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是什麼?
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是文脈傳承之所,是知識傳播的窗口,是溫暖的精神家園。
四川省圖書館
成立於1912年的四川省圖書館,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公共圖書館之一。2015年底,位於成都天府廣場的省圖書館新館開館,如今已發展成為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會客廳」,也是全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川省圖書館作為大型綜合研究性公共圖書館,是國際圖聯成員館和世界銀行資料存放館,是四川省總書庫、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四川省分中心、四川省古籍保護中心、四川省聯合編目中心、四川首家公共圖書館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百年積澱,歷久彌新。現代省圖,以厚重的館藏資源、人性化的惠民服務、優雅的閱讀環境、豐富多彩的讀者活動,迎接四方來賓。
□吳林(圖片由四川省圖書館提供)
惠民
去年近200萬人次走進省圖
開門之前,讀者已有序地排起長隊,等候進入……這樣的場景,在四川省圖書館常常見到。
根據數據統計,2018年四川省圖書館共開館322天,接待讀者共約190萬人次,平均日接待讀者近6000人次。7月、8月和10月,是讀者到館高峰期,書海之中常常一座難求。
除了優美的閱讀環境外,新館開館以來,圖書館惠民服務措施不斷升級,大幅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館藏資源不斷豐富、實施錯時延時開放、電子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主題閱讀空間更加多元……
圖書館,不僅僅是書籍借閱,更成為綜合性的文化空間。
位於省圖一樓的第一學術報告廳,每個周末都繁忙。在這裡舉行的講座,包括文學、歷史、民俗、藝術、軍事、自然、科技等多個方面,登上講臺的嘉賓,既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名人、專家、學者,也有專注於某一領域的達人。
「巴蜀講壇」「周末藝術鑑賞會」「讀者沙龍」……省圖已成功推出一系列特色文化服務品牌活動,月月有主題、場場有亮點,精彩紛呈。去年吸引線下讀者參與數量為2.5萬人次,線上參與數量達到1051.2萬人次。
惠民服務不僅僅在館內。近年來,四川省圖書館通過實施漢藏文化交流項目,推進「邊疆萬裡數字文化長廊——藏區文化基礎設施扶持計劃」,使公共文化服務得到延伸。同時,積極推廣「川圖·微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項目,截至2018年底,已在革命老區、邊遠地區的鄉村小學設立微圖書館31個,以實際行動緩解邊遠貧困地區公共文化供給不足的問題。
傳承
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
四川歷史底蘊深厚,名人名家輩出。作為雕版印刷的發源地之一,宋代時四川和杭州、福建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也是文獻資源大省之一。
在省圖,保存著約65萬冊古籍,這些古籍文獻,是文明的記錄者和見證者,也是文化的保存者和傳承者。近年來,四川省圖書館聯動全省,加強古籍保護,目前全省古籍普查數據完成率已達73%。
同樣重要的是,「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近兩年,省圖推出「冊府千華——四川省圖書館館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中國古代典籍簡史展」等多個展覽,讓讀者更好地了解巴蜀文明。
去年5月開放的「李劼人、李一氓文庫暨展覽」,以「文庫+展覽+閱覽」的模式,對四川文化名人李劼人、李一氓先生所贈的2萬餘冊古籍文獻進行集中常態化展示。書庫位於圖書館5樓,按照典型川西民居風格進行打造,樸素淡雅,文氣氤氳、底蘊深厚、名籍薈萃。
在公共圖書館中專門設立名人文獻文庫,並打造成藏閱一體的形式,這在國內屬首創,通過這樣的方式創新展藏、延續文脈、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據了解,另一名人文獻庫——「張大千文獻中心」即將向公眾開放,將成為張大千文獻「藏、展、研」於一體的研究中心。
還有更豐富的形式,讓優秀文化「活」起來。
4月29日晚,「名人大講堂」新一期活動又將在四川省圖書館開講。這是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品牌文化活動之一,以「名家講名人」專題講座形式,每月設置一位四川歷史名人「主題月」,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進行講座。而去年推出的「中華優秀文化」系列講座之「四川十大歷史名人」10期活動,受到觀眾歡迎。
融合
更好滿足美好生活的需要
去一座城市旅遊,到它的圖書館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在當前大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四川省圖書館充分發揮圖書館充滿文化符號的建築美學優勢,提供更豐富的文化旅遊圖書館美學空間體驗,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去年,「館裡·空間」正式開啟,以活動分享開啟多元個性的文化體驗,開展了拆書幫、小島讀書會、詩歌鑑賞會、館裡《圖書館》主題插畫展等多場精品活動。讀者來到圖書館,不僅可以借閱、參加活動,還可以在這裡喝茶、喝咖啡,大大增強了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力。來省圖「打卡」,成為一種新的潮流體驗。
融合,也體現在中外文化交流中。3月27日,由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國家圖書館、大英圖書館主辦的「2019中英圖書館論壇」在四川省圖書館開幕。來自英國大英圖書館的專家學者和「鮮活的知識」英國圖書館聯盟的17名代表,與國內部分公共圖書館專家共聚省圖,交流經驗,分享成果。此次論壇是為期三年的中英文化交流項目「大英圖書館在中國:共享知識與文化」的最後一站,落地選在了四川。
近年來,省圖已先後與美國、法國、澳大利亞、波蘭、以色列、加拿大等駐成都領事機構,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等合作舉辦攝影展、圖片展、文化月等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
融合,還體現在圖書館與書店的互動交流中。
去年5月,「絲綢之路國際圖書館聯盟成立暨『閱讀·城市·文化』圖書館、書店融合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行,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圖書館界專家和代表,我國知名公共圖書館學者、知名高校圖書館館長等,省內21個市州及部分縣級圖書館館長參會。通過此次活動,四川進一步融入圖書館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也為西部地區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提升地區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開闢全民閱讀推廣新路徑提供了方案。
今年「4·23」世界讀書日,四川省圖書館與四川新華發行集團聯合發布了《全民閱讀融合服務宣言》,聯合打造全民閱讀館店融合服務新模式,以網際網路思維推進館店融合服務,促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雙方還籤訂了《全民閱讀融合服務合作協議書》,將在聯合推進「點亮閱讀」聯盟、推廣「文軒讀讀書吧」創新合作模式、開展閱讀推廣公益性活動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共同探索和推進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