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原來真的很管用,漲知識了

2021-12-28 相逢餐廳

                                      

我剛開始學做菜的時候,只有一個目標:不鬧肚子就行。後來,在經歷了菜煮不熟、把菜炒焦、菜做得不夠吃等一系列困窘往事之後,  

我終於「學有所成」——煮的菜能吃、吃不壞肚子、也能吃飽。這讓我媽感到異常欣慰,她覺得以後我出去自立門戶至少不會餓死了。

但那時候的我做菜水平真的是很一般,至少不咋好吃。當時作為一個廚房小白,怎麼讓菜變得好吃,成為我的一大難題。為此,我請教了有多年廚房經驗的奶奶,希望她能傳授我一點做菜的小秘訣。奶奶果然不負我所望,教會我了許多做菜的知識,比如她常常掛在嘴邊的「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就讓我受益匪淺。很多人並不知道「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就給大家解釋一下吧!  

首先,我們來看看「魚不蒜」。魚作為一種海鮮,本身具有腥味。有一些廚房小白為了做魚的時候減少腥味,會用大蒜給魚去腥。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因為大蒜的祛除性太強了,用它給魚去腥味,雖然可以把魚身上的腥味都祛除,但也會把魚本身的鮮味去掉,這是得不償失的。所以,當我們烹飪魚的時候,千萬不要放大蒜,否則做好的魚渾身上下都是大蒜的辛辣味,反而令人喪失食慾。

有一次,我還不知道「魚不蒜」的道理,所以在煲魚湯的時候放了一些大蒜。沒想到,魚湯煲好了,我一打開鍋蓋,一股濃濃的蒜味撲鼻而來,絲毫聞不到魚湯的鮮味,這可把我氣壞了!一鍋好好的魚湯就這樣被大蒜給毀了!

接著,我們來看看「牛不韭」。韭菜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韭菜炒肉也是一道家常菜。但是韭菜和肉的搭配也是有講究的,比如我們會做韭菜豬肉餡餃子,卻很少會做韭菜牛肉餡餃子。這是因為韭菜和牛肉都是容易令人上火的食材,放在一起常常會引起人的口腔問題,如嘴角炎症、口腔潰瘍等。當然上不上火可能也跟個人體質有關,有些人常常吃韭菜炒牛肉或是喝牛肉韭菜湯,身體也沒出現啥毛病。

不過,如果一定要做韭菜和牛肉搭配的菜,需要注意烹飪方式。因為牛肉煮的時間一般比較長,如果在煮牛肉的同時就下韭菜,很容易把韭菜做老了,那時菜餚的口味就不咋好了。

最後,我們來看看「肉不姜」。說到「肉不姜」,首先我們要明確,這裡的肉是指豬肉。姜又名生薑,是一種根莖類植物,常常用作配菜。姜本身是辛辣的,用姜做菜往往會使菜餚帶有一股兒濃鬱的生薑味。跟姜其名的配菜是蔥和蒜,蔥姜蒜組合在我們的廚房裡一定不少見。

很多人在炒豬肉之前,喜歡把豬肉先醃製一下,用來醃製的醬料常常包括蔥、姜、蒜、料酒和醬油等。往往這個時候,豬肉本身的肉香就被生薑的辛辣味給蓋住了,肉沒肉香,又怎麼稱得上是好吃的肉呢?所以,在此建議大家炒豬肉的時候,為了保持豬肉的鮮美,最好不要放姜。

