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康瑜、翁帆:走少有人走的路,要有實力墊底

2020-12-13 非讓情感調頻

非讓情感特約作者/肖寒

任何時代都有不走尋常路的女人。

李雪琴、康瑜、翁帆,這三個女人,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都畢業於名校,都選擇了名校生少走的路,都引起過巨大的爭議……

在我生活的當下,她們是成功的;

不僅僅是她們的另類選擇,更因為她們不僅有勇氣,有抗壓的能力,堅韌的神經,還有過人的才華,更有「我的命運我做主」的灑脫。

01

9月24號,憑藉面癱臉、自嘲和又喪又土的表演方式,李雪琴又衝進熱搜了!

李雪琴,一個很有年代感的名字,自帶大媽氣質。永遠那句樸素的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李雪琴」。

但你千萬別錯認她是大媽,她今年才剛滿25。

她並非看上去的那麼普通:北大畢業,不折不扣的學霸;研究生就讀於NYU,因抑鬱症休學回國……她擅長語不驚人死不休:「我北大畢業,卻只想當一個廢物。」

有人說她是《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總決賽最大的寶藏,是這一季裡唯一能讓人笑出眼淚的那個人。李誕稱她天賦異稟,大張偉說她是「一個閃閃發光的神經病」。

沒錯,她是「網紅」李雪琴。

2019年,李雪琴以一條視頻而走紅,視頻裡的她,素顏、黃頭髮、面無表情,一口純正的東北話喊話吳亦凡:

「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

吳亦凡也在微博裡用一條「李雪琴體」的視頻回應並艾特了她:

「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這燈,多亮。」

這段視頻讓她瞬間擁有了400萬粉絲。像這樣追星追成全網熱搜的,迄今好像只李雪琴一個了。

在她走紅後,很多網友開始了質疑和批判:「北大畢業的居然拍這種視頻,太low了!」「白接受高等教育了……現在北大的都沒有一點家國情懷。」 「北大和NYU出來的,不去搞學術做科研,真是浪費資源!」

李雪琴用一條簡短的微博坦露了她的真實想法:

「北大怎麼了?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low了嗎?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廢物了嗎?」

沒有舞臺經驗的李雪琴在脫口秀上是個奇才,只要站在那裡不用說話都能把人逗笑。

她說:「我滿足你兩分鐘,可以讓你先稍微放鬆放鬆,也算功德一件。」

我知道李雪琴,是因她說的「你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你。」這句話引起共鳴。是呀,誰會喜歡上不喜歡自己的人呢?

北大畢業就不能low嗎?當然可以,誰規定北大畢業一定要搞學術,李雪琴,我喜歡你!

02

女生康瑜也是名校人大畢業的高材生。在畢業前一個月,康瑜做出了讓父母、同學、朋友都無法理解的事——她放棄了人民大學的保研名額,放棄了香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

畢業後深造或上班,安穩的生活和光明的前途,但這些不是她的追求和歸宿。

康瑜說她「不是放棄,只是選擇了少有人走的路而已」。

她喜歡《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書裡點一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當意識到自己的天命時,生命的所有意義就實現了。

康瑜覺得,投身於鄉村詩歌教育,就是她的天命。

她的夢想——支教,支教一直在她的人生列表中。於是她去了雲南保山,一個叫漭水的小鎮成為了一名初中語文支教老師。

她進入大山,氣候不適應、交通條件差,大山裡的孩子從小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很多孩子對於學習處於無所謂的狀態,打架、逃課、早戀成了他們的日常,家長一般都外出打工,

山村的孩子也會有青春叛逆期,人的本質不會被地域所阻隔。

孩子的家長不管,她管:孩子不願意學習,她管;孩子沒有傾訴的地方,她就做孩子的「樹洞」。康瑜發掘他們的興趣愛好,耐心地輔導作業,鼓勵他們,讓他們變得自信。

但這些點點滴滴,孩子並未領情,他們表示「我爸媽都不管我,老師也不管我,你憑什麼管我?」

直到一次書法課上,教室外下起雨來,雨點叮叮咚咚,孩子們不約而同地望向窗外,

康瑜突然停止了課堂教學,讓孩子們用雨來寫詩,沒想到就這樣激發了孩子們的寫詩興趣。山裡孩子本就擁有對世事的單純、熱愛,從此孩子們的佳作就層出不窮。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孩子寫的詩吧!

