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健身房出來,中午走進醫美醫院打個玻尿酸,下午照常去單位上班,是許多「都市麗人」的保養方式。國人對美的追逐愈演愈烈,醫美行業迎來風口,但在A股仍為稀缺標的。本來做服裝的朗姿股份,在布局醫美行業長達四年以後,股價一騎絕塵,已走出六連板行情。12月14日,朗姿股份(002612)高開漲停,截至發稿,朗姿股份報23.40元/股,對應市值103.53億元。從12月7日開始,朗姿股份打開了一波行情,區間漲幅高達77%,股價完成了翻倍。站上A股的風口浪尖,朗姿股份不僅迎來了機構的密集調研,也收到了監管層的關注函。朗姿股份本來做女裝業務,2016年通過收購醫院的方式進軍醫美行業。在業績不振的情況下,朗姿試圖通過建立「泛時尚」生態圈尋找新的增長點,但公司股價此前一直在低位徘徊,終於迎來「守得雲開見月明」之日。業績不振的朗姿股份要靠醫美翻身,是炒作還是未來可期?要靠醫美翻身?「泛時尚」生態圈是否靠譜朗姿股份布局醫美行業已久,並被公司冠以「泛時尚」的稱號。2011年8月登陸A股中小板市場的朗姿股份曾是純女裝企業。不過,在主業下降的情況下,朗姿以收購、跨界的方式維持企業規模,女裝、童裝和醫美,這幾個貌似並不相關的業務,被冠以「泛時尚」的概念。2020年半年報顯示,目前朗姿股份旗下擁有時尚女裝業務、綠色嬰童業務、醫療美容業務。憑著朗姿、萊茵、卓可三大品牌,朗姿股份曾在中國高端女裝品牌中佔有一席之地。在朗姿股份2011年的招股書中,該公司表示,2010年,朗姿在全國高端女裝中的品牌地位位居第三,僅次於寶姿和瑪絲菲爾,市場佔有率達3.11%。憑藉三大主力品牌持續發力,朗姿股份的主營業務收入從2008年的2.23億元持續增長至2013年的13.7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朗姿股份的三大品牌朗姿、萊茵、卓可收入分別為8.46億元、2.46億元和2.00億元,創立僅僅3年的瑪麗銷售額達8600萬,四個品牌的收入佔到了總營收的99.9%。不過,從2014年開始,因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朗姿股份的女裝銷售開始走下坡路。2016年,在該公司品牌由5個增至7個的情況下,該公司女裝業務收入卻跌破10億元,比2013年下降了近4億元。在此期間,曾經的主力品牌營業收入下降尤為明顯。其中,朗姿從8.46億元降至5.9億元;萊茵從2.46億元降至2.07億元。2016年也是朗姿股份大舉進軍醫美行業的一年。當年,朗姿出資3.3億元控股四川米蘭、四川晶膚等6家醫療美容醫院(公司)。截至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已擁有三大醫美品牌「米蘭柏羽」、「晶膚醫美」和「高一生」, 現有終端機構總數18家,主要分布在成都、西安等地。2018年和2019年,朗姿股份醫療美容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8億元、6.28億元。2020年上半年,該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54億元,佔營業收入28.83%,上年同期為2.7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朗姿股份此前也布局電商、化妝品行業。朗姿股份是今年9月份在深交所上市的代運營商若羽臣的第二大股東;此前的2015年12月,朗姿斥資3.3億元投資了韓國化妝品面膜公司L&P cosmetic,不過12月13日晚間,朗姿股份宣布,擬出售L&P剩餘8.12%股權,聚焦主業。起初,朗姿股份雖布局泛時尚行業,但公司股價此前一直在低位徘徊。直到今年年末,朗姿股份初嘗了「勝利果實」。受到深交所關注,百家機構密集調研截至12月14日,朗姿股份收穫六連板,股價報23.40元/股,成為目前市場上連板數量最多的個股。從走勢上看,朗姿股份在短期內經歷了較大漲幅,股價已經完成翻倍。11月初,朗姿股份的股價僅為9.66元,如今衝高至23.40元,累計漲幅超140%。朗姿股份迅速吸引了監管層的關注。12月11日晚間,朗姿股份公告稱,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醫療美容業務的開展具體情況、業務增速、盈利模式、主要產品、核心競爭能力,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及佔比情況。據朗姿股份此前發布的2020年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的營業收入約19.97億元,同比下降6.21%;淨利潤約4999.37萬元,同比下降68.18%。