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裡不忙】眼鏡銷售服務人員背下這46個問題(完整版)

2021-02-24 中國眼鏡

1、對於幾個女生來配鏡,眼光不一致,不配的亂還價,如何接待?

在一群顧客當中,首選要找到誰是策略領袖,也就是說,誰是最有影響力的。

假設購買的顧客(簡稱主角)本人就很有主見,那麼陪同的人(配角)不會對她造成多少影響;主角請她們來,只是為了炫耀一下,找一些人來附和;如果銷售員觀察到這一點,那麼配鏡顧問只需要針對主角進行不要的PMP(拍馬屁),稱讚她的眼光獨到,品位獨具,讓她自己拿主意。「這眼鏡畢竟是你自己戴的,當然要你自己滿意最重要了!而且我發現你的眼光很好啊,你看,你的衣服搭配,你的包包,都選得很有品位,所以,這個眼鏡還要您自己決定啊。」然後面對其他人說:「你們說是不是啊」。

假設主角自己一點沒主見,請配角們來就是想聽聽他們意見的,那麼一定要從這些配角中找到最有影響力的人,然後同樣進行PMP。「我真羨慕你呀,有這麼多好朋友願意過來幫你做參謀,你們平時一定都是好朋友吧。」然後對著最有影響力的人說:「我發現剛才這位小姐說得蠻有道理的,她的眼光很好的,你就聽她的吧。畢竟眼鏡戴在自己臉上,自己卻看不見的,眼鏡是戴給別等到人看的,你就相信她一次吧。」

對於砍價的問題,在商品沒有決定之前,不要對他們作出任何正面回應,「其實,關鍵還是看這副眼鏡您喜不喜歡,如果不喜歡的款式,就算再便宜,想必您也不會買的,是吧。」等到眼鏡選擇出來了(前提是,這副眼鏡是策略領袖心儀的一款),你才正面回答折扣問題。很多情況下,其他人亂砍價,是因為她根本不喜歡這副眼鏡,想從中攪局。現在,眼鏡是策略領袖同意的,她希望主角買這副眼鏡,那麼,她就會排除眾議的。

還有一種情況,他們今天來這裡,購買意願就不高,只是利用午休或者下班下課的當口過來逛逛,之所以砍價也是隨意的,這時,你怎麼回應都是錯,不如做做服務,並找到策略領袖,找到他們喜歡的眼鏡。也許下班之後,他們會回來買下的。但如果他們的購買意願很高,志在必得,(例如,明天開學就要戴的),那麼你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當頭呵斥:「你們這樣子,今天這副眼鏡是配不成了。」欲擒故縱,「倒不如你們先商量一下,達成共識之後,再說,好嗎。」

 

2、家長與青春期的逆反心裡的孩子來配鏡,眼光不一致,所選擇的材質、風格不同,應如何應對,統一?

遇到兩個同行顧客意見不一的時候,配鏡顧問不能做牆頭草,越是想兩邊不得罪,越是會兩邊都得罪。在這個案例當中,我們當然是傾向於孩子一方。本身,在家庭裡面孩子可能佔到60%的影響力,如果加上你這一票,生意就成交了。所以,要面對家長進行說服。「現在年輕人的眼光不同了,您不能用過去的眼光來看咯。這副眼鏡,關鍵是要孩子喜歡,如果你幫他做主,配了一副他不喜歡的眼鏡,他到學校裡面,肯定被同學笑話,結果呢……結果他就不肯戴了,不僅浪費錢,還可能影響視力,影響學習。您說是吧。」

然後還要消除家長的擔心。「至於適不適合,其實您也不懂,是吧,您放心,我會把關的。」

 

3、一副眼鏡50元,還嫌貴,就要十幾塊的,最後走了,我們從此是不是失去這樣的顧客?

是的,這樣的客戶我們只能放棄,放棄之前,我們可以做最後的努力。同時,也不能對顧客表現出鄙視,我們應該表現出的是關心和擔憂。我相信,這個顧客,可能有一天還是會回來的。

 

4、夫妻配鏡,眼光不一致,應該怎樣接待?

這個問題,可以參考問題1和問題2的回答,非常相似。

 

5、遇到一問三不搭理的顧客,應該怎樣可以留住?

最好的金鑰匙就是服務,而服務包括了為顧客清洗眼鏡,幫顧客調整鏡框,引導顧客重新驗光等等。但是,服務不是目的,服務是手段,要通過服務,去找到需求,也就是說,給顧客一個理由:你為什麼要換一副眼鏡呢?讓我來告訴你吧。

配鏡顧問都應該至少學會簡單的鏡架整形。然後,提示顧客,「您的眼鏡好像戴的有些歪,讓我幫您調整一下吧。」

 

6、合金的板材腿為什麼生鏽?

我不太理解這個問題。如果是金膠混和架,金屬前款發生腐蝕,這是非常可能的。有些部件雖然不直接接觸皮膚,但仍可能粘到油汙和化學試劑(如噴髮膠),不及時清洗,也會腐蝕;或者是和銳利物品、粗糙物品摩擦,造成掉色。如果是板材腿裡面的金屬插芯腐蝕,也是很可能的,那一般是超聲波清洗,導致水流入,造成的。

 

7、顧客會拿從別的眼鏡店買的眼鏡給我們識別和估價,我們如果識別不出怎麼辦?

