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變的仿生瓷:水果、木器、建築,原來通通是瓷器

2021-01-08 域鑑文化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寫劉姥姥進大觀園,吃了一道名叫「茄鯗」的菜。這茄鯗雖是茄子做的,卻要多種輔料和繁雜工序相配,吃起來一點也不像茄子。賈府的這道菜,比各種金銀器皿、奇巧玩意兒更令人震驚。

魚形瓷蓋盒中的仿生「魚」

清朝皇帝在工藝品製作上的思路與賈府相仿。宮裡有的是金玉珠寶、古董珍玩,根本打動不了皇帝。但如果有這麼一件東西,乍一看像是水果、動物或木器,細細把玩才發現:居然是長得很像水果、動物或木器的瓷器!那麼此刻的心情……

這種瓷器名為仿生瓷,人稱「最不像瓷器的瓷器」。指的是仿造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燒制的瓷器。指的是仿造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不同物體而制燒的陶瓷器。模仿對象可以是人物、動植物、器物、建築等任何東西。以仿擬物體外表體徵、材質或膚理為主,其最高境界是以假亂真。其中,仿花果或動物形象的瓷器,又稱象生瓷。仿生瓷是中國陶瓷藝術中的一朵炫麗奇葩,凡其他一切物種,一切藝術品種,皆能仿製。以一「巧」字驚豔天下,令人稱絕。

清·乾隆象生瓷海螺 故宮藏

這種工藝的起源年代不可考,早在唐代便有了「象生瓷」一說,南宋吳自牧所著《夢梁錄·四司六局筵會假賃》中寫道: 「果子局, 掌裝簇釘盤看果、 時新水果……象生花果。」

當然各個朝代的瓷器樣式跟統治者的喜好有很大的關係,宋、元、明三代遺留下來的仿生類陶瓷不多見,宋代瓷器中規中矩,元明青花再無來者,到了清代康乾盛世,皇帝涉獵廣泛,對陶瓷甚是講究,粉彩、仿生倍受推崇。御窯場工匠們燒造技術精湛純熟,對窯火釉色的控制可至隨心所欲之境,加之有傑出的督陶官唐英主持各類精巧器皿的製作,生產出來的仿生瓷器栩栩如生,幾可亂真。

清雍正仿木釉花盆
清乾隆 唐英制像生瓷鴨

仿生瓷在乾隆年間的繁榮,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乾隆皇帝自己愛好藝術,對工藝品的製作非常支持。以瓷器為例,早在乾隆二年(1737),乾隆皇帝就下令在淮安關的盈餘裡「每年存留銀二萬兩」,用作景德鎮御窯廠的各項經費支出。

乾隆四年,皇帝又下令:「於九江關盈餘內每年動支一萬兩,如不敷用,再行奏請添支。」再次增加御窯廠的經費。到了乾隆後期,「每年約用銀七千餘兩」。

有了充足的預算,御窯廠當然可以不計工本,專心致志地研發新品種的陶瓷。乾隆朝的瓷器工藝水平達到了一個高峰,這與國家財政大力支持有不可分割的聯繫。

乾隆時期仿生瓷大致可分兩種:一種為造型仿生瓷;一種為裝飾仿生瓷。前者仿器物的外形,後者則仿器物的紋樣肌理。

仿生瓷白菜

乾隆時期仿生瓷的模仿對象很多,包括人物、植物、果品、動物、仿其他質地的如青銅器、漆器、竹木器、金器、石器、玉器等。

海螺類

清乾隆 像生瓷海螺
清乾隆 仿生海螺形水盂

果品類

清乾隆 洋彩塑果高足供盤一對
清乾隆 粉彩仿生荔枝
清 乾隆 仿生瓷桃形盒

草蟲類

清乾隆 青釉仿生昆蟲葉形洗
粉彩雕鑲荷葉香櫞盤

除瓷塑外,還有仿青銅器、漆器、大理石紋盒、木紋盒、織金錦、錦皮書函等,均可達到亂真程度。

仿斑竹五彩花鳥紋墨床
請點擊清乾隆 仿生瓷竹臂擱輸入圖片描
仿生瓷山子
仿木紋釉碗
仿古銅金釉三足爐擊

這些仿生的陶瓷動物體態都很逼真,細節令人驚嘆。除了形態上的仿生,在釉色上也是不遺餘力的模仿。

清乾隆 粉彩仿生瑞鹿擺件
清乾隆 仿生瓷靈芝型筆架

看似是一掊土,一杯水,一些釉料和色彩,一把火的功夫,卻讓動物一瞬間的神態成為了真實。在沒有觸摸之前,你或許難以相信它是瓷質的。在觸摸之後,你又會感嘆它工藝的高超。

這些仿生瓷,數量眾多,製作精良,仿製得也惟妙惟肖,但從陶瓷藝術的角度看,這類器物難免有刻意追求偏門、炫耀技巧之嫌。成本高昂、實際用途不大的仿生瓷,更是與同時期質樸實用的民窯器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使如此,仿生瓷中體現出的高超制瓷技術,依然是不容抹殺的。

