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宮折桂」!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它能種菜嗎?

2020-12-18 央視網新聞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著陸區,這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它能種菜嗎?答案是不能。與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機養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無論種菜還是種土豆都不行。但是科學家們發現,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的氦-3,這是一種未來有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

由於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氣層,而且有較強的磁場,大部分太陽風都被阻檔在外面,所以,地球上的氦-3就很少,據研究只有500公斤左右。而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一百萬到五百萬噸的氦-3,大概是地球含量的百萬到千萬倍級。而有研究顯示,100噸氦-3所能創造的能源相當於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源總量。

那麼月壤長什麼樣呢?月壤的表面形態幾乎完全是由撞擊作用塑造的:大塊的基巖在小天體的撞擊之下被不斷打碎、混合、翻動,最終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這層細膩的沙土層。它看起來像一層細細的水泥,平均粒徑約為100微米,厚度大約為幾米到十幾米,主要由橄欖石、輝石、鈦鐵礦、斜長石等礦物和膠結質玻璃組成。這是1972年在「阿波羅」17號任務中發現的橙色月壤的特寫。之所以呈現這種顏色,是由月球早期火山過程產生的微小橙色玻璃珠造成的。

今天下午,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中國是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為了能早一點與公眾見面,有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還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介紹,此前俄羅斯和美國的九個採樣點都在緯度30度的範圍,嫦娥五號此次的採樣點選擇了43度的風暴洋東北角的玄武巖區域,這是全新的採樣區域,全新的樣品研究對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方面將作出很多科研貢獻。通過此次研究希望能夠深化對月球的起源、演化方面的認識。