《母親》

我們就像你多餘的行李

加重了你的負擔

一個麻煩

橫過來就是你的一條皺紋

《慢》

風吹得很慢

它不捨得出亂

小姑娘剛梳的辮子

雨下得很慢

它不捨得打溼

母親剛曬的被子

我走得很慢

因為不捨得影子

跟著我走得很累

在詩的快樂中,康瑜成了他們最真誠的朋友,小朋友們找到了學習的方向,康瑜也為自己支教的生涯塗抹了一道七彩陽光。她將詩歌一直留在大山陪伴著孩子,讓詩歌照亮了孩童內心的路。

趁年輕,有夢就去追,哪怕走的是一條人跡罕至的路,堅持下去,你必定與眾不同。

03

前些天,98歲楊振寧與44歲妻子近照曝光。

楊振寧接受聘請,擔任安徽大學石溪分院的名譽院長一職,妻子翁帆陪伴在其身邊,一同亮相。

2004年,82歲的楊振寧與28歲的翁帆結婚,年齡上的懸殊,讓他們的婚姻從始至終,一直深陷於輿論的巨大漩渦。世俗眼中的「般配」,大多需要旗鼓相當,天造地設。顯然,楊振寧和翁帆的結合超出了人們能接受的範疇。

這對備受爭議的老夫少妻,曾被傳過生子的流言,也曾經因遺產分配問題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蜚短流長的16年過去了,兩人卻始終不爭辯不解釋,恩愛兩不疑。

有一次,楊瀾採訪翁帆。

楊瀾問翁帆,是如何愛上這樣一個長輩一樣的男人?翁帆說,當一個女人很崇拜一個男人的時候,而恰好這個男人喜歡或者愛這個女人,那麼這個女人是很容易愛上這個男人的。

翁帆說到,她很喜歡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一首詩《未選擇的路》,其中有一句: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翁帆堅定地走了這條人跡更為稀少的路,而這一個選擇使得她的生活如此不同。

結婚十幾年沒有任何的後悔,反而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而楊振寧又何嘗不是如此,他是這樣說的:不管現在大家對我們的婚姻是什麼看法,三十年、四十年後,大家會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羅曼史。

翁帆說「結婚以來,生活平靜而穩定,仿佛是象牙塔中的象牙塔,他給了我一個很純淨的世界。潛移默化中,我覺得是他創造了我,創造了現在的我。可以說他是我生命中的帶路人。」

甚至我當初都沒有想到,如今的我會如此喜歡並享受現在的生活。

前幾年,翁帆考入了清華大學,攻讀建築學院的博士學位,並常常踏著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足跡到各地去考察文物古蹟,也經常撰寫專業論文。

2008年,楊振寧的一本書《曙光集》。10年後,楊振寧與翁帆共同出了一本書——《晨曦集》。

嫁給楊振寧之前,翁帆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經常熬夜。婚後,她配合他的習慣,早睡早起,作息規律。

只要不出遠門,他們都會在家裡共進一日三餐,偏於清淡,但營養豐富。

晚飯後出去散步,楊振寧有時只穿一件單衣就出了門。翁帆會趕忙拿起外套和圍巾,追上去。一邊仔細幫丈夫整理好,一邊小聲嗔怪:「會冷的。」

翁帆既是他的靈魂伴侶,也是他的「拐杖」和「耳朵」。在一切流逝面前,16年的相依相伴,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人各有志,選擇無所謂對錯,只要是自己認為最開心的選擇就好。

選擇少有人走的路,需要才華墊底,勇氣加持,還要有無懼一切的坦蕩博大的胸懷。

尊重每一個生命選擇,不用追問為什麼?跟你有什麼關係呢?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每條路上都有走的人。

