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值得購物中心關注的消費態度轉變

2020-12-26 聯商網linkshop

近期,RET睿意德的夥伴們就《疫情等公共事件背景下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的不確定及確定性的因素分析》這一課題展開了合作研究,並在公司內部進行了成果分享。

此次研究,RET睿意德的夥伴們發放了150份消費者調查問卷,連結了20餘座實體商業的招商運營人員並對其進行了採訪,對疫情期間品牌方經歷的變化及應對措施、消費者的心理與行為轉變進行了分析。為了與讀者分享這些來自市場的真實反饋,我們在此將內部分享會上的成果進行了整理。

疫情下的消費心理及行為

*本部分數據均來自150份消費者調研問卷結果

消費者層面,本次主要從消費者應對疫情的狀態及對消費的影響,兩個方面來進行研究。

疫情可控度與消費信心直接相關

從各因素對於消費者的影響程度看,疫情期間,疫情的進程、可控程度是對消費影響最大的因素;其次是復工、就業穩定性,其中,近7成民營企業、個體經營業主認為復工、就業情況穩定性對消費影響大;自身存款、儲蓄額對消費產生影響小,說明消費者對於自身存款、儲蓄有一定信心。

因此只要控制好疫情的進程,滿足消費者心理安全需求,同時穩定復工就業,保障消費者有源源不斷的收入,再加上消費者自身充滿了信心,消費者消費力是可以保證的。

疫情後消費趨於理性

消費力仍可期

疫情過後,消費者消費將會更加理性,但花銷方面,超過60%的消費者表示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消費力仍可期。

理性消費並不意味著消費者會減少花銷,而是消費者會更合理的去配置自己的資產,去應對未來發生的不確定性。

疫情過後

線下消費未必即刻爆發

疫情持續期間,46.3%的消費者會選擇線上購物,有34.3%的消費者會減少購物,但減少購物這一現象在疫情結束後會有明顯改善;疫情過後,線上消費意願比例稍微有所減少,線下消費意願比例略有增長(美發、健身房等生活類消費)。消費者未表示出疫情後對線下消費意願的爆發,顯示出疫情解除後的一段時間內,消費者對實體消費環境的安全程度仍會保持一定警惕。

「雲逛街」互動感不足

認可度仍待提升

約6成消費者認為「雲逛街」有吸引力,認為這種逛街方式可以做為一種線下消費的補充,認為吸引力一般的消費者,主要覺得互動和體驗感不足,另外,2成消費者認為這種逛街方式不被信任。

大部分消費者對線上消費

安全度持信任態度

從疫情期間的線上消費來看,7成消費者認為零售終端配送安全,認為不安全的消費者,最擔心貨品配送過程中有病毒入侵。

長期維持健康監測

是疫情解除後獲客的關鍵

選擇在全國範圍內疫情應急響應的解除時重新逛購物中心的消費者佔比最高,超40%。但很多消費者對於去人流密集場所仍心有餘悸,為了緩解消費者緊張情緒、儘快吸引客群,購物中心應在疫情解除後仍然注重防控措施。

疫情過後

餐飲娛樂、生活服務需求最強

疫情過後,消費者最想做的是餐飲業態方面的消費,如正餐美食、咖啡茶飲等;其次是看電影等娛樂消費;美發、美容、SPA等生活服務類消費需求也較為明顯。

小結

疫情過後消費行為的確定因素:

疫情過後,隨著線下消費有復甦,實體商業會繼續保留和完善疫情期間建立起來的銷售渠道,增加多維度的銷售方式;

調研結果顯示疫情後餐飲業消費需求高漲,與過往經驗一致;

經此疫情,消費者日後對購物安全性的要求會進一步提升;

疫情過後消費行為的不確定性因素:

對「雲逛街」、在線問診,在線教育等,研究顯示大家對其態度不一,隨著疫情的結束,人們消費方式轉變,後期其用戶量維護及增長情況等將難以判定;

疫情下的商家洞察

*本部分信息來源於對國內20餘座實體商業的招商運營人員採訪的綜合整理。

疫情下實體商業開業及運營情況

1. 實體門店全國範圍內關店達七成以上、門店客流近乎為0

響應政府部門、開發商等的統一要求;

消費者的安全顧慮,外出購物行為大幅下降;