不要輕易對顧客拿來的眼鏡進行估價,你可以說:「這個很難估價的,品牌不同,產品不同,購買途徑不同,都可以造成價格差異很大的。您能告訴我,在哪裡買的嗎?」顧客如果回答你哪裡買的,依據你的經驗,可以進行大致判斷;如果顧客不願意透露購買渠道,那麼你也就說無法估價。

 

8、板材架為什麼會掉顏色?

據我知道,板材架只會磨損,失去光澤,但是不會掉色的。如果出現掉色,只能是注塑架,或者是表面著色的TR90、碳素架等等。

 

9、對於比較挑剔的顧客應該如何處理投訴?

這個問題比較大,參見公司的投訴處理技巧培訓資料。

 

10、             對於沒有主見的顧客,該如何應對?

當顧客沒有主見的時候,你必須要有主見,顯得自信。可以先自賣自誇一下,讓顧客對你的眼光有信心。同時,也可以藉助同事直接的配合,或者利用近期顧客的配鏡記錄,給顧客一種「大家都說好就是真的好的」的感覺。

 

11、             對於來維修的鏡架(短期配鏡的顧客),當顧客對於產品的質量產生懷疑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兩個建議。

或者,你一邊幫顧客修理(或安排同事修理),一邊和客戶「嘮嗑」,說明這次只是偶然事件,這個品牌的產品平時很少發生投訴的等等。也自我反省說:「可能我在對你解釋使用保養注意事項時,說得不夠清晰,我有責任。」這樣,基本上可以把顧客「搪塞」過去。

或者,你主動提出來給顧客換一副新鏡架:「像您這樣的情況,因為您購買的時間很短,雖然是您自己不小心搞壞的,我想您肯定也很懊悔,所以,我向公司申請看看,能不能免費換一副給您」。雖然這樣做,有點「自找麻煩」,但是,從沃爾瑪,從海爾,從聯想,從王永慶他們的成功來看,大部分成功的企業,幾乎都是「自找麻煩」的。

 

12、             銷售過程中,銷售員過於誇大其詞,讓顧客期望過高,應該怎麼教育員工?

只能結合具體案例,在發生顧客投訴的時候,讓員工看到,是因為前期銷售中埋下的「隱患」而造成的,利用現場教育,來達到教育的目的。當然,這樣的案例要舉一反三,廣而告之。

 

13、             成年後由於用電腦,視力會下降嗎?

這個問題,我還沒有答案,但可以貢獻我本人的親身經歷。我05年之前,雙眼矯正度數一直是-6.50和-5.50.可能是由於長期用電腦(我每天用電腦的時間大約在6小時左右),總之,到2007年,我的雙眼矯正度數已經發展到-9.00和-7.00.同時伴有較嚴重的乾眼症。我覺得我視力下降,可能還和長期欠矯有關,因為從2007年,開始配戴足矯眼鏡之後,度數未再加深。現在,我正在使用抗疲勞鏡片。

 

14、             同樣是非球面鏡片,為什麼別的店賣的比我們的便宜,該怎麼合理地說服顧客?

其實,同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每天在發生。同樣的襯衣,面料都是一樣的純棉,牌子不同,產地不同,設計不同,從小商品市場的十幾元到金鷹國際的上千元,原則上,都還是襯衣。香菸更加離譜,都是過濾嘴的,有3.75一包的牡丹,也有150一包的極品XX。這個時候,顧客似乎很能夠接受。卻在眼鏡店就突然「糊塗」起來。

我想,如何區分不同品牌的鏡片,應該是一個基本功了。這裡不一一強調了。

 

15、             有的顧客認為選了一副抗輻射鏡片,害怕我們拿抗紫外線的,兩種鏡片也沒有特別的區分標記,應該怎麼給顧客解說?

的確很難區分,如果顧客會懷疑這個問題,那麼同樣是抗輻射鏡片,品牌不同,價格也不同,顧客也會擔心我們以次充好的。要消除客戶的擔心,就必須逐漸樹立起公司的品牌。而我覺得,公司的品牌樹立,不是靠一番廣告轟炸,而是要常年積累的,當然,也可以藉助一些外部手段或者突發事件炒作。

如果你們公司的品牌在當地已經家喻戶曉,那麼你完全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可以告訴顧客:「你如果懷疑這一點,那麼,你就更應該來我們店配眼鏡。你應該了解我們公司在本地的知名度是怎樣的,你說,我們會為了一副鏡片多賺二三十元,去冒損害公司品牌形象的風險嗎。我們公司的品牌無形資產至少也值上百萬呢!只有一些小店,才會為了蠅頭小利,可以不顧品牌,因為他們可以隨時換一個牌子,繼續做。」

 

16、             漸進片真的能穩定小孩的度數嗎?

青少年漸進片可以減少青少年看近時的疲勞,可以在看遠清楚(足矯)的同時,提供一個較舒適的近用度數,也因此可以減緩度數加深。1996年,美國蘇拿和香港理工大學的試驗顯示,戴青少年多焦點的學生,其度數增加的幅度明顯低於戴普通單焦點鏡片的學生。在我們店裡,也已經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

 

17、             同樣是板材架,質量差不多,價格差異為什麼那麼大?

