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於幾個女生來配鏡,眼光不一致,不配的亂還價,如何接待?
在一群顧客當中,首選要找到誰是策略領袖,也就是說,誰是最有影響力的。
假設購買的顧客(簡稱主角)本人就很有主見,那麼陪同的人(配角)不會對她造成多少影響;主角請她們來,只是為了炫耀一下,找一些人來附和;如果銷售員觀察到這一點,那麼配鏡顧問只需要針對主角進行不要的PMP(拍馬屁),稱讚她的眼光獨到,品位獨具,讓她自己拿主意。「這眼鏡畢竟是你自己戴的,當然要你自己滿意最重要了!而且我發現你的眼光很好啊,你看,你的衣服搭配,你的包包,都選得很有品位,所以,這個眼鏡還要您自己決定啊。」然後面對其他人說:「你們說是不是啊」。
假設主角自己一點沒主見,請配角們來就是想聽聽他們意見的,那麼一定要從這些配角中找到最有影響力的人,然後同樣進行PMP。「我真羨慕你呀,有這麼多好朋友願意過來幫你做參謀,你們平時一定都是好朋友吧。」然後對著最有影響力的人說:「我發現剛才這位小姐說得蠻有道理的,她的眼光很好的,你就聽她的吧。畢竟眼鏡戴在自己臉上,自己卻看不見的,眼鏡是戴給別等到人看的,你就相信她一次吧。」
對於砍價的問題,在商品沒有決定之前,不要對他們作出任何正面回應,「其實,關鍵還是看這副眼鏡您喜不喜歡,如果不喜歡的款式,就算再便宜,想必您也不會買的,是吧。」等到眼鏡選擇出來了(前提是,這副眼鏡是策略領袖心儀的一款),你才正面回答折扣問題。很多情況下,其他人亂砍價,是因為她根本不喜歡這副眼鏡,想從中攪局。現在,眼鏡是策略領袖同意的,她希望主角買這副眼鏡,那麼,她就會排除眾議的。
還有一種情況,他們今天來這裡,購買意願就不高,只是利用午休或者下班下課的當口過來逛逛,之所以砍價也是隨意的,這時,你怎麼回應都是錯,不如做做服務,並找到策略領袖,找到他們喜歡的眼鏡。也許下班之後,他們會回來買下的。但如果他們的購買意願很高,志在必得,(例如,明天開學就要戴的),那麼你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當頭呵斥:「你們這樣子,今天這副眼鏡是配不成了。」欲擒故縱,「倒不如你們先商量一下,達成共識之後,再說,好嗎。」
2、家長與青春期的逆反心裡的孩子來配鏡,眼光不一致,所選擇的材質、風格不同,應如何應對,統一?
遇到兩個同行顧客意見不一的時候,配鏡顧問不能做牆頭草,越是想兩邊不得罪,越是會兩邊都得罪。在這個案例當中,我們當然是傾向於孩子一方。本身,在家庭裡面孩子可能佔到60%的影響力,如果加上你這一票,生意就成交了。所以,要面對家長進行說服。「現在年輕人的眼光不同了,您不能用過去的眼光來看咯。這副眼鏡,關鍵是要孩子喜歡,如果你幫他做主,配了一副他不喜歡的眼鏡,他到學校裡面,肯定被同學笑話,結果呢……結果他就不肯戴了,不僅浪費錢,還可能影響視力,影響學習。您說是吧。」
然後還要消除家長的擔心。「至於適不適合,其實您也不懂,是吧,您放心,我會把關的。」
3、一副眼鏡50元,還嫌貴,就要十幾塊的,最後走了,我們從此是不是失去這樣的顧客?
是的,這樣的客戶我們只能放棄,放棄之前,我們可以做最後的努力。同時,也不能對顧客表現出鄙視,我們應該表現出的是關心和擔憂。我相信,這個顧客,可能有一天還是會回來的。
4、夫妻配鏡,眼光不一致,應該怎樣接待?
這個問題,可以參考問題1和問題2的回答,非常相似。
5、遇到一問三不搭理的顧客,應該怎樣可以留住?
最好的金鑰匙就是服務,而服務包括了為顧客清洗眼鏡,幫顧客調整鏡框,引導顧客重新驗光等等。但是,服務不是目的,服務是手段,要通過服務,去找到需求,也就是說,給顧客一個理由:你為什麼要換一副眼鏡呢?讓我來告訴你吧。
配鏡顧問都應該至少學會簡單的鏡架整形。然後,提示顧客,「您的眼鏡好像戴的有些歪,讓我幫您調整一下吧。」
6、合金的板材腿為什麼生鏽?