客流急劇減少、無客流,回流現金無法支持店鋪租金、人力成本支出等問題,不得不被迫停業。

2. 門店營業時間大幅縮減、客流急劇下滑

疫情期間,以北京部分商業項目為例,除超市等必選性消費場所外,大多數購物中心/百貨,於18-19:00點即結束營業。

3. 企業最大困難在於資金緊張

無現金流、無足夠的防疫物資,庫存、人力成本、租金成本高,是突出且普遍的問題;

以服裝零售為例,疫情爆發讓冬季款清貨錯過了春節檔,而大部分品牌春季服裝也已於春節期間上新,2-3月份正值春裝銷售黃金時間,現階段實體店鋪客流銷售驟降,造成春季服裝的庫存積壓;庫存的增加,降低現金周轉率,耗費人力、物力,佔用倉儲,增加管理成本。庫存消化不出去導致缺少現金流,直接影響下個季度的採購與良性周轉;即使線上渠道布局完善,在線銷售也因物流控制、消費者心理變化等原因出現大幅減少;

4. 疫情之下有些行業正在逆勢爆發

此次疫情期間,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品類出現了明顯的轉變。過往春節期間,家庭的年貨需求型消費、自我獎勵型消費、期盼未來生活型消費、消費維護關係型消費都較多;今年疫情期間,消費者開始向著向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娛樂、企業服務等線上平臺轉變。

疫情期間,線下需求轉到線上後,各大電商和O2O平臺獲得了一批新客戶和潛在客戶。尤其是生鮮電商,很多消費者在疫情發生後才開始接觸生鮮電商平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此前線上平臺獲客成本高企、獲客難度加大的緊張局面。

相對依賴線下零售或線下轉化的業態,擅長內容營銷的電商公司依託抖音、快手等平臺能夠提高轉化率,待工期間可以通過內容運營積累大批潛在用戶。等到復工,就會把營銷價值轉化成最終銷售額。

企業應對措施及支持抗疫舉措

1. 品牌方對幫扶政策仍感心理差距

除此之外,品牌方普遍對實體商業還存在如下訴求:

訴求一:希望開發商根據疫情期,能把租金減免政策延長;

訴求二:希望得到除租金以外的減免,如,物業費、促銷費、無責關店等;

訴求三:下期租金延遲交

訴求四:希望將抽成或是銷售保底取消或是下調

2. 創建安全、健康的購物環境

開店前,對衛生間、垃圾房、電梯扶手、客貨梯、出入口門把手及公區地面進行全面消毒處理。營業期間嚴格執行每2小時一次消殺,並定時開啟商場空調新風送給風模式、地下室負一負二層消防排風和送風模式,保障商場整體通風換氣。

另一方面,設置固定崗檢測進入商場商戶員工及消費者的體溫情況,同時開展溫度服務,利用電梯廳、戶外LED屏等傳播渠道,對消費者、商戶、工作人員及周邊居民,加大防疫宣傳力度,提升消費者的防疫認知。

3. 開展線上零售業務,積極應用數位化,開啟多渠道經營,強化會員管理,為商場服務賦能,全員營銷

北京華潤五彩城掘金線上社群購物,通過官方微信、官方小程序等渠道將線下購物轉換為線上選貨、線下發貨到家的安全模式;

北京多家商場還通過直播拉群,轉型試水「雲導購」。北京萬科半島廣場聯合北京印象城推出IN核購物直播間,品牌在線直播。

西單大悅城開通了「雅詩蘭黛」等專櫃的直播,消費者直接可以通過添加店鋪二維碼進行購買。

世紀金源購物中心的「愉悅靜心瑜伽館」也開放了線上直播教學服務。

4. 抱團取暖,採取臨時過渡措施

疫情期間,雲海餚、青年餐廳暫停營業,部分員工將經面試、培訓、體檢、確認勞務合同後,分別入駐盒馬各地門店,參與打包、分揀、上架、餐飲等工作。

每日優鮮誠邀全國線下餐飲品牌加入,共同開拓成品、半成品速食產品。

蘇寧聯合美的、海爾等家電大品牌緊急啟動了聲勢浩大的「開倉計劃「,活動力度比雙11還優惠,開始推行家電安裝推「九道防護」。

小結

實體商業運營人普遍認為線下娛樂/餐飲/旅遊等行業將迎來報復性增長,期待疫情拐點;

疫情期間整體消費欲望壓縮,購買生活必需品成主流;

安全消費成主導心理、非接觸商業有新機遇;

突發事件下,親情消費悄然回歸。

(來源:RET睿意德)