一個LV的包,最便宜的是6000左右,而一個仿冒LV的包,最貴的也就是500左右;質量上,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來。

板材架的製造過程幾乎都是手工的,所以,製造者的「手藝」就成為關鍵。熟練的工人,國外的工人,他們的成本要高很多。

18、             有的顧客清洗眼鏡時會問:我的鏡片也是比較好的,而且保養也是很規範的,為什麼鏡片時間用的不長,還是會有劃痕?

鏡片上的劃痕和時間並沒有關係,不是日積月累,水滴石穿的。

一般鏡片的表面硬度為4~5H,超加硬的,可以達到6~7H。但如果,這個鏡片,接觸到8H以上的物質,比如空氣中的粉塵中的一些金屬顆粒,比如玻璃粉渣等等,可以馬上在鏡片上留下劃痕。有時候,你拿到新眼鏡的第二天就不小心劃傷了,有時候,你用了大半年都沒任何劃傷。但其實,這些劃痕,未必對視力造成影響。比如我的手機有照相功能,可是手機上的照相鏡頭有些劃傷,有些汙漬,照片拍出來並看不到。

 

19、             為什麼有的顧客在我們家配的鏡片,時間不長,過來清洗眼鏡的時候,就會發現鏡片有明顯的變黃?

鏡片泛黃是因為吸收紫外線的緣故。就好像我們在家裡掛一本年曆。掛了一年,摘下年曆,發現牆壁上出現和年曆輪廓一樣的一片較淺的顏色,其實,是年曆周邊的牆面接收紫外線照射泛黃了而已。之所以年曆背後的牆壁沒有泛黃,是因為年曆阻擋了紫外線。你一定會發現,年曆卻泛黃了。

鏡片也是如此,正因為鏡片吸收了紫外線,保護了眼睛「不泛黃」,所以,鏡片自身就黃了。吸收紫外線能力越強的鏡片,泛黃得越快,越厲害,這其實是好事。如果您想換一副不會泛黃的鏡片(不吸收紫外線的),那麼您的眼睛就要招罪了。

 

20、             如何更簡潔地選擇太陽鏡給顧客?

在為顧客挑選之前,先問顧客幾個問題。比如,在什麼場合戴這副太陽鏡,郊遊還是開車,上下班還是工作中,是不是參加體育運動等等。這樣可以區分太陽鏡的材質、鏡片的色澤、鏡框的類型等等。其次,詢問顧客對品牌有沒有特別鍾愛的。再其次,就開始從今年新款中(注意,哪些是新款,你說了算)挑出一副給顧客,再緊跟著後面的銷售。一個優秀的銷售員,不是會說,而是會聽!

有一個關鍵,不要對顧客說,這副太陽鏡很好看,您戴起來試試看。而要對顧客說,您戴起這副太陽鏡,一定會更好看(或者顯得更年輕,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等等)

 

21、             高檔鏡架,怎樣才能讓顧客確認是真的,而不是精仿的?

這個需要你掌握一些區分真偽的技巧。比如絲網印刷,比如包裝,比如配件,當然更包括做功。

這個問題,也可以參考第15個問題的回答。

 

22、             遇到挑剔的顧客,怎樣才能讓他靜下來,聽從自己的介紹?

只要你為他做一些專業服務的時候,比如幫他調整鏡架,幫他測量瞳距,幫他驗光,幫他檢查眼前部(裂隙燈),他就會安靜下來。

另外告訴你們一個小技巧,女人每年的二月份話最少……因為二月份只有28天。

 

23、             遇到顧客鏡架脫焊,但是配鏡時間已經比較長了,但是給顧客優惠的價格又不是顧客能接受的,怎麼辦?

這個問題的確很棘手。建議如下

1)  表示對顧客的同情,進行情緒上的安撫

2)  表示你的立場,讓顧客放心,一定會讓他滿意的。

3)  和顧客一起探究造成鏡架脫焊(或者掉色)的原因,這是關鍵。如果想證明是顧客使用不當或者未正確保養造成的,要麼,要顧客自己承認,要麼,要你從和顧客對話中找到「破綻」。

4)  要告訴顧客,眼鏡總要磨損的,如同汽車,自行車一樣。從一開始的狀態良好,慢慢發展到小修小補,最後,就是報廢淘汰了。

5)  如果證明是顧客的責任,那麼就儘量幫顧客減少損失,比如,設法修復到「完好如初」;比如,在新鏡架上給予多一些優惠等等。

6)  另外有一點,就是設法堅持顧客的鏡片,如果剛巧鏡片也已經磨損了,就告訴顧客,你是該換一副眼鏡了,國外的習慣是,每年換一副眼鏡,不管壞沒壞,而中國消費者也慢慢建立起這個習慣。舊眼鏡修好了,可以做備用,另外配一副新的就好了。

 

24、             如何證明同樣是鈦架,不同價位的兩款,但是在質量上是有區別的?

