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安史之亂的三大名將,其中兩人突然暴斃,僅有一人得以善終!

2020-12-21 古今興衰多少事

公元755年,這是大唐帝國的第一百三十七個年頭,在世人的眼中,這個龐大帝國仍舊處在「開元盛世」的繁華當中。可是,明眼人已經通過天寶年間的種種事跡,窺伺到了這個龐大帝國背後的衰敗,再加上年邁的唐玄宗已然不復當年的賢明,一場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同年十一月初九,身為範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河東節度使的安祿山打出了「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的旗號,在範陽悍然起兵反叛。

當時的唐朝雖然在邊疆戰火頻仍,但是在內地早已沉醉在「霓裳羽衣曲」的大唐盛世之中,近百年未經戰火,很快就讓安祿山控制住了河北全境。可笑的是,唐玄宗此時還認為這是朝中安祿山的政敵為了誣陷他而編織的謊言。

直到叛軍兵鋒直指東都洛陽之時,唐玄宗才幡然醒悟,急調入朝的名將,時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坐鎮洛陽,但是此時的唐朝的軍事布局經過了數十年的開邊,已經完全從唐初的內重外輕轉入了外重內輕。因此,封常清手中並沒有什麼像樣的精銳,再加上楊國忠的無能,使得東都洛陽迅速陷落,封常清以戴罪之身成為了老長官高仙芝的副手。

在高仙芝、封常清的指揮之下,唐軍憑藉著潼關天險,得以將安史叛軍阻擋在了潼關以東,但是好景不長,監軍邊令誠因與高仙芝、封常清不合,誣告他們二人謀反,導致高仙芝、封常清被冤殺。而後,楊國忠為了打壓政敵,使得唐玄宗勒令病廢在家的老將軍哥舒翰率軍出徵,隨後又逼迫哥舒翰出關迎敵,釀成了靈寶之戰的慘敗,近二十萬唐軍全軍覆沒。

隨著唐軍在靈寶之戰的慘敗,安史叛軍從容攻陷潼關,唐玄宗出逃,太子李亨在策劃了馬嵬驛兵變後,北上靈武稱帝,大唐王朝進入了艱難平叛之旅。

經過了香積寺血戰、相州之戰等一系列的大戰後,大唐帝國耗費了近八年的時間,這才得以平定安史之亂。

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鳥獸盡,良弓藏」,對於劫波渡盡之後的大唐帝國,「馬放南山」是帝國最安全的選擇,但是對於在平叛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名將們來說,這個時候恰恰是他們最危險的時候。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在平定安史之亂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的三大名將,他們最後的下場如何?

說起平定安史之亂的名將,自然就繞不開那位名垂千古的郭子儀。

郭子儀,早年因武舉及第,而後常年在邊疆摸爬滾打,累官至九原郡太守。安史之亂發生前夕,郭子儀母親去世,郭子儀回家丁母憂,而後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一紙調令,將郭子儀「奪情」,授予朔方節度使職權,率領朔方軍直撲河北,鎮壓叛軍。

不久,太子李亨北上靈武,登基即位,是為唐肅宗。當時唐肅宗身邊甲士不過數百,算上文武大臣也不過千餘人,防禦力量空虛,遂下旨各部班師,拱衛靈武。作為朔方鎮的「老大」,郭子儀對於在自己地盤上(靈武是朔方鎮治所)稱帝的唐肅宗也是十分上心,得到詔令之後,連忙回師靈武,拱衛唐肅宗,而後被唐肅宗委以平叛重擔。

在此後三年多的時間裡,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先後收復國都長安、東都洛陽等地,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在相州之戰時,因唐肅宗猜忌各鎮節度使,釀成了相州之戰的慘敗,郭子儀被迫承擔了相州之戰的罪責,最終被罷官閒賦,退出了平叛之旅。

在此後的十數年時間裡,郭子儀主動交出兵權,坐鎮中樞,輔佐了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祖孫三代,成為了歷侍四朝的元老大臣。因其不結黨營私,毫無野心,再加上戰功赫赫,最終保證了郭子儀得以善終。

