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火車上買40元盒飯,被媽媽罵哭,有時候孩子真的不用這樣教育

2020-12-15 騰訊網

導語

說起火車上賣的東西來,可能爸爸媽媽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貴質量不好等。

開心爸爸出去的機會不多,坐火車的次數也不是很多,經常坐的也就是回老家的火車,遇上火車賣的東西,也大都是皮帶牙刷身份證套,奶貝西梅藍莓李果之類的,當然還有很多人詬病的盒飯。

每次一到飯點,就有個廚師打扮的師傅推著小車出來賣盒飯,菜少米硬沒啥油水,價錢卻著實不低,一份加了雞腿的盒飯就能賣到40元,相比較我們平時吃的外賣,真的可以說是「搶錢了」。所以,開心爸爸一般來說是不會買火車上盒飯的,帶著開心回老家的時候,也會提前帶好吃的喝的,儘量避免在火車上採購。

但是開心不買,並不代表其他的孩子都不買,國慶回家的時候,還是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那是中午12點左右,正是大家飢腸轆轆,聞到什麼都想吃的時候。餐車師傅適時地推出了小車,開始售賣起40元的盒飯來。就在開心爸爸前面坐著一家三口,小男孩聽到了盒飯的叫賣聲,就著急地站了起來,和媽媽說:媽媽,我能吃盒飯嗎?

媽媽呢,和開心爸爸的想法是一樣的,直接粗暴地打斷了孩子的話:吃什麼盒飯,早上出門的時候就告訴你了,多吃點多吃點,結果呢?你看看,才12點就餓了,不聽話就餓著吧,還能讓你長長記性!

接著,媽媽又說:火車上的盒飯有多貴你又不是不知道,明明忍一會就能解決的事情,為什麼非要花這些錢呢?不買了,忍一會我們下車就能吃飯了。

一連串的話把小男孩說的有點蒙,緊接著眼淚就流下來了,他用帶著哭腔的聲音繼續求著媽媽:媽媽,我就吃一盒,我以前沒吃過,很想吃的。

可能是看到周圍乘客都在看她們,媽媽罵罵咧咧的萬分不情願的起身買了一份盒飯,然後發洩似的扔到了孩子面前:吃吧吃吧,遲早要被你吃成窮光蛋!

一邊是哭著嚼著飯菜的孩子,一邊是罵罵咧咧喋喋不休的媽媽,整個場面一度讓人覺得很難堪。

說實話,看著這一幕開心爸爸太難受了。

從媽媽的角度來講,不買的理由太充分了。

比如明明下車後只需要十來塊錢就能解決的盒飯,菜又好吃米又充足,為什麼非要在火車上花3-4倍的價錢去買呢?現在掙錢真的很難,能不花最好還是不要花了。

比如要是這樣「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很明顯會讓孩子不懂得勤儉節約,讓孩子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是一個不好的開始。

再比如明明已經告訴孩子了,早上多吃點,下車後再帶他吃好的,為什麼就是不聽呢?孩子經常是這樣,對爸爸媽媽的話是左耳朵進去右耳朵出來,還不如趁這個機會給他個狠得,直接餓他一會,長長記性也好。

對於孩子來講,買的理由也很多。

而且,對於孩子來說,坐火車本身就是一個很新奇的體驗,再加上火車本身的密閉空間,缺乏與外界溝通的渠道,所以火車上的所有東西對他們來說都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很多時候,他們其實真的就是想知道,火車上賣的盒飯和飯店吃的有什麼區別,僅此而已。

開心爸爸覺得,在火車上買高價盒飯這件事情,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

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就能夠得出不一樣的結論來。不能說媽媽不買就是對孩子不好就是小氣,也不能說孩子哭鬧著要買就是敗家,就是不懂得勤儉節約。

火車上孩子要買東西,爸爸媽媽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想要一個東西本身是沒什麼錯的,年紀還小的他們遇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自然會不假思索地和爸爸媽媽說出來。這種直接表達內心想法的方式,很明顯比壓抑自己的欲望,或者偷偷摸摸的用別的方式來實現,要正確的多。

