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我喜歡上自己做豆漿。晚上泡好黃豆,早上用攪拌機磨碎,加水煮沸後過濾好。
當時我和先生住在上海的老公寓,每家的廚房都在走廊裡。這樣一來,一天三餐做飯的時段,就是和鄰居大嬸大叔們的交流時間。
每次做完豆漿,都會產生相當分量的豆渣,我會留下來做菜用。炒豆渣、豆渣漢堡、豆渣蛋糕、豆渣餅乾……能做出好幾道菜和點心。
但過了一段時間,我慢慢對自製豆漿失去了熱情,除了因為早上做豆漿有點兒費勁,還有一個小小的原因:有一次鄰居阿姨看到擱在小碗裡的豆渣,熱心告訴我:「我們不吃豆渣,那是餵豬用的。」
雖然豆渣我還是捨不得扔,但又不好意思被人家認定是吝嗇鬼媳婦,一來二去乾脆不做豆漿了。
後來通過和網友的交流,我發現在各地還是有不少豆渣菜餚:可以加麵粉和雞蛋做成豆渣餅,可以和切細的青菜同炒,還可以做成油炸丸子。
中國幅員遼闊,總有人想到吃它的吧,看來只是那位上海阿姨的認識不同。當然話說回來,不管在中國或日本,確實不少飼養場用豆渣養豬。
在日本,豆渣是一種物美價廉的家常食品。它富含膳食纖維和粗蛋白,又有低熱量、低脂肪的優點。
膳食纖維增加飽腹感,在減肥期間食用可緩解飢餓,同時有助於防治便秘,能使健康瘦身效果更顯著。
豆渣還含有微量元素等,尤其是鈣質,每 100 克豆渣中的含量高達 80~100 毫克,能防治骨質疏鬆。
在老家,最普遍的豆渣菜是炒豆渣:先炒熱香菇、胡蘿蔔等材料,再加豆渣幹炒一會兒,最後加料酒、糖和醬油調味。
這個小菜可以說是很普及的家常菜,可以講是公認的「母親之味」。日本超市的熟食區經常能看到小包裝的炒豆渣,方便懶得自己下廚的單身年輕人,工作忙碌一天後,可以一邊品嘗一邊想念故鄉。
對了,在日本關東地區(本州以東京、橫濱為中心的一帶),人們會把炒豆渣叫作「卯之花」(unohana)。「卯之花」是一種虎耳草科的灌木別稱,中文名叫溲疏,一到夏天便滿樹白花,非常悅目。
古人對自然和生活的觀察很神奇也很巧妙,原本乾巴巴的豆漿副產品,稱作「卯之花」就給人潔淨素雅之感。
日本的一般家庭不太會自製豆漿,要喝豆漿通常得去超市買,若要喝新鮮的,可以去街區裡的豆腐店。
豆渣也一樣,超市和豆腐專賣店裡都有袋裝豆渣,一包(大約 200 克)50 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 3 元不到。
若你住在商店街附近,而且有常去的豆腐店,那店主也許會說:「不用客氣啦,你要多少就拿多少!」
考慮到日式炒豆渣和中國的做法差異不大,於是建議大家試試「豆渣漢堡肉」。豆渣漢堡肉用的是雞胸肉末和豆渣,都是低脂肪低熱量的減肥佳品。
最後告訴大家我為什麼喜歡用豆渣的最大原因……因為料理時不用刀切,就可以直接下鍋!既減肥又省事,真是懶主婦的福音啊。大家得閒不妨一試。
豆渣漢堡肉餅
2~3 persons | 40 mins
營養信息
熱量.約 276.0 千卡
碳水化合物.約 13.9 克
脂肪.約 14.3 克
蛋白質.約 21.7 克
食材
雞胸( 肉末).150 克
豆渣.120 克
牛奶.2 湯匙
大蔥末.2 湯匙
生薑泥.少許
日式高湯(粉末).2 湯匙
植物油.半湯匙
蘿蔔泥.100 克
小蔥末.適量
醬油.適量
做法
①準備豆渣和蘿蔔泥將豆渣放入大碗裡,加牛奶後攪拌均勻。另做蘿蔔泥,放入冰箱備用。
②成型肉餅:另外準備一個大碗,將雞肉末、大蔥末、生薑泥和日式高湯(粉末)攪拌。開始有一定的黏度後加入步驟①的豆渣,並攪拌均勻。將肉餡分成四至六個小塊並成型。
③煎肉餅:準備平底鍋,放一點植物油並預熱。放入步驟②的豆渣肉餅煎制。肉餅上盛少許蘿蔔泥和小蔥末,按個人口味加少許醬油。
TIPS:
將肉餅裝盤時,可以鋪一兩枚青紫蘇,肉餅會帶有清香。
你愛吃什麼豆製品?
text.吉井忍 | photo. 吉井忍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食帖新書
《超簡單!食帖烘焙全書》
好的生活,其實是特別「貴」的做如何用一杯能量果蔬汁喚醒身體News!
食帖新書!
一本從0到1學烘焙的完全指南!
《超簡單!食帖烘焙全書》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就能快速入手!
▼點擊【閱讀原文】
▼立刻入手《超簡單!食帖烘焙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