可是,他的兩位老搭檔可就沒這待遇了……

上面都提到了郭子儀,就不得不提被推為「中興戰功第一」,與郭子儀齊名的李光弼。

李光弼,出身於柳城李氏,承襲父親李楷洛「薊國公」爵位,歸屬名將王忠嗣部屬,多次率軍擊敗吐谷渾、吐蕃等國,被授予「雲麾將軍」之職。

安史之亂爆發之時,李光弼尚在長安任職,經郭子儀舉薦,李光弼被拜為河東節度副使,主持河東軍務,抵禦安史叛軍,協助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公元759年,唐軍遭遇了相州慘敗,郭子儀被褫奪官爵,李光弼奉命接過郭子儀的重擔,擔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指揮唐軍平定安史之亂。

在河北戰事稍緩之時,李光弼將河北軍務託付給了副手僕固懷恩,自己出鎮臨淮,震懾擁兵自重,尾大不掉的來瑱、田神功的將領,整合各部實力,積極準備下一輪進攻。公元762年,李光弼因功被拜為臨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亂被平定後,李光弼又被推為「中興戰功第一」,繪像凌煙閣。

但是,李光弼的赫赫戰功引起了程元振、魚朝恩的宦官的嫉妒,時常在唐代宗面前進讒言,使得李光弼被迫擁兵自保,拒絕入朝拜見唐代宗,不久便抑鬱成疾,在徐州暴斃,終年五十七歲。

這一位因為晚年的一些事情,比起前兩位的名氣或許要低得多,但是他的戰功和對唐朝的犧牲絕對不比前兩位低。他就是一代名將,也是唐朝「叛臣」——僕固懷恩。

僕固懷恩,出身於鐵勒族九姓之一的僕固部,早年投身於朔方軍之中,在安史之亂爆發後,被郭子儀提拔為朔方軍左武鋒使,跟隨郭子儀入關平叛,多次與李光弼配合,擊敗叛軍,而後又被郭子儀派往回紇,借兵平叛,在收復兩京的大戰中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豐國公、大寧郡王。而後,李光弼移鎮臨淮,將河北軍務託付給了僕固懷恩,使其因而任領諸軍節度行營,擔任雍王李适副手,聚殲史朝義叛軍主力八萬餘人,僅僅用了半年時間便平定了河北,消滅了安史叛軍,結束了安史之亂。

在僕固懷恩如此顯赫的戰功背後,那是僕固懷恩滿門家破人亡換來的——為了籠絡回紇,僕固懷恩的三個女兒遠嫁回紇,僕固懷恩的四十六名親屬以身殉國,可謂是忠烈滿門!

可是,在安史之亂被平定後,被譽為「來嚼鐵」的名將來瑱因得罪宦官被殺,自己的老長官郭子儀、李光弼二人也因為被宦官所忌,被明升暗降,奪走了兵權。作為戰功僅次於郭子儀、李光弼的人,僕固懷恩深知下一個被收拾的就是自己,因而開始處處小心,卻仍舊難逃宦官毒手。

公元763年,僕固懷恩受到老對手辛雲京、宦官駱奉先等人的誣陷,被迫起兵自衛,名臣顏真卿巧使計謀,瓦解了僕固懷恩麾下叛軍,也將僕固懷恩逼上了絕路。公元765年九月,僕固懷恩暴斃於鳴沙軍中。

