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土地面積那麼小,為何能單挑美蘇英法等世界大國?

2021-01-15 騰訊網

二戰時,德國土地面積那麼小,為何能單挑美蘇英法等世界大國?

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也是二戰的主要發起者。作為二戰的頭號法西斯國家,德國成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作戰目標。但是其實德國在二戰初期的優勢巨大,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德國在二戰爆發前採用了切麵包的手段,分階段奪取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區乃至整個國家。

首先,得益於德國經濟的復甦和崛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工農業和經濟損失嚴重,同時德國還要償還巨額的賠款,可以說德國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但在戰後德國得到了美國的援助,美國向德國提供了巨額的貸款和各種扶持,讓德國經濟迅速恢復。

時至今日,德國依然擁有全歐洲最高的GDP,這應該歸功於德國百折不撓的化工與製造業(被反覆拆解又重新建立,依舊承擔著提供工作和稅收的重任)。德國至今以戰前一半的國土(三十五萬平方公裡,修正)養活了比戰前更多的人口(八千兩百萬)。

德國一開始要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德國借著這個力量,又對奧地利下手了,德國吞下奧地利,面積幾乎翻倍;德國又吞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於是德國又切下了一塊麵包,等到德國吞了波蘭,英法已經不敢輕舉妄動了,而當德國吞下法國的時候,歐洲能夠打擊到德國的,也就只有蘇聯了。