要證明兩款同樣材質的鈦架,有幾個方面

1)  材料:都是鈦架,純鈦的純度,純鈦材料的來源(比如日本的),會影響價格

2)  品牌:國際品牌會貴一些,知名品牌次之,國內企業自創品牌相對實惠

3)  產地:進口的普遍貴一些,尤其歐洲的

4)  電鍍:厚金電鍍貴,甚至包金架更貴

5)  製造工藝:國際知名企業的製造工藝完全不同。就好像家具一樣,都是木頭做的,價格可以差十倍,百倍。

6)  款式設計:一些特殊的設計,工藝複雜,製造成本高

7)  發布的時間:新款更貴

能找出一個兩個點來溝通,就可以了

 

25、             遇到顧客在短期內配鏡,投訴鏡片脫膜,用什麼方法想顧客說明情況最好?

如果半年都不到,我個人認為可以免費重配,當然,原因還是要找出來的。常見原因是:1)產品質量,2)遇到高溫,3)遇到化學試劑,4)遇到粗糙的表面。

 

26、             有個別顧客配鏡時,對我們的產品不放心,非得看到鏡片實物後再交錢,因為我們倉庫不在店裡,應該怎麼和顧客解釋?

這個問題和第15個問題是一樣的。

 

27、             顧客光度較高,在-10.00以上,有散光,銷售員介紹1.67超薄鏡片,但結果顧客取鏡時,覺得鏡片較厚,不滿意,最後決定換鏡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在答應顧客「鏡片會更薄嗎」這個請求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新眼鏡的光度是不是和原來的一樣,如果光度增加,其他條件不變,你就不能答應顧客這個要求。1.67是比較薄的一種鏡片,但畢竟還是一個凹透鏡,光度越高,兩邊越厚。尤其計算鏡片厚薄時,要把球鏡柱鏡相加後考慮。

2)  新眼鏡的鏡圈尺寸是不是比原來的更小。不僅要考慮鏡圈尺寸,還要考慮鼻距。當顧客瞳距較小的時候,用50□20的鏡架做出來的眼鏡,肯定比50□18的,顳側要厚一些。

3)  新眼鏡的鏡片種類以及折射率是不是比原來的要薄。如果顧客原來是一副玻璃鏡片,而你推薦的是1.67樹脂,那麼,等著投訴吧。

4)  顧客的瞳距是多少?原先眼鏡左右鏡片光學中心的距離是多少,你這次要做到多少?

5)  鏡圈的形狀也要考慮的,圓形和橢圓形鏡架加工後的效果,比方形,尤其長方形的效果要薄很多。

6)  加工師倒邊和拋光的技術也很重要

7)  鏡架的類型,如金屬和板材,半框和無框,都會影響最終效果。

如果你綜合考慮了這些因素,再答應顧客的請求,或者向顧客承諾可以給他更薄的效果,就比較穩妥,否則就是廁所裡面打燈籠——找(屎)死。

 

28、             針對來投訴的顧客,無理取鬧,一副自大的樣子,怎麼處理?

無理取鬧的顧客一般有幾種,一種是心理有鬼的,知道自身有責任,故意要裝出一副受害很深的樣子來壯膽。對於這樣的顧客,一方面,不能硬碰硬(一個巴掌排不響),只能以柔克剛,避開他最初15分鐘的一番攻勢,然後再開始著手溝通和解決。一種是出於誤會,或感覺受騙上當,並受到周圍人的挑唆,所以得理不饒人的。這樣的客人,才是真正難纏的。在處理上,還是遵循公司相關程序辦理。

 

29、             喜歡比價格的顧客很多,都是和外面私人小店去比,要是想留住這樣的顧客,怎麼樣打消他比較的念頭?

顧客就是要貨比三家的,你越是想阻止他,他越是覺得不放心,所以,比較好的方法是欲擒故縱:鼓勵顧客去看看,並告訴顧客,自己很自信,他一定會回來,「昨天有位顧客和您一樣,就是不相信我,非要去其他地方看,結果跑了一圈還是回來我這裡。我相信,您也會的。」同時記得,一定要給顧客名片,這樣更顯得你很自信,顧客一定會回來。此時,顧客也會想,其實就是一副眼鏡,就算外面便宜一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白拿,耽誤時間其實也是成本啊,不如就在這裡配。

 

30、             對於以前戴過漸進片的,現在在我們這兒配了,戴著不適應的顧客投訴,應該怎麼處理?

這個命題很大,一方面,就算不是多焦點鏡片,每次配新眼鏡也都要適應一陣子,更何況相對比較難適應的多焦點呢。你只能從顧客不舒服的症狀來找原因,從原因著手解釋和解決。

 

31、             對於很挑剔的顧客,轉了全店都覺得沒有滿意的鏡架,怎麼辦?

可能是方向性問題,和第20個問題一樣,很多銷售員一味地拿鏡架給顧客試戴,卻很少詢問顧客喜歡哪一類的眼鏡,以及他的職業,年齡,著裝習慣等等。

 

32、             顧客只看價錢,不看東西,只認低價怎麼辦?

就給他低價的,最低的,然後,再拿好的來對比。

 

33、             顧客太頑固,都要一些我們這邊沒有的,講了也沒有用,該怎麼辦?