我不太理解這個問題。如果是金膠混和架,金屬前款發生腐蝕,這是非常可能的。有些部件雖然不直接接觸皮膚,但仍可能粘到油汙和化學試劑(如噴髮膠),不及時清洗,也會腐蝕;或者是和銳利物品、粗糙物品摩擦,造成掉色。如果是板材腿裡面的金屬插芯腐蝕,也是很可能的,那一般是超聲波清洗,導致水流入,造成的。
7、顧客會拿從別的眼鏡店買的眼鏡給我們識別和估價,我們如果識別不出怎麼辦?
不要輕易對顧客拿來的眼鏡進行估價,你可以說:「這個很難估價的,品牌不同,產品不同,購買途徑不同,都可以造成價格差異很大的。您能告訴我,在哪裡買的嗎?」顧客如果回答你哪裡買的,依據你的經驗,可以進行大致判斷;如果顧客不願意透露購買渠道,那麼你也就說無法估價。
8、板材架為什麼會掉顏色?
據我知道,板材架只會磨損,失去光澤,但是不會掉色的。如果出現掉色,只能是注塑架,或者是表面著色的TR90、碳素架等等。
9、對於比較挑剔的顧客應該如何處理投訴?
這個問題比較大,參見公司的投訴處理技巧培訓資料。
10、 對於沒有主見的顧客,該如何應對?
當顧客沒有主見的時候,你必須要有主見,顯得自信。可以先自賣自誇一下,讓顧客對你的眼光有信心。同時,也可以藉助同事直接的配合,或者利用近期顧客的配鏡記錄,給顧客一種「大家都說好就是真的好的」的感覺。
11、 對於來維修的鏡架(短期配鏡的顧客),當顧客對於產品的質量產生懷疑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兩個建議。
或者,你一邊幫顧客修理(或安排同事修理),一邊和客戶「嘮嗑」,說明這次只是偶然事件,這個品牌的產品平時很少發生投訴的等等。也自我反省說:「可能我在對你解釋使用保養注意事項時,說得不夠清晰,我有責任。」這樣,基本上可以把顧客「搪塞」過去。
或者,你主動提出來給顧客換一副新鏡架:「像您這樣的情況,因為您購買的時間很短,雖然是您自己不小心搞壞的,我想您肯定也很懊悔,所以,我向公司申請看看,能不能免費換一副給您」。雖然這樣做,有點「自找麻煩」,但是,從沃爾瑪,從海爾,從聯想,從王永慶他們的成功來看,大部分成功的企業,幾乎都是「自找麻煩」的。
12、 銷售過程中,銷售員過於誇大其詞,讓顧客期望過高,應該怎麼教育員工?
只能結合具體案例,在發生顧客投訴的時候,讓員工看到,是因為前期銷售中埋下的「隱患」而造成的,利用現場教育,來達到教育的目的。當然,這樣的案例要舉一反三,廣而告之。
13、 成年後由於用電腦,視力會下降嗎?
這個問題,我還沒有答案,但可以貢獻我本人的親身經歷。我05年之前,雙眼矯正度數一直是-6.50和-5.50.可能是由於長期用電腦(我每天用電腦的時間大約在6小時左右),總之,到2007年,我的雙眼矯正度數已經發展到-9.00和-7.00.同時伴有較嚴重的乾眼症。我覺得我視力下降,可能還和長期欠矯有關,因為從2007年,開始配戴足矯眼鏡之後,度數未再加深。現在,我正在使用抗疲勞鏡片。
14、 同樣是非球面鏡片,為什麼別的店賣的比我們的便宜,該怎麼合理地說服顧客?
其實,同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每天在發生。同樣的襯衣,面料都是一樣的純棉,牌子不同,產地不同,設計不同,從小商品市場的十幾元到金鷹國際的上千元,原則上,都還是襯衣。香菸更加離譜,都是過濾嘴的,有3.75一包的牡丹,也有150一包的極品XX。這個時候,顧客似乎很能夠接受。卻在眼鏡店就突然「糊塗」起來。
我想,如何區分不同品牌的鏡片,應該是一個基本功了。這裡不一一強調了。
15、 有的顧客認為選了一副抗輻射鏡片,害怕我們拿抗紫外線的,兩種鏡片也沒有特別的區分標記,應該怎麼給顧客解說?
