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次的肺炎疫情,大家對肺部健康緊急關注。昨天在朋友圈和微博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憋氣測試」:說憋氣超過50秒,說明肺功能強大, 40秒還算健康,不足30秒,就該引起重視了,可能是肺部異常。
朋友轉發給我說,她好不容易憋到30秒,要叫救護車🚑了。我也忍不住測了一下:
這個測試實在是太簡單了,看到這個「憋氣肺功能測試」的人應該都會忍不住測一測。
很多微博網友都測了,測完感慨,差點原地去世:
也有不少網友測完秀優越感,出現不少憋氣超過2分鐘的鐵肺硬漢:
這憋氣時間,人和人咋相差這麼遠啊!
憋氣時間,真的能說明肺功能嗎?
為什麼有人能憋氣2分鐘,
你只能憋氣30秒?
大多數健康人,都能大約憋氣30秒到2分鐘。但如果努力還是憋不到30秒,不能說明你的肺功能不行。
實際上憋氣多久和你的肺裡有多少空氣無關,並且所有人都可以通過一定訓練,延長憋氣的時間。
我們之所以需要換氣,是因為……
沒有氧氣會死!我們的身體有好幾個生存必須的系統協同工作,讓我們能在相對固定的間隔時間裡得到新的「原料」補給。
但是憋氣高手可以矇騙我們的身體的幾個「求救」機制,從而可以憋氣很長很長,比如11分鐘!一直憋到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身體極限才換氣。
(提示,不要沒事去挑戰身體的極限,那是找死!)
要憋氣長,首先要騙過你的大腦。和憋氣有關的第一個系統是,我們的「戰鬥或逃跑反應」。
很容易理解,當我們的身體氧氣快要用完的時候,大腦會感到威脅。對氧氣不足的恐慌會導致心跳加速,這反而加劇身體對氧氣的消耗。
所以只要你不心慌,你就能憋氣憋更久。僅此一項,就能幫助一些憋氣高手,把憋氣時間加倍。
這是憋氣久和你的肺功能沒有絕對聯繫的原因之一。
昨天做完測試,我老公就說,他可以在水裡潛更久的。現在是不是身體不那麼好了。其實啊,人類的確能在水裡比在陸地上憋氣憋得更久。
很多憋氣高手創造的超長憋氣紀錄都是在水裡。經過一定訓練,我們能矇騙了自己的「哺乳動物潛水反射」。所有的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在水下都會有一種抗溺水的本能機制。
當我們把頭浸入水裡的時候,我們頭上的一些神經感受到溫度下降,壓力變大,馬上提醒大腦,開始限量供給氧氣。氧氣不足啦!個個器官省著用,氧氣限量發放啦!
首先,大腦會讓心跳減速——當然,前提還是你不慌。心跳減速後,我們的身體消耗氧氣的速度就變慢了。
接下來,我們皮膚上和四肢上的血管收縮,讓更多的血液——運輸氧氣的東西,流向大腦和其他至關重要的器官。
最後,我們的脾臟,也就是儲血器官也收縮,讓更多的血液流出。也就相當於把倉庫裡「備用「的氧氣調出來支援各個器官。
注意,這隻發生在頭在水下時。
這種身體反應,又能延長你的憋氣時間大約50%。
當你的氧氣低到一定程度時,你的膈膜就會開始痙攣,就會有你的胸腔憋不住了的感覺。它會逼迫你的肺快點呼吸,快點,快點!但是實際上你還有氧氣用。就好像汽車沒油的提示不會真的在最後關頭,油燈亮了後,實際上還能開相當長一段路。
憋氣高手可以通過鍛鍊,忽略膈膜的痙攣反應,又再次延長憋氣時間。
所以,你和憋氣高手之間差的不一定是肺活量。
當然,如果你肺不行,憋氣肯定憋不久,但是如果你憋氣憋不久,卻不能說明你的肺不行。
我們通常怎麼來評判肺功能呢?