相關焦點

  • 「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指的是什麼意思?這樣做菜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什麼意思?這樣做菜對嗎?哈嘍,大家好,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相信我開頭說到農村俗語,很多人在老人身邊一定聽說過吧,在農村的宴席上,大廚做菜的時候經常會按照這種說法做菜。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到底是什麼意思?
    而在農村就有一句關於烹飪方法的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魚不蒜。魚不蒜也就是在做魚的時候,不能放大蒜。我們知道魚的味道主要在於鮮味,所以新鮮的魚,吃起來味道會更好,而且聞到香味更有食慾。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什麼意思?這樣做菜有道理嗎?
    農村有很多俗語,不得不說,這些俗語都是一些經驗方面的總結,若是懂得了一些俗語,你就會在生活上少走一些彎路。關於吃上的俗語就更多了像「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就是這樣的。每天做飯菜的人,又或者是廚師們肯定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的。
  •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說一下,燉肉小竅門,簡單說30個字:清洗一定細緻,別忘熱水來焯,要放大料生薑,蒜瓣加入更香,大火燒開改用小火,時間一定要長。這時候就切入文章正題了,估計不少朋友都會提出疑問,標題中不是說了嗎?肉不放薑片,魚不能放蒜嗎?你怎麼反其道而行之?
  • 農村人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比如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這一句,就很讓人納悶,我們平時燉魚哪有不放蒜瓣的?有些地方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燉魚不放蒜,味道減一半」,可以說是大力支持燉魚的時候放蒜。的確,在烹飪魚的時候,去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大蒜不僅是非常常用的調味料,更是去腥增鮮的好幫手,燉魚的時候要是不放蒜,味道肯定自然而然的就會差一點。
  • 農村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老人常說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就是其中的一句,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來解說一下這魚不蒜的主要意思,從字表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煮魚的時候不要放蒜。因為在吃魚的時候,吃的就是一個鮮字。這也是魚自身特有的味道。大家都知道,蒜是一種調料,能夠增加食物的香味。
  • 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豬不椒,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讓大家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這也是君君感到最開心的事,本期一如既往的分享知識,下面來看看。自古俗語多出自民間,很多有趣又含義豐富的俗語,相信大家都聽到過。俗語也很精髓的總結了很多生活方式。就比如今天小編會說到,農村常能聽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所以你們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啥意思?古人做菜的講究有道理嗎
    用奶奶輩的話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其實就是燒魚的時候不放蒜,燉牛肉不放韭菜,肉不放姜。這樣的說法,雖然早就有了,但是現在不少老一輩的早已摒棄這種謠言。在他們那個年代,吃魚都很難得,過年的時候,買上 一次也就是為了聞下味道,嘗嘗鮮。
  • 肉不姜、魚不蒜,這樣做菜好吃嗎?農村這種俗語是什麼意思
    肉不姜、魚不蒜,這樣做菜好吃嗎?農村這種俗語是什麼意思到現在我還記得我爸說過的一句話,「吃魚家不富」,當時我就認為這樣的說法是歪理。後來聽了我爸的解釋後,也是勉強同意了他的觀點,其實吧關於「吃魚家不富」,這句話,估計傳到我爸那裡都不知道第幾代了。其實我爸那一代人,真的經歷過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也是吃過大鍋飯的那一代人,年輕的時候,我爸水性很好,經常會到河裡抓些魚蝦回來改善下夥食。但是他說在他20歲前,吃過一整碗白米飯的次數不超過2次,基本都是紅薯 野菜。
  • 油鹽醬醋、蔥姜蒜末可別亂放~漲知識啦!
    油鹽醬醋、蔥姜蒜末可別亂放~漲知識啦!炒肉片時想使肉鮮嫩,也可先用澱粉和醬油拌一下再炒,這樣不損失蛋白質,炒出的肉也更嫩滑。魚類多放姜魚腥氣大,性寒,做時多放姜,可緩和魚的寒性,解除腥味。