的確很難區分,如果顧客會懷疑這個問題,那麼同樣是抗輻射鏡片,品牌不同,價格也不同,顧客也會擔心我們以次充好的。要消除客戶的擔心,就必須逐漸樹立起公司的品牌。而我覺得,公司的品牌樹立,不是靠一番廣告轟炸,而是要常年積累的,當然,也可以藉助一些外部手段或者突發事件炒作。
如果你們公司的品牌在當地已經家喻戶曉,那麼你完全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可以告訴顧客:「你如果懷疑這一點,那麼,你就更應該來我們店配眼鏡。你應該了解我們公司在本地的知名度是怎樣的,你說,我們會為了一副鏡片多賺二三十元,去冒損害公司品牌形象的風險嗎。我們公司的品牌無形資產至少也值上百萬呢!只有一些小店,才會為了蠅頭小利,可以不顧品牌,因為他們可以隨時換一個牌子,繼續做。」
16、 漸進片真的能穩定小孩的度數嗎?
青少年漸進片可以減少青少年看近時的疲勞,可以在看遠清楚(足矯)的同時,提供一個較舒適的近用度數,也因此可以減緩度數加深。1996年,美國蘇拿和香港理工大學的試驗顯示,戴青少年多焦點的學生,其度數增加的幅度明顯低於戴普通單焦點鏡片的學生。在我們店裡,也已經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
17、 同樣是板材架,質量差不多,價格差異為什麼那麼大?
一個LV的包,最便宜的是6000左右,而一個仿冒LV的包,最貴的也就是500左右;質量上,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來。
板材架的製造過程幾乎都是手工的,所以,製造者的「手藝」就成為關鍵。熟練的工人,國外的工人,他們的成本要高很多。
18、 有的顧客清洗眼鏡時會問:我的鏡片也是比較好的,而且保養也是很規範的,為什麼鏡片時間用的不長,還是會有劃痕?
鏡片上的劃痕和時間並沒有關係,不是日積月累,水滴石穿的。
一般鏡片的表面硬度為4~5H,超加硬的,可以達到6~7H。但如果,這個鏡片,接觸到8H以上的物質,比如空氣中的粉塵中的一些金屬顆粒,比如玻璃粉渣等等,可以馬上在鏡片上留下劃痕。有時候,你拿到新眼鏡的第二天就不小心劃傷了,有時候,你用了大半年都沒任何劃傷。但其實,這些劃痕,未必對視力造成影響。比如我的手機有照相功能,可是手機上的照相鏡頭有些劃傷,有些汙漬,照片拍出來並看不到。
19、 為什麼有的顧客在我們家配的鏡片,時間不長,過來清洗眼鏡的時候,就會發現鏡片有明顯的變黃?
鏡片泛黃是因為吸收紫外線的緣故。就好像我們在家裡掛一本年曆。掛了一年,摘下年曆,發現牆壁上出現和年曆輪廓一樣的一片較淺的顏色,其實,是年曆周邊的牆面接收紫外線照射泛黃了而已。之所以年曆背後的牆壁沒有泛黃,是因為年曆阻擋了紫外線。你一定會發現,年曆卻泛黃了。
鏡片也是如此,正因為鏡片吸收了紫外線,保護了眼睛「不泛黃」,所以,鏡片自身就黃了。吸收紫外線能力越強的鏡片,泛黃得越快,越厲害,這其實是好事。如果您想換一副不會泛黃的鏡片(不吸收紫外線的),那麼您的眼睛就要招罪了。
20、 如何更簡潔地選擇太陽鏡給顧客?
在為顧客挑選之前,先問顧客幾個問題。比如,在什麼場合戴這副太陽鏡,郊遊還是開車,上下班還是工作中,是不是參加體育運動等等。這樣可以區分太陽鏡的材質、鏡片的色澤、鏡框的類型等等。其次,詢問顧客對品牌有沒有特別鍾愛的。再其次,就開始從今年新款中(注意,哪些是新款,你說了算)挑出一副給顧客,再緊跟著後面的銷售。一個優秀的銷售員,不是會說,而是會聽!
