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穴位——靈臺穴

2021-03-05 中醫食療養生

【導讀】靈臺穴屬於督脈穴位圖,靈臺穴位於人體背部,當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按摩靈臺穴具有緩解治療咳嗽氣喘、背痛、項強、疔瘡、熱身等作用。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靈臺穴位位置圖、準確位置、按摩手法及作用。

靈臺穴,中醫針灸穴位之一,出自《針灸甲乙經》,屬督脈穴。主要治療氣喘,咳嗽,背痛,項強,疔瘡等。

【靈臺穴名解】

出處:《針灸甲乙經》:「靈臺,在第六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俯而取之。」

別名:靈陽穴,肺底穴。

1、靈臺。靈,神靈也,此指穴內物質為天之上部的陽熱之氣。臺,停住之所也。該穴名意指督脈氣血在此化天之上部的陽熱之氣。本穴物質為至陽穴傳來的陽氣,至本穴後,因吸熱而化為天之上部的陽熱之氣,陽氣在穴內為停住之狀,故名。靈陽名意與靈臺同。

2、肺底。肺,肺臟也。底,底部也。肺底名意指本穴的天部陽熱之氣相對於肺臟來說是處於底部。本穴氣血為天之上部的陽氣,與肺金之氣同性,此氣相對於肩胛上部的肺氣而言是處於底部,故名肺底。

【靈臺穴的功能特性】

穴義:督脈氣血在此化為天之上部的陽熱之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

運行規律:散熱後循督脈傳於神道穴。

功能作用:益氣補陽。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靈臺穴位位置圖】

靈臺穴屬於督脈穴位圖,靈臺穴位於人體背部,當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按摩靈臺穴位的作用】

緩解治療咳嗽氣喘、背痛、項強、疔瘡、熱身等。

【按摩靈臺穴的功效】

益氣補陽。

【靈臺穴穴位取法】

俯伏或俯臥,於後正中線,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處取穴。

【靈臺穴位配伍】

1、靈臺穴配陽陵泉穴、支溝穴緩解治療胸脅痛;

2、靈臺穴配陶道穴、內關穴緩解治療間日瘧;

3、靈臺穴配合谷穴(瀉法) 、委中穴(放血)緩解治療疔瘡;

4、靈臺穴配膽俞穴、陽陵泉穴、太衝穴緩解治療黃疸;

5、靈臺穴配身柱穴、至陽穴緩解治療背痛。

【針刺靈臺穴的方法】

靈臺穴向上斜刺0.5-1寸。

【艾灸靈臺穴的方法】

靈臺穴艾條灸5-15分鐘,靈臺穴艾炷灸3-5壯。

【按摩靈臺穴的手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靈臺穴穴位並做環狀運動,注意按壓時力度要適中,每次按摩5分鐘,每天按摩2次。

【靈臺穴的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淺層主要布有第六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和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棘突間的椎外(後)靜脈叢,第六胸神經後支的分支和第六肋間後動、靜脈背側支的分支或屬支。