非讓情感調頻原創

非讓情感調頻特約作者:肖寒

相關焦點

  • 翁帆:我只是嫁給了愛情!
    翁帆是中國年輕人的傑出代表,她有獨到的眼光,愛上大自己五十多歲的楊振寧。面對世人的不理解,翁帆拋出一句話:我只是嫁給了愛情!翁帆自己也有過一段婚姻,而這段婚姻維持了不到兩年,楊振寧的妻子也離世了。兩個人也都是經歷過愛情婚姻的人,雖然年齡上有很大差距,但一定是認定了彼此,婚姻需要的不是年齡相仿,家境相近,而是不管有多大差距,都能認定彼此是可以共度一生的人,並能一起攜手走過歲月。翁帆選擇與楊振寧結婚,是給予自己精神世界的巨大滿足,這種滿足足以支撐她和楊振寧攜手走完生命的後半程。
  • 寫作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過程痛苦,前途光明
    文/墨語塵香讀了《少有人走的路》感觸頗深。心智成熟,自律,愛,是一條過程痛苦,前途光明的路,這是少有人走的路;而懶惰,拖延,放縱,自私自利,任性妄為,過程是舒服的,但是前途卻是黑暗的。寫作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要想走好這條路,我們首先得是一個有愛的人,知道什麼是換位思考;知道什麼是推己及人;知道什麼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知道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有有人走的路(邁向心智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邁向心智成熟)讀這本之前 以為是一本創業或者人生故事題材之內的,結果發現是一本自我成熟療愈的書:(作者是美國最知名之一的心理醫生)寫的,用簡單易懂的方式用他從醫多年的經驗和治療患者的案例來書寫的幫助他人心智成熟,和自我療愈的書。
  • 建築師林徽因:少有人走的路
    這註定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在當時的中國,要成為一名建築師很難,而要成為一名女建築師更是難上加難。那時根本沒有建築這個概念,再出色的建築師在大眾心目中也不過是個上不了臺面的匠人,當林徽因向梁思成提起想學建築時,這位見多識廣的梁家公子也茫然不知所云,因為喜歡繪畫,更因為愛屋及烏,才選擇了這個專業。
  • 《少有人走的路》:那些我從中學到的道理(1)
    在眾多優秀的心靈成長類書籍中,《少有人走的路》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僅在北美,其銷售量至今已超過了700萬冊,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上停駐了近20年,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去年,年過30歲的我,偶然的機會買到了這本書。
  • 《少有人走的路》:在心智成熟的道路上,自律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著名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在他的書《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如是寫道。很明顯,在他看來自律像是一劑「神藥」,可以強大人,也亦可救贖人。「人生苦難重重」這是他的書的開頭,他這樣寫道「只要領悟了這句話的真諦,便能就此完成超越。」
  • 南開大學商學院|走少有人走的路——訪企業管理系新進教師黃冬東
    01丨讀博:一條少有人走的路當問起對學生讀博的建議時,黃冬東說,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及為什麼要讀博。讀博是一個很鍛鍊人的過程,尤其是在海外求學。如果有讀博意願,一定要早定目標,獲得家人支持。「南開的企業管理很強,有很多很優秀的老師,在國內是第一梯隊,在跟新加坡的老師商量之後,他們也都覺得南開很不錯,並鼓勵我來這裡工作。」來到南開大學商學院之後,黃冬東發現這裡的各個方面在國內都走在前列,對科研人員也給予了很多支持,為年輕學者提供了非常好的科研條件和發展平臺。
  • 離開吳亦凡600多天的李雪琴,求求你可別再裝了
    確實,只憑運氣得來的東西,早晚會憑實力丟掉。但這次不一樣,這次的紅,是真的紅。是憑自己的實力接住了上天的眷顧。11995年,李雪琴出生在遼寧省鐵嶺市,就是趙本山小品裡經常提到的那個「大城市鐵嶺」。李雪琴的「童年」似乎跟無憂無慮沒什麼關係,李雪琴自嘲:「我媽是我帶大的。」聽著好笑,但背後的辛酸和無奈可能只有她自己懂。
  • 飽覽九華山,要走哪些路?
    >盤桓數月之久於東崖宴坐而頓悟成就一代傳奇有人說九華山值得一去再去因為山中每一條「路」都通往無盡的發現天路凌空飛渡有人說,坐索道是為了免得勞累腿腳,有人說,坐索道才知風光如此美妙。天空之路,予人以高度,更予以獨特視角。凌空而行,飛躍千峰萬壑,攬盡一山美景,回首經歷過的千難萬險,仿佛已化作陣陣雲煙。
  •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只需掌握3個關鍵詞
