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教育真正成為「良心活」?答曰:思想啟蒙與價值判斷

2020-12-14 歷史學習之窗

時下,教師都喜歡說,教師幹的是良心活,以示自己還算有點良心,是一位盡職盡責的教師。然而,我卻認為,說此話的教師中,相當一部分都不懂良心,或者說,他們的良心可能是低級良心。我為何這樣說?我們還是先從良心說起吧。

什麼是良心?我手裡恰好有本《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它是這樣解釋良心的:善良的心地,多指內心對是非善惡的認識。可見,良心是指心地善良及其基礎之上的價值判斷。

人性有善良的一面。在某些情況下,每位教師的良心反應都會一樣。比如,一個學生摔傷,血流不止,每位教師都會積極呼救;一個學生著衣單薄,冷得直打哆嗦,教師都會脫掉自己的衣服為學生披上。這類情況中,教師的工作就是一種良心活。誠然,教師身上有人性的光輝。不過,其他人身上就沒有人性的光輝嗎?教師職業為什麼神聖偉大?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在什麼地方呢?

好了,有人會說,教師的工作是傳授知識。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固然不錯。然而,知識不等於智慧,不等於精神發育。根據「良心」的解釋,當我們說,教師幹的是良心活時,我們的價值判斷在哪兒?我們如何確保教育工作儘可能趨於正確?

可見,教育的問題還是要回歸到一點:什麼是人?有了這個定義,我們才會有價值判斷,進而才能有,良心的概念。在很多教師看來,天天抓分數就是良心活——這背後的邏輯是:生命的成長就是成績分數。然而,這點成立嗎?

真正有良心的教師,面對吃人的教育時,其內心必然是矛盾和痛苦的。他發現了自己在吃人,看到了自己在作惡,而生存的需要又迫使他妥協。這類教師在工作中,多少都會把自己的思想滲透於工作中,以尋得一種平衡。這種教師有價值判斷,才有資格說,教師幹的良心活。

要理解什麼是人,這要涉及到教師的自我啟蒙。教師不讀上幾年書,是不會啟蒙的。同時,教師們也需要思考,要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一味的等待和人云亦云。我發現,教師們進頭條,只是到處溜溜,打發一點時間。在頭條裡,我發過幾個討論貼:關於幾個高考試題的討論。發貼後,很長時間沒有反應,三個月了,回貼的人不到十位。是教師們沒有看到此貼?還是在故意迴避?

沒有啟蒙的教師,對人的概念沒有清楚的認識,其良心是不一樣的。沒有自己思考和判斷的教師的良心,不外乎指前面說過的「呼救」或「脫衣」。發現一個問題沒有?良心包括了價值判斷,其含義會因人而異。我以為,良心屬於道德範疇,而道德是屬於個體的選擇,而不是抽象的概念——道德水平的高低,完全取決於個體的思想水平。思想水平低的教師,其良心僅指「呼救」或「脫衣」。思想水平高的教師,其良心會有更多的內涵——這樣的教師不僅會關照學生的肉體生命,更會重視學生的自由思想和獨立人格,有意識地呵護學生的個性化……一句話,重視學生的精神生命的發育。

前陣子,一位朋友友跟我討論道德時,死也不明白我為何說,道德只是個體的選擇。這類教師可能也會經常說,教師幹的良心活,卻可能不會真正懂得,良心只是一種價值判斷,只是個體的選擇。

教育是什麼?本質上講,教育本是一種價值判斷。在教師們每天工作時,都不妨思考一個問題:我如何確保學生在肉體上,尤其主要是在精神上的健康發育?這個問題若沒想清楚,我們說,教師幹的良心活時,只是在鸚鵡學舌而已。

