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古稱上邽,因「清泉四注」而得縣名,素有隴右要衝、關中屏障之稱,是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誕生地、秦始祖非子的首封地,西漢屯田名將趙充國的家鄉,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崇文尚武、民風淳厚。
黨的十八大以來,清水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治理的重要論述,堅持富民與安民並重,建立健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智」融合的社會治理體系,深入推進新一輪平安清水創建工作,全縣社會大局持續保持高度穩定,廣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2018年榮獲全省平安縣稱號,2019年榮獲全市平安建設優秀縣。走進軒轅故裡清水,發展步伐鏗鏘有力,平安之花處處盛開,全縣一派文明和諧的喜人景象。
黨的領導是根本,政治引領有力度按照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突出加強黨對社會治理的全面領導,把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放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中去謀劃,放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遠近目標中去落實。縣委常委會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和新一輪平安清水創建工作,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平安清水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考評細則,部署開展社會治理「十大示範工程」和「十大平安創建」活動,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堅持以「黨建引領」工程為抓手,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狠抓黨的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大力開展「四抓兩整治」工作,創新推行「四化三治十二條」黨建引領農村治理模式,每年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26個,創建黨建示範點20個。嚴格落實村幹部任前聯審制度,全面清理受過刑事處罰、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惡等問題的村幹部,打掉「村霸」3人,調整不符合任職資格的村「兩委」成員9名,切實以黨支部強起來帶動人心聚起來、村民富起來、村莊美起來。
以人為本抓治理,法治保障有溫度堅持以「法治環境優化」工程為抓手,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宣傳、「法律八進」、普法助力脫攻堅等活動,全面落實鄉村法治建設「五個一」工程,大力宣傳憲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大力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先後建成城鄉法治文化廣場18個,法律圖書角260個,行政村法律顧問和中小學校法制副校長全覆蓋,永清鎮張楊村等36村被命名為國家和省市級民主法治示範村。、
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深入基層,召開群眾大會,宣傳黨的「三農」政策和涉農法律法規,現場為群眾答疑解惑、化解矛盾,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我縣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市信訪工作先進集體。2017年,縣委書記劉天波應邀參加國家信訪局、新華網聯合舉辦的「縣委書記談信訪」系列訪談活動,在全國推廣清水法治信訪工作經驗。
與此同時,在清水縣的各個村莊,活躍一支由綜治信息員、治安戶長、群防群治隊員組成的巡邏隊,他們從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醫、食、住、學等民生問題入手,從農村用火、用電、用煤等細節抓起,深入開展「串千家門、聽千家言、知千家情、管千家事、連千家心、結千家親」的「六千活動」和訪上訪居民、訪弱勢群體、訪失業人員、訪致富能人,問事情原委、問衣食冷暖、問就業意向、問致富經驗的「四訪四問」活動,從化解一起「小糾紛」、解決一個「小困難」、消除一個「小隱患」中見真情、贏民心、守平安,實現積小勝為大勝,積小安為大安。
春風化雨入心田,德治教化有深度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精神,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品質。走進清水縣軒轅廣場、充國廣場,以「兩廊兩場一條街」為主陣地的德治引領、法治宣傳櫥窗環繞四周,一句句知法明禮、崇德向善的名人名言潤物無聲,一個個「清水好人」「道德模範」「平安衛士」的先進事跡,傳遞著溫暖正能量。
走進清水的廣大農村,文明新風更是撲面而來。白駝鎮林屲村以「重文興教樹新風、抓小落細保平安」為引領,村民們勤勞淳樸,尚法崇德,重教興文,先後有46人考入高校,近10年全村無刑事案件、無治安案件、無上訪問題,無邪教人員。幹群關係和諧融洽,鄰裡相助蔚然成風。
【同期聲】白駝鎮林屲村黨支書記:「我們注重「德治」的教化作用,通過思想教育和習慣養成,引導廣大群眾樹立鄰裡互助、孝老愛親、勤勞致富、崇尚新風的生活理念。」
近年來,清水縣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攬,以中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為契機,深入開展「文明提升」工程,先後創建全國文明村鎮1個,省市級文明單位43個、文明鄉鎮12個、文明村23個,連續九年表彰「十佳」先進集體和道德模範1100多名,評選表彰文明家庭62個、五星級文明戶6850戶、「清水好人」11513人,張金霞等4個先進典型榮獲全國「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巾幗標兵」稱號。
多元共建促和諧,自治協同有廣度全面落實村(居)民自治制度,積極推進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全縣260個行政村全部建立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反邪禁毒禁賭會「一約四會」民間組織。結合疫情防控,在全縣108個居民小區成立了黨支部和居民小組「兩個組織」,建立「小區兩個組織+包抓單位」的結對共建機制,實現了治理重心下沉。
永清鎮北城社區黨支部書記楊維芳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果斷決策,第一時間在轄區的38個小區建起「兩個組織」,築牢了社區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同期聲】永清鎮北城社區黨支部書記楊維芳:「黨和國家給予我的這份殊榮,是市縣各級組織、社會各界和廣大幹部群眾共同的榮譽,屬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每一個參與者,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裡,凝結著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凝結著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頑強拼搏,凝結著全體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層幹部、愛心人士和志願者的日夜值守、無私奉獻!」
與此同時,大力推行全科網格精細化管理模式,讓各類服務、管理、執法力量進村組到網格,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網中辦。
永清鎮蔚文村片區60%的住戶將房屋出租、轉賣,人員流動頻繁,治安和衛生都比較差。縣、鎮兩級結合開展「排危治亂得民心,網格建設保平安」專項整治行動,配備環保員、消防員、衛生員、市場監督員、律師、社區民警方「六員」,配備兼職網格員2名,群防群治隊員8名、巷長7人,開通社區監督服務熱一熱線,在重點部位安裝監控8處,更換路燈33盞,硬化巷道33條8600多平方米,粉刷牆面516平米,衛生「髒、亂、差」問題得到徹底整治,片區面貌煥然一新。
精細精準抓防控,智治支撐有強度把堅持信息化建設作為提升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能力的重要手段,投資1600多萬元,建成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和226個城區視頻監控、72個農村道路視頻監控,全縣重點場所、公共區域、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高清視頻監控達到685處,聯網率達到100%,實現公共重點區域視頻監控全覆蓋。與此同時,建成智慧小區5個、安裝「車輛識別」系統7套、人「臉識別」系統10套,在18鄉鎮和90個行政村安裝前端監控點位900個,切實提高各類風險隱患預測預警預防能力。
【同期聲】市民張慶學:「現在街頭巷尾有這麼多的高清監控點,不僅震驚了犯罪分子,也促進了城市文明。」
清水縣還投資200萬元,建成縣、鄉兩級綜治中心,開通「12345」民情服務熱線,整合民政、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信訪等部門資源,設立民政救助、法治宣傳、信訪接待、法律援助、矛盾調處等窗口,實現一體化運作、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調處、一攬子化解問題,著力提升社會治理與綜合服務水平。
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的深入推進,為全縣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近年來,清水縣先後榮獲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縣、國家級衛生縣城、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全國第一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中國體育旅遊精品目的地城市等殊榮。
潮平岸闊,風正帆懸。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清水縣將緊密圍繞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新一輪平安建設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抓手,不斷開創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局面,確保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