有一個關鍵,不要對顧客說,這副太陽鏡很好看,您戴起來試試看。而要對顧客說,您戴起這副太陽鏡,一定會更好看(或者顯得更年輕,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等等)
21、 高檔鏡架,怎樣才能讓顧客確認是真的,而不是精仿的?
這個需要你掌握一些區分真偽的技巧。比如絲網印刷,比如包裝,比如配件,當然更包括做功。
這個問題,也可以參考第15個問題的回答。
22、 遇到挑剔的顧客,怎樣才能讓他靜下來,聽從自己的介紹?
只要你為他做一些專業服務的時候,比如幫他調整鏡架,幫他測量瞳距,幫他驗光,幫他檢查眼前部(裂隙燈),他就會安靜下來。
另外告訴你們一個小技巧,女人每年的二月份話最少……因為二月份只有28天。
23、 遇到顧客鏡架脫焊,但是配鏡時間已經比較長了,但是給顧客優惠的價格又不是顧客能接受的,怎麼辦?
這個問題的確很棘手。建議如下
1) 表示對顧客的同情,進行情緒上的安撫
2) 表示你的立場,讓顧客放心,一定會讓他滿意的。
3) 和顧客一起探究造成鏡架脫焊(或者掉色)的原因,這是關鍵。如果想證明是顧客使用不當或者未正確保養造成的,要麼,要顧客自己承認,要麼,要你從和顧客對話中找到「破綻」。
4) 要告訴顧客,眼鏡總要磨損的,如同汽車,自行車一樣。從一開始的狀態良好,慢慢發展到小修小補,最後,就是報廢淘汰了。
5) 如果證明是顧客的責任,那麼就儘量幫顧客減少損失,比如,設法修復到「完好如初」;比如,在新鏡架上給予多一些優惠等等。
6) 另外有一點,就是設法堅持顧客的鏡片,如果剛巧鏡片也已經磨損了,就告訴顧客,你是該換一副眼鏡了,國外的習慣是,每年換一副眼鏡,不管壞沒壞,而中國消費者也慢慢建立起這個習慣。舊眼鏡修好了,可以做備用,另外配一副新的就好了。
24、 如何證明同樣是鈦架,不同價位的兩款,但是在質量上是有區別的?
要證明兩款同樣材質的鈦架,有幾個方面
1) 材料:都是鈦架,純鈦的純度,純鈦材料的來源(比如日本的),會影響價格
2) 品牌:國際品牌會貴一些,知名品牌次之,國內企業自創品牌相對實惠
3) 產地:進口的普遍貴一些,尤其歐洲的
4) 電鍍:厚金電鍍貴,甚至包金架更貴
5) 製造工藝:國際知名企業的製造工藝完全不同。就好像家具一樣,都是木頭做的,價格可以差十倍,百倍。
6) 款式設計:一些特殊的設計,工藝複雜,製造成本高
7) 發布的時間:新款更貴
能找出一個兩個點來溝通,就可以了
25、 遇到顧客在短期內配鏡,投訴鏡片脫膜,用什麼方法想顧客說明情況最好?
如果半年都不到,我個人認為可以免費重配,當然,原因還是要找出來的。常見原因是:1)產品質量,2)遇到高溫,3)遇到化學試劑,4)遇到粗糙的表面。
26、 有個別顧客配鏡時,對我們的產品不放心,非得看到鏡片實物後再交錢,因為我們倉庫不在店裡,應該怎麼和顧客解釋?
這個問題和第15個問題是一樣的。
27、 顧客光度較高,在-10.00以上,有散光,銷售員介紹1.67超薄鏡片,但結果顧客取鏡時,覺得鏡片較厚,不滿意,最後決定換鏡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在答應顧客「鏡片會更薄嗎」這個請求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新眼鏡的光度是不是和原來的一樣,如果光度增加,其他條件不變,你就不能答應顧客這個要求。1.67是比較薄的一種鏡片,但畢竟還是一個凹透鏡,光度越高,兩邊越厚。尤其計算鏡片厚薄時,要把球鏡柱鏡相加後考慮。
2) 新眼鏡的鏡圈尺寸是不是比原來的更小。不僅要考慮鏡圈尺寸,還要考慮鼻距。當顧客瞳距較小的時候,用50□20的鏡架做出來的眼鏡,肯定比50□18的,顳側要厚一些。
3) 新眼鏡的鏡片種類以及折射率是不是比原來的要薄。如果顧客原來是一副玻璃鏡片,而你推薦的是1.67樹脂,那麼,等著投訴吧。
4) 顧客的瞳距是多少?原先眼鏡左右鏡片光學中心的距離是多少,你這次要做到多少?