相關焦點

  •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音樂啟蒙?
    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父母們都會讓他們學一門樂器,這不僅是中國家庭的基本配置,也是發達國家家庭中的一種普遍的教育理念。美國在音樂啟蒙教育中,專門對幼兒階段作出規範。比如:幼兒在2~3歲時,要能夠「自由敲打簡單節奏樂器」、幼兒在4~5歲時,能夠用樂器、環境及身體的音響來表達思想和情緒。
  • 【獨家教程】費雪編程毛毛蟲,怎樣玩才能成為小極客啟蒙利器
    另外經測試,發現頭部還有感應觸碰的功能(遇到障礙停止),重力感應功能(翻車後停止),方向感應的功能(通過USB連接處的接口的方向,來判斷毛毛蟲是否已經轉彎成功),確實是比較智能的呢。各種不同的構件插上後的運行路徑;毛毛蟲從起點到終點的示例;錯誤玩法這麼炫酷的毛毛蟲,要怎麼玩,才能對孩子的編程啟蒙有所幫助?
  •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我寧願這樣死,也不想死時無所事事
    他希望像吉野源三郎一樣讓大家懂得,不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去做一個真正的人。我不希望成為你那樣的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關乎一個少年的成長,也是每個成年人的回望。正如日本著名思想家丸山真男所說,這本書探討的是人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屬於人生讀本。在日本,它是青少年樹立人生觀的第一本書,也是讓成年人常讀常新、靈魂動搖的作品。而宮崎駿認為,我們正在面臨著另外一個危機,人們走上了金錢與欲望的戰場。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 朱誠蕾 駱鬱廷: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魅力的生成
    這種精準推送的針對性、個性化、魔力化話語,形塑了網民的話語偏好和信息局限,束縛了網民的視野和思維,降低了網民的判斷能力,容易導致網民的偏見和偏執。因此,無論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主體的話語權利、話語權力和話語能力來看,都離不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魅力的不斷生成和提升。只有真正具備了能夠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的話語魅力,才能真正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
  • 瓜瓜龍英語:啟蒙教育的下一步是什麼?
    隨著網絡科技的進步與傳播媒介的發展,人們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對的信息量呈現井噴式增長,網絡信息安全受到挑戰,而出生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孩子也同樣面臨著這一的問題,精準獲取有效信息及正確看待使用媒介成為一項不可或缺的技能。
  • 怎樣才能成為數學家
    我這次推薦的四本書就是想讓大家多了解一些數學家,他們有哪些共性和個性,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數學家,有沒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首先,我們看看從平常人的角度如何看待數學家們的形象。《天才的拓荒者》這本書充分地描述他的人生經歷,從他成長的家庭和社會環境、教育和文化背景,到他的科學成就和政治態度、日常生活和政治鬥爭,生動而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一位充滿魅力的科學天才。
  • 打造中國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進入新時代,高校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繼續堅持辦好社會主義大學的原則,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承載起新時代黨和國家賦予高校的新使命,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強調「立德」是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先導。
  • 德國納粹時期的「黑色教育」
    因此洪堡主張國家必須保證教育的自由和獨立性,限制國家在教育領域的幹預,這樣才能培養出好的國民,提升國民整體的素質。威廉·馮·洪堡在魏瑪共和國(1919-1933)時期,德國教育的目的不是煽動公眾,所有讚揚戰爭的教科書一律被清除。那個時期,每個學校建立學生家長的諮詢委員會,家長、學生和老師對於教學內容有共同決定權。
  • 新東方Kids+為何入局在線英語啟蒙教育「準紅海」?
    2019年8月,好未來推出啟蒙AI課「小猴英語」;今年3月,字節跳動推出「瓜瓜龍英語」;4月,作業幫推出「鴨鴨英語」;5月,騰訊旗下「ABCmouse」宣布品牌升級為「開心鼠英語」…..如今,新東方也加入了在線啟蒙英語市場的競逐——旗下幼兒啟蒙教育品牌新東方Kids+亮相後,推出的首個拳頭產品AI互動課程BOBO英語已經進入上線倒計時。
  • 如何在高端英語啟蒙中踐行清華大學「三位一體」教學理念
    所謂教育,以價值塑造為本,著重提升能力素質,進行知識的傳道授業解惑。 高端英語啟蒙不僅僅只是提升媽媽和孩子的英文水平,更重要的是拓寬父母的眼界和思維,通過高質量的英語啟蒙,不斷培養孩子們的優秀品質。
  • 不要活在別人的價值體系裡