所以,開心爸爸覺得在面對孩子要求的時候,爸爸媽媽這樣做會更加科學一些。

判斷這是不是合理的要求

面對孩子的要求,爸爸媽媽首先要判斷的,就是這是不是合理的要求。

比如上面說的,都中午十二點了,孩子肚子餓是很正常現象,想要吃味道還算不錯的盒飯也是很正常的述求,是一個很合理的要求。但如果爸爸媽媽事先準備好了很多好吃的,但是孩子不聞不問,就是一門心思要吃盒飯,這個要求很明顯就有點不合理了。同樣的,火車上面賣的玩具,如果家裡面已經有了,或者說是有了很多,再買的話很明顯就是不合理的了。

孩子小,會很自然地覺得自己要買的東西是自己沒有的,是自己很需要的,而爸爸媽媽呢,要幫助孩子,真正明確自己想要的和應該要的之間的區別。

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時,爸爸媽媽要做的不是生硬的拒絕。

就算是孩子的要求不合理,爸爸媽媽也最好不要生硬的拒絕他們,特別是在火車這樣人很多的場合中。而是應該說清楚拒絕的理由。

比如我們已經帶了很多吃的東西,都是可以做中午飯的,再買盒飯的話,就是亂花錢的壞習慣了;比如我們家裡面已經有很多類似的玩具了,再買一個只能是浪費等等。

這樣的話,才能讓孩子真正明白什麼是該買的,什麼是不該買的。把有限的錢花在更有用的地方,這才是應該學會的好的消費習慣。

孩子的要求合理時,爸爸媽媽也應該酌情考慮。

有的時候,儘管孩子的要求算是比較合理的,但是要不要滿足,還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前年開心爸爸一家人去雲南旅遊,飛機上空姐就向大家推銷一個迪士尼限量版的航模,不大點一個飛機模型,就要1998。

當然,就算是不滿足也應該和孩子坦誠情況,比如說清楚,一個航模的價錢就夠我們其中一個人來回飛機飛雲南了。省下這部分錢,我們接著還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去玩。想必孩子們是可以理解這點的。

最後

再回到開頭那個問題上,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在火車上買高價盒飯。

開心爸爸覺得,一個盒飯貴死了也就是4,50塊錢,雖然說很貴但也沒貴到無法接受的地步,孩子哭著鬧著想要買了就算了,沒有必要上綱上線的,就算是有什麼不滿意,也最好是回家再和孩子說。