相關焦點

  • 皇家色瓷:故宮館藏明代黃釉瓷器賞析!
    於是有了瓷器界的跨界之王、百變大咖——仿生瓷 因此又說仿生瓷是「最不像瓷器的瓷器」。 清乾隆 仿朱漆菊瓣式蓋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孫悟空幾經波折歷經數年學得七十二變,水有源、樹有根,仿生瓷在乾隆年間的繁榮也是有原因的
  • 中國傳統文化,景德鎮陶瓷彩繪,像生瓷與仿生瓷
    文房用器在不斷發展中從原來的筆墨紙硯等簡單的書寫工具逐漸地發展為筆山、筆床、墨床、筆掭、筆筒、筆洗、水盛、水注、鎮紙、印章等,甚至還包括僅供文人觀賞的小型的假山等。珊瑚紅釉靈芝形洗仿生瓷乾隆年間出現了許多在形式上仿造漆器、竹木器、青銅器的陶瓷器皿。
  • 紋章瓷:見證中國瓷器外銷之興
    「海外定購」:中國陶瓷工匠按照歐洲商人提供的種類、造型、式樣、紋飾、工期等彩繪燒制而成,它既有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特點,又體現了精美典雅的歐洲裝飾風格,因瓷器上印有歐洲貴族家族的徽章,故又可稱為「徽章瓷」「紋章瓷」。
  • 粉彩瓷,中國最貴的瓷器!
    而市場價與10年前相比,普遍上漲了10倍至100倍,可見中國瓷器價格漲勢如虹,特別是中國瓷器中的「粉彩瓷」牛氣沖天。粉彩花卉紋捧盒目前藝術品市場上各個朝代的瓷器,成交量最高的是清代瓷器,而且還屢創高價,特別是粉彩瓷器作為中國四大名瓷之一,更是成為中國瓷器最高紀錄的保持者。
  • 乾隆皇帝玩出天際,這些寶貝不細看都不知道是瓷器!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四司六局筵會假賃》曰:「果子局,掌裝簇飣盤看果、時新水果……像生花果。」可知「像生」一詞在宋代特指仿製的供陳設觀賞的盤裝花果。此件像生瓷果品盤仿生效果精湛,盤中諸果品不但酷似實物,而且都具有吉祥含義,如螃蟹寓意「一甲」,即科舉殿試第一;荔枝樹有「經四百餘年猶能結實者」之說,象徵長壽;核桃、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徵;而棗、花生、瓜子等則寓意「早生貴子」。
  • 殘瓷「造化」——瓷器修補的鋦瓷工藝
    「沒有金鋼鑽,別攬瓷器活」,這句俗語來源於傳統瓷器修復­——鋦瓷。說起來簡單。
  • 中國最貴的瓷器:粉彩瓷
    袁世凱瓷已完全失去了古陶瓷胎體的內部活力,完全依賴顏料和技法,猶如在屍體上化妝,沒有了整體的生命的活性。中國瓷器最高紀錄的瓷器而市場價與10年前相比,普遍上漲了10倍至100倍,可見中國瓷器價格漲勢如虹,特別是中國瓷器中的「粉彩瓷」牛氣沖天。
  • 我國著名外銷瓷器之一,廣彩瓷
    廣彩瓷又稱「廣州織金彩瓷」,是廣東省廣州市生產的一種釉上彩瓷,也是我國著名的外銷瓷之一。廣彩瓷是一種再生產瓷,其瓷胎來自江西、湖南等瓷區,再在廣州上彩後低溫燒制而成。織金彩瓷就是在各種白胎瓷器或青花釉上繪上金色花紋圖案,然後用低溫焙燒而成的一類瓷器。
  • 「歐洲第一瓷」梅森經典瓷器系列大盤點
    藍洋蔥(Blue Onion)藍洋蔥是梅森在18世紀30年代創作的經典圖案,事實上圖案本身並不是洋蔥,而是模仿中國瓷器上的石榴和桃子而畫,再加上竹、菊。牡丹等花卉;顏色則是梅森經典的鈷藍色。2004年時,藍洋蔥系列有了新版本,除了圖案有部分改動外,顏色則從原來的單一鈷藍色變成了「皇家藍(noble blue)」,多了鮮亮的紅色和金色。
  • 小瓷器大精彩,瓷器也有袖珍,你可真正了解袖珍瓷?
    其實有些專家認為,袖珍瓷器最開始也是用來供日常生活使用的,比如用來喝酒的小酒杯、用來沏茶的小茶盞,用來插花的小花瓶,用來焚香的小香爐,用來存放鼻煙的鼻煙壺,用來祭祀的小香鼎等等,都屬於袖珍瓷,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瓷器的作用從單純的實用器皿發展到實用功能和藝術功能兼具的局面,一些脫離了實用功能的袖珍瓷器也慢慢出現了
  • 粉彩瓷:瓷器界的美麗精靈!
