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告訴你崇禎自殺真相:兩棵樹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2020-12-18 另類文史

800字告訴你崇禎自殺真相:兩棵樹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否決了遷都南逃的意向,也拒絕了李自成「封官進爵」的退兵條件,在煤山自縊而亡。

時至今日,網絡上還有一句讓人熱血沸騰的語錄:終我大明朝276年,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句話常常被用來佐證滿清政權的懦弱無能和恬不知恥,例如慈禧「寧與友邦,不與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皆與國之歡心」的敗家娘們兒嘴臉,和亡國之君崇禎比起來,真的是地下天上,判若雲泥。

回到本題目。崇禎謹遵「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帶著隨身太監王承恩棲棲遑遑的到北京煤山的一顆歪脖子樹下,在老王的幫助下自縊而亡,隨後,老王也以同樣的方式隨他而去。

正史如此記載,然而事實或許另有境況。

崇禎皇帝吊死以後,那顆歪脖子樹被稱之為「罪槐」被人用大鏈子鎖住,再後來因實在是「罪大惡極」被人用刀斧「碎身萬段」。

這棵槐樹何其無辜?崇禎上吊的時候,它是備選項,而非主動申請如何如何,現在因為一個亡國之君,它死於非命,情何以堪?

現在大家常說「躺槍」,可那棵「罪槐」豈不是「躺槍」的皇家限量絕版?

「罪槐」死後,事兒還不算完。

因為是那顆罪槐吊死了皇帝,所以後世的好事者總得將「忠君愛國」的主旋律貫徹弘揚下去,沒教材和目標可不行,於是人們又移了一棵樹,還是老辦法,用大鐵鏈鎖住,每個鏈段上還都打上「罪」或「惡」的凹陷陰文,同時還掛了個牌子:

崇禎皇帝何年何月何日在這棵樹上自縊身亡。

這個地方現在成了旅遊景點,供後人瞻仰追思,現在關於滿清入關、范文程、洪承疇、吳三桂漢奸賣國,袁崇煥作死等等史料人們耳熟能詳,當然,對崇禎帝「吊死煤山某棵樹上」也作為某種點綴,津津樂道。

但事實絕非如此。

我們現在談談煤山。

明清兩代,煤山位于禁宮之內,莫說是普通百姓,就是文武百官,非宣召也不敢擅入,所以在煤山發生了什麼,目擊者和人證物證都很難言之鑿鑿。

而事實上,當時李自成的農民軍已經攻破北京,時刻逼近紫禁城。

所以說在煤山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很難有翔實可靠的記錄。崇禎到底是吊死在了哪棵歪脖子樹上,由於缺少現場目擊證人和嚴謹的文字記載,直至今日史學界都無定論。

按照滿清編修的《明史》,崇禎自縊時扔掉皇冠,以發覆面。屍體在一棵槐樹上掛了兩天之後才被農民軍發現。

無德無能的李自成下令將崇禎的屍體扒光衣服並在東華門示眾後,允許已經投降的群臣前往送葬。既哭且拜的有三十人,拜而不哭的有六十人,其他的瞟一眼就過了。

腦子抽筋的李自成的皇帝寶座還沒坐熱,就被清軍趕出了北京城。

清軍入駐紫禁城後首要問題就是安撫前朝舊臣和京城百姓。為了幫滿清籠絡人心,范文程出主意讓老槐樹來背鍋。由於當時崇禎帝在明末移民中還有很多擁躉,所以讓那棵槐樹頂罪,並昭告天下說崇禎帝死於槐樹和農民軍的逼迫,而在此之前,清軍已然打出旗號是來幫大明「剿匪」的。

之後滿清更是以雷霆手段橫掃了明軍殘部和農民軍,打的旗號卻是「為先帝復仇」。

滿清坐穩江山後,將那棵「莫須有」的槐樹定為「罪槐」,用鐵鏈鎖住。為表示對崇禎的尊重,規定清室皇族文武百官路過此地,都須下馬步行,皇帝也不例外。

崇禎自縊十年後,順治帝把煤山改名為「景山」。

民國年間,夯貨張勳用汽油將「罪槐」燒毀,以此宣示對「主子萬歲爺」的赤膽忠心。

建國後,所謂崇禎上吊自盡用的「罪槐」是成了後人牽強附會的景點,並以此牟利。那幫人為了吸金,找了一棵粗壯的歪脖樹煞有介事的掛牌授名,然後就開始「守株待兔」,坐地收錢了。

或許是因為香火旺盛的緣故,那顆「罪槐」不久就枯死了,於是那幫人就又捯飭出第二顆「罪槐」,當然掛上的還是那塊牌子。然而很不幸,第二顆「罪槐」也對強加於身的諢名拒絕認同,半年不到,又枯死了。

由於「罪槐」一代木和二代木都枯死了,現在導遊們煞有介事跟遊客介紹的那棵樹是何時從何處移栽的已成為諱莫如深的話題。

最後再次重申:崇禎皇帝是不是在樹上吊死的,上吊用的樹是不是「槐樹」,已很難核實蠡清,我們只知道崇禎將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爛,最後死於非命就可以了。

