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末,跑者不是在拉長距離,就是在拉長距離的路上。
長距離慢跑(lsd),是跑者平時最慣用的跑法,主要是以低強度保持較長時間的慢跑,是提高跑者有氧基礎耐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每個周末拉一次LSD,對跑者有很多的益處。
長距離慢跑的好處
1、提升脂肪的利用率。
在馬拉松的後半段,往往會有很多跑者出現撞牆現象,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糖原消耗得差不多了,而脂肪的利用率又差,導致體內能量供應不上,就會出現腿像灌鉛了一樣跑不動,感覺非常難受。
而經常進行長距離慢跑,因為跑步強度低,在整個過程中脂肪的供能比例比較高,長期在這種強度下訓練,可以大大提高脂肪的供能效率,從而避免馬拉松後半程因為缺乏能量而撞牆。
2、可以提高肌肉的有氧能力和耐力。
經常進行長距離慢跑,可以提升慢肌纖維的比例,可以促進肌肉細胞內有氧氧化酶數量增加,從而提高肌肉的有氧能力。同時,它還可以刺激到肌肉,提高肌肉的耐力,提高肌肉抗疲勞性,使得跑者在跑馬拉松時不會因為肌肉過度疲勞而發生抽筋現象。
如果你想要馬拉松後半程能夠穩定地跑下來,長距離慢跑是必不可少的訓練。
長距離慢跑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速度慢,一個是距離要長。一般來說,跑一個長距離了時間要控制在150分鐘以內,距離控制在30公裡以內最為合適。它不像5公裡或者10公裡可以很快地跑完,想要圓滿的完成長距離訓練,是需要好好準備一番的。
那麼,想要完成一個長距離訓練,需要準備哪些東西呢?
長距離慢跑需要準備的裝備
1、跑步腰包。
跑長距離耗的時間比較長,除了帶手機鑰匙之外,有很多跑者還會帶一些水、能量膠或者鹽丸之類的東西,如果都拿在手上,會多消耗你很多能量,這時候帶一個跑步腰包就很方便了。如果腰包可以攜帶水壺,那就更方便了,畢竟在那麼長的時間裡都要拿水,是非常累人的。
2、帶水或者飲料。
長距離慢跑不像5公裡或者10公裡一下子就跑完了,它耗時比較長,所以路上是需要補給的。水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補給,它可以防止你因為流汗太多導致脫水。你可以選擇帶白水也可以帶飲料,這完全隨自己的喜歡。
我跑長距離的時候都是自己帶水壺,一般都會在水裡撒上一些鹽巴或者加一顆泡騰片,相比比外面買的飲料,划算又實用。
3、能量膠和鹽丸。
對於有跑步基礎的資深跑者而言,長距離慢跑可以完全不帶能量膠和鹽丸,但對新手跑者而言,如果是第一次跑長距離,最好是帶一兩個能量膠或者鹽丸,在跑步1個小時服用下能量膠,會讓你在最後時刻還能保持活力。雖然說有些人不一定用得上,但是有備無患。
4、紙巾。
跑步的時候最好是帶上一包紙巾,誰也不知道在跑步過程中會不會突然出現三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帶上紙巾能讓你跑得更安心點。
5、乳貼。
在跑長距離的時候,男生該貼乳貼的還是要貼一下,特別是胸比較大的跑者,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如果覺得貼乳貼會尷尬,那麼貼創可貼也是可以的,否則一旦在後面出現磨胸出現流血是非常尷尬的。而且跑完之後洗澡,那個酸爽的感覺啊,有經歷過的人自然懂。
6、空頂帽。
周末跑長距離的跑友,大部分都是在大早上開始跑的,因為耗時比較長,跑完之後太陽早已豔陽當空了。所以,在跑步的時候最好帶上一頂空頂帽,一來可以防曬,避免皮膚被曬傷,二來它還可以防止汗水流入眼睛,三來如果跑步過程中出現下雨,還可以防止雨水打到眼睛。
7、壓縮腿套或者臂套。
跑長距離帶上壓縮腿套,可以促進腿部血液的回流,降低跑步的疲勞感,同時也可以防曬。如果是女生的話,還可以帶上臂套,防止被曬黑。
一般來說,帶上這些東西就可以暢快地去跑長距離了。另外,在跑長距離的時候,鞋子最好是不要穿新的,萬一不合適磨腳,就會讓你跑得很痛苦。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當你發現你的體能已經無法維持原先預定的配速,越跑越慢,這時候就可以停下來了,這時候繼續跑下去的意義不大,因為你的體能跟不上,再跑下去會因為跑步動作變形而導致受傷,而且,當你越跑越慢的時候,這時候如果靠毅力跑下去也已經沒有鍛鍊效果了,會讓你覺得跑得很痛苦,產生厭跑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