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是交易的主導,你還是顧客。我們不能圍著顧客的鼻子轉,而要牽著顧客的鼻子走,但是,我們也不是主導!真正的主導是顧客的需求,是顧客的內心。顧客一定要某樣產品,肯定是這個產品帶給他某種效用,滿足他某種需要,你看看是否可以找出他的需要,然後看看你可以怎麼幫到他。在我的字典裡面,沒有「沒有的產品」,只有「需要定製,比較麻煩」的產品,所以,為了不麻煩,我建議你一個替代產品,效果一樣可以達到,價格還更加便宜。

我遇到一個年輕的顧客想要登喜路鏡架(注意,是英國品牌的登喜路,不是香港登喜路純鈦),我們沒有,我就問他為什麼喜歡,他說看到香港客戶臉上戴著。我就說,那個客戶是不是一個中年人,顧客說:你怎麼知道。我回到「登喜路鏡架的風格相對比較保守,比較中規中矩(太陽鏡除外),比較適合中年人配戴,時下年輕人沒有戴登喜路的,你如果真的買了,會被人覺得是落伍了。」顧客問我,現在什麼牌子最流行,我說:現在伊保羅阿曼尼和波士都比較流行,年輕人都喜歡。而這兩個牌子,我們都有。

 

34、             老顧客嫌我們的彩片的品種太少,價位偏高,怎麼辦?

補充貨品。

 

35、             對於著急趕車,又不想現付錢的,怕到時候錢付了,眼鏡卻沒來得及做好,給顧客承諾也不行,怎麼辦?

告訴顧客兩點

1)  如果到時候眼鏡沒做好,錢照樣退給你,放心

2)  提醒顧客,您現在已經選好了鏡架鏡片,如果你現在不配,出去轉一下,或者換一個店,更來不及了。

 

36、             顧客投訴:戴新鏡有嚴重的異物感,戴以前的是相同品牌,卻沒有這樣的感覺,適應了幾天還是不行,是什麼原因?

每次換新的鞋子,就算牌子更好,價格更高,都要適應幾天,甚至要貼邦迪。但最後,還是會適應的。新鏡片可能會稍微厚一些,但只是零點幾個毫米,根本感覺不到,但厚一些的鏡片,水分不容易蒸發,鏡片也更容易摘戴,壽命更長,是更明智的選擇。

 

37、             顧客看到了一款和他以前戴的一模一樣的產品,但是我們的價位比他的高很多,這時應該怎樣回答顧客?

現在什麼都在漲價,為什麼眼鏡不可以漲價呢?對面的房子,去年才3000多一平米,現在已經5000了,你說怎麼辦?中意了,還是要買呀。

 

38、             為什麼相同的鏡架比小店價格高很多?

1)  告訴顧客這個是有可能的(不要矢口否認,但也不要照單全收,要說,有可能)

2)  為什麼會有可能呢?因為即使相同的品牌,甚至款式看起來也差不多,但是材質不同,價格也不同。我們的皇家樂園,有258的,有398的,也有598的,看起來真的差不多的呢。您很可能是看到了材質不同的鏡架了(這段話是自圓其說,其實是把顧客搞糊塗)

3)  還有就是我們店的成本不一樣,我們用組合驗光儀驗光,用進口全自動磨片機加工眼鏡,我們的驗光師、加工師都是專業出身。所以,在我們這裡買的是服務。有些小店,他們沒有高端設備,加工驗光銷售都是一個人,一點不專業,但是他們成本低啊,所以,他們就把價格拉低。就好像你去超市買蔬菜,一般會比菜市場要貴一點點,但是,超市是什麼環境啊,菜的進貨渠道也不同,一個有機西紅柿要賣5元呢!可我還是會給孩子買有機的。

 

39、             顧客原來的鏡片想保留,重新配板材架,鏡片很小,找不到合適的鏡架,讓顧客換新的鏡片,導致顧客跑單怎麼辦?

這個要看的,如果換的鏡架能達到200以上,而我們的樹脂片最便宜的只有40的話,我寧可給顧客一副新鏡片,把這筆生意做下來。原來你們就要打折的,200的鏡架打8折,20元40元就出來了,如果本來要打7折或者6折的話,送鏡片還更划算了。

 

40、             為什麼鈦架不能焊接,那幾千元的眼鏡壞了就沒用了?

一些廠家提供鈦架焊接業務,需要適當收取工本費。所以,是可以修的,就是要寄回廠家,時間周期很長。修好的鏡架,也只能做備用眼鏡,不能和原來一樣使用了,不是鈦架也是一樣的,焊接過的眼鏡總不如出廠時的牢固。所以,建議顧客重新配一副,這副慢慢修,修好了做備用、

 

41、             遇到顧客購鏡不強烈的該如何推銷?

顧客購鏡意願強烈與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找到一副自己非常喜歡的鏡架,或者遇到一個讓他感覺很專業,並且與眾不同的配鏡顧問(也就是你),發現一個自己過去沒有意識到的迫切的理由,都可以促使他從「不著急配」到「立刻購買」。你的工作,就是和顧客套近乎,交朋友,然後設法從顧客現在的眼鏡上面找出不足。不要全面否定顧客的舊眼鏡,相反可以誇讚幾句,然後找出「美中不足」來:

       比如,通過幫顧客調整鏡架,而取下顧客的眼鏡,並發現以下問題

1)           您看,眼鏡一摘下來,才發現你鼻梁上面紅色的壓痕很厲害啊!說明你這副眼鏡太重了。

2)           你的兩側鬢角這裡有兩道很深的印痕,你沒留意嗎?這是這副眼鏡太緊造成的。

3)           我發現您的瞳距並不大,你這副眼鏡好像有問題(發現鏡片鼻側和顳側幾乎一樣厚薄,說明鏡片光學中心沒有內移,懷疑眼鏡不合格),您戴著沒覺得不舒服嗎,尤其看近的時候?

