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很多練太極拳的朋友,只知鬆柔舒適而不知張弓勒弦之緊,自然不能練就制人的功夫,乃至幾十年辛苦的樁功修為,只處於養身階段。所以才有「太極十年難上身,一年形意打死人」這個說法,吾認為這僅取決於對樁功的認識和修為的深淺,柔勁由剛而生,剛勁由柔而化,剛而化柔才是真剛,柔中藏剛才是真柔!
一味鬆柔處處不著力(勁、非後天僵死之拙力)就算每天站樁五小時,也無收穫,只會流入氣功的麻、癢、脹之類的養身階段,更談不上改變人身機能結構,整體連接,筋骨起稜,五弓具備,肌肉鬆柔似童嬰的境界。
下面簡介一下樁法的幾個關鍵位置的校正到位標準,以此看樁形則能成為內行看門道,再不會是外行看熱鬧了。
站樁訓練是非常很苦的事,通常有兩個重大關口要過:
第一是筋骨關:肌肉酸痛難支、大汗淋漓、兩股顫抖、肩臂酸痛;
第二是心理關:心猿難伏、意馬難收、心浮氣躁,心力交瘁。
站樁第一個遇到的就是筋骨關,因為很多人還沒有練到心情煩躁的時候就已經累得無法堅持了,所以必須要有吃苦耐勞,不怕累的精神,堅持不懈地按要領苦站,就能度過此關。
筋骨訓練的要領:筋骨關第一處為肩頸拙力,由於普通人的用力習慣都是端著肩膀讓肩頸肌肉用力,所以松肩頸為站樁入手第一步。
開始站樁的時候,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肩和脖子,腿累了會發抖,但還可以堅持,畢竟腿的力氣大,只要忍著就能支撐,而肩膀累了卻酸痛難當,樁形變化,後天拙力重生,嚴重影響到功效。
站樁在求松同時還要求一個整!
怎樣才算松到家了呢?松得身上的肌肉和野生動物的肌肉差不多就行了,如果大家還沒有直觀印象的話(也是,我想大家肯定很多人沒有親眼見過野生動物,大多都在動物園或《動物世界》裡看過),你就參考貓身上的肌肉就行了。你摸貓身上的肉,非常鬆弛,可是貓的力氣是很大的,貓爪一拍,老鼠被拍上就跑不了,向上一竄,一米多高的牆就上去了。沒事時多逗逗貓,看看它的動作,你對武術的認識會不知不覺的提高。
站樁求松的同時還要求一個整,什麼是整?很多人認為「砸之不落,推之不倒……」就是整,當然這也不是錯的,這種整是站樁中出功夫的表現,但「整」不僅僅是這些,這樣的整是不能上場去格鬥的,真正的整應該是把渾身上下練得整體協調,手上有觸動,腳下就有感覺(印掌),腰胯就有動作,你看那貓的動作,無論何時都是身子整體協調的運動,一處動則渾身無處不動,甚至連它伸懶腰,蹭痒痒都是如此。「練形意拳的是屬蛇的,渾身上下就一塊肉」,指的就是把身子練得整了以後,原來身上各自動作的肌肉變成統一協調的運動,就好象身上只有一塊肉一樣。
站樁日久,功夫加深,身體的形態自然就要發生變化,逐步將原來在站樁時才會擺出來的肩膀和肩胛的姿勢變成日常生活中的常態(形成新的習慣)。比如你的鎖骨不再象以前那樣聳起了,你後背的肩胛骨之間的距離展開了。這些都是能看出來的,記得原來聽練舞蹈的說過一句話「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導演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武術也是如此,練功夫和不練功夫的人,一看就能看出來。
要過筋骨的方法二是:意念配合
站樁不是死站著不動,而是要體會身體內部的運動,站得肩膀酸痛,這是假疲勞階段,一定要挺過去,但硬挺著也不行,容易發僵,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當你站樁站得肩膀酸痛的時候,可以活動肩膀,這個活動範圍很小,就幾毫米,有個意思就行,別人根本看不出來你在動,活動方向不限,向上向下向前向後隨你便,在活動中找你覺得最舒服的活動方向,動起來以後,酸痛就能緩解了,動的時間長了就能體會到體內筋的位置。所以過筋骨關的方法一是:微小運動,當然這只是初級搖旗、拔移大樹等靜中求整的微動訓練,只有生生不息的動,才不是死樁,才能增加功力。
想想當初剛站樁的時候,也是肩頸處酸痛難當,後來加強意念放鬆這裡,這裡松下來以後,鎖骨下降,肩胛骨下落,向兩邊展開,此時就體會到後背「頭頂抻拔,尾錐下降,左右展開的十字勁」。越是艱難之時長功夫是最快的,而且練武講究「意到氣到」,也就是你關注哪裡哪裡的功夫就長得越快。比如剛開始關注肩膀,意念中想著肩膀放鬆,那麼你肩膀放鬆的速度,就會比身體其他的部位快。站樁站得肩膀酸痛,兩股顫顫,為了過這一關,想著「松肩、松肩」,重點關注肩部,很快肩就松下來了,當然這個意識不能太重,想的模模糊糊,有點就行了。肩松下來以後,感覺後背的力量傳上去了,就可以在站樁中體會後背的感覺的,將後背松下來。
站樁,確實是累、苦,但自己並不覺得苦,為什麼呢?因為感覺這個苦有價值,感覺身體有好的反映,所以練起來有樂趣。站樁要站出生氣,站出樂趣,有了這個感覺才算是上道了,那個時候就不是人練拳了,而是拳練人。如果沒有這個生氣,那就不是站樁而是立了根電線桿子。 以上講的這些,都是側重於筋骨的東西,在站樁中還有神意方面的要領需要配合,但這個就留待以後再講,精神意識方面是心理素質培養的關鍵,是高深功夫修為的重要部分,其成就大小則在於這個「意」字裡面.
其實太極拳、形意、八卦入門都是從無極樁開始的,先做到空空靜靜,然後再談其它。這時用無極樁體系固根培元來築基,就顯得極為重要,偏偏很多人就是忽視無極樁,都以為無極樁沒什麼用,其實無極樁是大竅門,是他們沒參悟透,如果站的方法對路子,只需要一些時日的築基就能習練者達到精足、氣滿、神旺的三全狀態。
無極樁體系是從固根培元樁為基礎起點,共有五個小內容,分別是:
1,無極下氣樁
2,無極束身樁
3,無極託寶樁
4,無極抱球樁
5,無極心神合一樁。
雖然只是五組小動作,但卻是三步修練之法,能讓每個習練者充分體悟到樁功的松、緊、動的變化,每一個動作每樁法各有偏重,如:松求的是人體的身心健康狀態、緊樁求是六面力和間架結構、動求的是「全力以赴」狀態,亦即全身力量都進入有效工作狀態的狀態,三步功法環環相套,會讓習練者用最有效的方式輕鬆達到養生的目的並找到內家拳門徑!
功夫講武緣,只傳有德之人,感恩修行路上有您結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