得知僕固懷恩的死訊,唐代宗李豫(即前文提到的廣平王李俶)指著身邊的宦官,破口大罵,而後哭著說到「懷恩不反,為左右所誤耳」。

相關焦點

  • 在唐代就完成了集五福的一代名將
    一代名將郭子儀有再造大唐之功,被譽為中興名將,是歷史上少有能有善終的大將,更是被稱為五福本人。五福基本指的是壽比南山、恭喜發財、健康安寧、品德高尚、善始善終。《尚書·洪範》。無論是那一種,郭子儀都是五福之人。早年參加武舉奪了狀元的郭子儀一直到六十歲才展露出軍事才能。唐玄宗早期國泰民安,社會安定繁榮,之後朝廷官員腐敗,皇帝也沉迷酒色用人不當,繼而暴發了安史之亂。正在服喪的郭子儀被緊急召回平定叛亂。這一年郭子儀六十歲的高齡了。
  • 平定安史之亂、勸降壯烈赴死:顏真卿不僅僅是書法家
    他的書法作品有138種,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極其悲憤的心情下進入的最高藝術境界,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然而,也正是由於顏真卿在書法界的扛把子地位,導致他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就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書法家。事實上, 顏真卿還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曾在安史之亂中統帥20萬大軍與叛軍做殊死決鬥,為大唐江山社稷做出貢獻。
  • 此人平定安史之亂,卻被誣陷謀反,最後成為大唐的心腹大患
    安史之亂爆發後,僕固懷恩成為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部下,帶領部落加入平定叛軍的戰爭,立功無數。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郭子儀在相州戰敗後,朝廷任命李光弼為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僕固懷恩又成為李光弼的部下,然而僕固懷恩與李光弼的關係並不太融洽。
  • 戰國四大名將中,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終?真的是因為嬴政?
    此四將皆多次指揮大規模戰役,在戰術各有所長,且都能達到所向無敵的效果,因此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然而這四大名將,除了王翦以外,無一善終。 白起、廉頗、李牧到底是因何而死呢?王翦又是憑什麼成了唯一善終者呢?我們不妨來回看三將的死因,從中來探尋王翦為何獨得善終的答案。
  • 伊朗軍方三號人物突然暴斃,三大將星全部隕落
    編者按:最近,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被襲擊身亡,兇手沒有留下任何證據,不過伊朗已經認定,此次暗殺事件的幕後黑手就是美國和以色列,伊朗還未對美以兩國實施報復,又一個噩耗傳來,伊朗軍方的「三號人物」——阿卜杜勒·拉斯奧爾·奧斯託瓦爾·馬赫穆德巴迪在伊拉克執行任務時突然暴斃,目前伊朗方面並未透露相關細節
  • 現實中充當婚姻的背叛者,能有幾個得以善終?
    女人看到丈夫突然回來,眼中閃過一絲慌張的表情。男人看見女人身穿睡衣:現在還在睡?女人更慌了:這幾天沒睡好,在補覺呢!女人:剛才我打電話給你呢,你的電話總是佔線。男人「啊」了一聲,趕緊看了看自己的手機:剛才在處理業務呢!沒聽到你電話。女人:你不是說明天才回來嗎?男人:我想你呀,提前回來看看你了!男人看到桌子上有兩個已弄好的菜,可是女人又從廚房內拿出2個菜。女人:吃飯吧!
  • 戰國名將之秦國篇:在你的印象裡,秦國都有哪些名將?
    據不完全統計,戰國時期各國損失兵力大致在兩百萬上下,僅白起一人便殲滅了近一百萬。早年經張儀、嬴疾的推薦,甘茂得以被秦惠文王委以重任。公元前312年,在丹陽之戰中,協助左庶長魏章牽制屈丐率領的楚軍主力,為嬴疾率軍合圍楚軍贏得了時間。秦武王即位之後,驅逐張儀,改設左右丞相,甘茂出任左丞相,兼領秦國上將軍,負責協助秦武王處理軍務。
  • 魏文侯麾下三大名將:一人破秦,一人敗齊,一人攻滅中山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春秋時期的巨無霸晉國分為韓國、趙國和魏國三個諸侯國,韓虔、趙籍、魏斯分別成為韓趙魏三國的第一任國君,其中魏斯就是戰國初期稱霸列國的魏文侯。魏文侯之所以能在戰國初期稱霸一時,和他禮賢下士麾下人才濟濟有莫大關係,其中文有李悝、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武有吳起、樂羊、翟角,今天就來說一說魏文侯麾下三大名將:一人破秦,一人敗齊,一人攻滅中山國。
  • 武則天連親人都不放過,為何讓狄仁傑得以善終?
