愛情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情心理學知識,解決愛情發展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以及更懂男人的心理特點,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有的女人認為,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就要抓住一個男人的胃,但是從古至今,沒有哪個男人移情別戀是因為對方做飯好吃。有的女人認為,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就要把他牢牢地抓在自己身邊,嚴格監控他的生活,可是這樣會讓彼此的距離得到侵犯,會因為私人空間的佔有而產生隔閡。
  • 心理學:想讓男生離不開你,運用好「棄貓效應」,事半功倍
    面對男人糟糕的態度,她選擇了忍耐,以為只要自己付出更多就會有所改善,沒想到的是她的這些忍耐不但沒能讓男人收斂,反而更加肆無忌憚。感情其實是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心理博弈,有些人懂得珍惜你的好,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做到如此,更多的人會習慣你對他的好,反而習以為常,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甚至變得越來越自私、傷人。
  • 心理學:讓男人著迷的好辦法,掌握首因效應
    所以說,哪裡來的什麼日久生情,不過是初見時就已經徹底淪陷的心罷了。 在和異性相處的時候,或許你也曾使盡渾身解數,想要博取他的關注,可最後卻輸給了一個剛出現的人。 其實,這些都不是沒有道理的,愛情可以結合心理學,而你需要明白:讓男人著迷的好辦法,就是掌握首因效應。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這就是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
  • 撩一個男人的好辦法:登門檻效應
    因此,這時,女人往往希望自身魅力可以緊抓男人的心,以此來保持雙方長久的感情線,只是,人們總是採取了一些不恰當的措施—— 例如對男人唯命是從,例如想方設法的控制男人的一切行蹤,這樣的方式不僅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無形之中讓兩個人的關係漸行漸遠,因為,畢竟誰都不希望另一半是一個沒有自我或者是控制欲極強的人。
  • 和男人相處的小套路:間歇性滿足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逆反心理:這個詞彙所指代的,並不單是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更多的是泛指一些,被過度的呵護或安排下,所產生的的抗拒情愫。處在愛情中的男人也是同理,並不是在愛情中付出越多,便能得到同等的回饋。
  • 面試中,你可以利用哪些心理學效應?
    面試中你可以利用哪些心理學效應工作上的面試,通常需要你準備好一份簡歷,如果你想要吸引HR的注意,可以關注相應公司的招聘要求,然後把你符合個人特質、特殊技能在簡歷中凸顯出來。而且有些面試問題,不管在哪家公司面試,都會被問到,比如你的自我介紹,可以提前準備好答案,多加練習,在面試中可以更順暢地表達出來。
  • 人際關係中,都有哪些心理學效應?
    這種愛屋及烏的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日月暈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一心理效應為光環效應。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個物品的其他特性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這就是「光環效應」的體現。
  • 心理學:學會不主動聯繫男人,是一種聰明的相處方式
    本文是《女性課堂:愛情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情心理學知識,解決愛情發展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以及更懂男人的心理特點,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故事的一開始總是浪漫甜蜜、難捨難分,但心理學和事實都告訴我們:愛情中浪漫濃烈的部分終會隨著時間而流逝,這也正是所謂「七年之癢」出現的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沒有辦法延長愛情的保質期,「距離產生美」,把握好兩人之間距離的分寸感,能更好地保留住愛情中的神秘感和浪漫感,從而為愛情保鮮。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對於心理學效應,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指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深受心理學效應的影響,當然,它具有兩面性,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夠真正運用好,就需要真正地去好好了解,其實這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
  • 戀愛心理學丨他們互相討厭卻日久生情?其實離不開心理效應
    最令李惜惜厭煩的,那就是她總是能在不同場景,不同場合遇見這個討厭的男人。和閨蜜看電影發現他坐在自己身後,去買早餐,發現他和她排在同一隊伍,就連帶狗狗去寵物店,也能碰到他和他的伯恩山犬。不知不覺,二人墜入愛河。明明相看兩厭的兩人為什麼經常見面就能愛上?
  • 戀愛過程中的心理學定律一:首因效應
    Hello,大家好,我是情聖老司機。戀愛中男女心理思維各有千秋,分手或者在一起規律卻是有跡可循。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情感規律,今天為大家分享:影響兩性交往的心理學規律以及在兩性交往中的指導意義。1.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有時又稱為第一印象效應,指的是知覺目標給知覺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具體說,就是初次與人或者事接觸時,在心理上產生對某人或某事帶有情感因素的定勢,從而影響到以後對該人或該事的評價。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決策中收集正確的情報加以分析而言,這種效應是不利的。
  • 學生總是不肯交作業,一線美術教師:你要用好「間歇性強化」
    所以,平時作業抓得好也是為你自己做準備。但是學生們對你布置的美術作業,若是在課堂上能調動他們的興趣,那他們也就是在三分鐘熱度裡面動手,一堂課畫不完,你讓他們回家再畫,下堂課帶回來交,你會發現沒有一個人回家畫的。回家以後他們只記得語數英作業,你的美術作業算個啥啊,丟一邊家長也不管的。所以,你不要相信學生「回家再畫」的鬼話,可是,那種老是不動手的行為習慣有沒有辦法去改變呢?
  • 心理學效應之睡眠效應
    這位智慧的牧師在處理鄰裡糾紛的過程中所運用的,就是一種被稱為睡眠效應的心理學現象。睡眠者效應是指在態度改變過程中,說服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不降低反而提高的一種現象。廣告中的睡眠現象:有時一些廣告發布後業內人士批評其平庸的創意,受眾反映其乏味甚至反感,指責牽強的情節;拙劣的表現;蹩腳的名人登場等。總之,是不好看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