5) 鏡圈的形狀也要考慮的,圓形和橢圓形鏡架加工後的效果,比方形,尤其長方形的效果要薄很多。
6) 加工師倒邊和拋光的技術也很重要
7) 鏡架的類型,如金屬和板材,半框和無框,都會影響最終效果。
如果你綜合考慮了這些因素,再答應顧客的請求,或者向顧客承諾可以給他更薄的效果,就比較穩妥,否則就是廁所裡面打燈籠——找(屎)死。
28、 針對來投訴的顧客,無理取鬧,一副自大的樣子,怎麼處理?
無理取鬧的顧客一般有幾種,一種是心理有鬼的,知道自身有責任,故意要裝出一副受害很深的樣子來壯膽。對於這樣的顧客,一方面,不能硬碰硬(一個巴掌排不響),只能以柔克剛,避開他最初15分鐘的一番攻勢,然後再開始著手溝通和解決。一種是出於誤會,或感覺受騙上當,並受到周圍人的挑唆,所以得理不饒人的。這樣的客人,才是真正難纏的。在處理上,還是遵循公司相關程序辦理。
29、 喜歡比價格的顧客很多,都是和外面私人小店去比,要是想留住這樣的顧客,怎麼樣打消他比較的念頭?
顧客就是要貨比三家的,你越是想阻止他,他越是覺得不放心,所以,比較好的方法是欲擒故縱:鼓勵顧客去看看,並告訴顧客,自己很自信,他一定會回來,「昨天有位顧客和您一樣,就是不相信我,非要去其他地方看,結果跑了一圈還是回來我這裡。我相信,您也會的。」同時記得,一定要給顧客名片,這樣更顯得你很自信,顧客一定會回來。此時,顧客也會想,其實就是一副眼鏡,就算外面便宜一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白拿,耽誤時間其實也是成本啊,不如就在這裡配。
30、 對於以前戴過漸進片的,現在在我們這兒配了,戴著不適應的顧客投訴,應該怎麼處理?
這個命題很大,一方面,就算不是多焦點鏡片,每次配新眼鏡也都要適應一陣子,更何況相對比較難適應的多焦點呢。你只能從顧客不舒服的症狀來找原因,從原因著手解釋和解決。
31、 對於很挑剔的顧客,轉了全店都覺得沒有滿意的鏡架,怎麼辦?
可能是方向性問題,和第20個問題一樣,很多銷售員一味地拿鏡架給顧客試戴,卻很少詢問顧客喜歡哪一類的眼鏡,以及他的職業,年齡,著裝習慣等等。
32、 顧客只看價錢,不看東西,只認低價怎麼辦?
就給他低價的,最低的,然後,再拿好的來對比。
33、 顧客太頑固,都要一些我們這邊沒有的,講了也沒有用,該怎麼辦?
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是交易的主導,你還是顧客。我們不能圍著顧客的鼻子轉,而要牽著顧客的鼻子走,但是,我們也不是主導!真正的主導是顧客的需求,是顧客的內心。顧客一定要某樣產品,肯定是這個產品帶給他某種效用,滿足他某種需要,你看看是否可以找出他的需要,然後看看你可以怎麼幫到他。在我的字典裡面,沒有「沒有的產品」,只有「需要定製,比較麻煩」的產品,所以,為了不麻煩,我建議你一個替代產品,效果一樣可以達到,價格還更加便宜。
我遇到一個年輕的顧客想要登喜路鏡架(注意,是英國品牌的登喜路,不是香港登喜路純鈦),我們沒有,我就問他為什麼喜歡,他說看到香港客戶臉上戴著。我就說,那個客戶是不是一個中年人,顧客說:你怎麼知道。我回到「登喜路鏡架的風格相對比較保守,比較中規中矩(太陽鏡除外),比較適合中年人配戴,時下年輕人沒有戴登喜路的,你如果真的買了,會被人覺得是落伍了。」顧客問我,現在什麼牌子最流行,我說:現在伊保羅阿曼尼和波士都比較流行,年輕人都喜歡。而這兩個牌子,我們都有。
34、 老顧客嫌我們的彩片的品種太少,價位偏高,怎麼辦?