4)           這副眼鏡我幫您調整好了,但是,我覺得這個款式並不適合你戴,顯得有些死板,沒有年輕人的活力

5)           這副眼鏡款式蠻好的,可惜,鏡腿內側有些腐蝕,可能和您的皮膚有關,我看你說一會兒話,汗直淌,這樣屬於油性皮膚,所以您不應該選擇全金屬的鏡架,應該選擇一副板材腿的鏡架,比如這副

6)           您度數很高嗎?怎麼鏡片看起來這麼厚啊。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只要能夠找到一個突破口就可以開始銷售。

 

42、             如果顧客把價格說死,找什麼方法能有臺階下,留住顧客。

一般我們建議換一個人。比如,顧客和配鏡顧問的談判進入僵局,顧客一定要某個折扣,而配鏡顧問無權同意。店長、店助、驗光師,任何一個同事,發現這樣的情況,可以馬上走過去,加入銷售中。進入之後,先了解情況,然後來個周瑜打黃蓋,把配鏡顧問指責幾句:「這位顧客是我們老顧客呀,你認不出來嗎?別人不可以再優惠,他沒問題的呀。」然後轉向顧客:「您別生氣,不是我們的員工故意不給你優惠,他的確沒有這個權限。您放心好了,像您這樣的客戶,我一定會讓你滿意的。」然後,詢問顧客的鏡架鏡片分別是什麼,並且可以建議顧客戴起這副鏡架看看效果,PMP一下。一陣寒暄之後,和顧客關係已經很融洽了。這時,店長再轉入折扣方面。詢問顧客要求打多少折,然後作出為難狀,沉思一下,拿起計算器按幾下,再對顧客說:「這個折扣,您讓我為難了,這個超出我的權限了…這樣吧,我按照公司協作單位的折扣給您吧。」最後,在銷售員給出的折扣下再給出5%左右的折扣,就可以close這個案子了。

 

43、             顧客對驗光處方的疑惑?

主要還是讓顧客試戴和適應,如同鄭人買履一樣,處方沒有意義,戴起來能否看得清楚,戴著舒服才是有意義的。

 

44、             顧客就來我們家驗光而不配鏡,我們應該怎麼做而不得罪顧客?

在驗光的過程中,就開始灌輸顧客一個觀念:「驗光配鏡是密不可分的,你相信我們的驗光,所以才到我們這裡來,但是,如果驗光是正確的,結果您挑選的鏡架不合適或者鏡片不合適,或者加工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這副眼鏡配出來有問題的。就好像一個名醫給你開的藥房,你卻到路邊攤去配藥,你說,出了事情是誰的責任啊。」然後,驗光師要關照顧客,挑好了鏡架,一定要拿過來給你看一下,顧客說:我在其他店買的行不。驗光師再問:為什麼要去其他店買鏡架呢?顧客說:因為你們這裡東西貴。驗光師馬上很嚴肅地說:「你這話說的不對,同樣的眼鏡,我們不會比其他店貴的,只是,其他店低檔的眼鏡比例多一些,那是因為我們對產品質量的控制比較嚴格,一些品質沒有保障的產品我們這裡是不賣的,但我們也有一兩百的鏡架,並且款式都是最新的。您應該看過之後再判斷,不應該聽他們講,更不要聽我們對手說的,他們當然會這樣說,但你真的去他們店裡了,他們一樣會想方設法賺你錢的。但我不是這樣的,我是根據您的光度,您的職業和用眼習慣來推薦產品的。這樣吧,驗完光,我幫你去挑一副眼鏡。」

 

45、             配鏡時顧客對光度認可,取鏡時對光度不滿意。

先確定加工是否存在問題,如果加工是正確的,那麼可以通過校配可以解決問題。

 

46、             在銷售過程中顧客驗光度數比以前有大幅度提高,其家長接受不了,該如何解決?

在驗光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地引導顧客,首選詢問舊眼鏡配戴的情況,什麼時候發現看不清了(度數加深了),然後問問平時用眼習慣,包括飲食習慣等等。驗光完畢後,對家長說明孩子的視力情況,並強調孩子的視力需要家長配合。家長做好監督教育,才能保證孩子的視力不再惡化。

 

 