    清雍正粉彩葫蘆瓶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並稱為「清代四大名瓷」,其做工細膩、色彩豐富、清雅柔潤,充滿著詩情畫意,富有強烈的藝術感和觀賞價值,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慈禧太后專用瓷-大雅齋款瓷器
    慈禧太后專用瓷-大雅齋款瓷器如今被越來越多的藏家所珍視。大雅齋款瓷器雖然是晚清時期所燒造的瓷器,但是它的製作工藝方面仍然沒有絲毫倦怠,可以同清三代盛世時期的瓷器相媲美。紫色百合香為您講述大雅齋款瓷器收藏知識,使您對此時的精品瓷器有著更加清晰的認識。
  • 劇中瓷——唐頓莊園中「中西合璧」的瓷器
    我們依然來看劇中的瓷器。首先各個階層所使用的瓷器明顯不同。伯爵府邸的餐具茶具最為奢華,書房擺設的瓷器更是毫不吝嗇地飾銅鎏金。這類「中西合璧」的瓷器在英法尤為流行。在唐頓莊園故事的大背景之下,即清末民國初,中國已不再是主要的瓷器輸出國了。劇中使用的瓷器也並非都產自中國,豪宅中大部分是日本的有田燒,還有部分英國及法國等歐洲自產的瓷器。18世紀初,德國就已經會製作瓷器了,這個神秘的工藝伴隨著各國的特色,漸漸在歐洲擴散開來。
  • 耿寶昌:乾隆瓷器如何鑑定入手,乾隆瓷器鑑定要領,值得收藏
    乾隆時期瓷器在造型和釉色方面,不惜成本,力求精巧、奇特和繁縟華貴。特別是在彩瓷方面,幾乎將所有可以用來和瓷器相結合的工藝都嘗試了一遍,也樂於將完全不同的工藝,用在同一個器皿之上,以達到足夠新奇、貴重、華麗的特點。
  • 景德鎮外銷瓷榮歸故裡 見證瓷器「初心」在中國
    江西為全國巡展壓軸站 展期至4月20日  「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自2019年8月起,已先後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大連博物館、廣州市博物館、鄭州市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完成巡展,著重展示景德鎮外銷瓷對中西方社會習俗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以及文明交流碰撞中的融合創新,
  • 清朝瓷器遠銷海外 紋章瓷需提前一個貿易季預定
    一般來說,東印度公司等採購的大宗瓷器,當季便可備齊,裝船離港。但要求特殊的定燒瓷,則需提前預定,到下一個貿易季節交易清算。紋章瓷訂單由船長和大班們親自督辦,並作為船員被允許攜帶的私人貿易物品經東印度公司商船運返歐洲各地。紋章瓷的燒制,從下訂單到送達歐洲買家手中,長則需兩到三年,短的也需一年有餘。由於紋章瓷屬於特殊定製瓷器,耗工費時,成本高昂,大多成套定製,每套數量不下200件。
  • 瓷器學習知識:古瓷當中常見的瑕疵毛病!
    現代仿古瓷為了表現瓷器的老舊,釉面通常人為做舊劃傷,用放大鏡觀察不難發現,做舊的劃傷痕跡是很有力度的劃紋,或仿佛是用工具劃出的一團團或一片片劃紋。2.磕傷瓷器本身化學性質穩定,經久耐用,不怕潮溼,但卻是易碎品,最怕磕碰。古瓷器口邊、足邊在使用過程中極易與其他物體發生碰撞,就會出現大小不等的缺磕痕跡,形成磕傷。
  • 明清時期的瓷器介紹,醬釉瓷的明顯特點,趕緊來學學!
    中國明清時期的瓷器是非常漂亮的!並且這一時期的瓷器也是到達了一個頂峰,在明清時期的瓷器也是有很多釉色,根據釉色的不同分了很多的版本,今天主要講講明清時期的醬釉瓷!明清時期醬釉瓷的明顯特點!早在明朝洪武時期,醬釉瓷器的釉色就已經均勻了,到了永樂時期胎質更加的細膩,釉色與今日的芝麻醬的顏色基本上已經沒有差別了,官窯中的醬釉瓷器的釉色穩定,釉面相對於洪武時期的醬釉瓷釉面要亮一些並且更加的地勻潤,釉色光潔滋潤,釉面肥厚,對光斜視可見釉表泛有橘皮紋。
  • 瓷說丨清三代琺瑯彩瓷器的知識
    ,它是清代唯一在皇帝直接授意下創燒的,其藝術風格適應皇室富貴華麗的裝飾需求,較之於當時流行的鬥彩、五彩瓷更具魅力。琺瑯彩瓷是清康熙年發展起來的瓷器品種,關於他的燒造成形,離不開康熙帝對琺瑯彩的痴迷,那麼清三代琺瑯彩的知識你都知道嗎?  01  古月軒名因何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