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救治多例超低出生體重兒、超早產兒,婁底市中心醫院創造生命奇蹟

2020-12-15 騰訊網

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6日訊(通訊員 劉紫寒)體重0.58千克,胎齡25+4周,在內行人眼裡,這是兩個小到不可思議的數字,面對如此低體重的超早產兒,救治難度前所未有,醫護人員需要向醫學極限發起挑戰。婁底市中心醫院四病室(新生兒科)專家團隊以高超的醫療技術創造出了多例這樣的生命奇蹟。

層層闖關突破重重難題 拯救珍貴「小人參」

4月23日,因胎膜早破、產程發動、橫位、疤痕子宮,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6個多月,體重僅0.58千克的早產兒小人參(化名)在婁底市中心醫院專家團隊的協作下剖腹產出生。

「孩子當時情況非常危急,無自主呼吸,心跳微弱,對刺激無反應,我們立即進行心肺復甦,氣管插管上有創呼吸機,隨即通過『移動ICU』轉運系統直接轉送到我們新生兒科。」小人參的管床醫生、該科副主任醫師文波回憶道。

看著不過巴掌大小,臉色發青的寶寶,家長再三請求:「醫生,求求你們救救他吧!」新生兒科主任、主任醫師王淑蓮安慰說:「請放心,我們一定盡全力救治!」

話雖如此,但面對患兒險峻的病情,怎麼救?王淑蓮組織全科醫護人員多次開展病例討論和大查房,且不斷評估,修正治療方案,實時精細調整,護理團隊由護士長曾豔帶領科室護理骨幹組成「一對一」特護團隊,對患兒進行24小時專人護理。

患兒住院期間先後出現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腸旋轉不良、敗血症、新生兒肺炎、呼吸衰竭、酸中毒、高血糖、高脂血症、貧血、凝血功能障礙、應急性潰瘍、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視網膜病變等多種疾病,以王淑蓮為首的新生兒救治團隊聯合小兒外科、眼科、放射科、超聲診斷等多學科,接連攻克重重難關。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先前黑乎乎的小人參,終於長成了體重2.57千克,能自吮完成吸奶量、自由呼吸、白白胖胖的可愛寶寶。

25+4周試管嬰兒呱呱墜地 專家力保孕育夢

無獨有偶,7月10日,在該院新生兒科大門外,另一對喜氣洋洋的夫婦也接回了自己胎齡不過25+4周的寶寶成成。想到3個月前,剛剛出生的小成成還只是一個拳頭大的小寶寶,呼吸微弱,現在卻白白胖胖、健康地裹在襁褓裡,他們不禁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這對夫妻來自婁底漣源,因自然懷孕較難做了試管嬰兒,懷胎期就不是很安穩,懷孕差不多6個月後,產程臨時發動,當地醫院無法救治,急忙將孕婦送到了婁底市中心醫院。

「這是我們見過胎齡較小的寶寶,」該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王燎原表示,「胎齡6個月左右的孩子,發育不完善,救治難度大,一方面我科有豐富的救治經驗,另一方面家長救治的願望也非常強烈,給了我們信心。」

孩子在產科一落地,新生兒救治團隊立刻全程監護,通過「移動ICU」轉運系統直接轉送到新生兒科。新生兒同樣面臨著呼吸、感染、營養、餵養、黃疸等不下八九關,每一關都是暗藏洶湧波濤,每一關都可能危及生命,專家團隊以豐富的經驗、高超的醫術,不厭其煩地治療和照顧,終於使新生兒轉危為安。

「其實這都不是個例,」王淑蓮表示,「最近幾年,我們科室救治的早產兒中,胎齡從27周到26周、25周、24周,體重從0.8千克、0.7千克、0.675千克再到0.58千克,數字逐步減低,成功率逐漸上升。通過對這些病例的成功救治,我們不斷突破自己,救治能力水平不斷提高!」