補充貨品。
35、 對於著急趕車,又不想現付錢的,怕到時候錢付了,眼鏡卻沒來得及做好,給顧客承諾也不行,怎麼辦?
告訴顧客兩點
1) 如果到時候眼鏡沒做好,錢照樣退給你,放心
2) 提醒顧客,您現在已經選好了鏡架鏡片,如果你現在不配,出去轉一下,或者換一個店,更來不及了。
36、 顧客投訴:戴新鏡有嚴重的異物感,戴以前的是相同品牌,卻沒有這樣的感覺,適應了幾天還是不行,是什麼原因?
每次換新的鞋子,就算牌子更好,價格更高,都要適應幾天,甚至要貼邦迪。但最後,還是會適應的。新鏡片可能會稍微厚一些,但只是零點幾個毫米,根本感覺不到,但厚一些的鏡片,水分不容易蒸發,鏡片也更容易摘戴,壽命更長,是更明智的選擇。
37、 顧客看到了一款和他以前戴的一模一樣的產品,但是我們的價位比他的高很多,這時應該怎樣回答顧客?
現在什麼都在漲價,為什麼眼鏡不可以漲價呢?對面的房子,去年才3000多一平米,現在已經5000了,你說怎麼辦?中意了,還是要買呀。
38、 為什麼相同的鏡架比小店價格高很多?
1) 告訴顧客這個是有可能的(不要矢口否認,但也不要照單全收,要說,有可能)
2) 為什麼會有可能呢?因為即使相同的品牌,甚至款式看起來也差不多,但是材質不同,價格也不同。我們的皇家樂園,有258的,有398的,也有598的,看起來真的差不多的呢。您很可能是看到了材質不同的鏡架了(這段話是自圓其說,其實是把顧客搞糊塗)
3) 還有就是我們店的成本不一樣,我們用組合驗光儀驗光,用進口全自動磨片機加工眼鏡,我們的驗光師、加工師都是專業出身。所以,在我們這裡買的是服務。有些小店,他們沒有高端設備,加工驗光銷售都是一個人,一點不專業,但是他們成本低啊,所以,他們就把價格拉低。就好像你去超市買蔬菜,一般會比菜市場要貴一點點,但是,超市是什麼環境啊,菜的進貨渠道也不同,一個有機西紅柿要賣5元呢!可我還是會給孩子買有機的。
39、 顧客原來的鏡片想保留,重新配板材架,鏡片很小,找不到合適的鏡架,讓顧客換新的鏡片,導致顧客跑單怎麼辦?
這個要看的,如果換的鏡架能達到200以上,而我們的樹脂片最便宜的只有40的話,我寧可給顧客一副新鏡片,把這筆生意做下來。原來你們就要打折的,200的鏡架打8折,20元40元就出來了,如果本來要打7折或者6折的話,送鏡片還更划算了。
40、 為什麼鈦架不能焊接,那幾千元的眼鏡壞了就沒用了?
一些廠家提供鈦架焊接業務,需要適當收取工本費。所以,是可以修的,就是要寄回廠家,時間周期很長。修好的鏡架,也只能做備用眼鏡,不能和原來一樣使用了,不是鈦架也是一樣的,焊接過的眼鏡總不如出廠時的牢固。所以,建議顧客重新配一副,這副慢慢修,修好了做備用、
41、 遇到顧客購鏡不強烈的該如何推銷?
顧客購鏡意願強烈與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找到一副自己非常喜歡的鏡架,或者遇到一個讓他感覺很專業,並且與眾不同的配鏡顧問(也就是你),發現一個自己過去沒有意識到的迫切的理由,都可以促使他從「不著急配」到「立刻購買」。你的工作,就是和顧客套近乎,交朋友,然後設法從顧客現在的眼鏡上面找出不足。不要全面否定顧客的舊眼鏡,相反可以誇讚幾句,然後找出「美中不足」來:
比如,通過幫顧客調整鏡架,而取下顧客的眼鏡,並發現以下問題
1) 您看,眼鏡一摘下來,才發現你鼻梁上面紅色的壓痕很厲害啊!說明你這副眼鏡太重了。
2) 你的兩側鬢角這裡有兩道很深的印痕,你沒留意嗎?這是這副眼鏡太緊造成的。
3) 我發現您的瞳距並不大,你這副眼鏡好像有問題(發現鏡片鼻側和顳側幾乎一樣厚薄,說明鏡片光學中心沒有內移,懷疑眼鏡不合格),您戴著沒覺得不舒服嗎,尤其看近的時候?