至於那顆現存的「罪槐」,一代木和二代木似乎更有節操。

綜上所述,「罪槐」和崇禎帝用生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樹挪死,人挪活」。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相關焦點

  • 來自民間的懲罰,將是許可馨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請「公主」你放心,別說3天,就是30天、3年、30年,你受不到應有的懲罰,愛國的人們都忘不了!看不到許可馨事件真相的人們,只能在網絡平臺繼續表達自己的憤慨,發文章、發動態,只要是關於許可馨的文章、動態,都會被人高高頂起。人們從心底渴望知道真相,知道她最終受到的懲罰。
  • 楊重光 :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
    吾弟之死140cm x160cm綜合材料2013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一樣是在用繪畫的方式訴說關於生命與人性的命題,在別人那裡這些都是他者,或者只是手段。因為在這個虛妄的時代, 沒有誰會有勇氣真正地面對這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他們都會熟練地讓自己舉重若輕,深入淺出。但是楊重光完全不同, 他是真的在用繪畫來直面生與死、愛與恨、苦難與罪惡、虛無與孤獨,那麼直接、坦誠、勇敢,不摻一絲虛假。
  • 吊死崇禎的「歪脖子樹」,曾經得到了長期保護,如今咋樣了?
    最終要了崇禎性命的,還是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最後也是李自成包圍了北京,最終攻破了大明的國都,崇禎被迫上吊自殺。可是其實此時的明朝主力尚存,在南京還另有一套官僚制度,還有江南的半壁江山,崇禎如果能逃到南方,說不定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可是明朝的皇帝有一個特色,就是有骨氣。崇禎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國都逃到南方,最終被迫吊死煤山。
  • 男性視角之《黃金時代》,性是一種行為,情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這是小說中某處王二設想他和陳清揚選擇在山上居住,他去幫鐵匠鋪給戶撒刀刻花紋,然後生活中的場景。在這裡,在整部小說中,我連一點男人自私的佔有欲都看不到。從這個角度講,作為一個女人,陳清揚是悲哀的。性只是一種行為,情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因為陳清揚與王二隻是藝術上的真實,撇開現實中男女接觸培養起的種種複雜情感,小說裡王小波老師的男性視角,更接近大多數男人對待男女關係的真實——性只是一種行為,情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 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抑鬱
    讓人抑鬱的情緒主要是愁,中國古詩詞中,詩人最善於寫愁,從輕到重,再到無法承受,寫盡了愁對於人情緒的影響。屈原的「美政」理想不能得到實現,楚國上下,無人能夠理解到屈原對於故國的深愛,即使被放逐,也難忘故國,但是悲痛的是,故國再也回不去了。國人都沉醉在當下,只有屈原清醒地為故國的未來擔憂。但他深愛的故國卻拋棄了他。愁的極致就是不堪其重,於是屈原投入了碧江之中,讓這一身的仇怨融化在汨羅江中。沒有愁緒的人身輕如燕,須臾即過萬重山。
  •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她的生命中沒有信仰,沒有愛情,沒有責任,沒有使命,她擁有自由,卻無法避免內心的空虛。她是誰,她不只是特麗莎,還是我們!故事梗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一個作品,曾被列為十大禁書。
  •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她為此受到了兩次停課教育的處罰後,因為實在承受不了這份壓力而自殺。事情的開端只是杜鵑與同桌男生在食堂門口嬉鬧,被拍到所謂「親密照」。學校根據後勤主任拍攝的這照片,責令家長各自帶杜鵑與同桌回家去教育。這次停課教育的處罰,讓16歲的杜鵑感到很委屈,但是沒有人聽她的辯解。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所以「輕」與「重」的對比和「眾劫回歸」的理念,讓我難以理解。但主人公託馬斯和特麗莎的出現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特麗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女孩兒。父親的早逝和母親的責罵,使她從小就顯得格外安靜、格外孤獨。認識託馬斯以後,她顯得更加脆弱,因為她害怕失去。託馬斯是個不安現狀的人,沒有什麼可以拴住他的心,即使是在遇到特麗莎,他也嘗試背叛。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生命其實更需要一些重量