相關焦點

  • 月壤能種菜嗎?​真不能!但有大用途……
    昨天凌晨嫦娥五號帶著「土特產」返回地球了戴著大紅花的返回器十分喜慶同時,廣大網友坐不住了都很好奇月壤能做什麼而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它能種菜嗎?答案是:不能!與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機養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無論種菜還是種土豆都不行但是科學家們發現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的氦-3這是一種未來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一百萬到五百萬噸的氦
  • 月壤無法種菜?不存在的!沙漠、雪山、南極……中國人的種菜技能...
    近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引來不少網友靈魂發問:「研究月壤能幹啥?能種菜嗎?」得到的回答卻是:月壤不含任何有機成分,不能種菜!  結論一出,迅速登上熱搜,讓不少網友直呼:「14億人的心碎。」
  • 專家確定月壤無法種菜,不少國人的夢想要破滅了,但含有驚喜物質
    現在,嫦娥5號取回月球樣品中有什麼新發現,成為了大家關注的新熱點,不少國人還幻想著哪一天帶著種子去月球種菜。就在這個時候,我國專家確定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月壤無法種菜。月壤無法種菜這對於那麼愛好種菜的國人來說,這個事實猶如晴天霹靂,在月球種菜的夢想破滅了,要知道在外國人的眼裡,中國人非常聰明勤勞,走到哪裡就將帶有中國特色的菜園帶到哪裡,各式各樣奇葩種菜方法,礦泉水瓶,玻璃瓶,塑膠袋,管子都能種菜。
  • 月壤真不能種菜,科學家有新發現;這款「純羊毛雪地靴」火了
    【月壤真不能種菜!】 嫦五返回器成功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有網友問:「研究月壤都能幹啥?能種菜嗎?」答案是——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不能種菜。
  • 月壤不能種菜,那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基因可咋整啊?
    這次一同被帶回的月球「土特產」裡還有月壤。作為歷史悠久的農耕大國,「耕種」就是深刻進每一個中國人血液裡的民族基因,見土就想種菜的執念根深蒂固。哪個中國人的終極夢想不是退休後有塊小菜園打理呢?因此月球的土壤能種點啥,自然也成了網友們關心的頭等大事。
  • 月壤「開箱」視頻來啦,這份「土特產」有哪些研究價值?
    ◆據@新華視點,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將開展月球樣品與科學數據的應用和研究
  • 划算嗎?一克月壤花費三公斤黃金,美國運回三百多公斤仍嫌不夠
    從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開始,到最後一次阿波羅17號返回,美國一共獲得383千克月巖和月壤。 照此計算下來,按1比6.8匯率標準,美國每一克月球樣品約合272萬元人民幣。相當於美國為帶回一克月壤消耗5440克黃金。
  • 在月亮上「挖土」有多難?月壤又有什麼用?
    目前有一些科學研究成果表明,月球正面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區域的平均月壤厚度大約是4米,但這只是統計意義上的概率,真正的鑽取難點在於:去之前,科學家們並不知道那裡是堅硬的巖石還是鬆軟的月壤。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科學家判斷,那裡的土壤大概率是鬆軟的,所以設計的目標深度是兩米左右。
  • 科普|月球上挖回來的「土」可以種菜嗎?
    對月球返回樣品的處理和保存是嫦娥五號工程需要攻關的重要科學問題。月壤該如何保存、研究?目前世界上僅美國、前蘇聯、中國成功完成了月球採樣返回。Schmitt收集月表樣品(圖片來源:NASA)地球表面有氧氣、水蒸氣、二氧化碳等大氣環境,也充滿了人類活動產生的廢氣、塵埃顆粒,與月球環境存在巨大差異。一旦帶回來的月壤樣品接觸到了地球大氣,可能會發生物理化學反應,從而使寶貴的月球樣品受到汙染,大大降低其科學研究價值。因此,月壤樣品的保存顯得尤為重要。
  • 比2000克少了269克,月壤怎麼分?
    嫦娥五號「上九天攬月」攜帶「特產」凱旋,後經過科研人員吊裝、轉載、開箱、檢測,權威信息顯示,這次挖得的月壤重1731克,比預計的2000克少了269克。據央視報導,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現場,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長張克儉與中科院院長侯建國進行了月球樣品及相關文件的交接,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從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月壤研究階段。
  • 月球「土特產」價值幾許?味道如何?
    這也是1976年8月蘇聯「月球24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44年後再次更新月壤樣本。「月壤能種菜嗎?」「月壤味道如何?」……本期《科技周刊》,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解讀月球「土特產」。下一站,人類將收穫更多外星土壤月球土壤成分研究可以為地球人類研究月球提供很多的信息,比如它的元素成分、結構構造、物理特性、同位素豐度、礦物特點和地質演化等。
  • 月壤到底有多重要,為什麼有些國家「腆著臉」也要來要?
    按照規劃,他將帶回中國首份無人採集的月壤樣品,而此舉若是成功,中國也將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取得月壤的國家。 所以該消息一出,立即就有國家找上了門。
  • 1731克 嫦娥五號取土不足兩千克 能說明美國送的是假月壤嗎?
    嫦娥五號順利取土歸來,舉國為之振奮,世界很多航天機構也表示了祝賀,他們都想獲得月壤樣本,用作科學研究。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部分網友表明了自己的質疑:說好的2000克,怎麼只取了1731克呢?這時候,就有一些人拋出了自己的獨特觀點:這恰恰證明了美國送給我們的月壤是假的。他們通過一系列的推導,說得有鼻子有眼。他們的推導過程是:樣本儲存罐的體積是一定的,拿什麼來確定罐子的體積呢?學過初中物理的朋友脫口而出,當然是質量和密度呀。
  • 課題申報時:選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怎麼寫
    教師在課題申報論證時,需要撰寫「選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對此很多老師都非常犯難。什麼是選題的意義?什麼是研究價值?兩者有什麼區別?如何撰寫「選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在此,筆者結合個人的認識,和老師們交流一下,希望大家不再為此糾結。供批判。
  •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家,月亮的土壤裡有哪些秘密?
    有讀者可能會產生疑問,月壤只不過是月球表面的塵土,為什麼還要研究它呢?其實,研究月壤不僅對探月非常重要,還能幫助我們了解太陽系、了解地球。要想探月,必須研究月壤可以這麼說,月壤對於探月工程的實施非常重要。
  • 只有1731克,並非之前所說的2公斤月壤,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今年中國航天事業最激動人心的事情就是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並且在前段時間成功將月壤帶回了地球。當時我們的計劃是會帶回2公斤的月壤,結果現在只有1731克,並非是如同之前所說的2公斤月壤,那麼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嫦娥五號帶著2公斤月壤著陸,猜猜月壤裡面到底是什麼成分?
    此次嫦娥五號載回的月壤與美國、蘇聯帶回的月壤不同,因為嫦娥五號是從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挖掘的,此前的探測器從未到訪過此處。這裡存在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對人類來說是全新的月球樣本。此次載回的月壤到底都含有什麼成分呢?這是世界各國非常關注的。
  • 好想看看月壤長啥樣!
    12月19日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 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月球「土特產」將實現最大價值
  • 嫦娥五號的任務是要從月球帶土壤會來,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
    月球土壤的科研價值有哪些?月球上的土壤是怎麼形成的?嫦娥五號的任務是要從月球帶一抔土回來,我們為什麼要跑到月球上面採集土壤樣品回來研究呢?月壤究竟有什麼科研價值?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月壤雖是土,價值抵萬金——分析物質構成「月壤即月球的土壤,雖然在月球上唾手可得,但是對地球人來說卻蘊藏著巨大的科學價值。」中科院專家表示,月壤是從月球固體巖石圈到太陽系空間的過渡帶,包含著相關區域的大量信息。對月壤的研究出了研究月球本身,還闊以對太陽系的空間物質和能量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