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本味

2021-02-17 杜仁康

夏日,戶外到處都是炎熱的,也只能呆在室內,慢瀹一盞茶,靜讀閒書。一個人在家喝茶,聆聽窗外的蟬鳴聲,聲聲相連,此起彼伏,很有節奏感。往昔聽此「知了」聲會生出許多煩惱來,近日,倒覺有趣,也許是心境變了。

       喝茶,就是這樣,寒天喜歡焙火重的茶,炎陽天則喜歡清淡的茶,身體本能的反應,也許是最高的判斷。

茶事中,一個人喝茶是境界,與知己喝茶是緣分。沉浮是茶的外表,苦甘是茶的氣質,濃淡是茶的內涵,嫋嫋飄起的茶香,是茶的一種態度,飄然無居,逍遙自在。

       茶的種種境界,種種況味,都是文化給予的標籤,是人類思維的「玩物」。文化愈深,茶的標籤就愈精緻,粗茶淡飯本是日常,但日常被文化加工了,便獨居高處,少了煙火味。

       茶,到底是日常的慵懶,還是精緻無煙火?這裡,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茶還是那個茶,本來現成無礙的,喜歡在上面貼什麼標籤,那都是個人的事情,不影響茶的本味。

世間,處處都是緣起,如何把握重重無盡的緣起,這是值得思考的,一個人在塵世的行走中,如何安身立命?可以從願力上體會,也可以從緣起上觀照。車水馬龍的鬧市,攜一份清涼安住當下,是極難的,但要努力。一杯茶,一把蒲扇,輕輕晃動扇子,習習涼風,比空調的風溫潤許多。

一杯茶淡淡的,可以反覆的品味,因為淡,心就要更細,不然其中的妙味,就難被覺受。一抹淡綠,滿足了雙眼的需求,茶煙的嫋嫋,雲裡霧裡的感覺,如仙境般,讓人暫離紅塵的錯覺。茶香,飄散在不大不小的茶室,在半閉窗簾的微暗中,氛圍恰適。

       心靜如水,一杯好茶的出現,就像湖面泛起的波紋,心動了。茶香瀰漫,恬淡愜意,安住當下,什麼也不想,就這樣隨意,任性,聆聽,回味。鬧市車水馬龍,於此鬧市取一隅,靜靜的品啜一盞清茶,也許是這個夏天最上乘的款待。

      芬芳的茶煙,獨處有涼風,夏天便是愜意的。喝茶,要有自己的追求,但也需適度,不可固執。凡事皆有度,過了則成災,一味藥,適度可以救命,過了則成毒。

品茶,其實只是滿足自己的私慾,在茶的諸味中尋覓適合自己習氣的茶,然後把自己迷惑。一個人對茶香的體會都是唯一的,我體會到的味道,你永遠不知道;同樣,你體會的味道,我也永遠不知道。各人喝各人的,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有的只是語言上的迷惑。

      從茶的味道上,如是體會,生活的其他的方方面面也如是。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個人的世界,獨一無二的,但又交融無礙,重重疊疊,所以有百千萬億的眾生,就有百千萬億的世界。

