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子與天才只在一線間?說說歷史上患有精神疾病的名人

2021-01-10 項極樂

直奔正題。

首先我們來說說帶給我們藝術享受的梵谷。

梵谷,荷蘭畫家。 梵谷患有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嚴重的精神疾病。他曾割掉自己的耳朵,把自己送進了精神病院,又進而在37歲時舉槍自盡。在他飽受精神疾病困擾的時期,也是他創作的高峰期。他在死前的短短15個月中,一共創作了200幅油畫,200幅素描以及100多封信。

牛頓,英國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跟他的才能成正比的是他患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抑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等,至今沒法統計。但這也沒影響他為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

貝多芬,德國偉大的作曲家。他是典型的躁鬱雙向情感障礙患者,躁狂發作為他的音樂注入了獨有的激情。他是一位不需要正常階段的過渡就能直接從躁狂變成抑鬱的患者。躁狂時,他衣著得體,容光煥發;抑鬱時,他衣衫襤褸,邋裡邋遢。躁狂期的愉悅會使貝多芬產生神奇的創造力,他說:「創作靈感從來都是不請自來。」

邱吉爾,前英國首相,政治家。躁鬱症患者。抑鬱的時候曾衝動的想跳下火車軌道,他貼切的把抑鬱稱為黑狗,他在情緒高漲時能一整夜的寫作。

米開朗基羅,義大利雕塑家、畫家、建築家、詩人。他的藝術作品《大衛》雕像,相信大家都見過。

米開朗基羅是阿斯伯格症(一種高功能自閉症)患者,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孤芳自賞,在語言和社交方面近乎一個白痴。另外他還是一個有嚴重性格缺陷的人,他優柔寡斷,沒有主見,常常莫名其妙地多疑、恐懼,患有神經病。醫學上將之歸入「多慮型精神病」。

安徒生,丹麥19世紀童話作家。

雖然他寫了很多受到小朋友們喜愛的童話故事,但他卻是一個患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病人。他無時無刻都生活在憂慮中。他擔心自己會得病、擔心遭到突如其來的火災或輪船失事、擔心趕不上火車、擔心丟失重要的文件、擔心自己沒有按劑量服藥、擔心把信放錯了信封等等。

狄更斯,英國作家。

研究狄更斯生平和著作的專家認為他患有溫和性的強迫症,甚至是癲癇。他每天梳頭不下一百遍,家裡的家具被他移動了無數次,床的擺放必須正南正北,對自己書房布置的要求也十分嚴苛。即使這樣他所創作的文學作品:霧都孤兒 雙城記 遠大前程 《荒涼山莊》 《小杜麗》等作品都被搬上了屏幕,長久流傳下來。

這些大名鼎鼎的偉人,他們都是某個領域的或者是多領域天才,他們的成就我等普通人無法企及,但是他們都無一例外地患有各種心理問題。甚至因此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真的令人惋惜。

是的,他們在獲得上天賜予的才華之外,還附加了難以承受的精神折磨。

據分析,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患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個人覺得患有心理問題的人,大多數情商都很低,不合群,很孤獨。也許正因為這一點,才給他們營造了更多的創造空間和天馬行空的創作靈感。

事實上,在不同領域中的創造性人才所患的疾病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作家通常更容易患上情感障礙,而在非語言的藝術創作領域,幻覺、思維奔逸等精神分裂樣症狀更加常見。在高度系統化的科學-技術領域,更多的人會出現社會退縮、情感淡漠的症狀,自閉症譜系障礙發病率較高。

所以天才與瘋子真的是一線之間嗎?

對此的回答,我很認同神經質天才,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約翰·納什對待「神經病」與「正常」的看法,他說:有時候,精神正常可能是另外一種從眾。