評價肺功能的簡單測試:
肺活量測試
所以看肺功能好不好,最簡單的評價方法不是看你能憋氣多久,因為憋氣長短和你的肺部有多少氧氣沒有直接關係,憋氣長短是可以通過練習控制的。
要看肺功能,簡單的測試是看你的肺活量有多大——通過它的工作,能帶給身體多少氧氣。
你知道肺部的總空氣容量是多少嗎?大概是6升,相當於3大瓶百事可樂那麼多。
人的肺部在20-25歲左右成熟並達到肺功能頂峰。其功能在10年內保持相對穩定,然後逐漸下降。35歲以後,肺功能會逐漸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呼吸漸漸變得困難,身體會發生一些自然變化導致肺活量下降,比如隔膜肌等肌肉力量變弱,用於保持呼吸道通暢的肺組織失去彈性,呼吸道變窄,肋骨骨骼萎縮,肺部擴張空間變小等等。
與年輕人相比,65歲的人肺活量大概會減少約一升左右(兩瓶500毫升的礦泉水那麼多)。
但如果突然出現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的情況,請立即求助醫生。這很有可能並非正常衰老過程,而是肺部出現病變的徵兆。
肺活量測定法是一種診斷測試,常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哮喘診斷,也用於觀測肺部疾病治療效果。
肺活量測量通常包括兩種方式:
請關注老年人的的呼吸問題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論是患者年齡,還是重症、死亡都以老年人居多。尤其是重症和死亡,絕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比如上周五發表在JAMA的一篇論文指出,關於138個病例的深入調查發現,感染者的中位年齡56歲。重症和非重症比,年齡較大,平均年齡為66歲(vs 51歲),更容易有併發症和呼吸困難。
為什麼老年人在遭遇肺部疾病的時候,住院率和死亡率會遠遠高於年輕人呢?
除了老年人本身可能有一些基礎疾病,免疫力也比年輕人低下,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他們的肺功能因為衰老而受損,經不起肺病的折騰,更容易出現呼吸困難。
肺功能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弱,但老年人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讓肺部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
80歲的人一生大約會進行超過6.72億次呼吸,
但6、70歲時的呼吸與年輕時的呼吸存在著很大不同。
傷害肺功能的因素
吸氣時,空氣流入肺部然後充滿肺部微小氣囊。血液通過毛細血管在氣囊周圍循環從而使氧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從血液中排出。
隨著年齡的增長,呼吸道和血管會變硬,氣囊也變得膨脹。這些變化使氣體更難以進入血液,也就會導致老人們在日常活動中非常容易感到疲倦,走很短距離或爬一小段樓梯就氣喘籲籲,無法進行劇烈運動或運動後疲勞感更強。
許多因素會加速肺部的衰老,包括吸菸、空氣汙染及反覆呼吸道感染。如果您有有吸菸的習慣,戒菸無疑是幫助肺部恢復健康的最佳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吸菸對肺部造成的損害是永久性的。戒菸約一年後,組織損傷的炎症會減輕;接下來的幾年中,肺功能的下降速率將恢復至正常狀態。
其他一些問題也會影響肺功能。例如,我們的骨骼會隨年齡的增長變薄並引發骨質疏鬆症等其他問題,使胸廓變得更小、更不靈活,呼吸時胸部難以完全擴張,降低了肺部可以容納的空氣量。隔膜肌(呼吸的肌肉)力量也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弱,導致我們無法進行充分的呼吸運動。
呼吸訓練幫助老年人、
哮喘和慢性肺病患者改善肺部功能
千萬把憋氣和呼吸訓練混為一談。
除非你職業需要,比如你需要自由潛水,否則不要去挑戰身體的極限,故意造成「缺氧狀態」。
但有一些研究支持對肺病患者和哮喘患者進行呼吸訓練。肺康復專家建議患有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肺部疾病的病患進行兩種最有效的呼吸鍛鍊——噘唇呼吸運動和腹式呼吸運動。就像有氧運動能夠改善心臟功能並增強肌肉力量,呼吸運動可以鍛鍊我們的肺功能。呼吸對於健康的肺部而言是一個輕鬆、自然的過程,肺部在隔膜的作用下吸氣和呼氣,讓肺部充滿氧氣及其他氣體,然後將廢氣排出。
人體呼吸的過程比作彈簧門的運動,我們的肺部就像彈簧門一樣具有彈性。受時間流逝或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影響,肺部逐漸失去彈性並無法恢復到最佳呼吸水平,簡單來講就是越來越多的空氣會被『困』在肺中,沒有被真正利用起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陳舊」空氣在肺部逐漸積聚,隔膜收縮吸入新鮮氣體的空間也隨之減少。由於隔膜無法充分發揮作用,我們的身體會轉而利用頸部、背部和胸部的其他肌肉來輔助呼吸運動。人體內氧氣含量下降也會減少運動和活動的氧氣儲備,而定期進行體育鍛鍊,或者主動地採取呼吸訓練,不僅能夠增強呼吸運動、清除肺部積聚的舊空氣、增加人體氧含量,還有助於恢復隔膜的呼吸運動功能。
噘唇呼吸運動能夠減少呼吸次數,使呼吸道保持更長時間的通暢,讓更多空氣流入、流出肺部,從而鍛鍊我們的肺功能。方法是先用鼻子吸氣,然後嘴唇半閉(類似於吹口哨的嘴型)慢慢呼氣並儘量延長呼氣時間(吸氣時長2倍以上)。
與噘唇呼吸運動一樣,用鼻子吸氣直到腹部充滿空氣(可將手輕放在胃上或在肚子上放個紙巾盒用於觀測腹部的起伏),注意呼氣時間應保持吸氣時間2至3倍以上。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時需放鬆頸部及肩膀,以便隔膜得到充分運動使肺部能夠充滿/排空氣體。
(用鼻子吸氣)
(感受腹部起伏)
(用嘴吐氣)
呼吸訓練雖看似簡單,但也需花費一定時間才能夠掌握技巧。老年人等到出現呼吸急促時再進行呼吸訓練可能就晚了。
因此,把這篇文章轉發給家裡的老人,教他們在呼吸狀況良好時開始練習,感到呼吸狀況好轉時也堅持鍛鍊,這樣才能在呼吸困難時運用這些呼吸技巧。
理想情況下,每天應最好進行分別約5至10分鐘兩種呼吸訓練。
如出現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運動後異常疲勞、呼吸胸痛或慢性咳嗽,應該儘快看醫生,進行肺功能檢查,儘快找出病因。
健康人應該如何保持肺部健康?