相關焦點

  • 婁底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多例超低出生體重兒、超早產兒
    人民網長沙8月1日電 體重580克,胎齡25+4周,在內行人眼裡,這是兩個小到不可思議的數字,面對如此低體重的超早產兒,國內僅有零星報導,尚無較多經驗可循,救治難度前所未有,醫護人員需要向醫學極限發起挑戰。然而,婁底市中心醫院四病室(新生兒科)專家團隊創造出了多例這樣的生命「奇蹟」!
  • 「奇蹟」出生時還不到一斤!25周雙胎超低體重早產兒被成功救治
    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的全生命護航體系保駕護航之下,經過連續116天的救治,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健康出院。
  • 胎齡26周僅500克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超低體重早產兒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5日訊(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日前,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醫療中心一病區成功救治一例胎齡26周且出生體重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刷新了廣西最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救治的記錄。歷經長達100多天的精心醫治,該超低體重早產兒順利停氧康復出院,體重增長至2380克,能全量經口餵養。
  • 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成功救治胎齡25周超低出生體重兒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陳凱婷、葛亞男報導:近日,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團隊成功救治一名胎齡25周、出生體重59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君寶。歷經102天的悉心救治,出院時君寶體重增至2.815千克,身長也由出生時29cm長至48cm,成功脫氧,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 670克超低出生體重兒PICC置管成功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鄧純 舒慶霞)1月8日,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護師楊恵質、主管護師鄧純受醫院委派,成功為沅陵縣人民醫院一例體重僅67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實施PICC置管術(經外周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為危重超低出生體重兒開闢了持續、有效的靜脈通道。
  • 奇蹟!巴掌大的超早產兒被救活
    「連闖三道生命難關,這個小傢伙生命力真旺盛!」11月17日,在歷經141個晝夜的緊張搶救和康復護理後,體重從出生時的530克增至3千克的新生兒亮仔(化名),終於從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暖箱回到媽媽陳女士的懷中,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 廣州超低胎齡龍鳳胎早產兒今日出院!「小姐姐」出生時體重僅465克...
    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啟動全生命護航體系,醫護人員連續116天接力救治,助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順利出院。
  • 孕26周體重僅500克 河南刷新最低體重早產兒救治記錄
    人民網鄭州11月4日電 (程明輝)歷經90多天夜以繼日的堅守,河南省兒童醫院用愛心和智慧創造了生命的奇蹟——鹿邑縣一名孕26周體重僅500g的早產兒成功獲得救治。11月4日上午,小嬰兒終於回到了媽媽溫暖的懷抱,這也再次刷新了河南省救治成功最低體重早產兒的記錄。
  • 早產寶寶「歷險記」 北京世紀壇醫院成功救治26周超早產兒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裡,北京世紀壇醫院新生兒科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小寶寶,胎齡26周、體重只有800g的超早產兒——大磊磊(化名)。 超低出生體重兒,各器官發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併發症多,救治過程漫長,對新生兒科的綜合救治能力要求很高。這個寶寶對北京世紀壇醫院年輕的新生兒科團隊來說是巨大挑戰。
  • ...兩個多月精心呵護,不到1斤8兩的超低體重兒,長成5斤多的健康娃娃
    揚子晚報網8月25日訊(通訊員 王豔晴 記者 陳詠)記者25日從揚州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新生兒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出生體重僅890g(不到1斤8兩)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救治,這個出生只有「巴掌大」,令家人擔心不已的孩子,體重增至2520g,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已於20日順利出院。出生時「巴掌大」6月9日夜間,該院新生兒科病房接到電話:「快!產房一個懷孕26+6周的產婦即將分娩,趕緊來保駕!」值班醫生劉偉偉迅速趕到產房,不一會,該產婦娩出一男嬰。