所以說瘋子不一定是天才,天才也不一定是瘋子。而所謂的正常,可能也只是大眾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天才」的同義詞,一生3個孩子,兩個患有精神疾病
    故事的內容是:愛因斯坦在一次數學考試中只考了一分。很多人借著這個故事告訴小孩子們,即使你從小學習很差,但是只要你努力,就可以成功。然而事實的真相是,當時的德國教育評分,一分就是當時的最高的分數,也就是我們現在的一百分。所以天才真的是天生聰明的。然而千裡馬依然需要伯樂,愛因斯坦也不例外。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他們因為工作的原因,接觸了大量的精神病人,才愕然發現瘋子與天才竟有太多的相通之處。然而,大家想不到的是,這位被《財富》周刊評為最耀眼的新生數學家,竟是個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瘋子。納什在小時候就很孤僻內向,稍大些人們對他的評價是「古怪」或「離經叛道」,他有時認為自己是上帝的一隻左腳,有時告訴人們他是南極洲帝國的皇帝,在他30歲事業走到頂峰時卻患上了精神疾病。
  • 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嗎?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兒子會患上精神病?
    我們常說,天才的思維不同於常人,他們常常會擁有超過常人的觀點,以至於有時天才會表現出如瘋子一般的行為。而且,也有一些科學家本身就是天才科學家與瘋子的結合體,比如: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納什,他也患有幻聽幻覺被確診為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說:天才到極致就是瘋子,瘋子到極致就是天才。
  • 愛因斯坦被稱作天才,為何他的一兒一女卻成為瘋子?原因很簡單
    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是物理界的一位巨星,同時也是這個世界上著名的發明家、科學家,被人們稱為天才。而愛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設,也讓愛他在192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要知道這個獎項可是非常的難得,而愛因斯坦也在早在1905年就創立了狹義相對論。還被評為是20世紀的「世紀偉人」,可見他確實為人類社會做出了很大的一個貢獻。
  • 7部高分天才電影,天才與瘋子只在一線之間
    8部高分天才電影,天才與瘋子只在一線之間 第一部:貓鼠遊戲 豆瓣:8.8 弗蘭克(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 Leonardo DiCaprio飾)是FBI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通緝犯。他的犯罪手段神通廣大,偽裝身份的能力超乎常人,全美各地幾乎都留下他的犯罪足跡。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原來這些「名人」,都有過「精神病」史!
    天才跟瘋子往往都是共存的,有時候只是一線之隔。就像極度聰明的人很大機率都是極度癲狂的。瑞典一項樣本研究實驗發現,從事創業型的人群,患有情感障礙的概率顯著比普通人要高,以及自閉症患者的兄弟姐妹,一般都會在創造性行業中,有這更為突出的表現。那麼現實中有哪些瘋狂的天才呢?
  • 為何很多天才的後代,不是平庸就是智商不在線?這兩種遺傳很可惜
    無論是歷史上還是國外,很多名人擁有著超高的智商,被後人譽為天才,但是後代卻非常平庸,甚至出現了很多智商不在線的子孫,這並不是個例,比如下面的幾個世界天才,後代的命運都非常一般。愛因斯坦的孩子愛因斯坦的妻子米列娃也是一名優秀的數學家,兩夫妻的智商堪稱世界級水準,他們一共生下了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其中兩個孩子都患有精神疾病,除了他們的大兒子漢斯是個健康人,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職水利工程學教授,小兒子愛德華是個鋼琴演奏家,但在19歲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愛因斯坦的女兒,雖然去向成謎,但是據說也是有精神疾病,三個孩子有兩個患有精神疾病,都沒繼承父母優秀的基因
  • 遊走在天才與瘋子之間的靈魂:躁鬱症
    「天才病」的悲劇心境障礙和藝術天賦之間似乎總有著令人驚異的關聯。它仿佛一顆甜蜜的毒藥,賦予世人無雙的魅力才智、不竭的靈感源泉,卻也送來毀滅性的心靈痛苦。在給弟弟的信中梵谷寫出了所有經歷過躁鬱症的患者的共同心聲:「至於我,你必須知道,如果還有別的選擇,我都不會變得瘋狂……」1
  • 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重讀了一遍福柯《精神疾病的歷史構成》
    福柯在《精神疾病與心理學》一書裡,曾以瘋癲病人為例,回顧了從十五世紀開始直到今天,「瘋癲」一步步被列入「精神疾病」的歷史。無意討論或者論證「遊戲障礙」是不是一種「精神疾病」,反正從福柯寫的這段歷史來看,要把「用繩命打遊戲」確定為「精神疾病」,應該還有很長一段道路要走……先看世界盃調劑一下吧……精神疾病的歷史構成文|米歇爾·福柯  譯|王楊
  • 愛因斯坦是公認的天才,為什麼兩個孩子卻是瘋子?原因令人唏噓
    愛因斯坦,上個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提出的理論,至今還存在於中學生的物理課本中,可以說,對於傳授知識,培養人才這一方面,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愛因斯坦本人不僅成就高,也是當時公認的「天才」!按理說,天才的子女,不應該是「小天才」嗎?
  • 人格與創造力-天才,怪人與瘋子