相關焦點

  • 日本十大購物中心
    來源:商智庫文:江志清;來源:珠三角商業地產與歐美購物中心相比,日本在人口密度及消費習慣方面與我們有更多相似之處,更值得學習借鑑。日本最大的再開發項目:六本木之丘 2003年,這座籌劃近17年,耗資170億元的新世紀綜合體正式建成。
  • 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200個即將開業的購物中心
    聯商網消息:2019年已經開啟下半年,目光轉移到商業地產市場,這裡有一波即將開業的最值得期待商業項目值得關注。據聯商網&搜鋪網大數據研究中心統計,2019年上半年全國開業商業面積2萬方以上的商業項目數量達194個。
  • 男性消費新勢力崛起 購物中心如何挖掘男性消費潛力
    美妝個護、潮牌、智能產品、高端消費等 男性消費更注重品質與個性   各大電商平臺已然看到了男性消費這一消費「藍海」,憑藉海量購物大數據,圍繞著品牌,品類,商品等關鍵詞挖掘,無論在男性消費品類的豐富度還是線上線下衍生市場方面,涉及到男性消費的領域開始釋放出巨大的潛力,將要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消費趨勢及特點。
  • 順城購物中心:7個春秋4大變革 「多變與不變」之道
    順城購物中心   作為三市街最重要的商業中心之一,同時也是昆明老一批購物中心定位清晰,經營長青的一家商場,順城經歷了7年的生存,依然能在瞬息萬變的商業領域立於不敗之地,時尚休閒的理念深入人心,這一切都離不開堅持
  • 2018半年度購物中心關注男裝品牌榜TOP50!
    ③計劃2022年開店數超過360家:即將開業的店鋪有8家,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廣州、杭州、鄭州、石家莊、成都、天津8個城市,落地成都IFS、天津恒隆廣場、杭州湖濱銀泰城、石家莊萬象城等標杆購物中心。品牌計劃2018年底開設40家實體門店,2022年開店數超過360家,銷售規模達20億。
  • 真正「殺死」購物中心的,是不夠「年輕化」
    超級文和友、遠洋太古裡、時光引擎的成功,無一不是將歷史文化元素與現代元素結合,從而激活品牌的活力,吸引消費群體。 隨著北京的賽特購物中心、長安商場,上海廣場、新世界城、百聯南方購物中心、匯金百貨等多家老牌商場先後宣布轉型升級年輕化。
  • 萬象城等重慶奢侈品購物中心混戰 奢侈消費三足鼎立
    萬象城負責人介紹,重慶萬象城(開業時間:2014-09-19、已籤約457個品牌)是中國開業的第7座萬象城,商業體量35萬平方米,雲集高、中、低端品牌超過320個,其中100個以上均是首次進入重慶。記者現場看到,備受關注的Hermès、DIOR等國際大牌仍在閉門裝修,不在首批開業的264家店鋪之列,而LONGCHAMP、MONCLER、UGG等輕奢品牌已開門營業。
  • 孫瑜:消費場景根據消費需求進行轉變、升級
    當下,中國商業地產面臨行業轉型升級和消費升級的新變局,在商業被賦予交際、體驗乃至引領生活方式的使命之後,如何在在變幻莫測的行業格局中緊抓發展趨勢,在迷霧重重的商業戰場中突圍困局,創新的發展理念和敏銳的商業嗅覺缺一不可。   2018年12月26日,由贏商網主辦的2018中國商業地產年會於12月26日在上海盛大啟幕。
  • 2020年中國雙11網絡購物消費信任洞察報告
    平臺信任度成各方關注的焦點,電商平臺品質和體驗提升促進消費者對電商平臺信賴度提升,消費者對平臺的信賴度提升能增強其對在該平臺入駐品牌的信賴度。 消費者態度轉變,電商平臺的正品保障、知名度、信譽及信賴度愈發成為消費者網購時的重要考量。其中,正品保障是網購決策的首要因素,平臺信譽及信賴度影響力上升至第二位。
  • 營造消費新場景 華陽新開兩家購物中心
    據悉,這兩個消費購物中心都貼近居民需求,不僅引入了許多首店,擁有豐富的業態,還呈現出精緻的市民共享空間,將為華陽人提供更加便捷、時尚的生活配套服務。即將完工的中海天府環宇坊購物中心天府環宇坊是中海地產在社區商業領域的創新項目,它的設計充分考慮了附近居民的需求,融入生活場景、豐富社交體驗、注重親子需求、升級消費品質,圍繞鄰裡的消費習慣,為周邊居民引入「菜籃子」、電影院和「深夜食堂」,將為附近居民構建全新的「15分鐘生活圈」。
  • 上海地鐵延運「夜消費」趨旺 apm購物中心或成大勢