別讓一個盒飯成為了孩子成長過程的陰影,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火車上寧願吃泡麵啃麵包,為什麼就不願吃盒飯?列車員說出了心聲
    不管是吃飯,玩,上班,旅遊,通通離不開它,少了它們我就不想出去了,總之我是這樣,在別人的眼中是「懶」的帶名詞,你看這個人好懶哦~~鄭重申明我不是懶好吧!還是我向你們學習的呢!是呀,明明在火車上有盒飯有套餐,還是熱騰騰的,有菜有肉又新鮮,為什麼更多的朋友選擇吃泡麵,有些人短途選擇吃麵包和泡麵,盒飯它不香嗎?是的盒飯的確它不香!
  • 為何乘客寧願吃泡麵,也不願買火車上的盒飯,列車員道出事情真相
    你深吸了一口氣,在心裡說,出門在外就不要挑了吧,於是你吃了一口白米飯,但真的是好硬的白米飯……當然,有可能這些你都能接受,畢竟真的很餓很餓了,當人在飢餓的狀態下,什麼都好吃,畢竟有飯也有菜。可是,有一點你不能忍受,因為這個盒飯真的好小好小,你三口兩口就吃完了,就連食量特小的女孩子都不一定吃得飽,更不要說是一直餓著的大漢了。我相信,這樣的你吃過一次,就不會想吃第二次了。
  • 「媽媽,給我10元錢」 當孩子要錢,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也許是看到孩子要哭了,媽媽開始講各種理由拒絕她,但結果就是——不會給錢。孩子失望地帶著哭腔大聲問道:「媽媽,你為什麼總是見不得我開心?」說完便跑回了自己的房間,不再出來了。 場面一度有些尷尬,媽媽為了緩解氣氛,跟周圍的親戚寒暄說:「小小年紀就要錢攀比,長大了還得了?」
  • 「媽媽,給我10元錢」 !當孩子要錢,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而這種自卑、不自信的心態一旦萌芽,就會跟隨孩子一輩子。—04—《無條件養育》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父母總是殫精竭慮地思考該如何管教孩子,而忽略了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忽略了從根本解決問題。有個小故事:孩子說:「媽媽,給我50元錢我要買東西。」
  • 「媽媽,我要買這個!」不同的回答,決定了孩子不同的未來!
    出門前,我跟coco約定好他只能買三樣東西,coco欣然同意。但在超市裡,coco在買好他喜歡的三樣東西後,卻開始耍賴要在買其他東西。「媽媽,我要買這個!這個!」「媽媽,我要買那個,還有那個!」果然男人的嘴,騙人的鬼。在心平氣和的跟他提起約定後,coco竟然耍賴躺在地上哭著打滾,以此來讓我妥協!
  • 孩子過生日,媽媽送了一個蛋糕去學校,卻被其他家長罵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孩子過生日要家長送蛋糕去幼兒園。這不,有個媽媽送蛋糕去幼兒園,反而被其他家長罵了。身邊有個寶媽,她孩子一直很羨慕別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過生日,每天都在數著日子,盼著自己的生日快點到。
  • 孩子過生日,媽媽送了一個蛋糕去幼兒園,結果被其他家長罵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孩子過生日要家長送蛋糕去幼兒園。這不,有個媽媽送蛋糕去幼兒園,反而被其他家長罵了。 身邊有個寶媽,她孩子一直很羨慕別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過生日,每天都在數著日子,盼著自己的生日快點到。
  • 孩子哭著要吃,奶奶就是不買!50元1斤的草莓該不該給孩子買?
    網友的評論基本可以概括為了三種觀點:一是可以買,根據家庭經濟條件,減少分量的購買草莓給孩子;二是不購買,可以向孩子解釋與分析現在的家庭條件,充分溝通;三是引導孩子認識金錢,並將草莓等作為孩子努力後的獎勵。實際上,"買不買草莓"也可以引申出一個關於孩子消費觀的教育問題。
  • 男孩哭買媽媽一天的陪伴:在掙錢的路上,我們終究忽視了孩子!
    01 前幾天,一則「男孩哭買媽媽一天陪伴」的視頻火了。 視頻中,男孩站在家門口,哭著「質問」媽媽:「錢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媽媽看著委屈嘶吼的孩子,心疼地說不出話來。
  • 「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這樣真的能培養出省心的孩子嗎?
    文/婷媽曾經,網上有一種言論,說「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表示這樣做能避免寵壞孩子,可以教出省心的孩子。並且說這種方法是很多媽媽驗證過的、有效的方法,還給了一個貌似很專業的詞,叫「延遲滿足」。對於低月齡的孩子而言,他們還不會說話,哭成為了他們唯一的語言。他們的哭,不一定是真正的「哭鬧」,可能只是他們能做到的一種溝通方式。孩子為什麼會哭呢?大概會有以下幾種:1、 孩子就是想要抱抱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 孩子說髒話不用如臨大敵,弄清原因,4個方法教育孩子不說髒話