4) 這副眼鏡我幫您調整好了,但是,我覺得這個款式並不適合你戴,顯得有些死板,沒有年輕人的活力
5) 這副眼鏡款式蠻好的,可惜,鏡腿內側有些腐蝕,可能和您的皮膚有關,我看你說一會兒話,汗直淌,這樣屬於油性皮膚,所以您不應該選擇全金屬的鏡架,應該選擇一副板材腿的鏡架,比如這副
6) 您度數很高嗎?怎麼鏡片看起來這麼厚啊。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只要能夠找到一個突破口就可以開始銷售。
42、 如果顧客把價格說死,找什麼方法能有臺階下,留住顧客。
一般我們建議換一個人。比如,顧客和配鏡顧問的談判進入僵局,顧客一定要某個折扣,而配鏡顧問無權同意。店長、店助、驗光師,任何一個同事,發現這樣的情況,可以馬上走過去,加入銷售中。進入之後,先了解情況,然後來個周瑜打黃蓋,把配鏡顧問指責幾句:「這位顧客是我們老顧客呀,你認不出來嗎?別人不可以再優惠,他沒問題的呀。」然後轉向顧客:「您別生氣,不是我們的員工故意不給你優惠,他的確沒有這個權限。您放心好了,像您這樣的客戶,我一定會讓你滿意的。」然後,詢問顧客的鏡架鏡片分別是什麼,並且可以建議顧客戴起這副鏡架看看效果,PMP一下。一陣寒暄之後,和顧客關係已經很融洽了。這時,店長再轉入折扣方面。詢問顧客要求打多少折,然後作出為難狀,沉思一下,拿起計算器按幾下,再對顧客說:「這個折扣,您讓我為難了,這個超出我的權限了…這樣吧,我按照公司協作單位的折扣給您吧。」最後,在銷售員給出的折扣下再給出5%左右的折扣,就可以close這個案子了。
43、 顧客對驗光處方的疑惑?
主要還是讓顧客試戴和適應,如同鄭人買履一樣,處方沒有意義,戴起來能否看得清楚,戴著舒服才是有意義的。
44、 顧客就來我們家驗光而不配鏡,我們應該怎麼做而不得罪顧客?
在驗光的過程中,就開始灌輸顧客一個觀念:「驗光配鏡是密不可分的,你相信我們的驗光,所以才到我們這裡來,但是,如果驗光是正確的,結果您挑選的鏡架不合適或者鏡片不合適,或者加工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這副眼鏡配出來有問題的。就好像一個名醫給你開的藥房,你卻到路邊攤去配藥,你說,出了事情是誰的責任啊。」然後,驗光師要關照顧客,挑好了鏡架,一定要拿過來給你看一下,顧客說:我在其他店買的行不。驗光師再問:為什麼要去其他店買鏡架呢?顧客說:因為你們這裡東西貴。驗光師馬上很嚴肅地說:「你這話說的不對,同樣的眼鏡,我們不會比其他店貴的,只是,其他店低檔的眼鏡比例多一些,那是因為我們對產品質量的控制比較嚴格,一些品質沒有保障的產品我們這裡是不賣的,但我們也有一兩百的鏡架,並且款式都是最新的。您應該看過之後再判斷,不應該聽他們講,更不要聽我們對手說的,他們當然會這樣說,但你真的去他們店裡了,他們一樣會想方設法賺你錢的。但我不是這樣的,我是根據您的光度,您的職業和用眼習慣來推薦產品的。這樣吧,驗完光,我幫你去挑一副眼鏡。」
45、 配鏡時顧客對光度認可,取鏡時對光度不滿意。
先確定加工是否存在問題,如果加工是正確的,那麼可以通過校配可以解決問題。
46、 在銷售過程中顧客驗光度數比以前有大幅度提高,其家長接受不了,該如何解決?
在驗光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地引導顧客,首選詢問舊眼鏡配戴的情況,什麼時候發現看不清了(度數加深了),然後問問平時用眼習慣,包括飲食習慣等等。驗光完畢後,對家長說明孩子的視力情況,並強調孩子的視力需要家長配合。家長做好監督教育,才能保證孩子的視力不再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