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名稱
四川省文軒雲圖智能書店共享閱讀服務項目
2、參評單位
四川文軒雲圖文創科技有限公司
3、案例簡介
該項目是新零售狀態下實體書店發展的一種創新,圍繞市民閱讀文化需求,以內容資源、信息、數據共享為基礎,構建一種全新的閱讀服務模式:在四川省範圍內,通過將文軒雲圖24小時社區共享書店規模化建設覆蓋,構建與實體書店網絡體系協同配合的,智能終端網點之間、智能終端網點與實體網點之間、智能終端網點與線上網點之間,以及網點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互聯互通,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閱讀服務生態網絡體系。
4、案例解決行業痛點
一直以來,圖書館、社區書屋、文化站點、書店等閱讀服務設施是推廣全民閱讀的基礎平臺和主要陣地,目前,公共閱讀服務呈現以下痛點,此項目針對以下痛點提出了解決方案和服務措施:
①服務模式
? 服務時間錯位、服務空間不足,缺乏便捷性
? 閱讀資源提供與閱讀需求不匹配
? 閱讀行為的自主性、互動性、體驗性差
②基礎設施
? 網點布局不均衡
? 網點結構不合理
? 網點缺失
? 網點建設周期長、投入大、運行成本高
③形式與內容
? 閱讀活動形式開展>閱讀活動內容提供
? 閱讀設施硬體建設>閱讀主體和閱讀行為關注
5、案例應用範圍
項目應用於社區、街道、商圈、學校等。
6、案例應用場景
項目圍繞市民閱讀文化需求,以內容資源、信息、數據共享為基礎,以文軒雲圖智能書店為載體,構建一種全新的閱讀服務模式:通過「線上用戶平臺+線下智能終端」,一方面將閱讀服務網點植入到社區、街道、產業園區、商業街區等最貼近居民生活的城市公共區域,打通閱讀服務最後一公裡;另一方面,將出版發行行業的圖書信息、物流配送、商品組織、閱讀活動開展等應用到對讀者的服務中去。
讀者用戶通過移動端註冊帳戶即可使用文軒雲圖智能書店,獲取相關閱讀服務。其複合性功能的開發應用始終以讀者為中心由讀者對其進行定義:讀者在上面買書,它即是書店;讀者在上面借書,它即是圖書館;讀者在上面獲取閱讀活動信息及體驗互動,它即是全民閱讀的窗口和平臺。
7、案例核心優勢
一、行業類似案例:
①自助借售書終端——愛喜閱
基本模式:
目前主要與大型連鎖超市合作。在超市落地圖書智能售借一體機,打造自助借書+自助售書的網點。目前單機可呈現數量是99本書,在同一地點可進行多機投放。用戶自助借書需要在註冊支付押金後,支付一定費用可進行圖書借還,同時推出個人分享圖書方式,讓大家把閒置的圖書共享出來,一方面打造閱讀社交,另一方面圖書分享人會獲得相應的收入分成。
②共享書店模式——合肥市三孝口書店
基本模式:
2017年7月,合肥市三孝口書店開啟共享書店模式,讀者進行會員註冊、繳納押金,即可享受新書免費借閱10天。會員可通過APP平臺,實現閱讀社交。
③自助購書模式——浙江新華集團
基本模式:
在全省市縣區大書城和中心門市書店開通行動支付通道,讀者通過手機掃描自助購書二維碼,根據掃碼指引再掃描所需購買圖書封麵條形碼後,通過支付寶或微信進行在線支付,付款成功後掃碼列印領取小票並開具電子發票。
二、本案例核心優勢
1.該項目是實體書店融入社區居民生活,提供24小時服務的創新形態,是用戶閱讀體驗平臺和流量入口。
2.該項目是出版發行服務業態的一種創新,其複合性功能的開發應用始終以讀者為中心由讀者對其進行定義:讀者在上面買書,它即是書店;讀者在上面借書,它即是圖書館;讀者在上面獲取閱讀活動信息及體驗互動,它即是全民閱讀的窗口和平臺。
3.藉助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手段,為讀者和用戶提供便捷的閱讀服務體驗,是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未來實體書店網點建設和新零售業態的發展方向之一。
4.該項目以「共享閱讀」 為基礎,通過閱讀信息、閱讀內容獲取的方便快捷和低成本,將閱讀柔性需求轉化為剛性需求,為全民閱讀「全時、全域、全態」 的落地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5.是全民閱讀平臺的重要載體,與實體書店、網上書店、閱讀活動等相互融合補充,構成完整的閱讀服務生態,是擦亮新華書店品牌的創新。
6.通過規模化網點建設覆蓋,延伸書店業務、服務全民閱讀,形成可視化、標準化的閱讀文化點陣,實現閱讀文化傳播的精準送達。
8、案例實施成果