    思考取向or感覺取向思考取向的人會在邏輯和理性分析的基礎上對事物做出評價和判斷。感覺取向的人會評估人們的情緒反應並以此為基礎做出判斷。這個維度上的取向與創造力的具體領域有關,富有創造力的科學家在思想取向上相對得分較高,而在藝術人文領域,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家更多的是感覺取向上得分較高者。審美偏好富有創造力的個體大多喜歡複雜,不對稱,不平衡的事物。
  • 西方歷史上有哪些被梅毒折磨的名人?
    有一本書,書名叫《天才、狂人與梅毒》,希特勒、哥倫布、尼採、王爾德、梵谷、林肯貝多芬、舒伯特、舒曼、福樓拜、莫泊桑……演繹了一場貫穿西方500年橫跨各個領域的梅毒名人展。梅毒發作會造成全身皮膚潰爛,甚至會改變面容梅毒在給他們帶來肉體上的痛苦和死亡之外同時又刺激了他們的精神世界,會刺激他們的大腦是不是梅毒帶給他們天才,我們不得而知但給他們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卻是顯而易見的
  • 一個比抑鬱症還可怕的精神疾病:躁鬱症
    躁鬱症的2種典型症狀躁鬱症是指躁狂抑鬱症,全球約有1%-2.5%的人患有躁鬱症,這是一種情緒障礙,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多為17歲-25歲的青少年,近年來發病率逐年上升。躁鬱症是一種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精神障礙疾病,可以分為雙相障礙I型、雙相障礙II型、環境心境障礙和其他類型。
  • 雙相情感障礙:瘋子如何走向天才?
    因此,它還有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名稱——「天才病」。是否非常困惑,明明是病人,怎麼又會變成天才了呢?其實,雙相情感障礙與抑鬱症一樣,是一種心境障礙。有人說,如果抑鬱症就像一條黑狗,那麼雙相情感障礙者的頭腦裡,不僅有黑狗,還有狂暴的火龍。
  • 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什麼兩孩子卻是瘋子?看完你就知道了!
    他的小兒子愛德華愛因斯坦在小時候,展示出了非常強的音樂天賦,尤其是對鋼琴方面的天賦特別明顯,愛德華是一位鋼琴演奏家,而且刻苦鑽研醫學和精神病學,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他卻在19歲那年患上精神分裂症,之後一直飽受病痛折磨,一輩子都沒有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愛德華被送往蘇黎世的精神病院治療。1965年,愛德華在醫院去世,終年55歲。在一次接受採訪時,愛德華憤怒的說道:「有一個天才父親對我來說一點用都沒有。」
  • 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有一線之隔?
    對史料的研究提示,梵谷(Vincent van Gogh)可能患有一種叫急性間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 AIP)的疾病,這種代謝異常疾病影響到了他的精神狀態。梵谷自畫像。
  • 3道心理學測試題, 你是天才還是瘋子?
    為什麼是下面幾道看似簡單,卻經常被心理學家用來衡量天才和精神病之間的那條線呢?我也常聽說,天才和瘋子就在於一線之間,我總覺得有些詭異。最近買了一本書叫做《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通過記載另一個角落,另外一群特殊的人,讓我們能夠更加了解瘋子或者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讀。 後來我發現天才和瘋子確實有些看上去相似的地方,但是細細研究又存在本質的差別。
  • 【原創文章】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在中間.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在中間——《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火了,因為它打開了一種新的世界觀。很多人看得背脊發涼,因為他們在瘋子的世界裡找到了認同。 ――《環球人物》雜誌每個人看待世界是不一樣的。既然一個世界可以演繹成這麼多樣,那麼嘗試一下很多個世界來讓一個人看,這樣似乎很有趣。
  • 尼古拉·特斯拉患有嚴重的強迫症,他的創造力與精神疾病有關嗎?
    像許多患有OCD的人一樣,特斯拉特別怕細菌。他反覆洗手,所有食物都必須高溫煮熟。他說這是因為他用顯微鏡看到水中有很多細菌,「你只需要觀察這些可怕的生物幾分鐘,就再也不會喝一滴未消毒的水了。」這些奇怪的習慣和儀式看起來很滑稽,但是證明了特斯拉的精神疾病十分嚴重。他的崇拜者們將特斯拉的舉動歸結於只是「舉止古怪」,而他的批評者們則認為特斯拉「絕對是瘋了」。特斯拉一生都嚴格遵守自己的時間表,據說他每晚只睡兩個小時,有時白天小睡一會兒,然後整晚做實驗,鄰居們夜裡經常被他家發出的奇怪噪音吵醒,然後憤怒地報警。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跳出已知的體系,用別樣的角度去看世界
    這些觀點來自於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錄——高銘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他想要傳達給你的是要學會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學會尊重每個人不同的想法。《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這本書誕生於作者對精神病患者精神世界的好奇。作者高銘當時還是一名影視策劃人員,他用4年時間對精神病患者進行實地走訪,通過細微的觀察最終出版了我國第一本以精神病患者為主體的訪談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