    史料記載「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武則天的哥哥武元慶、武元爽,由於早先對待武則天生母楊氏較為刻薄,武則天發跡後伺機報復,先後將兩人貶黜、發配,死得也是不明不白。武則天的外甥女賀蘭氏,也就是魏國夫人,相貌十分出眾,被李治寵愛,武則天擔心其影響到自己的仕途,隨即將其毒殺。
  • 平定安史之亂,晚年招降叛軍慷慨就義,顏真卿不僅是個書法家
    前言: 2020年11月,陝西省考古研究會,公布出了一塊由顏真卿手書的墓碑,這是顏真卿真跡的首次考古發現,對於研究顏真卿與中國書法史,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 中國古代最恐怖的封號,受封之人都是千古名將,卻無一人得到善終
    比起這些輝煌的頭銜,古代卻有一個最為恐怖的封號,受封之人個個都是千古名將,然而卻沒有一個人得到善終的,這就是武安君。「君」是什麼等級的官職?據《儀禮》稱,是「國王,至尊道」。學者鄭賢在下面注釋說:「天子、諸侯、京、醫生維持者都是君。」由此可見,只有身份光榮顯赫的大臣或宗室才有資格稱為君。
  • 不滅個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將,大唐為何名將輩出?
    在中國歷史上,論武工之盛無過於漢唐,但是要論將星之璀璨,就算是漢朝也不如唐朝,從大唐開國至唐玄宗時期,我們可以看到大唐從來不缺名將,李靖、李勣、蘇定方、薛仁貴、高仙芝、封常清等等,可以說大唐百年之間幾乎是滅國無數,就算是到了「安史之亂」之後,大唐依然不缺名將,比如西平郡王李晟以及那個雪夜襲蔡州的李愬,就算是到了晚唐時期,張議潮收復河西讓西域再一次回歸大唐領土
  • 雷歐奧特曼中得以善終的3頭怪獸,一個宇宙最美,一個還是個孩子
    雷歐奧特曼的劇情一般都走傷感路線,雷歐也是以格鬥技能著稱的奧特曼,所以在雷歐劇情中登場的怪獸一般下場都很慘,像半魚人波茲星人和吸血蝙蝠巴頓都被雷歐分屍,但是在雷歐劇情中也有三頭得以善終的怪獸,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吧。
  • 功高震主的人,往往不得好死,為什麼他倆能夠善終?
    而究其根本,他們的死僅僅是因為他們:「挾不賞之功,戴震主之威」。從本質上來說,越國的文種、秦國的白起以後的韓信、嶽飛、于謙、袁崇煥都是死於功高震主,並不是他們真的居功自傲、挾威造反,想要取君主而代之,而是君主懷疑他們有可能造反!在那個純粹靠個體心思進行統治的「人治」時代,如果說這些名將的悲劇命運是不可避免的,那麼以下兩位名將為什麼能夠得以善終呢?
  • 伊朗核心部隊三號人物暴斃,至此三大將星全部隕落,或已無人可用
    自家核心部隊的三號人物突然在異地暴斃。這樣一來,伊朗的三大將星就已經全部隕落了,或許現在的伊朗真的已經到了無人可用的境地了。根據伊朗媒體《塔斯尼姆通訊社》在12月12日的消息顯示,伊朗核心作戰部隊「聖城旅」的三號人物,阿卜杜勒·拉斯奧爾·奧斯託瓦爾·馬赫穆德巴迪在伊拉克執行任務的時候突然暴斃。雖然伊朗官方並沒有公布相關的細節。
  • 歷史上真正功高震主的3大名將,個個都是天才,無人能及
    官場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身在官場的每一個人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一著不慎就有殺身之禍,所以歷朝歷代,很多人都在官場上丟了性命,即使曾經立過再大的功勞,有過無比輝煌的榮耀,只要君王一聲令下,最終還是淪為階下囚的角色,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三大功臣,因為功勞太大,最終讓君王賞無可賞,只能將他們殺掉。
  • 在《推背圖》出現的五個女性,有四個結局悽涼,僅有一個得以善終
    而仔細研究《推背圖》後,我們可以發現其中一共出現了七位女性,酸奶在這裡只給大家講前五位,因為後面兩位是來自未來的,酸奶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說,所以大家看看就行了,不必過多糾結。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大家都津津樂道,而四大美女之首的楊貴妃,如此美人慘死在馬嵬坡這個地方確實有點悽涼。但如此悽涼之景,《推背圖》的預測依舊精準無比,令人驚嘆。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者史(中)天正伊賀之亂與忍者之殤
    事實上早在1467年應仁之亂開始時,日本就已經吹響了長達一百五十餘年的戰國時代的號角,而室町幕府的衰微則進一步加劇了政局紛亂與群雄割據。頻繁的攻伐使得忍者們得以接到源源不斷的訂單——與《火影忍者》中歷代火影對和平的嚮往不同,忍者的黃金時期恰恰立足於戰亂,因為只有戰亂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對包括忍者在內的僱傭兵的社會需求。然而收益與風險始終緊緊相伴,這也是市場不變的定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