    有什麼辦法能破解人生一連串的難題,從而迎接成功?如何才能承受痛苦和打擊,獲得健康的心理,走向幸福的人生?《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是美國的斯科特派克,他畢業於哈佛大學,在心理治療的職業生涯中,治癒了成千上萬的病人,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傑出的心理醫生」。這本書連續近20年佔據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單,堪稱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
  • 28歲翁帆嫁82歲楊振寧,究竟圖個啥?13年後翁帆道出真實原因
    是,我想是有人這麼想,但可能有更多的人會說我騙了一個年輕的女孩子。事實上呢,我想我們兩個人都是想得很成熟的,我想這個是最主要的條件——楊振寧 很多時候記者還是非常敢問問題的,當年就有記者問楊振寧有沒有過擔心,翁小姐年紀很輕,嫁給楊振寧是不是要騙他。
  • 《少有人走的路》:如何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本周和大家一起閱讀《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是心智成熟的旅程,這本書從自律、愛、信仰、恩典等方面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本書作者是M.斯科特.派克,是美國精神科醫生,長期從事心理治療實踐,曾經考慮競選美國總統,拯救國民精神,雖然沒有去競選,但是後來他寫的這本《少有人有走的路》,卻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
  • 楊振寧:若是有一天自己去世,希望翁帆再另嫁人家
    有一個知心愛人,可以白頭偕老這是十分幸福的事情。愛情是不分年齡的,只要兩個人彼此心中都有對方,也有共同話題,那麼就可以一直攙扶著走到最後。 也正因此,出現了很多的老夫少妻。當然,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出於各取所需的目的,男方看中了女性的年輕貌美,女性則看中了男方的事業有成。其中,也不乏有真心相愛者,不能一概而論。
  • TES實力大增強,金教練走了以後,IG的弱點被看穿
    卡薩也不用經常去下路了而更多關注中上。左手本來一直就很強,不比肉雞差。369確實比shy弱,但也就差毫釐。就和左手說的那樣,中上不犯錯,坐等下路c。我感覺369的發育不是比theshy好的太多,更多的是把資源給了中單和打野,如果沒有從theshy那拿到的資源,tes中野也不會肥的流油。而且theshy有一把是凱南純輸出,比369的巨魔傷害高我覺得也正常。
  • 嫁給82歲楊振寧的28歲翁帆,這15年都經歷了什麼?
    相差54歲的曠世之戀,時至今日,人們仍覺得翁帆是這段婚姻最大的犧牲品。但「犧牲」這兩個字,不論是楊振寧還是翁帆本人,都是極不認同的。哪有人把愛情叫做犧牲?就連來他家做客的朋友,也忍不住可憐起他的孤獨。有了翁帆,也有了沙發,家裡也有了生氣。
  • 楊振寧97歲 | 你只記得他娶了翁帆,卻不知他為何了不起
    而另一邊,無數個來自媒體的電話湧向翁帆,她乾脆關了機,安心地睡了一個午覺。旁人不知,他們婚後的生活與普通戀人並無差別,一起看電影、旅行,互相依靠。楊振寧和翁帆散步時,總喜歡牽著手,「拉著她的手,我走路的安全感會增加。」而翁帆感受到的安全感,也不比楊振寧少。她記得有一次頭暈無法起床,楊振寧便端來一碗麥片粥,一口一口地餵她吃下。
  • 楊振寧翁帆年齡相差雖大,但是依然恩愛
    楊振寧和翁帆結婚算得上是震驚了整個娛樂圈和文化圈,畢竟兩人的年齡相差實在是太大了,楊振寧大翁帆53歲零9個月,這個數字說起來就讓人嚇人,但是兩個人結婚這麼多年還依然非常恩愛,至今有人看到兩人在清華園散步。
  • 翁帆牽手97歲楊振寧觀展,面相越來越像老公
    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說一對非常有名的「老少戀」,他們就是楊振寧和翁帆了,兩人宣布結婚的時候,楊振寧82歲,而翁帆僅28歲,比楊振寧足足小了54歲!當時這個新聞可謂轟動一時,畢竟這樣的年齡差距實在太大了,說句不好聽的,楊振寧的年紀當翁帆的爺爺都綽綽有餘了!
  • 一首《小路》,你的路要自己走
    回想曾經走過的路,想想還未走過的路,看看即將要走的路,有些擔心,有點彷徨,還有幾許害怕。沒辦法,日子要過,生活還得繼續,只能硬著頭皮給自己打打氣,希望自己能夠鼓起勇氣,勇敢前行。所以,請為自己加油!雖然,很多時候都想懶一點,過得舒服一點,可是懶了之後才發現,舒是舒服了一會,可是心裡卻越來越沒底了,沒辦法,還得接著幹。坐吃山空,窮等死,你不去賺錢,錢可不會自動來找你。
  • 即便人生苦難重重,《少有人走的路》告訴我:砥礪前行不畏艱難
    腹有詩書氣自華。各位書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梵羲讀書本期精華版解讀。今天我們要講的書是《少有人走的路》。在開始之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你是否曾經感覺自己的運氣很差?好像做什麼事情,總會碰到些出乎意料的問題,生活遠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