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菌發現,很多寶媽喜歡給寶寶「摳鼻子」,大家的原因還挺充足:「清除垃圾寶寶才能順暢呼吸啊」、「沒有異物就能預防感染了。」
真相不是這樣的!
首先,正常的鼻黏膜本身就是由具有分泌性功能的細胞組成的,所以鼻腔平時分泌出的分泌物不一定就是垃圾,反而這些分泌物中所含有的可以破壞病菌的酶,能成為防止寶寶感染的一道防線。
其次,有些寶媽發現,越清理寶寶鼻腔,分泌物越多,這是因為鼻黏膜中的分泌性細胞受到了外界過度的刺激後,分泌變得更加旺盛,導致分泌物越來越多。
家長不要每天都給寶寶清理鼻腔,尤其是切勿過度使用吸鼻器。因為過度清理會導致鼻黏膜輕度受損,反而容易讓寶寶受到病菌的侵襲!媽媽可以選擇間隔一定的時間來給寶寶清理鼻腔,比如2~3天清理一次,或更長時間清理一次。
菌菌說這些,並不是讓寶媽對寶寶的鼻腔不管不顧,尤其是在冬末春初的季節裡,鼻塞和鼻出血可以說是嬰幼兒最常見的鼻腔問題了,後臺也有不少媽媽一直在詢問菌菌解決的方法。
菌菌認為,無論是鼻塞還是鼻出血,都需要在分清楚原因之後,再「對症下藥」。
由於嬰兒只能通過鼻子來呼吸,因此發生鼻塞時,可能會引起寶寶流鼻涕、打鼾、呼吸嘈雜等情況。
媽媽不要只覺得鼻塞就是寶寶著涼感冒了,一定要先確定引起鼻塞的原因是分泌物阻塞,還是鼻黏膜水腫。
▷分泌物阻塞
當媽媽發現寶寶鼻腔裡充滿分泌物時,鼻塞多半是由分泌物阻塞引起的。那麼對於黏稠的分泌物來說,媽媽可以使用浸滿橄欖油的棉籤塗抹鼻黏膜,清理分泌物,同時刺激寶寶打噴嚏,排出分泌物。
如果分泌物非常幹,可以先滴入少許生理鹽水或母乳,待分泌物軟化後,再用上述方法進行清理。
▷鼻黏膜水腫
一般由感冒引起的鼻塞,多是鼻黏膜水腫,讓寶寶的鼻腔吸入一定的水分,比如可以打一盆熱水,讓寶寶吸水蒸汽,或用溼熱毛巾敷在寶寶鼻根處,都有利於鼻腔內分泌物的排出。
如果以上方法都沒辦法緩解寶寶鼻塞的症狀,寶媽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含麻黃素的噴鼻藥來緩解鼻腔水腫!
很多家長看到寶寶經常鼻出血都害怕的不行,生怕這和血液病有關,實際上,寶寶在每次體檢時只要進行血常規檢測即可輕易排除。而引起寶寶鼻出血的原因,則需要媽媽仔細判斷!
▷鼻黏膜受到過多刺激
很多媽媽在看到寶寶鼻腔裡有分泌物時都會「一清再清」,還有些媽媽每天都使用吸鼻器來給寶寶清理鼻腔。
其實這些過度護理的行為都會對寶寶的鼻黏膜造成損傷性刺激。一旦鼻黏膜受損,在受到任何刺激時就非常容易因黏膜破裂而出血。
當寶寶鼻子出血時,最正確的處理方法就是立即壓迫流血側的鼻翼10~15分鐘,在之後的2~3天裡最好不要機械刺激出血的鼻腔。
▷過於乾燥
乾燥的季節是嬰幼兒鼻出血的高發季節,如果寶寶是因鼻黏膜乾燥引發鼻出血,媽媽可以每天早晚用浸滿橄欖油的棉籤塗抹鼻孔內側黏膜,堅持2~3個月,就能修復損傷的黏膜,預防鼻出血。
如果寶寶頻繁流鼻血,一定要及時前往醫院耳鼻喉科進行鼻部檢查,排除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