      喝茶,也是這樣,每個人所品嘗的味道都不一樣,所以,選擇一款自己喜歡的茶,默默的瀹,靜靜的品,管不了那麼多,適合自己的,就是最美的相遇。

相關焦點

  • 茶的本味
    茶事中,一個人喝茶是境界,與知己喝茶是緣分。沉浮是茶的外表,苦甘是茶的氣質,濃淡是茶的內涵,嫋嫋飄起的茶香,是茶的一種態度,飄然無居,逍遙自在。茶的種種境界,種種況味,都是文化給予的標籤,是人類思維的「玩物」。文化愈深,茶的標籤就愈精緻,粗茶淡飯本是日常,但日常被文化加工了,便獨居高處,少了煙火味。茶,到底是日常的慵懶,還是精緻無煙火?
  • 摩詰茶會 | 追尋「本味 本真 本心」的生活方式
    第二道為勐樂山「阿摩羅」茶,其茶味以柔入霸,再由霸而柔、齒頰留香,暗含起伏變化,氣韻久醇;第三道為勐樂山「金印」茶,滋味甘甜細膩,舌底生津,柔潤清甜,緩緩滑下,似行走天地間,立身湖心亭。摩詰茶會 | 追尋「本味 本真 本心」記一場秋末的暖心茶會
  • 茶味,生活本味
    茶人會說:「生活就是我與茶杯的距離,閒暇之餘,體會到一杯清茶的心意。」生活,為什麼要茶?有茶相伴的日子,生活總來得更有滋味些。早起,無論是陰天或是晴天,一杯散發著淡淡芳香的茶令人倍感溫馨。美好的一天,就從一杯茶開始了。靜心品一杯清茶,放空自己,讓心放下煩惱只是幾分鐘甚至幾秒鐘的事。
  • 他們用73秒,萃一杯本味鮮茶
    精粹咖啡,精選阿拉比卡咖啡豆,鎮店之寶小哥用心萃煮,讓你能喝到超乎意料的香濃。liv哥強推:碳培烏龍茶拿鐵 精萃特調 精粹美式無數次努力調試的配方,無數次努力優化的流程,無數次堅持的高品質原料,這一次,老陳和他背後的團隊想走到幕前來,用73秒,萃一杯本味鮮茶給你。堅持選用純天然花草茶,壓力萃取,現萃鮮茶,完美釋放茶葉的絕佳營養和絕好口感,保存茶葉最原始最純正的醇味。
  • 《茶泡飯之味》:結了婚的夫妻就是一碗茶泡飯,平淡才是細水長流
    就如同日本的傳統飲食茶泡飯那般,形式雖簡單,味道雖樸實,卻在平淡之味中蘊含著令人熟悉和安心的生活本真。《茶泡飯之味》是日本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執導拍攝的一部家庭題材影片。這部電影的主題和小津導演以往作品中主要探討的日本傳統家庭中的親子關係不同,《茶泡飯之味》是圍繞夫妻關係和男女情感展開敘事的。
  • 蘭貴人茶,烏龍茶之「添香加味」茶,湯色橙黃喉韻強勁,回甘生津
    何為「蘭貴人」茶? 屬於烏龍茶中的 「添香加味茶」:「蘭貴人」 茶,學名 「人參烏龍茶 」、「 甘草烏龍茶 」。屬於烏龍茶中的 「添香加味茶」,歸為 「再加工茶」 或 「複合茶」 類。「蘭貴人」 茶,有 「第一美茶」 之稱。顆粒大小均勻適中、圓潤飽滿,色澤綠潤。屬中性茶,不熱不寒,不淡不釅。 「蘭貴人」 茶的原料:以原產於我國臺灣省、海南島五指山的中小葉種茶樹,製作成的烏龍茶為原料。
  • 阿蒂仙 綠夏清茶 茶味茶味的香水
    阿蒂仙 綠夏清茶  氣味:茶葉 茉莉 香檸檬  檸檬 薄荷 馬黛茶 雪松 麝香  ①這款香的前調剛開始是清新的香檸檬調,沒有什麼酸感,很清新,不過很快就有茉莉的清香出現,  ③後調稍微有一點點苦澀,馬黛茶的存在感還是不弱的,脂粉感在後調也濃了起來,雖然麝香與雪松的加入是為了延長留香時間與增加點質感,不過這裡反倒讓粉感起來了許多,後調的茉莉與吲哚味又變重了起來,皂感稍強,香調比較溫柔。
  • 《茶泡飯之味》:夫妻是一碗茶和飯,平原是一條長河
    就像日本傳統食物一樣,茶和米雖然形式簡單,味道簡單,但卻包含著一種熟悉而令人安心的生活本真。《茶泡飯之味》是由日本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執導的家庭電影。本片和小津導演以往作品的主題主要是討論日本傳統家庭中不同的親子關係,《茶泡飯之味》是基於夫妻關係和男女情感。
  • 茶杯宜茶,可助茶之味
    品茶之細,由杯開始。同樣泡一種茶,注入不同茶杯,產生不同湯色滋味,味久回甘,境遇大不同。而自用杯,從選擇一隻主人杯開始。什麼是主人杯?自己專用的杯子,何種風格顯露出的是持有者的身份地位、品位、喜好。好茶杯首先要好用,宜茶,助於茶之味。如何選擇自己的第一個品茗杯呢?
  • 三毛部落訪茶系列讀後感||三毛部落的茶之真味/顧老
    中國畫,一定要有詩,才能詩情畫意,訪茶系列,恰恰是詩情悠悠的畫,畫意濃濃的詩。畫的正中,是勐宋茶山,茶山之巔,有一座涼亭,涼亭的上聯是:依稀人摘雨中茶,下聯呢,暫缺。《芭蕉之美》,作者是我的老師,我不想用任何讚美的語言評論這篇文章,只想說,她為訪茶系列這幅畫又增加了新的意境,是的,一幅畫,如果僅僅是茶的綠色,會顯得單調,芭蕉葉的輪廓、芭蕉花的色彩,給這幅畫增添濃濃的暖色,也讓冷色的茶綠生動起來。