  • 巴掌寶寶的 170天 出生時僅400克,經救治170天體重增至2980克
    回想起康康(化名)出生那天的場景,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二科護士長蔣進英記憶猶新。 出生時體重僅400克,全身皮膚薄如膠凍,透過薄薄的皮膚甚至都能看到她微微跳動的心臟。 經過170天的救治,在省婦幼保健院,醫護人員和這名「巴掌公主」一起創造了一個關於生命的奇蹟。
  • 出生體重只有1斤多!順德25周超早產雙胞胎健康出院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歐陽志強 通訊員 黃欣英又一次生命的奇蹟,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665g、880g超早產雙胞胎兒於近日順利出院。此前,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曾成功救治了包括出生體重550克、胎齡23周等在內的眾多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但像這對胎齡只有25周餘,出生體重那麼輕的雙胎寶寶尚屬首例,在省內也頗為罕見。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肩負著整個順德地區早產兒特別是危重的極早早產兒的搶救工作,為順德人民保駕護航。
  • 生命奇蹟!刷新河南記錄 體重500克巴掌寶寶順利出院
    所幸,在河南省兒童醫院早產兒重症監護室,經過90餘天的奮力救治和日夜守護,小早早被養成4.2斤的「大寶寶」。11月4日,小早早就要出院了,至此,再次刷新了全省救治成功最低體重早產兒的記錄!提前到來的天使父母最寶貴的孩子11月4日上午,在早產兒重症監護室家庭參與式護理病房,媽媽把早早摟在懷裡,久久看著她,眼神捨不得挪開。
  • 不足26周降生,出生體重僅1斤,超早產兒果果如何「闖關成功」?
    不足26周降生,出生體重僅1斤,超早產兒果果如何「闖關成功」?2020年6月5日孕25+6周時,病情進展到重度先兆子癇、胸腔積液、腹腔積液、低蛋白血症、胎兒臍血流異常。為了保證母兒的安全,必須急症剖宮產。新華醫院新生兒科接到產科消息後,立即派危重兒轉運團隊趕至手術室,產兒密切合作,共同保障產婦和寶寶的安全。胎齡小於26周的寶寶屬於超早產兒,各個臟器發育不完全,救治難度大。
  • 我國最大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數據首次公布
    央廣網上海8月12日消息(記者楊靜)近日,「中國新生兒協作網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臨床數據首次公布。該隊列研究由中國新生兒協作網牽頭建立,將25個省、直轄市的57家三級醫院的10823例早產兒(胎齡小於32周或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納入2019年統計數據,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規模的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
  • 濰坊首例新生兒CRRT技術搶救急性腎衰極低出生體重兒成功
    人民網濰坊12月10日電 近日,濰坊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NICU)成功開展了濰坊市首例新生兒CRRT(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治療項目。搶救患兒1490g,創造了省內CRRT治療極低出生體重兒的新記錄,走到了全國前列!標誌著濰坊市婦幼保健院危重新生兒的救治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 全球每年約110萬例早產兒死於併發症 母乳是高危早產兒的救命稻草
    也就是說,平均每10個新生兒裡,就有1個是早產兒。在這些早產兒中,全球每年大約有110萬例死於早產併發症。儘管近年來醫學不斷進步,我國早產兒存活率已大大提高,但是我國早產兒人數依然在世界排名第二位,僅次於印度。會上,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王丹華教授強調,早產兒生存面臨的挑戰來自於醫學與社會兩大因素,出院後還面臨生長遲緩、感染性疾病、發育落後、代謝症候群等問題。
  • 24周超早產兒出院,體重720克!嬰兒能存活體重最低是多少?
    而超早產兒,則是指孕24周-28周之間生產的胎兒,大概是懷孕5-7個月之間。這段時間就看到幾個超早產寶寶出生的新聞。02無獨有偶,差不多同一時間,廣西也有一個在醫院住了97天的「巴掌寶寶」。這個在媽媽孕30周時接受了剖宮產手術,比小星星在媽媽肚子裡待的時間要長一些,但是他出生後的體重卻更低,只有600克。
  • 桂林「巴掌大」寶寶出生時只有600克:如何預防超低體重早產兒
    以前看過一張圖片,一雙手捧著一個新生兒寶寶,當時認為是一種藝術誇張,沒當回事,但是現實生活真的就有如同巴掌大的早產兒。所以,當這名寶寶出生時,僅僅600克,比成人的手掌只大一點,各個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他的血管和頭髮絲一樣細。當時的新生兒負責人說:低於1000克出生的新生兒屬於超低出生體重兒,這樣的孩子要經歷呼吸,循環,消化,營養,感染等5大關卡,而在救治過程中,併發症也很多。
  • 沅陵縣人民醫院:成功救治孕30周體重1160克極低體重兒
    沅陵融媒 近日,出生僅1160克極低體重兒張某毛毛在媽媽的帶領下來到沅陵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複查。複查結果,發育正常,體重已達2300克,喝60毫升牛奶。媽媽張某一個勁的感謝醫務人員保住寶寶的生命。成長來之不易,而這,多虧了沅陵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和滿腔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