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今年是紡織行業多年不遇的淡季,各個生產環節、各種面料產品都遇到了銷量下滑、利潤收縮的情況。但所有面料中陷入困境最深、未來也最迷茫的可能就是市場上極為常見的常規面料了。雖然行情不好,但是大半年來還是有不少熱銷產品,只是這些產品都跟常規面料無關。即使搭點邊,最後也是「一地雞毛」境遇更差!
庫存100天以上,利潤幾乎為零
常規面料的糟糕境遇,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倉庫裡的庫存猶如脫韁的野馬般瘋狂增長。據一位滌塔夫、春亞紡生產商介紹,他們廠裡機器不多只有200臺,但是他們現在倉庫裡的庫存已經超過400萬米了,這個量基本相當於他們100天的產量。這還是因為他們7、8月份幾度停產放假放緩了增速,否則庫存更大。
四五月份的時候他們的庫存也就200萬米左右,短短幾個月幾乎翻了一倍。可見這幾個月來,訂單基本沒有什麼好轉,產銷一直都是失衡的。當然失衡的不僅僅是產銷,還有已經跌無可跌的利潤。
據另一家滌塔夫生產企業負責人介紹,截止目前他們訂單已經下滑了7成左右,全年下來肯定虧的。年前大量原料備貨遇上了年後原料大跌,光這一點就使他們損失慘重。並且原料價格還不斷的跌,他們的坯布只能跟著貶值,關鍵再便宜還沒人要。每米布利潤能有幾分錢都算好的了,絕大多數都是虧著本出手的。
虧本也就算了,貨款還難要。為了能接訂單,市場上允許欠款是很正常的,但風險也是並存的。一些新客戶可能會借質量問題,找理由剋扣貨款。為此不少坯布商都提高了跟新客戶合作的門檻,甚至有部分企業在現在的行情下只跟老客戶合作。雖然老客戶的貨款速度也慢,但一般都不會無緣無故剋扣貨款。
常規面料的悲催境遇,紡織人或多或少的都能看到,但即使這樣市場上還存在不少企業試圖進入常規面料織造行業。
常規面料未來迷茫,卻有企業趨之若鶩
「掉在水裡不會淹死,呆在水裡才會淹死」,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深陷困境的常規面料生產企業也都懂。那麼是否意味著這些生產廠家需要積極轉型、改變產品才能尋得出路呢?
「寧願轉行也不在面料上做出改變」,可能是這些常規面料生產商最普遍的態度。據一家仿真絲織廠負責人介紹,他們年前是有更新設備、改變生產產品的想法的,但是年後新機器都裝車了還是被他們叫停了。現在這個行情,做出改變意味著前期大量投入,同時需要重新開發相關客戶。這些成本與風險是他們目前難以承受的,還是做著老產品比較穩定。
但是他也沒閒著,一直在考察物流、健身器材行業,今年這些行業表現很好,他有向這方面轉行的想法。做常規面料多年,可能也看透了這類面料前景,本就不願意做出一些改變的部分紡織人,在今年疫情的助推下想法更加堅定了。
不願在常規面料有所發展,甚至想方設法逃離已經是很多紡織人的想法了。但卻仍然有一些企業試圖進去常規面料生產行業。
據一位紡織人介紹,他所在公司是一家做原料的工廠,廠裡主要是生產牛津布使用的這類比較粗的原料。但是今年行情不好他們原料庫存積壓非常嚴重,現在廠裡的高層就有自己開織造消耗自家原料的想法。因此最近一直在做市場調研,看來後期由原料生產進入面料織造已經是大概率事件了。
常規面料的困境所有紡織人都耳聞目睹,各種庫存積壓、利潤萎縮可以說已經處於歷史頂點。但市場上卻少有調整生產策略、改變生產品種的做法,絕大多數紡織人都不願意在常規面料上做出突破。不過常規面料的窘境卻沒有阻止一些局外人嚮往,市場上有進入常規面料織造行業的想法不在少數,甚至有的企業已經開始落實。
一方面是已有常規面料廠家「固步自封」埋頭生產庫存,另一方面是一些新興產能即將在常規面料市場爆發。常規面料的挑戰才剛剛開始,接下來的庫存與利潤會一遍一遍刷新紡織人的已有認知。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化纖邦儘量標註每篇文章的來源,若不願轉載或侵權,請通知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