  • 玉之緣 茶之味
  • 《茶之書》:艱辛不易的2020年,重讀這本守護心靈的茶之書
    第一次讀日本作家岡倉天心的《茶之書》(臺灣作家谷意譯本),是在2020年的年初,那時的疫情正處在「烽煙四起」的嚴重狀態。封閉在小小的空間,書籍便成為打發無聊的最好伴侶。一本《茶之書》,讓因為疫情而心情焦灼的我平復了不少。讀完之後真覺得有唇齒留香的感覺,於是乎逢人便推薦之。
  • 走進科技茶丨一撕一泡三秒即溶,呈現黑茶本味
    紅網時刻新聞12月18日訊(見習記者 蔣琴娟 實習生 劉巧靈)作為創新產品,「臻溪」全金花黑茶茶珍打破黑茶常規衝泡方法,只需要一撕、一泡,三秒就能享受一杯風味獨特,口感豐富的好茶。用冷水或者熱水衝泡全金花黑茶茶珍均可,1g加上400mL不超過50℃的溫水,口感最佳。「臻溪」全金花黑茶茶珍茶湯。出現在人們手中的產品看起來越是簡單,就越是飽含了設計者的用心。「臻溪」全金花黑茶茶珍採用源自於「黑茶之鄉」的優質茶葉原料,經21道工序純物理精煉提取。
  • 別再概念炒作了,可可粉味,巧克力味,梅子味,都不是白茶的本味
    茶葉會帶酸味,與之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在不正常的情況下,發酵太過頭了,才會帶有酸味,也就是所謂的梅子味。這裡的不正常的情況,歸根結底是茶葉的含水量超標了。茶葉中的水分過多,在高溫高溼的環境內,就會誘發生出酸味。
  • 茶味豈在茶中,實在茶湯之外
    讀完這兩篇,繼續倚在床頭,咂摸了一會兒後味,好像還是在喝一杯茶。於是想到,散文的信息量問題。同樣平淡的生活日常,有人寫來洋洋灑灑,信息量卻不大;有的人信手寫來,卻有一股子醇厚味道。老賈的小說,我常常讀不完。這兩篇小品文吧,我琢磨著,要是換一個作者的名字,譬如未曾見過的作者,我會不會也覺得好呢,或者說,就一下子也覺得好呢——難說。那麼,這是什麼原因?
  • 資深茶人士說:本是同根生,茶味卻不同!
    茶味清新淡雅,既能解渴又能養生,對中國人來說,喝茶是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現在的人把飲茶當作是一種十分雅致、悠閒的生活態度。大家喜歡在工作業餘時間,泡一杯茶,看見茗香嫋嫋升起,釋放著沁人的茶香,心情也會隨之變好。
  • 兩宋茶事:煎茶與點茶的意蘊之別 | 籤名本
    茶之佳品,芽櫱微細,不可多得,若取數多者,皆常品也。茶之佳品,皆點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齊己茶詩曰:『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丁謂茶詩曰:『末細烹還好,鐺新味更全。』此皆煎茶啜之也。煎茶啜之者,非佳品矣。」此說雖然不很完全,但用來概括一般情景,大致不錯。不過付諸吟詠的兩宋茶事,煎茶與點茶之間,隱隱然又有著清與俗之別。陳與義《玉樓春·青鎮僧舍作》「呼兒汲水添茶鼎,甘勝吳山山下井。
  • 茶之道,心道也
    清代茶人陸次雲論茶有曰:「龍井真者,甘香如蘭,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乎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陸羽在《茶經》中則提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 品才子與佳人,味雲茶之餘韻:茶空間與時裝的跨界走秀
    2020年9月26日,品·味——至翦2020秋冬新品發布會在雲南昆明·雲茶堂茶道生活館圓滿舉行。 本次發布會,以品與味」為主題——」品才子與佳人, 味雲茶之餘韻」,這是一場茶空間與時裝的跨界走秀,發布會空間位於昆明煤機廠內的雲茶堂。
  • 香水和茶的結合,茶味究竟能有幾分
    經過篩選,小編選擇了以下幾款香水進行試香,對其是否有「茶味"這一點,進行評價。1. 寶格麗 大吉嶺茶 Bvlgari Pour Homme▲寶格麗大吉嶺茶與大吉嶺茶大吉嶺紅茶是產於印度大吉嶺高原一帶的茶,是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氣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帶有葡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