    隨著地鐵運營時間的延長和夜間人流的增加,那些「鐵定」晚上10時關門的百貨商廈、購物中心或許會延遲營業,向apm購物中心轉化,22:00關門或成為歷史。目前,上海環貿iapm、K11、七寶萬科、大悅城等購物中心,通過商業結構調整,已形成主題鮮明的特色市集,有望成為地鐵延長運營時間,夜間消費趨旺這一商機的嘗鮮者,步入apm的行列。與此同時,生出兩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何為apm商場?
  • 漢博商業研究院|2018年半年度購物中心關注女裝品牌榜TOP50
    ,日前權威發布2018年半年度購物中心關注女裝品牌榜TOP50。數據採集時間:2018年1月-6月2018半年度購物中心關注女裝品牌榜TOP50中, 潮流時尚裝上榜21家;淑女裝、設計師品牌、潮流休閒裝分別上榜8、7、5家;品牌集合店、家居服/內衣、商務潮流裝、運動裝上榜數量均在
  • 元知研究|消費者心智升級,「體驗感」將成未來線下購物中心引流重點
    近三十年來,購物中心核心消費客群已從80後、90後逐漸向新生代95後、00後轉變,新一代消費者的喜好和價值觀逐漸對購物中心的品牌定位產生極其顯著的影響。後疫情時代下,面對消費迭代,電商衝擊的壓力,線下購物中心也在不斷升級更新。
  • 廣州百貨、購物中心消費觸底回暖
    為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提振市場信心,不少百貨商超購物中心均開展系列線上線下聯動的促消活動,活躍消費市場氛圍,隨著近日復工復產,消費市場可望實現觸底回暖。   各商場購物中心主動減租   面對疫情,各商場購物中心主動減租,與租戶共克時艱。
  • ROSEONLY入選2020年度值得關注的新消費品牌
    近期,品牌星球BrandStar本著品牌創新的初心,回顧整理國內新消費品牌發展動態,發布《品牌星球 2020 年度新消費品牌榜單》。其中,輕奢愛情信物品牌——roseonly入選了2020年度值得關注的新消費品牌,引起反響。
  • ROSEONLY入選2020年度值得關注的新消費品牌
    近期,品牌星球BrandStar本著品牌創新的初心,回顧整理國內新消費品牌發展動態,發布《品牌星球 2020 年度新消費品牌榜單》。其中,輕奢愛情信物品牌——roseonly入選了2020年度值得關注的新消費品牌,引起反響。
  • 偌大的購物中心,為什麼感覺沒啥可買的?
    去了次購物中心,就排了個長隊,吃了個飯,逛了一圈但是卻常常兩手空空地出來。"偌大的購物中心,感覺沒啥可買的「,缺乏可逛性,似乎成了購物中心面臨的「尷尬」。與百貨不同,購物中心天然的就是大品類為主,而各種配飾、鞋帽、化妝品等各種小品類很長時間以來都是招商的弱項。
  • 購物中心如何「搶奪」疫後第一波客流?
    一般營銷活動要提前不少於2個月開始準備,而據鍾南山院士預測,「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那麼,五六月將會成為購物中心創造銷售、挽回業績的重要時機。因此,策劃、定案與行動都要快狠準。許多購物中心已經在疫情期間已經開啟的線上賣貨方式,經過1個多月的實施,如今要進行階段性的反思、完善,梳理整個購物中心線上銷售與在線購物服務,找準一個方向做重點調整。● 利用線上渠道沉澱客戶資源:疫情期間積累的一些線上資源,如社群、直播等,可以做後續的優化,引導客戶回歸線下購物中心;定期發布信息對客戶進行關懷,縮短與消費者的情感距離,把流量變成變現的利器。
  • 這才是澳大利亞購物中心的發展的下半場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共5838字|預計閱讀時長6分鐘澳洲購物中心的What You Need定位導向、全球唯一的Bench Mark對標報告、與時俱進的規劃和調整以及社區關注的理念和實踐都是非常值得國內業者深入學習和研究的購物中心成功的DNA。
  • 國慶8天消費猛增,南京這些購物中心更受歡迎…
    ,如新街口商圈(德基廣場、南京新百、中央商場、金鷹中心、大洋百貨等)、百家湖商圈(景楓KINGMO、21世紀太陽城等),以及各板塊內集消費、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大型購物中心,如金鷹世界、華採天地、燕子磯招商花園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