    實際上,現在社會有多少渠道在教育著女性一定要有一雙高跟鞋呢?和封建社會的區別真的大嗎?這個社會,充斥著數不清的價值體系,人在這團亂麻裡,一開始就沒有方向,後來也很難找到方向,終其一生,混混沌沌。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活在外界的價值體系裡。恐怖的是,自己並不知道,卻以為是自己自願的。
  • 發揮高校官方公眾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策略探研
    近年來,專家學者圍繞顯性載體與隱性載體、文化載體與活動載體、教學載體與管理載體等類型,對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形式、內涵、作用等進行了深入研究。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新媒體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2]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 古希臘時期的教育人物及思想
    古希臘時期的教育人物及思想古希臘時期誕生了眾多輝煌的思想成就,其主要代表為古希臘三哲。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在各地區的考試內容中均有涉及此部分內容。主要考察內容為人物與代表觀點中的對應以及人物的地位,考試形式主要為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因此,在各位考生備考時,可以按照人物的順序對相關考點進行整理,重點把握。
  • 從《愛彌兒》來看盧梭的教育思想
    他從兒童 受的多方面的影響 來論政教育必須歸於自然 。他說每個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 事物的教育和人為的教育三者培養起來。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 ,所以教育只能是後兩者向自然的教育趨於一致。因此,教育歸於自然 ,即以自然的教育為基準才能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
  • 生命啟蒙教育:幼兒園裡的死亡教育課程,科學否?可行否?
    鄭大天生失聰,需要助聽器才能聽清楚外面的聲音。 這部樸素、簡單、近乎白描的小電影,感動了很多人。 其中有一段,講到孫麗英的老公鄭佩東出車禍死了,孫麗英非常傷心難過,兒子鄭大卻不知道。
  • 弘揚美育思想 傳播優秀文化 推動美術教育
    講座主題:《陶行知美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主講人: 胡鍾華(中國美術學院原黨委副書記浙江省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內容回顧: 加強美育工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教育提出的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並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社會美育是真正能夠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基礎工程這個歷史使命的重要一環。
  • 動畫和互動讓英語啟蒙活起來 更受孩子喜歡
    「嘰裡呱啦」是目前市場上做兒童英語啟蒙的頭部品牌,專注於0-8歲英語啟蒙,目前在國內已經有4500多萬用戶,涵蓋了2600多個市縣鄉鎮。而在這龐大的數據之下,是嘰裡呱啦對產品的每一節課、每一個互動的匠心打磨。
  • 孔子教育思想精髓之一
    一、性近習遠: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我國古代很早就認識到了教育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禮記·學記》說:「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古代君王就已經把教育放在了優先發展的地位。孔子一生,繼承了三代發展教育的智慧,把大半生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了人才培養上,積累了極為寶貴的教育經驗,在理論和實踐上,豐富了我國古代的教育思想,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古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性」,指人的先天本性。
  • 藝術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怎樣的價值和意義?
    在當代社會中,「藝術教育」具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和內容。狹義地講:「藝術教育」可理解為對培養藝術家或專業藝術人才所進行的各種理論和實踐教育,如各種專業藝術院校正是如此,戲劇學院培養出編劇、導演和演員,音樂學院培養出作曲家、歌唱演員和器樂演奏員等。
  • 盧梭《愛彌兒》:教育如何順應自然,使孩子成為真正的人?
    200多年後,法國著名啟蒙運動思想家盧梭著《愛彌兒》,他的教育思想轟動了法國和西歐資產階級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仍有借鑑意義。但是,到底實行什麼樣的教育,如何讓教育適應人的天性、遵循人的發展規律,發展成為真正的人,使得個人適合所有的環境?這是要我們思考的。一、教育是服從義務還是內化道德?每個父母都有生育人的義務,除此之外,還有對社會培養人、對國家培養合格公民的義務。正因為義務的要求,我們總會以成人權勢的觀念去要求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