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九分法」是國醫大師王琦總結出的一套識別人體體質狀態的有效方法,在中醫臨床診療過程中被廣泛運用,並且越來越普遍。為了讓大家更好地辨識和認識自身體質,本文著重介紹人體九大體質的「辨識歌訣」和養生方法,以幫助讀者科學養生。
陽虛質
畏寒肢冷易感冒,怕吹冷風和空調。穿衣飲食皆需熱,稍冷即覺吃不消。
陽虛體質的主要表現是陽氣不足,衛外失固,易感外邪。此類人群在寒熱交替之際衣物更換幅度不要太大,注意身體保暖,冬季多運動,夏季不宜劇烈活動;飲食上多食性熱的食物,如肉類熟食,少吃生冷食物;起居上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過度,使陽氣充盛、陰陽氣血相和。
此類體質人群「五穀」可用糯米,脾肺虛寒者宜之;「五果」宜選大棗,能補中益氣、養心神、助脾胃、保肺氣、調營衛;「五蔬」選韭菜,溫中、行氣、解毒;「五畜」選羊肉,其甘熱,能補氣血之虛;海產選蝦仁,蝦有補腎、壯陽作用,屬強壯補精食品;中藥可選肉蓯蓉、鎖陽、巴戟天、龍眼、乾薑、鹿茸等溫補脾腎。
陰虛質
兩顴潮紅身烘熱,手心腳心常發燙。口鼻眼睛皮膚燥,唇紅便秘小便黃。
此類人群,素體陰虛,陰津虧耗。飲食上以清淡飲食為主,少食溫燥之食,以滋陰生津;起居上保證充足睡眠、作息時間規律;精神上保持心情舒暢,少煩躁動怒,以免熱邪傷津而致病態。
「五穀」首選小米,其味鹹淡,氣寒下滲,為「腎之谷」;「五果」宜選桑椹子,單食能止消渴;「五蔬」選枸杞葉,滋養肺腎;「五畜」選豬皮,豬皮具有清虛熱、潤肌膚、補血止血作用,宜陰虛之人;海產選蛤蜊,滋陰明目;中藥選百合、枸杞、麥冬、天冬、山萸肉等養陰潤燥。
氣虛質
易患感冒易疲倦,氣短心慌頭暈沉。喜靜懶言身無力,稍一活動汗全身。
此類人群,飲食上要健補脾胃,固護中焦,多吃山藥等;要合理飲食,脾健則使氣血生化有源;同時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起居上要做到勞逸結合、睡眠充足,春冬兩季注意保暖,以防寒邪傷脾胃。
「五穀」可用粳米,粳米甘平,以煮粥食,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五果」選葡萄,葡萄益氣倍力、久食輕身延年;「五蔬」選南瓜,能補中益氣、解毒殺蟲;「五畜」宜選牛肉,補氣與黃芪同功;海產可選鰱魚,溫中益氣;中藥可選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潤皮毛。
痰溼質
滿面油光大肚漢,胸悶腹脹身不舒。稍動易汗眼瞼腫,痰多口黏咽中堵。
肥者多痰溼,飲食上以清淡素食為主,多食健脾利水之品,如冬瓜,少食肥甘厚膩之品,以免助溼生痰,以「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為原則;要多鍛鍊,至汗出為宜;起居上,環境以乾燥清爽為宜,避免潮溼,防溼邪侵襲。
「五穀」選扁豆,有健脾益氣、消暑化溼及利水消腫之功效;「五果」選梨子,能潤肺清心、消痰降火、解瘡毒;「五蔬」選冬瓜,有助利水、消痰、清熱、解毒;海產選鯽魚,其性緩,具有健脾利水之功;草藥選荷葉,解暑熱、清頭目、利水減脂。
溼熱質
油光滿面生痤瘡,口苦口臭小便黃。大便黏滯解不盡,陰部潮溼白帶黃。
溼熱體質,易溼熱蘊脾,在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可食甘寒之品,避免油膩溫燥之物;要加強鍛鍊;起居上,環境要通風乾燥,防溼熱加劇。
「五穀」選綠豆,具有消熱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五果」選西瓜,能引心包之熱,能解熱病大渴;「五蔬」選苦瓜,能瀉六經實火,清暑、益氣、止渴;海產選海蜇,化痰、消積、除溼,也可選鯉魚,長利小便,故能消腫脹、黃疸、溼熱之病;草藥選菊花,其具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功。
血瘀質
面色晦暗斑黃褐,皮下無故有瘀斑。唇黯健忘黑眼眶,身有疼痛常不安。瘀血阻滯,會導致氣機不暢,經脈阻滯,飲食上配伍使用活血行氣的食物,如山楂、玫瑰,避免生冷之品;生活中多做有利於關節活動的運動,比如健美操、瑜伽等,防止瘀血阻滯經脈,關節疼痛不利。要保持心情舒暢,少生悶氣,少動怒,防傷肝致疏洩不利。
「五穀」選燕麥,燕麥味甘性平,有健脾益氣、補虛止寒、養胃潤腸之功;「五果」選山楂,山楂長於化飲食、健脾胃、行氣消瘀;「五蔬」選藕,味甘性平,生食生津、化瘀、止渴除煩、開胃消食,熟食補虛、生血、解鬱;海產選海藻,軟堅、消痰、利水;草藥選玫瑰花,具有活血止痛、行氣解鬱之功。
氣鬱質
悶悶不樂疑神鬼,焦慮不安易緊張。多愁善感心脆弱,唉聲嘆氣常失望。氣鬱體質多肝鬱脾虛,思慮過度,心情抑鬱。飲食上建議多食芽類、綠葉類、行氣類食物,如春芽、韭菜、陳皮粥等,以發散疏理氣機。生活中注意脅肋部保暖,使肝臟生理功能正常,氣機暢達、氣血調和,則精神乃居,保持心境平和,調養心神。
「五穀」選蕎麥,其面煮食能開胃寬鬆,益氣力,御風寒;「五果」宜選橙,開胃理氣,止渴潤肺;「五蔬」選菠菜,開胸膈,通腸胃,潤燥活血;海產選海帶,具有消痰軟堅、利水消腫之功;草藥選合歡花,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
特稟質
冷熱異味易咳喘,噴嚏流涕鼻敏感。皮膚劃痕起風團,或見皮膚有瘀斑。過敏體質者飲食上注意葷素搭配,要避開辛辣、腥味等刺激性強的食物;生活中,要注意季節變化,尤其是春夏季,減少外出時間,防止花粉等異物過敏;為避免一些疾病的發生,可採取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做到及時預防,及時診治,調養身心健康。
「五穀」首選粳米,粳米為五穀之長,被古代養生學家陶弘景贊為「仙家作飯餌之」;「五果」選蘋果,其性平,生津潤肺、除煩開胃;「五蔬」選小白菜,甘平養胃、生津解渴,葷素皆宜,民間常喻「白飯青蔬,養生妙法」;「五畜」選豬肉,能補腎亦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止消渴;草藥選靈芝,甘平無毒,入五臟,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益壽。
平和質
精力充沛不疲倦,睡到天亮不失眠。記憶力好不健忘,適應外界能力強。這類人無疾病表現,按照《內經》五條養生原則,重在保持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保持積極的狀態,以樂觀心態面對生活。平和質的身體功能較穩定,食療選用性味平和的食物即可。粳米、燕麥、西藍花、番茄、萵苣、木耳、甘薯、蘋果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當然,如不能辨識自己的體質,可尋求正規醫院的中醫師指導。
據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