相關焦點

  • 德國面積不如中國一個省大 為何戰鬥力那麼強?二戰單挑四大強國
    而我們所熟知的軍事強國蘇聯,也沒能夠與德國抗衡,被德國軍隊打的不堪一擊。德國軍隊的戰鬥能力和戰績,讓全世界的軍隊感到恐懼和震驚。這時有人可能會感到非常疑惑。德國的面積很小,並不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甚至還不如中國的雲南省的面積大,那麼它為何能完成單挑四大強國的成就呢。德國的面積為三十五萬平方公裡,的確不是一個面積上的大國。
  • 德國面積還沒雲南大,為何二戰時能單挑美英法蘇四大強國?
    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同時也是二戰的發起國,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二戰全面爆發後,德國的機械洪流席捲整個歐洲大陸,素有歐洲第一陸軍強國之稱的法國都不是德軍的對手。隨著戰事的進行,蘇聯、美國先後被捲入戰爭。
  • 德國面積還不如雲南,為何二戰敢單挑英法蘇?跟現在的以色列一樣
    我們知道,德國不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與國,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的發動國,尤其在二戰期間,德國幾乎用一個國家的力量橫掃歐洲,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只抵抗了一個多月時間就投降了,英國也在德國的空襲下瑟瑟發抖。在蘇德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連英國和美國都不看好蘇聯能抵抗德國的進攻,可見德國實力的強大。
  • 二戰時日本和德國的差距有多大,如果單挑誰能贏
    首先,我們來分析下雙方的實力。從總體上來講,德國的實力更雄厚。我們僅以工業和經濟為例,二戰前德國的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14%,德國在吞併大半個歐洲以後,其工業產值比重上升到30%左右。而日本的工業產值在二戰中巔峰時期的佔比也不超過4%,可以想像日本和德國的差距。二戰期間,德國(不含佔領區)生產鋼鐵18770萬噸、電力4140億千瓦時、石油4620萬噸、煤炭345500萬噸。
  • 二戰中,唯一一個不參加戰爭的世界大國,它為什麼能全身而退?
    二戰是非常殘酷的,是血腥的,是滅絕人性的。如日本的大屠殺給中國人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心靈創傷,德國的猶太人滅絕 政策,把世界變成了猶太人的地獄。當年的二戰,世界各大國都不能一身倖免,或多或少的都陷入了二戰的泥潭中。嘗盡了苦難。
  • 二戰時的日本有多強?為什麼敢「單挑」整個亞洲甚至挑釁美國呢?
    日本在二戰時期強大與否得看和什麼人相比,在亞洲日本絕對稱得上巨鱷,但從整個世界來講,日本可以稱得上強國,但和美國、蘇聯、德國這些國家相比,日本那點實力就不值一提了。日本的軍事實力在二戰時期屬於嚴重的「偏科」。二戰時期日本海軍實力非常之強大。
  • 為何有人認為二戰德國元首是「穿越者」?德國黑科技武器確實罕見
    文/紀布話說,在二戰初期的納粹德國,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與此同時,大家也會想到他們的元首,正是因為有他的領導,才促使德國不顧一切地發動了二戰。鑑於德軍在二戰中的各種表現,網上曾有很多朋友對希特勒產生了懷疑,認為他是一個穿越者,為何這麼說?
  • 德國有多大可能性打贏二戰
    二戰爆發時德國連同被其佔領的奧地利、蘇臺德、阿爾薩斯、洛林等地的所有德語人口約為八千萬。同一時期蘇聯的人口約為1.7億,比德國多出一倍還不止。 二戰時期德國也曾進行過核武器方面的研究。製造原子彈的主要原料是鈾重水和石墨。
  • 如果美國不參與二戰,結局又將如何?我們還能打敗德國和日本麼?
    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不參戰,對最終的結果我想並不會有什麼改變,最終的勝利依舊屬於熱愛和平的我們,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二戰已經過去了70多年,但它依舊令人記憶猶新。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當初美國不參戰,二戰發展到最後又會怎樣?英國和蘇聯能打敗納粹德國麼?中國又能打敗日本侵略者麼?要3知道,二戰結束的標誌性一役是美國在日本長崎、廣島投下兩顆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二戰這才結束的。
  • 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頂梁柱,曾以一己之力對戰美蘇英法四大強國,整整堅持五年多時間,才被美蘇為首的反法西斯聯盟圍毆致死。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總共被反法西斯聯盟消滅近五百萬軍隊。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呢?
  • 二戰時,法國被德國閃電滅國,為何戰後法國還那麼牛氣?
    其實法國在二戰時曾遭受過一段屈辱的滅國史。二戰爆發後,德國向法國發起進攻,最講究防守的法國被閃電滅國。至此法國被德國佔領。二戰時,只有抵抗的國家才有滅國之痛,而對於法國這樣的連抵抗都很少,在他們心中並沒有留下滅國有戰爭之痛。 即使二戰後,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也沒有進行過更多的戰爭,但在蘇聯及其同盟國的戰略下,德國戰敗,隨即法國重新獨立。二戰後,法國又成了戰勝國。
  • 當年的八國聯軍現在如何,一個GDP世界第一,一個面積世界第一
    1900年,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八個國家共同對清朝進行武裝侵略,這就是著名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次戰爭後清朝和這些國家籤訂了《辛丑條約》,從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對於我國來說是巨大的恥辱。不過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徹底站了起來,成為世界大國。
  • 來看二戰後德國如何對待老兵,才知道為何那麼多人心甘情願地賣命
    戰後,聯邦德國不僅將二戰德軍士兵們在服役時期的軍齡納入基本工齡與社保,而且,對於撫恤補償之類的福利也都沒有少分毫,要知道在當時的形勢,至於撫恤補償之類的福利也就只有戰勝國的士兵們才能享受到。此外,德國當局為了最大限度保障老兵們能有一個安穩生活並保障他們可以安度晚年,特意頒布規定,老兵的退休待遇必須高於同等級的公務員。
  • 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發起,但丟棄40%領土,國土面積越來越小!
    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仿佛都很「老實」,大規模的戰爭事件不再出現,曾經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發起,可是他自己卻丟棄了40%的領土,導致國土面積越來越小,這是為何呢?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德國又是作為戰爭發起國,此次大規模的國際戰役中,殺傷力遠遠超過一戰,死傷率也是大於一戰,戰爭的實力懸殊並不是很大,但是德國依舊成為最終的戰敗國。在這兩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國需要支付戰勝國所有消耗的費用等要求,面對這種戰敗的局面,德國前後丟掉40%的領土,國土面積越來越小,這是為什麼呢?
  • 德國統一30年間,被援助了2萬億歐元的東德,工農業發展如何?
    德國統一已經有30年的時間了。在這30年中,德國中央政府向原東德所屬地區援助了2萬億歐元。那麼,如今的東德發展究竟處於什麼水平呢?這就從東德的經濟結構開始說起。1945年5月,蘇軍攻克德國首都柏林,二戰歐洲戰場落下了帷幕,美蘇英法四國軍隊以戰勝國的名義佔領了德國全境。到了1949年,蘇聯在冷戰的大背景下通過蘇佔區扶持起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這就是今天人們所稱的東德。東德剛剛成立就打上了蘇聯的烙印。其工業建設全方面學習蘇聯!
  • 一戰時德國被義大利坑了,二戰為何還要和義大利結盟,沒得選擇了
    其中同盟國主要成員是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三國,協約國主要是英國、法國、沙俄三國。不過戰爭爆發之後,作為同盟國成員的義大利先是觀望不動,後來直接倒向協約國。可以說德國被義大利坑的很徹底。不過戰爭結束二十年後,二戰時德國仍舊和義大利結盟。很多人想不通,德國為何還要和義大利結盟,明明被坑了一次,為何不吸取教訓。1936年,德國和義大利結盟,建立柏林-羅馬軸心。
  • 二戰時期,德國橫掃北歐,為何偏偏放過了瑞典?
    然而,這個中立國不是想當就能當,尤其是在二戰之中,很少有歐洲國家能在德國的坦克履帶下倖存,比如同為北歐國家之一的挪威和丹麥,都未能倖免。那麼瑞典憑什麼能夠在德國面前保持中立?首先第一點原因肯定是瑞典有著讓德國忌憚的實力,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弱肉強食的戰爭時代,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百毒不侵。
  • 二戰時,德國明明是侵略者,為何蘇聯老百姓卻將德軍當成救星?
    在二戰的時候,希特勒橫掃和整個歐洲大陸,唯獨只有英國逃過了一劫。當時在德國佔領了法國之後,便開始劍指蘇聯。很多人對於希特勒的想法非常的不解,因為當時就算是德國所有的工業實力還有農業生產力量加起來,還是和蘇聯差了一截,不知道德國為什麼有進攻蘇聯的底氣。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才能踏遍半個歐洲,把蘇聯打得崩潰?
    ,並重新點燃了他們的愛國熱情,所以希特勒當時主張德國要對外侵略擴張時,人們才能對其無比的支持和信任。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以前,雖然整體的經濟前景十分良好,但在經濟結構上卻沒有建設的很好,由於當時的全球市場幾乎都是英美等老牌強國的天下,而且他們還有一系列的貿易保護行為,所以德國只能通過增大國內的需求量來推動經濟的發展,但因為德國佔地面積小,人口數量也不多,所以等到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統以後就將軍事建設當做了重中之重,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就業崗位,另一方面還可以刺激國民的消費
  • 二戰時,若侵略我國的是德國,中國能打贏嗎?至少會艱難10倍!
    然而如果二戰時,侵略我國的不是日本而是德國,我國是否還有機會取勝呢?過程將可能艱辛10倍,且結果難定! 德國是二戰時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不然希特勒也不敢以一己之力發動世界大戰,德國參戰的人數多達1700萬,儘管我國備戰人數只會更多不會少,但中國在二戰時期,其實曾獲得過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