    比如小孩出去玩或者跟家裡人出去吃飯經常就會遇到隔壁桌的在罵髒話@藍藍的天123 我小孩剛上一年級沒多久也是開口講了句髒話!第一次很嚴勵批抨教育了!之後沒講過了!之前有小朋友來我家玩也講過,後來也不敢在我家講了!主要父母不能覺得這是開玩笑放著不教育會變本加勵的!我有時候發火也會講一兩句不好聽的話,我兒子也會指出媽媽講髒話了不對了。
  • 火車上的餐車一趟趟地經過,為何盒飯沒人買?這3點原因最主要!
    以前在火車上出現最多的東西是泡麵,現如今火車上可以售賣一些盒飯。火車上的餐車一趟趟地經過,為何盒飯沒人買?這3點原因最主要!第一點是價錢昂貴,火車上的盒飯相比其他地方的要更貴一些,通常是20元或者30元一份。第二點,這些價格昂貴的盒飯,口味有大的欠缺。並且其中的菜多為蔬菜和各種小菜,很少出現肉類食物。
  • 火車上乘客為何吃泡麵也不買願意買盒飯?乘客:這1點讓人受不了
    好多人說坐火車需要標配,泡麵和火腿腸缺一不可,有時候即使不餓,可是聞著車廂內不同味道的泡麵,也會覺得有些流口水,何況現在的泡麵品牌和口味那麼多,完全可以隨心的選擇自己喜歡的。火車上也有賣盒飯,但是卻很少人買,乘客覺得這一點讓人受不了。火車上配有餐車,當然也有精心搭配的套餐,但很多人還是不願意吃。
  • 孩子餐廳買兩份飯被媽媽怒罵,不懂愛的父母,是毀掉孩子的真兇
    、「一點素質都沒有,還是孩子的媽媽,以後怎麼教育孩子。」、「遲到還有理?」,等等。新聞中的女子因為遲到而無法登機,於是大鬧機場,大喊「我是一個哺乳期的母親,等著給孩子餵奶呢!」這是一位母親,但是顯然她的素質出現了問題。
  • 孩子哭鬧買玩具,媽媽不用吼,這樣拒絕更有效!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慢慢地就會要求很多東西,但並不是所有的東西我們都能夠輕易的滿足的。那麼面對孩子的物質欲望,我們該怎麼辦呢?今天和大家來分享三種不同的處理方式,爸爸媽媽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哪一種吧。不買,家裡車子那麼多了,你還要買。
  • 「媽媽不要再罵我」,言語如刀,你孩子的大腦正在發生變化
    這位老師指著這個女同學罵道:"像你這樣的學生我見多了,一個姑娘家的長得一般還不用功讀書,你以後步入社會能做什麼,誰都不想要你,你就是去賣淫你也沒長一張好臉。"大庭廣眾之下被老師這樣辱罵,這個女同學難以忍受屈辱,從樓上一躍而下直接死亡。你看這就是語言暴力的傷害,它讓一個花季少女付出了生命,遭受了屈辱。
  • 火車上賣的盒飯,為何很少有人買?難道不如泡麵香嗎?
    每次遠行,都會擔心座車會無聊,會餓,所以很多人會提前準備點心, 但是,每次旅行,人們買的食物都離不開泡麵, 在車上或飛機上停留一天會肚子餓,所以泡麵是大家移動時填飽肚子的重要道具,在移動的車裡,每次有濃濃的泡麵氣味,都證明吃飯的時間到了,而且每次只要有一股味道開始升騰,很快整個車廂的人都會開始吃泡麵, 另外,泡麵的味道到中間夾雜著火腿腸
  • 面對撒謊的孩子,不打不罵有效解決,機智的父母這樣做
    「在撒謊就把你丟出去」媽媽的這句話真的管用嗎?小天媽媽為了照顧小天,全職在家照顧,信心滿滿的媽媽,本以為自己可以把小天照顧的很好,但就是這麼一件事情的發生讓小天媽媽鬱悶不已。媽媽很詫異,孩子這麼小怎麼說瞎話呢?於是媽媽很生氣對小天說:「你不推,花瓶會掉下來嗎?如果再撒謊媽媽就給你丟出去」但倔強的小天還是堅持說不是自己推的,就是花瓶自己掉下來的,然後便開始哭了,邊哭邊往媽媽懷裡鑽,這是寶寶最有效的絕招。
  • 「媽媽,給我10塊錢」 當孩子要錢,父母的做法很重要
    媽媽惱羞成怒,大聲斥責道。女孩嚇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她不懂為什麼媽媽會為了十塊錢突然翻臉。也許是看到孩子要哭了,媽媽開始講各種理由拒絕她,但結果就是——不會給錢。孩子失望地帶著哭腔大聲問道:「媽媽,你為什麼總是見不得我開心?」說完便跑回了自己的房間,不再出來了。
  • 帶孩子回老家,春運媽媽們真不容易,哪張照片感動了你?
    我家的阿姨今天的火車,老公的工作原因,今年她要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回家鄉。想想人山人海的火車站,今年又有肺炎的風險,我勸她乾脆不要回鄉,留在上海過年吧。可是,她說家裡的奶奶年紀大了,特別想看看兩個小孫子,為了老人的期待,說什麼也得回去。 每年在火車站都會看到這樣的媽媽,隻身一人帶著孩子回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