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鍋裡倒上一些烏克蘭的葵花籽油,爆炒一道年夜飯的大菜,配上一鍋日本的大米飯。給客人滿上歐洲的紅酒,舉杯歡慶新年的到來。孩子們抓上一把比利時巧克力和美國堅果,大人們在飯後來了一杯牙買加的藍山咖啡。在年貨消費紅紅火火的鼠年,冒出了不少「新花樣」,「進博同款」為傳統新年增添「洋味」。
來自遠方的,還有產自大江南北的「土味」年貨。藉助電商,「地方特色土貨」專區的銷售熱火朝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原生態產品「直通」上海人的餐桌,也為留在此地的「新上海人」解了一份鄉愁。
這兩天,懂經的上海阿姨爺叔不去超市賣場買年貨了,他們坐著旅遊大巴,參加「虹橋品匯-國家會展中心」一日遊,一邊和進博會的明星展品古董車合影,發在朋友圈裡,一邊自帶購物車,淘回了「進博同款」作年貨。
「以前買點進口貨不得了了,要靠出國的親戚朋友『人肉』帶回來。阿拉姐夫20多年前去德國出差,帶回來一包水果糖給我們,捨不得吃。」在虹橋品匯的食品健康館,葉蘭英指著高高堆起的進博商品年貨禮盒說:「現在進口商品不稀奇了,你看,『足不出滬,買遍全球好貨』,形容得再恰當不過了。」
比利時的巧克力、英國的太妃糖、德國的餅乾、韓國的堅果,都是阿姨爺叔購物籃裡的熟面孔。而在食用油區域,橄欖油、亞麻籽油、葡萄籽油、米糠油、牛油果油、椰子油、茶籽油等豐富的種類讓人大開眼界。烏克蘭葵花籽油在進博會後成為網紅商品,如今已累計銷售1.2萬桶。「烏克蘭葵花籽油確實合算的,比國產的價格都便宜,我今天買了六桶,自家留兩桶,其他的送人。」家住靜安區的吳阿姨說,大年夜兄弟姐妹都要來她家吃年夜飯,回去的時候一戶送一桶油做伴手禮,「進口的,又有面子又實惠。」
既然是過年,自然少不了美酒。來自義大利、西班牙、喬治亞等國家的紅酒琳琅滿目,從9999元一瓶的收藏級紅酒到49元兩瓶的大眾化餐酒,應有盡有,滿足市民們不同的需求。虹橋品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第二屆進博會閉幕之後,人氣最高的一款義大利白葡萄酒已經售出了500多箱,年前更是迎來了消費高峰。「很多人都是一箱箱地買。」
當購買「進博同款」成為過年的新時尚,G-Super綠地優選超市的年貨節也包括近200款進博同款商品,其中就有越南堅果、日本曲奇等多款新品。「這款紐西蘭的野地花蜂蜜,還有牛奶,我之前在新聞裡看到過的。」蔣小姐看了看產品標籤,在購物車裡放了兩箱牛奶,準備過年時送給爺爺奶奶。「老人家也喜歡趕時髦的,到時候和他們一說是『進博同款』,肯定心裡開心。」
臨安的山核桃香而不膩,殼薄粒大,每年都要稱上幾斤。東北的香菇木耳是過年少不了的山珍乾貨,團圓飯裡的烤麩、全家福都有它們的身影。新疆的駿棗也要買上幾大包,既是送禮佳品,也是自家燒紅棗蓮子湯,做八寶飯要用的原材料。
對於上海的馬大嫂們來說,買齊全國各地的南北貨是過年的必選動作,各地的特產在他們的心裡都有一本帳,只挑來自原產地的尖貨。因此,這兩天南京路、淮海路上的老牌食品店裡,擠滿了前來採買年貨的市民,營業員們忙得腳不沾地,把天南地北的年貨裝進各家的購物袋裡。而對於在這裡過年的新上海人來說,地方特色土貨還是家鄉的味道,要趕在年前在網上採購一番。
趕在年前快遞員收工前,老家在遼寧丹東的林楓在網上下單買了兩盒辣椒醬拌蜆子肉,一大包烤蝦和毛桃幹。「這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東西,既可以當做零食,也能入菜。」剛做爸爸的他今年和老婆孩子一起留在上海過年,為了緩解思鄉之情,在電商平臺買了不少老家的年貨。而為了嘗鮮,這個北方人也買了不少南方的年貨。「廣州酒店的叉燒包、蝦餃、核桃包,四川的雞蛋幹和火鍋底料,還有湖南的臘肉,都囤了不少。現在各地特產在網上都有賣,過年在家研究點新口味,也是一種樂趣。」
買進口貨要注意什麼?只買對的,而不是貴的。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法國紅酒身價不菲,比利時巧克力也不便宜。但隨著全球商品匯聚國內,進口商品「高高在上」的身價已經是「過去時」了。比國產葡萄酒、食用油、糖果更便宜的同類進口產品,在不少渠道都能買到。這一方面是因為競爭激烈,虛高的價格回歸正常,一方面也是渠道更暢,降低了國際貿易的成本。
因此,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商品時,不應該迷信高價,而要看懂標籤,了解原產地、配料、生產日期等關鍵信息,確保安全消費。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張鈺芸
圖 片 | 劉 歆 楊建正 種 楠 採訪對象提供
編 輯 | 陸佳慧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