  • 古語講「魚不蒜,羊不姜」,是什麼意思?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蔥,姜,蒜,花椒是我們日常經常食用的調理品,可以去腥提鮮,驅寒保胃,殺菌消毒,適當的食用對人體也有好處。但是古人講「魚不蒜,羊不姜」,很多人都不明白其含義,我們煮魚燒羊肉的時候,都會讓如大蒜和生薑,古人為什麼有這樣說呢?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本篇文章詳細和大家解釋一下。
  • 老人說:不漲奶了,就是沒奶了.真的嗎?
    家有老人的媽媽,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如果乳房不那麼漲硬,就會被老人堅持認為沒有奶,堅持給寶寶加些奶粉。真的是這樣嗎?一些老人認為乳房「漲的像石頭一樣」才是有奶的標準,其實,在我們父輩育兒的那些年代,幾乎沒有親子同室,產後3天才真正的母乳哺育,而現在,24小時的親子同室可以讓寶寶隨機獲得母乳,寶寶吸吮越多,乳汁分泌的就越多,媽媽基本沒有什麼機會讓乳房過度的充盈
  • 俗語「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飲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了,其中蔥姜蒜、花椒這四種調味料被稱為「調味四君子」,因為它們不僅能起到調味的作用,而且還能在生活上起到殺菌去黴的作用,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烹飪中,這四種調味料用得非常廣,大部分菜餚都會用它們來增味。
  • 俗話說「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
    導讀:俗話說「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飲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了,其中蔥姜蒜、花椒這四種調味料被稱為「調味四君子」,因為它們不僅能起到調味的作用,而且還能在生活上起到殺菌去黴的作用,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烹飪中,這四種調味料用得非常廣,大部分菜餚都會用它們來增味。
  • 無論燉什麼魚,記住「4不放」,放錯了,魚又腥又難吃,還沒營養
    說到這「味」,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並不是隨意的亂加調味品,老話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就是過去農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蘊含著非常大的道理,但是也不可一概而論。【第一不放大蒜】老話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意思就是燉魚的時候最好不放大蒜,而在做牛肉時不要加韭菜,燉肉時不要加生薑。
  • 寶寶屬相:老人為何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最有福氣?漲知識了
    文|文兒我表妹家寶寶馬上就要一歲了,從寶寶出生到現在,周圍的老人一聽說她家寶寶是豬年正月出生的,就會說上一句「正月的豬,五月的牛」,寶寶真是有福氣啊。屬豬的寶寶,正月出生就是有福氣?沒錯,一些老人總是這麼說。
  • 一文總結:豬、牛、羊、雞鴨肉嫩不柴和除腥竅門,講解清楚漲知識
    日常飲食以麵食類、蔬菜、肉類組合,為人體提供均衡營養和能量,而肉類菜式適宜的做法和品種也是最多的,常吃的肉類有豬、牛、羊雞、鴨肉等,爆炒、燜燉、煮湯都特別美味。但要把肉類做得滋味可口,對烹飪方法以及細節操作都有講究,因為肉類在烹飪過程中,會被一些微妙操作變化而改變肉菜成品口感,而且肉類都會帶有肉羶味,如果擔心對肉類菜式做不好,下面小鹿分享的「肉類處理乾貨」就幫到你了,一文總結:豬、牛、羊、雞鴨肉嫩不柴和除腥竅門,講解清楚漲知識,學會的朋友,
  • 漲胸不長肉的--豐胸食譜
    ,在這3天多攝入鈣、蛋白質以及富含膠原蛋白和維E的食物,你會感覺到胸部的慢慢膨脹,豐胸效果將比平時好3倍以上。  用料:大米1杯 棗(幹,大)10顆 桂圓(幹)20顆 紅糖10克 水適量  1、桂圓乾去殼,將大米和紅棗提前泡軟,煮起來比較省火,也比較軟爛  2、將所有材料通通丟進鍋裡,煮熟就好
  • 漲胸不長肉的豐胸食譜
    ,在這3天多攝入鈣、蛋白質以及富含膠原蛋白和維E的食物,你會感覺到胸部的慢慢膨脹,豐胸效果將比平時好3倍以上。用料:大米1杯 棗(幹,大)10顆 桂圓(幹)20顆 紅糖10克 水適量1、桂圓乾去殼,將大米和紅棗提前泡軟,煮起來比較省火,也比較軟爛2、將所有材料通通丟進鍋裡,煮熟就好小炒豬皮—
  • 它是魚腥的死對頭,燉魚時加一勺,魚肉鮮嫩不腥,比料酒都管用
    它是魚腥的死對頭,燉魚時加一勺,魚肉鮮嫩不腥,比料酒都管用吃多了豬肉、牛羊肉之後,這段時間逐漸愛上了魚肉,口感比牛羊肉更加鮮嫩細膩,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而且魚肉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維生素等等,多給孩子、老人吃,起到的效果更好。最近正是吃鱸魚的好時候,如果在菜市場看到的話,不妨買一條回去,做一道清蒸魚。清蒸出來的魚肉肉質細嫩,口感鮮香,實在太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