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井忍私房菜 | 教你做味噌茄子便當
► 茄子從夏天開始收穫,一段時間後產量會降低。八月中旬將植株攔腰截斷,但九月前就會長出新芽,之後會收貨更有滋味的「秋茄子」,那時候皮薄、子少、更結實,十分美味。而對於美食家吉井忍來說,茄子仍然算是夏天的蔬菜,源於她和外公外婆夏日在菜園的勞作記憶。
今天吉井忍為我們介紹一道味噌茄子便當。這是日本幾百年前就有的一道傳統菜,做法很簡單,依據個人口味可以加豬肉絲或雞腿肉、青椒等,茄子、糖和油脂的搭配很下飯,除了和白米飯一起享用外,還可以配冷麵吃。
❶ 做味噌茄子
茄子切塊,青椒切成長條,待用。
小碗倒入料酒、黃糖、味噌,充分攪拌,做成味噌醬,待用。
熱鍋倒油,先炒肉絲,再將茄子、青椒下鍋炒制,最後加入薑絲。等肉絲熟後,加入之前調好的味噌醬,再炒2-3分鐘(放入調料後較容易燒焦,注意火候),出鍋前加入生抽。這樣,味噌茄子就做好了。
❷ 做配菜:醃製咖喱鵪鶉蛋
玻璃瓶中倒入醋、糖、咖喱粉,充分攪拌,做成湯料。
鵪鶉蛋水煮後剝殼,放入水中冷卻。
將鵪鶉蛋放入調製好的湯料中,放入切片的辣椒,密封待用。(咖喱鵪鶉蛋可以在冰箱保持2-3天,建議提前做好。)
❸ 做配菜:胡蘿蔔絲炒幹蝦皮
熱鍋倒油,依次加入胡蘿蔔絲、幹蝦皮、白胡椒粉,炒熟即可出鍋。
❹ 便當裝盒,完成!
將米飯、做好的味噌茄子、鵪鶉蛋和胡蘿蔔絲炒蝦皮裝在便當盒中,米飯上還可撒幾粒黑芝麻。
味噌茄子
茄子
青椒
肉絲
味噌
黃糖
料酒
生抽
植物油
2根
1個
適量
20克
10克
30毫升
5毫升
適量
咖喱鵪鶉蛋
鵪鶉蛋
醋
水
白糖
咖喱粉
紅辣椒(切片)
10個
100毫升
100毫升
20克
少許(2-3撮)
少許
配菜
► 便當小貼士:
在日本,味噌一般是1斤或1公斤的大包裝,在常喝味噌湯的日本家庭裡,幾個星期就能消費一包。味噌開起來可以放很久,但一旦打開包裝,還是需要儘快消費,否則顏色會變暗、味噌的香味也會減弱。你若不是經常喝味噌湯,用味噌做炒菜可以幫助消費味噌。
► 外婆的茄子料理比較固定。一是烤茄子,二是鴫[tián]燒。其實這兩道菜餚的味道挺像,主要靠味噌調理。茄子豎著剖開,炭烤後去皮,最後塗上一層醬,這就是烤茄子的做法。鴫燒是將茄子翻炒後,加入少許料酒和白糖,再用味噌調味。
小時候我總是偏愛鴫燒,因為它的味道偏甜。但我很長時間一直不知道這道菜叫作鴫燒,就叫「味噌茄子」。每逢小學遠足郊遊,我總會請母親做上一份,美味又耐飢。鴫燒這道菜的來歷,經過一番調查後得知:鴫(shigi)是生活在水邊的一種野鳥(中文名為沙錐或鷸),如今在日本幾乎沒人吃。而且鴫燒這道菜裡並沒有鴫肉,那為什麼叫鴫燒呢?
「鴫燒」是日本幾百年前就有的一道傳統菜。十六世紀室町時代的禽肉料理說明書《武家調味故實》介紹做法如下:用鹽醃好的茄子,切一半後除掉白色部分,以鷸肉取代。再覆上柿子葉烤一烤,最後用鹽調味。所以,最初「鴫燒」名副其實。
十幾年後出版的室町時代料理書《庖丁聞書》裡,「鴫燒」已經不用鷸肉,代之以茄子。也許是因為時代變了,大家不再食用鷸肉,也可能是因為當時普及了素食料理。再過了近一百年,江戶時代的料理書《料理物語》裡介紹的「鴫燒」更進化一步:將茄子切開,串上竹籤並加上花椒風味的味噌燒烤。可見,十七世紀的「鴫燒」已和今天的有些像了。
在日本菜譜網站上搜索「鴫燒」,會發現現代的做法並不一定是燒烤式,只要將茄子油炒後用味噌調味就可以稱鴫燒了。不少人為了囗感或營養考慮,還加了青椒、豬肉白芝麻。北京夏天的一個下午,我到菜市場去買菜,看到深藍、肥大的茄子,我腦海裡就閃現出外婆溫柔的誇獎,還有寡言的外公身上那淡淡的煙味。忍不住伸手跟阿姨要兩個,回家做的就是「味噌茄子」。
以上文字節選自圖書《四季便當》,作者 吉井忍。
歡迎拍下自己做的便當,在微博@吉井忍 @一條視頻 ,來與我們一起分享吧。
《達人廚房》歡迎推薦美食達人: cuisine@yit.com
吉井忍教你做散壽司便當
散壽司便當可謂最適合夏天的便當。它所用的壽司飯別稱「醋飯」,裡面加了醋,不容易變質,吉井忍來教你如何用前一天晚上煮好的米飯和菜做這款便當,第二天早上還可以給心愛的人裝盒帶走,吃的時候也不用再加熱,省時省力。 > 點擊可得詳細菜譜
吉井忍教你做生薑燒便當
生薑燒是梅花肉片用生薑、醬油、白糖醃製之後,煎制而成。它很適合夏天吃。因為豬肉富有維生素B,有助於恢復體力;而且生薑能去腥開胃,微焦的醬油味很下飯。> 點擊可得詳細菜譜
微信編輯:斯旭誠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看更多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