文軒雲圖智能書店已試點建設有10個,分布在小區、商場、街道等位置。這種便捷、新穎的借閱方式,吸引了過往人流的駐足觀看和體驗,不少人紛紛拍照留念,諮詢智能書店的相關問題,興奮地表示,這是一種特別好的閱讀方式,希望有更多的智能書店出現在身邊。網點陸續建設2個月來,註冊用戶達到2000餘人,借閱量達到4500餘冊次。以文軒雲圖華潤鳳凰城項目網點為例進行對比分析:
高新區其他社區書屋 文軒雲圖智能書店(華潤鳳凰城項目網點)
人員值守 有 無
開放時間 9點-17點 24小時
藏書冊數 3000-10000冊 450冊
年外借冊數 5000冊(平均) 13600冊(預測)
9、案例社會價值及影響力
本項目的社會效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本項目是落實國家11部委關於推動實體書店建設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新時期擦亮新華書店品牌的重要標誌。文軒雲圖24小時社區共享書店是實體書店的一種新形態,是實體書店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本項目是大力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抓手,共享閱讀模式降低了用戶閱讀的財務成本,「零距離」的網點布局,降低了用戶獲取閱讀資源的時間成本。新的閱讀資源獲取方式,有利於居民閱讀習慣的養成、社會閱讀氛圍的營造。「全時、全民、全域」的閱讀生態,解決閱讀服務最後一公裡問題,深受市民歡迎,老百姓獲得感強。
3、本項目是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融合發展、兩個效益統一、社會效益優先的良好體現。文軒雲圖24小時社區共享書店網絡體系建設,一方面體現企業經營戰略布局,同時也體現了它的社會文化服務屬性,體現了國有企業的一種社會責任和擔當。24小時社區共享書店網絡體系的建設和運營越普及越有序,市民閱讀需求就能得到越有效的滿足。通過「智能終端+共享閱讀模式」的方式,形成 「市民受益、企業有利、政府滿意」的良好局面。
4、本項目充分體現了國有文化企業不辱使命、與時俱進、著眼未來、抓住機遇的市場主體優勢。網際網路環境下新經濟的發展,在零售行業的主要特徵體現為「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使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和智能化技術,通過數據驅動,利用泛在化的零售形態,精準和有效地滿足消費者的閱讀文化需求」,真正體現「為用戶、為閱讀」的服務理念,最大程度降低用戶獲取閱讀資源及信息的成本。 本項目影響力:
2017年9月,文軒雲圖24小時社區共享書店被中宣部邀請參加「『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作為全國出版發行行業唯一入選參展項目,以科技助推全民閱讀深入開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新技術+社區文化建設的前瞻性應用等特點,向各級領導、十九大代表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展觀者,展示了新華書店與時俱進、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文化生活需求的優秀解決方案,成為了成就展的展示亮點,獲得了中宣部的特別表彰。
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文軒雲圖智能書店接受了央視新聞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網)、中國青年網、四川日報、四川電視臺、華西都市報的現場採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電子報、光明日報、北京時間、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等23餘家主流媒體對文軒雲圖智能書店進行了轉載報導。媒體記者評價說,這裡是全場互動程度最高、人氣最旺的兩個展點之一(另一個為第四展區人民日報紀念照互動點),這是共享經濟時代下全民閱讀推廣的優秀解決方案,期盼共享閱讀模式能儘快實現和普及。
10、案例未來規劃
未來兩年,文軒雲圖將通過點多、面廣、便捷、有趣的共享閱讀模式,以「文軒雲圖智能書店」為載體,採用企業參與建設,政府採購服務的方式進行推廣建設,按照目標規劃,將在全省建設1000個項目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