相關焦點

  • 【眼鏡營銷】眼鏡店最容易產生「大單」的3個營業時間.
    很多眼鏡店老闆總是抱怨生意難做,一到工作日店裡就沒生意了,其實不然,只不過是你把眼鏡店容易產生大單的三個營業時間段都忽略了。在上班的時間段,一般的人都去上班了,這些時間裡,人流量往往較少,而在這個時間來逛街的,通常只有兩種人:非周末休息的特殊排班人員和不用上班的人。為什麼不用上班呢?要麼是有特殊原因,要麼是經濟能力允許他不上班。不但經濟能力允許,而長期不工作的人,相對會比較有經濟實力,這就是眼鏡店的機會。
  • 國內外眼鏡店服務有哪些區別?
    對方的服務質量就不用說了,樹脂鏡片,加鏡架折合人民幣900元,比國內略貴,但相比日本人的收入,這個價便宜得要死。但是有個問題,配鏡之前,我帶著家人在日本旅遊了半個月,期間沒有碰電腦和ipad,視力有所提升,以至於配的眼鏡少了大約50度。後來開始正常使用電腦一段時間之後,視力又開始下降,感覺眼鏡度數不夠用。於是又去當初的眼鏡店。
  • 為什麼眼鏡店的眼鏡要賣這麼貴?
    因此,如果博士眼鏡不能解決客流量的問題,那就只能按照上面的邏輯惡性循環下去;而客流量的提升是個系統工程,即需要能力也需要時間,以此分析博士眼鏡有無價值就能清晰的判斷了。 02、連鎖眼鏡店的核心:客流量決定成敗 下圖是利潤表等式,用來分析客流量對於連鎖眼鏡店的重要性。
  • 眼鏡店最容易產生大單的【3個營業時間】
    一般來說,眼鏡店容易產生大單的三個營業時間段,估計都被你和你的員工忽視了。在上班的時間段,一般的人都去上班了,這些時間裡,人流量往往較少,而在這個時間來逛街的,通常只有兩種人:非周末休息的特殊排班人員和不用上班的人。為什麼不用上班呢?要麼是有特殊原因,要麼是經濟能力允許他不上班。不但經濟能力允許,而長期不工作的人,相對會比較有經濟實力,這就是眼鏡店的機會。
  • 有些隱形眼鏡的需求,70%的銷售人員都不知道!
    之前雲鏡臺有和大家聊過關於隱形眼鏡銷售的「三個專業」。有朋友看到後就問我,是否有詳細的執行標準可以參考。其實這些內容,是雲鏡臺發現店員在銷售時總結出來的工作經驗,以及廠家給予的指導意見,還有品牌提供的白皮書,綜合整理得來的信息。
  • 隱形眼鏡需「持證」銷售多家眼鏡店違法經營被查
    一般的框架眼鏡包括近視眼鏡、老花鏡和墨鏡都屬於普通產品,無須取得許可證就可以銷售。但是隱形眼鏡包括隱形眼鏡護理液都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需要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才能銷售。近期,縣市場監管局通過資料庫交叉比對,發現全縣有23家眼鏡店未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 眼鏡出問題!近視會加重!濟南這7家眼鏡店10批產品不合格
    近日,濟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簡稱「濟南市市監局」)發布2020年濟南市定配眼鏡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本次共檢測全市150家企業生產的300批次產品,其中濟南市天橋區睛亮眼鏡店、濟南度愛鏡眼鏡有限公司和濟南海康眼鏡銷售店等7家企業的10批次產品不合格。
  • 新聲科技老調重彈:眼鏡店裡的助聽器業務到底值不值得做
    來自英國的全球眼鏡零售大鱷Specsavers今天發布新聞。在3年澳大利亞市場運營,他們完成了100萬用戶的聽力檢測服務。   這不禁又讓我想起老話題,到底眼鏡+助聽器的視聽一體化,有無落地的可能。從網絡渠道以及線下渠道的老花眼鏡銷售的數據,就可以一窺銀髮這一剛需市場的潛力。   2、助聽器:10倍數的發展潛力 根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傳統聽力中心渠道的助聽器銷售臺數近150萬臺,通過網絡渠道售出的助聽器臺數為200萬臺。而根據專家的預判,中國擁有聽力損失的人群中僅有4%的佩戴率(全球最大的助聽器單體市場美國,助聽器佩戴率在40%左右)。
  • 眼鏡店撤櫃檯「隱形」銷售隱形眼鏡
    這兩天,位於皇姑區崑山路上的一家眼鏡店,突然撤掉了位於門口的隱形眼鏡銷售櫃檯,老顧客都是直接拿貨交錢,連三聯據都不給開了。  原來,從6月1日起,新修訂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商家如果沒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售賣隱形眼鏡,至少罰款5萬元。
  • 無證銷售隱形眼鏡 兩家眼鏡店被查處 執法人員:要到正規店購買
    近日,崇川區市場監管局學田分局的執法人員,突擊檢查轄區的眼鏡店,發現兩家眼鏡店有問題,查扣了一批隱形眼鏡和隱形眼鏡護理液。這次突擊檢查執法人員發現,五一路兩家眼鏡店都沒有辦理《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就在賣隱形眼鏡以及相關產品,現場執法人員共查處,4種隱形眼鏡共48盒,14種隱形眼鏡護理液共230瓶,同時對這些涉嫌違法經營的產品,依法採取了扣押的強制措施,隱形眼鏡在醫療器械裡頭,屬於直接和人體接觸的產品,不是所有的眼鏡店,都可以經營隱形眼鏡的。
