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美女不知道送男朋友什麼禮物,於是登陸BBS發帖詢問。一幫好事者學電視裡幫「蟻X神」吆喝的趙本山,問:「男的女的?」(搞笑,當然是男的);又問:「多大歲數?」(30多歲),「那送他個刮鬍刀吧!」(刮鬍刀?好使嗎?);「當然好使,經濟實用,一個月充一次,省電!」
忽悠得美女高高興興去淘寶訂「刀」了,好事者們更進一步總結,說:你若不知送男人什麼禮物,有ABC三項萬能選擇,A為皮帶;B為錢包;C即刮鬍刀;若不知送女人什麼禮物,也有ABC三項,A為香水;B為鮮花;C為巧克力。當然了,這年頭流行李宇春,香水、鮮花、巧克力送男人也是可以的,不過,迄今為止,我還沒有看見有別具一格到送女人刮鬍刀的。可見這「刀」是專屬男士的。女權主義者別不服氣,有本事你在包包裡裝個試試,掏出來不大叫一聲打劫才是怪事。
男士之所以離不開刮鬍刀,蓋因要打理鬍子;而之所以鍾愛刮鬍刀,大概因為涉及面子。除了張紀中那樣的藝術家,每個男人都深知這樣一個成語:鬍子拉碴。俺可以不帥啊,不酷啊,不風度翩翩玉樹臨風誘惑兩隻小蜜蜂飛入花叢中啊,但作為一個男人,不可能不讓自己臉上看起來乾淨一些吧?有個成語叫「臉上有光」,黑頭粉刺我奈不何,鬍子嘛,不就像韭菜,割了就是。再說,女人們都說如今大部分男人都混得灰頭土臉的,是哦,灰頭土臉,我要是再不刮鬍子,你連土臉都沒得看了,在鄙夷的目光裡,俺們怕只有落個逃回深山老林再沒有勇氣出來混的境地。
男人其實是很累的。並不是說男人只多了一項刮鬍子的工作。老祖宗造字,把「田」與「力」結合為「男」,把男人與耕種的辛勞連在一起,預示著男人生來就該多受些苦累。在物質世界與情感世界裡,男人們勇敢面對卻艱難前行,常常面臨一個接一個的困惑與抉擇,這種抉擇比今晚要不要刮鬍子重一萬倍。但是沒有人出來告訴他答案,因為一個用上刮鬍刀的男人恰恰已經到了去告訴別人答案的年齡。在迷茫猶疑孤獨無助的時候,沒有人來告訴男人們答案,只是明天依然繼續。
女人送男人刮鬍刀,除了這是必需品以外,其實還有對這個男人成熟的認可與尊重。電視裡常有這樣的場景:某男人在浴室裡邊對鏡刮鬍子邊和客廳裡的女人聊天,偶爾回一下頭,目光一定是沉靜而堅強。實際上刮鬍子是男人很私密的事,如果他不介意在女人面前做這項工作,說明他和這個女人已是相當親近了。若不是妻子,則該是關係很鐵的女哥們或者她的藍顏知己。再沿著鏡頭看過去,刮鬍子的男人舉止穩重,優雅得體。相比當初的年少輕狂,這個年紀的男人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懂得了虛懷若谷,能夠舉重若輕地面對一切,責任在他的身上,也在他的心裡,無論是憂是喜,都不輕易說出來了,輕描淡寫間便寫就歲月的凝重與滄桑。
年前的一次聚會,一個研究生同學說他在香港買了一個高級刮鬍刀,一千大幾……我很讚嘆他開始用這麼高檔的刮鬍刀,他說是為老丈人買的……我老父親也喜歡看貝克漢姆踢的弧線球,卻總接受不了「刮個鬍子也要花幾百塊」的事實,他經歷過上世紀三年自然災害。我一直在想:你回去看看你父親的刮鬍刀,我敢保證也還是那種刀片型的,你勸他更新換代,我敢保證你說服不了他,不信你試試。
因為我試過。看到那簡單粗糙的刮鬍刀片,我說爸你老了,父親說是啊,你們都長大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目光始終關注在下一代身上,你說他老了他就說你長大了,讓小輩表達一下關心和感慨的機會都沒有,真是哦!);我說爸下月你生日給你送個新的吧,父親說不用,我用這個就行,你們買的那些都是幾百的……
果然。一個小小的刮鬍刀,竟然還可以看出男人世界裡那種深邃無私的愛,還可以看出我們普通人生活的一種傳承和歷史。想起了張若虛的那幾句詩「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無論父輩還是我們,那刀鋒落下的瞬間,都是時光在流走,昔日一個個稚氣未脫的少年們,總有一天都在笨拙地刮破自己的下巴;無論父輩還是我們,第一次自己刮鬍子也許都是要出小狀況的,卻都會跟自己說:若我連鬍子都刮不好,還怎麼建功立業展雄才?就像記得那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警句一樣,那種倔強,標誌著成長,標誌著開始嚮往並懂得怎樣做一個真正的男人。
不知道那美女訂好了「刀」沒有,小小的刮鬍刀映襯著男人的世界:魅力、責任以及情感。我最終沒有說動老爸換新刀,以後買了給他郵寄。若是幾年前遇到這樣的場景,也許我會聽上幾首歌,關起門來寫篇日記,當時卻只是喝了杯水,走到外面看人流而已。
坐在旁邊的同事總是一個勁地問我:你怎麼總是不刮鬍子?有個博士師兄也曾經譏笑我說:「咱們這個圈子裡有那麼幾個人總是不刮鬍子……」我告訴他:「那你把咱們導師也給取笑了——我們導師上唇的鬍鬚也總是留著……哈哈!」
是不是我也該用刮鬍刀呢?也許我真的該漸漸走進虛懷若谷,走進舉重若輕……
歲月如刮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