即使是年輕人,肺部是健康的,我們也仍然可以採取這些措施來保持肺功能並減緩其自然衰退的進程。以下方法可以幫助你保持肺部的健康活力:
多吃水果。《歐洲呼吸雜誌(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攝入含抗氧化劑和類黃酮的水果(如香蕉、蘋果或西紅柿,每天約四份)有利於減緩肺功能下降的進程,在戒菸者身上表現尤為明顯。
核心/上身訓練。定期重量訓練能夠增加骨骼強度,胸部、肩部的推舉和舉重等動作可以加強胸部、肩膀和背部的肌肉力量。
阻力訓練。有氧運動雖無法直接提高肺功能,但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肺活量,從而增加呼吸的氧氣量。我們還可以在日常活動中增加一些阻力訓練,例如在日常活動中加入爬坡運動、手持重物鍛鍊,或在跑步機上設置障礙或隨機模式。這些方法能夠增加鍛鍊強度及多樣性,有利於提高心率、增強呼吸能力並改善肺活量。
接種疫苗。反覆發作的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會傷害肺部和氣道。因此除流感疫苗外,還應接種肺炎疫苗。目前市面上有兩種預防肺炎的疫苗:PCV13(肺炎13價疫苗)和PPSV23(肺炎23價疫苗)。推薦所有5歲以下的孩子都接種PCV13。另外,兩種疫苗均適用於65歲及以上成年人,但接種時要注意應先注射PCV13,至少滿一年後,再注射PPSV23疫苗。
關於肺炎疫苗的信息:
最後,總結一下,憋氣並不能說明你的肺功能狀況,而是和很多因素有關。所以,如果你憋氣不足30秒,也不用太擔心。憋氣這事,練一練就能更久。但是,憋氣大賽請一定淺嘗輒止,別給自己找罪受哦!
增強肺活量和身體對氧氣的利用,老年人應該多練習呼吸訓練,接種肺炎13價和23價疫苗(65歲以上)。
而年輕人,要保持肺功能健康,主要還是應該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運動。
2020年,開始鍛鍊身體吧!保持健康才能好好吃喝玩樂,享受人生啊!
如果喜歡,請轉發分享:)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請在評論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關注「夏天的陳小舒」,
回復以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對應的推送啦
回復【懷孕】備孕知識、孕期疼痛、孕期營養、孕期美容 等;
回復【哺乳】開奶、母乳不足怎麼辦、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藥 等;
回復【奶粉】配方奶知識及奶瓶餵養;
回復【乳腺炎】漲奶、母乳過多怎麼辦以及如何擠奶餵養;
回復【溼疹】了解嬰兒溼疹;
回復【生病】關於感冒、打鼾、發燒、咳嗽、便秘等幼兒常見病;
回復【睡覺】嬰兒睡眠知識綜述、新生兒睡眠安全等;
回復【頭型】如何塑造寶寶的漂亮頭型;
回復【食譜】輔食食材與食譜目錄;
回復【兒歌】兒歌精選與推薦;
回復【繪本】 繪本推薦、書單、親子共讀等;
回復【雙語】 雙語、英語學習;
回復【刷牙】 兒童牙刷的選擇,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復【語言】 語言學習、語言發育遲緩;
回復【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遊戲;
回復【生長曲線】 正確解讀生長曲線,判斷孩子的發育狀況;
回復【不吃飯】 孩子不吃飯怎麼辦;
回復【輔食】 了解關於孩子輔食添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