  • 一家小店疫情下兩天賣了23.8萬,全國狂開457家,「眼鏡店之王」是...
    在北京,每年新開業的小店中,約有70%在當年就閉店了——這不包括虧錢但仍在堅持的店。但僅憑一副眼鏡,餘俊毅3年在全國開出了457家實體店,最快的幾個月裡每3天新開一家。這在「10年不過百家」的眼鏡行業,實為少見。更令人叫絕的是,疫情期間他的單店用戶轉化達到300%。
  • 【昆明配眼鏡】知道這十家眼鏡店就夠了
    配眼鏡最擔心的就是:「眼鏡在製造過程中,鏡片被商家給掉包!」那我們應該怎麼避免呢?  適當的增加點對眼鏡的防偽知識,必不可少。但配個眼鏡,還要去學習,真的挺累。誰不願意在休息的時候,躺在家裡睡大覺?誰還會沒事找事做的,想著去豐富些防偽知識。可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又有幾家眼鏡店,是可以讓我們安心購買的?
  • 為何眼鏡店的眼鏡賣這麼貴?鏡片毛利高達90% 和茅臺一個水平
    偌大一個實體門店,每個店面平均有 4 個人(按照 377 家門店和 1443 人的銷售人員計算得出),每天只銷售 3 副眼鏡,按照每銷售1副眼鏡需要 40-60 分鐘計算,另外再加上銷售太陽鏡、眼藥水等服務所需要的時間,還是可以推算出門店的員工每天有相當部分的時間是空閒的,效率很低。 這能怪員工不努力嗎?
  • 疫情下的零售自救,閉店的歌莉婭用企業微信,日銷售過百萬
    線下轉線上,零售商自救,掀起無接觸服務潮為了自救,零售商在疫情期間,各出奇招。無接觸服務成為最新亮點。寶島眼鏡喊出「隔離人不隔離服務」的口號,用企業微信管理與承接客戶配鏡需求。通過企業微信與微信的互通能力,寶島眼鏡把8000名時尚配鏡師以及專業視光師拉到上線,在線上服務顧客。雖然是疫情期間,但客戶的剛性配鏡需求還在。
  • 昆明配眼鏡:哪家眼鏡店配眼鏡比較好?只推薦這幾家
    這種眼鏡店目前極具顛覆性,以主打性比價、服務為主,因為店租成本和人員成本相對街邊店鋪比較低,所以商家主動讓利給消費者。 店裡常做的活動是,關注公眾號,分享活動文章,就可以享受配鏡減400元再打4.6折的優惠。比如:配一副原價587元的眼鏡,享受折扣後(587-400)*0.46=86元的成交價。 店裡有事還會做眼鏡免費送的活動,我上次去碰巧遇到497元框架眼鏡免費送的活動,活動是真實的,鏡框款式也挺好看的,我選了一副銀邊的金屬鏡架。
  • 寶島眼鏡王智民:很多眼鏡店只顧賣眼鏡 不重視專業性|對話·零售人⑨
    關於現階段眼鏡行業面臨的問題,王智民認為主要有六點,一個是行業標準不統一,不同眼鏡企業驗光配鏡的標準差很多;二是對專業的重視度不夠,很多眼鏡店只想著怎麼把眼鏡賣出去,這是對消費者很不負責的;三是目前還沒有驗光師準入考核制度,導致什麼人都可以上崗給消費者驗光;四是專業人才稀缺;五是存在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消費者對眼健康知識、對驗配工藝的不了解,欺騙消費者,比如欺騙家長購買昂貴的「治療近視」
  • 眼鏡店裝修升級的收益在哪裡
    眼鏡店裝修眼鏡店的裝修風格級別要和消費者保持在同一個頻道。調查發現許多門店,分明開在校園附近,其裝修風格則是精緻高端,不能說其裝修不好,僅僅不適宜罷了!根據相應的數據分析調查:消費心理是,一個裝修高雅華麗的店鋪,產品也應該是高端高品質的;一個裝修一般乃至外觀陳舊過時的店鋪,銷售的產品應該是級別較低、品質無法保障的。不難看出,好的裝修設計對一個眼鏡店來說是尤為重要。
  • 杭州眼鏡店裝修公司:眼鏡店面裝修與眼鏡銷售
    眼鏡店面室內裝修考量商店設計優劣的立即規範就是說看產品銷售的優劣。眼鏡店面室內裝修因而讓消費者最便捷、最形象化、最清晰地「觸碰」貨品是主要總體目標。在收到一個店鋪室內裝飾設計每日任務時最先要對該店鋪所賣貨品的形狀與特性做出剖析,杭州市眼鏡店裝飾公司目地是運用各種各樣人為因素的設計風格去突顯貨品的形狀和個性化,眼鏡店裝飾效果圖而不可以反客為主。對貨品的剖析大概可從下邊幾個方面下手。
  • 眼鏡店人員稱三亞千元冒牌水晶鏡就值一百多
    近日,《南島晚報》的一篇報導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免稅走私商場」的廣告竟印在三亞計程車司機名片上,記者隨後對三亞一家「免稅走私商場」暗訪發現,LV、GUCCI等「國際名牌」均有銷售,銷售人員稱商品保真,可開正規發票。可是當記者與旅遊市場監管局再次來到這家店時,負責人改口稱店內大部分是假貨。
  • 網際網路時代新家居時代,邦裡忙開通線上線下服務模式
    線上線下互動,邦裡忙打通家居行業網際網路通道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居民消費不斷升級,二次裝修需求逐步增加,這無疑為家居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邦裡忙作為一個專業家居行業的新型連鎖品牌,積極順應新時代發展的潮流,開通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模式,為消費者帶來優質的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