不過,公司給出的全年業績指引線上,預計全年實現淨利潤為1億-1.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0.13%-155.19%。根據公司給出的解釋,系及時抓住了醫美市場良好的增長機遇。關注函還要求朗姿股份說明,是否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近期股價漲幅較高是否與公司基本面相匹配,並充分提示相關風險。實際上,因股價連續多日上漲,朗姿股份已經多次發布股價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在三份公告中,朗姿股份均表示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公司已披露的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醫美股受到熱捧,而朗姿股份也動作頻頻。今年10月底,朗姿股份在成都設立全資子公司,負責運營和管理公司中西部地區的時尚醫美和女裝業務。自今年11月份起,公司已經披露了6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其間合計接待上百家機構。 據貝殼財經記者統計,11月3日,國泰君安、民生加銀、亞太資產3家機構對朗姿股份進行調研;11月12日和11月13日,共有50家機構對朗姿股份進行調研,包括10家券商、19家公募和21家私募險資;11月17日,有51家機構調研朗姿股份,11月20日,有9家機構進行調研。上述文件顯示,機構參加調研的主要話題均圍繞醫美板塊。進入12月份,除了公司董事長、董秘、證代以外,朗姿股份旗下醫美品牌米蘭柏羽、光華晶膚、朗姿醫美的相關負責人開始參會,12月2日、4日,進行調研的機構合計有31家;12月7日,共有41家機構以電話會議方式與公司旗下米蘭柏羽事業部負責人和晶膚事業部負責人進行交流。朗姿股份表示,隨著醫美行業近幾年來市場規模的較快增長,朗姿醫美的收入也從最初的原六家年收入共計約2億元,發展到2019年的6.3億元的規模,2020年前三季度已達6億元。此外,朗姿股份還受到了遊資「青睞」。數據顯示,今年11月,朗姿股份股價開始起飛之際,多路一線遊資入場,上周(12月7日至12月11日),朗姿股份均迎來大筆資金入場。是炒作還是未來可期?朗姿股份也曾蹭「網紅」熱點2019年末、2020年初,市場上最火的概念莫過於「網紅經濟概念股」。彼時股價不溫不火的朗姿股份,也多次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關注網紅現象。例如,2019年12月27日,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的各業務板塊均不同程度地採用線上線下的營銷模式,並率先啟動智慧新零售戰略,作為在時尚領域不斷發展的企業,公司對於時下消費者關注的「網紅」現象也頗為關注並應用於公司產品的推廣中;2020年1月2日,朗姿股份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網紅帶貨」是目前線上銷售的新模式,公司通過藉助該方式增進與消費者的溝通,並提高消費者對公司產品的關注,具有一定的成效。不過,這並未能帶動朗姿股份的股價。如今,搭上醫美概念的朗姿股份,是炒作還是前景可期?今年由於疫情影響,朗姿股份的三大業務中,女裝和童裝均銷售銳減,只有醫美業務實現逆風增長。據公司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朗姿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2.29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12.08%,淨利潤虧損512.77萬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虧損287.70萬元。不僅如此,公司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只有4999.37萬,但公司短期借款超過3.38億元,應付債券超過4.14億元,但理財產品超過3個億。女人的錢真的好賺?而2020年即將收官,朗姿股份要如何在最後一個季度實現5000萬至1億元的淨利潤?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澤炎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