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宋真宗有《勵學篇》,其中有一句話說:「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是激勵人上進學習的話,也是一個統治者居高臨下說出的仕途之路,讓每一個學子學有所成,金榜題名,考取功名。然後也就意味著封官進爵,黃金屋、顏如玉什麼都有了,但是從低階層來看,當個普通的勞動者,不識一個字,就娶不上媳婦了嗎?當然也有顏如玉,所以此話雖有道理,也有點偏見,無不讓人心歡,讓人感嘆,知識就是金錢,知識就是力量,知識能夠改變命運,知識能夠抱得美人歸?
歷史的長河裡,文化訴說著歷史,歷史演繹著文化,有很多很多浪漫的愛情故事,也有很多與愛情有關的詩情畫意,今天要談的這一位秀才也是牡丹花下畫風流,僅憑一首「情詩」巧取芳心,無不感嘆書中自有顏如玉 。
一、盛唐詩人的愛情,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花殘月殞,只因愛情。在古代封建男權時代,愛情並不是所有人最浪漫的事,可以說有時候只是一種命運,是一種別無選擇的歸宿。
愛情可以讓五歲的漢武帝心花怒放,願意給阿嬌建立一座黃金屋,來一個金屋藏嬌,後成為典故和傳說,愛情可以讓喜鵲為牛郎和織女搭橋,現在想想,這只是個傳說,喜鵲也飛不了那麼高。
愛情可以化蝶,可以成為放棄生命的理由,人類是猿進化而來,要進化成蝴蝶,恐怕永遠不可能,那麼什麼是愛情,為世間情為何物,只讓人生死相許。
唐朝詩人崔護在《題都城南莊》中寫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這是一個美麗的愛情嚮往,或許是詩人想像的,也有可能就是事實,總的來說在浪漫的唐朝什麼事情都可以發生。
姑娘的面容,鮮豔的桃花,春風十裡春風拂面,早已忘記殘梗敗葉的寒冬的憂鬱。郊外的桃花似錦,猶如奔天的紅雲,這與他在金城趕考試遇到的美少女遙相呼應,桃花依舊笑春風,春風吹動美人心。
二、崔郊有才寫詩,且無財娶妻,一首《贈婢》讓愛情長相依。
《太平廣記》記載了崔郊這樣一段流情往事,一個唐憲宗元和年間的秀才,玉樹臨風風流倜儻,頗有曹操的第一謀士荀彧那種「橋南荀令過,十裡送衣香」的整潔儒雅。他愛上了姑母家的歌婢,她天生麗質,歌舞俱佳。二人一見鍾情,兩心暗許,琵琶弦上說相思 ,可由於姑母家貧,四十萬買給了他人,崔郊相思成災,一病不起,只能說若是有情長相依,又豈在朝朝暮暮。
有緣千裡來相會,偶然的機會,在一次寒食,也就是現在所說路上行人人慾斷魂的清明節,這兩個愛情的種子再一次相遇,百感交集,已是逝去年華,感嘆命運,誰都不解歲月情,歌婢散心踏青,兩個相愛的男女終於見面,兩人執手相涙,飲泣不止,發誓終生相守,永不變心。最後,崔郊將一方題有詩的手帕送給心儀的人, 一首《贈婢》讓愛情長相依。
三、俱往矣,數風流才詩,還看此句: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這就是這位詩人唯一進入唐詩的一首《贈去婢》,當時購買了婢女的一看這詩,心想此人人在曹營心在漢,而且人家才是郎才女貌,詩情舞意,襄洲司空於頔也是文化之人,頗愛此詩,於是促成鴛鴦,讓崔郊的愛情之夢在峰迴路轉後終於柳暗花明,成為文壇佳話。
這只是一個偶遇,或許是上天的安排,愛上一個人沒有錯,錯就錯在給不了愛的人一切,現實和理想就是這麼矛盾,愛情也一樣,相愛的人不能白頭偕老,互不相愛的人忍受婚姻,愛一個人真的好難,愛你的不是你愛的,你愛的人他不愛你,世間萬物都是矛盾的,這位詩人的愛情何嘗不是一種矛盾,同時也是一種因果,更是知識改變了愛情。
總結:
很多都認為才子佳人即虛幻又浪漫,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愛情對他們來說是逼得人老花黃的風霜劍刀。但是,崔郊的執著終於使他抱得桃花歸,幸甚!僅憑一首「情詩」巧取芳心,無不感嘆書中自有顏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