【靈臺穴的主治疾病】

咳嗽,氣喘,項強,脊痛,身熱,疔瘡。

【靈臺穴的現代研究】

臨床用於蜂窩織炎、瘧疾等症。

| 中醫食療養生|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醫院是廚房。

最好的藥物是飲食,最好的療效是堅持。


相關焦點

  • 靈臺穴
    靈臺穴位於背部脊柱區,當後正中線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即第六、七胸椎棘突之間。
  • 靈臺穴,對抗憂鬱失眠的特效穴
    靈臺穴在背部,往上緊靠著心俞和神道,是心這個君主行使它職能的地方。因此,當感覺自己情緒不對,比如經常想哭,或者脾氣很大、老想發火;沒有什麼具體的事情,卻總是莫名其妙睡不著覺等等症狀出現的時候,都不妨對靈臺穴「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方法也很簡單,就好像拿一個雞毛撣子打掃拂拭塵埃一樣。我們可以買一個按摩錘,沒事的時候在穴位處輕輕地敲打。
  • 八大豐胸穴位 讓你挺起胸部傲起來
    5、中府穴、中脘穴、靈臺穴想消除胸背脂肪,主要可按壓3個穴位:中府穴,中脘穴及靈臺穴。③靈臺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狀突起處的凹窩。8、大包穴穴位:腑窩下,距腑下約14釐米處(兩倍於四指寬度)。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向下按壓,並做圈狀按摩。其它功效:治療乳痛、肋間神經痛、肝炎。豐胸原理:化淤解鬱、通乳。
  • 《經絡養生》八個豐胸穴位讓你的胸部挺起來
    經絡養生介紹豐胸穴位8種穴位按摩法,可幫助你輕鬆豐胸,讓你的胸部挺起來。豐胸穴位1、乳中穴  穴位:身體平躺,位於乳頭的中央。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做圈狀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性冷感,月經調理。  豐胸原理:豐胸、使堅挺。
  • 背部穴位位置圖大全幾大妙招按摩背部
    背部是人體的督脈所在,督脈處於脊柱中央,兩邊是足太陽膀胱經,人體五臟六腑相相關的穴位如心、肝、脾、肺、腎等的俞穴都在背部,背部按摩在養生保健中歷來都被醫家們重視。2、按摩下背部時,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臟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膽囊疾病的膽俞穴;鍵脾、和胃、化溼的脾俞穴等等。3、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4、按摩背的側部,可以治療肋間疼痛的疾病;儘量挺胸,按摩頸肩部的大椎、風門穴位,可以治療頸椎病、頸肩綜合症。
  • 按揉這兩個穴位,胃痛即刻消
    指壓「靈臺」止胃脘痛靳士英載【方法】靈臺,在背正中線,第6、7棘突之間凹陷處取穴,為督脈的重要穴位。手法:術者以左手扶持患者軀幹(坐位),右手拇指屈曲,以拇指頭扣壓穴位,由於背部肌肉豐厚,施術時需要用力使拇指指頭壓入兩棘突之間凹陷處。每次叩壓3~5min,休息片刻,再按壓3~5min。可用雀啄式按壓手法。採取側臥姿式亦可。
  • 豐胸按摩的手法 八個穴位助你長胸
    所以,小編今天就為大家帶來有效豐胸按摩的手法,推薦八個豐胸穴位,助你狂長胸部!還在等什麼,快來一起去看看吧!按摩豐胸的八個穴位:1、羶中穴位:胸骨正中線上,與第4、5根肋骨交界的地方,兩乳頭正中間。3、大包穴位:大包這個穴位是靠近腑窩部位的下面,在距離腑下部位約至14釐米的地方,距離差不多是8根手指的寬度。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向下按壓,並做圈狀按摩。
  • 人體穴位圖
    穴位可以分成不同的種類,如按其功能作用,可分為解表穴、清熱穴、益氣壯陽穴等;按經脈可分成經穴、經外穴。注意穴位的別名現象。有時不同書上的多個的穴位名稱其實對應的是同一個穴位。但有些穴位的別名雖然相同,但並非就是同一穴位,這是由於不同朝代的醫師對某些穴位的命名不同所致。請注意區別。
  • 按摩四個穴位解決背部疼痛
    背部按摩手法有哪些?上班族經常保持一個姿勢,頸背部常出現問題,這時候就求助中醫按摩。
  • 人體背部和腿部穴位
    昨天小編發的穴位圖反響不錯,還有熱心讀者留言說希望有背部和腿後部的詳細穴位圖,今天小編就來做補充了!有需要的朋友們要記得收藏哦!
  • 人體穴位圖【大全】
    本文人體穴位圖從頭部面部、頸部肩部、 胳膊手部、胸部腹部、腰部背部、臀部腿部、腳部足底圖解人體常用的穴位詳細位置大全圖,關於各個穴位保健作用,請自行搜索。、太乙穴 52、滑肉門穴 53、天樞穴 54、外陵穴 55、大巨穴 56、水道穴 57、歸來穴58、氣衝穴 59、髀關穴 60、足五裡穴 61、陰廉穴 62、急脈穴 63、衝門穴 64、府舍穴 65、腹結穴66、大橫穴 67、腹哀穴 68、日月穴 69、期門穴 70、天池穴 71、食竇穴 72、天溪穴 73、胸鄉穴74、周榮穴 75、中府穴 76、雲門穴 人體背部
  • 視頻丨背部穴位講解!
    今天給大家準備了【背部穴位講解】
  • 跟隨班級一起學習督脈循行路線及其穴位分布
    今天我們跟隨謝錫亮灸法傳承班先學習督脈循行路線及其穴位,共28個穴位,交會於足太陽的風門穴、任脈的會陰穴。以下詳解督脈穴位圖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督脈穴位,所屬腧穴。督脈穴也可指後溪穴,詳細參見後溪穴條目。
  • 穴位密碼——神闕穴、關元穴(連載六十七)
    神闕穴 按摩神闕穴的作用與好處:可以使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等。本文圖解神闕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神闕穴位位置圖】【圖解神闕穴位的位置】神闕穴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
  • 女性人體穴位圖【正背面高清圖解大全】_高清大圖
    [導讀]從女性人體穴位高清圖可以看出,左側的紅線是任脈穴位,右側的藍線是足陽明胃經,本文高清圖解女性人體穴位的詳細位置
  • 督脈穴位圖
    導讀:督脈穴位,共28個穴位,交會於足太陽的風門穴、任脈的會陰穴。
  • 人體「穴位開合」與「特異功能」的特殊關係,太神奇了!
    人的穴位機能的運行、開啟、直接影響人與其相對應的一切……在天體的演變中,赤道與星位千萬年來並非一成不變。在茫宇宙星海與雲海裡,萬世萬物,生生息息,陰陽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由於人之穴位的變化,從而引起了人的智慧、思維及體能的變化,繼而則引起人的命運及周身環境的變化。人最突出的變化就是穴位的開啟與封閉。
  • 最全高清人體穴位圖及穴位圖解大全(高清)
    【導讀】從以下女性人體穴位高清圖可以看出,左側的紅線是任脈穴位,右側的藍線是足陽明胃經,本文高清圖解女性人體穴位的詳細位置,以及常用穴位在身體方面和皮膚方面的作用與功效。  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的協調與統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動,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而實現的。而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
  • 身體疲憊 可這樣按摩背部緩解
    當人勞累了一天,身體會感覺疲憊不堪,尤其是坐著辦公一天之後,背部、肩膀、脖子等部位都變得僵硬難受,想要緩解一天的疲勞,可以嘗試用按摩背部的方式。這是因為,背部有著許多經絡、穴位,用適當的手法對背部進行推拿、按摩,不僅可以緩解一天的疲勞、緩解肌肉緊張,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 傳統養生第十七期:拔罐穴位圖的操作方法 人體背部拔罐穴位圖
    【導讀】拔罐穴位圖的操作方法有哪些?人體背部拔罐穴位圖怎麼看?穴道位於「經絡」——能量的通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