    在這場惹怒政治當局的政變中,託馬斯失去了人生的榮耀時刻,由高峰跌入低谷,此時的妻子在他眼裡也顯得強勢,而心生罅隙。這種巨變讓他覺得一切都是負擔,人生跌入絕望的谷底,讓他覺得現在的一切在他的生命中是如此之「重」。他開始思考拋開這些負擔,讓生命回到「輕」的狀態。他開始認為婚姻的愛和性是可以分離的,因此他找了只有性的情婦薩賓娜,開始了他只有性的生命歷程。
  • 亡明的崇禎真的是昏君嗎?北京景山自縊處,樹已不見,獨留傳奇
    這個公園最大的標誌是崇禎的絞刑場。正如歷史教科書中提到的,許多從未去過北京的人也有印象。景山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景山前街。明清時期的北京中軸線就從這裡穿過。城市中心位於景山,標誌性的銅牌位於萬春亭南側。萬春亭俯瞰故宮博物院。宏偉的明清紫禁城建築在眼前的平面上展開。紅牆金瓦無聲地訴說著歷史。
  • 藝術啟蒙:這兩棵樹,矮的一棵是老師,高的一棵是你們
    這種話在那個年代的農村鄉鎮算是很大膽的言論了,何況出自一位老師之口。可是青春年少的我們頓時來了興趣,紛紛把目光聚向了童老師。 童老師這才微微一笑,拿起一支粉筆,走到黑板前,魔力般地畫了起來,當他畫完,我們都驚呆了,黑板上畫的居然是學校的教學樓,操場,以及幾棵樹木。
  • 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楊春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米蘭昆德拉那深邃、犀利的眼神浮現眼前,仿佛上帝之眼,俯瞰著這個蒼茫大地,仿佛看穿看破了世界,而他就在我們身邊,冷眼旁觀著這個人世間,卻又熱烈地投入其中愛著,思索著,探究著,拷問著……第一次認識米蘭昆德拉
  • 上帝給了他們卓越的天賦 也給了不能承受之重!
    一個巨星品牌就是幾千萬上億的生意,他不能有一絲懈怠放鬆,必須滿足無數造星要求。同時,他又是無數人的仰仗,發跡前的窮親戚窮朋友都渴望從他身上分一杯羹。巴克利說過這樣一句話:「錢,會毀掉你所有關係。」艾弗森最近也在自述文中寫道:「這世界上最奢侈的一樣東西,就是無憂無慮。人們都去追求金錢、快樂,但真沒有什麼,能比無憂無慮更可貴了。」普通人以為高收入就等於無憂無慮。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世俗的愛與責任,才是生命最終的意義
    提到昆德拉,他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不可不讀。這本一度被很多讀者認為是愛情小說,實際上是一本充滿哲學意味的經典之作。1958年,昆德拉發表處女作《玩笑》一書,贏得巨大的名聲。可是十年之後,這本書卻給他帶來了意外之災。《玩笑》這本書被禁止發行,昆德拉也被當局限制發表言論和出版書籍。
  • 把母親放生吧丨生命不能承受之重VOL.85期
    只是一直用她唯一能動的那隻手沿路不停的折斷樹枝,做著記號,兒子當時一肚子的火氣,心裡不由想:「難道你做記號,爬都想要爬回去嗎?」  終於天漸漸的黑了下來,兒子背著母親到了一個偏遠的山林深處,兒子把母親放下,給母親跪下,媽媽其實一直以來,你含辛茹苦把我養大,我很感激你,而這幾年你中風,一直躺在床,我照顧了你這麼多年,我們也扯平了,你看你還折樹枝,難道你爬都要爬回去嗎?
  • 象山兩棵樹精品民宿簡介
    象山兩棵樹精品民宿,位於歷史文化名村溪裡方村和旅遊名村方家岙村之間,佔地面積1053平方米,由軋米廠
  • 與蠢讀書會《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得不說,米蘭昆德拉作為老哲學家,對於存在主義哲學的探討一向讓人不明覺厲。薩特的存在主義講生命之輕在於人存在的無限展開的可能性,由於存在價值的自由不受到任何意義限制,特蕾莎產生和酒館裡調戲她的老男人們性交的欲望就像是自由而輕盈的體驗,是不受限制可以隨手揮舞的羽毛棒,但事實上總是會要不可避免得承受追求這種自由的相應代價、直面自己生命中選擇的後果,這是孤獨而又沉重的。畢竟好幾個老男人壓在身上應該蠻沉重的。
  • 兩種文明的軌跡:三星堆青銅神樹與西方文化中的生命之樹
    01兩棵神樹:一個是現實中的模型,一個只存在於人的意象中。三星堆神樹和西方文化中的生命樹就是這樣兩棵神樹,一個是現實中的模型,一個只存在於人的意象中。三星堆青銅神樹,於1986年在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時候,是一堆青銅碎片,經過十年的修復終於在1997年較為完整的展現在大眾面前。
  • 旅順太陽溝景區又發現一棵寄生樹
    前些日子,我發了一篇短文——旅順太陽溝有一棵寄生樹。旅順攝協梁國軍看過之後,告訴我太陽溝還有一棵寄生樹,在八一街北段,是一棵松樹寄生在老槐樹上。沒過幾天,他就把照片發了過來。那棵幼松吸取大樹的養分生長得很旺盛。
  • 「生命之樹」初長成
    「生命之樹」外觀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將在年內投入使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日前,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東段站房主體結構的地面水泥澆築已完成,「生命之樹」鋼結構塗上了白色油漆,側式站房室外幕牆、高架候車室西段室內裝飾裝修也在全力加速推進。預計到本月中旬,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將完成江門站主體站房正面外立面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