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典型的粵式菜餚,改良後卻風靡三湘大地。
背後的故事與其說是靈機一動的廚藝創新,毋寧說是一個「梅花香自苦寒來」來的勵志典型。
——食.典——
螺螄制與蜆同,惟子多則不可食。
徽州人曬乾,賣者名青螺。
可以作羹。
閩中有香螺,小而鮮,糟食最佳。
——清·袁枚《隨園食單》
——食·事——
李超在廚藝這方面無疑是有天分的。
農村孩子懂事早,七八歲,最多九歲,還沒灶臺高的李超便搭張板凳在灶臺前忙活了——農事繁忙,田裡的活計可不能耽擱,大人外出耕作,家居瑣事便交由小輩打發了——鄉下人吃食總歸粗陋,也無太多講究,熟了便成,但讓李超至今引以為傲的是,他對調味配比的精確把控超過了很多司庖多年的老手,「我看我嬸娘他們炒菜,放了鹽之後總要嘗一下,有時候還要嘗好幾下,我從來不用嘗的,一把鹽下去,鹹淡正好……」
「百味鹽為先」,鹹淡間的細微差別決定著一道菜的最終口感,廚行向有「好廚子,一把鹽」的說法,廚師的手藝高低也在用鹽精當與否上體現,對於沒有多少烹飪經驗的童稚來說,剛上手就能把控如此精準,似乎也只能用天分來解釋了。
2003年,初中畢業的李超正式踏入廚行,在當時的大中華海鮮酒樓後廚當學徒——對於讀書不甚靈光的農家子弟而言,學門手藝總好過在田土裡扒食。
和所有傳統的手藝一樣,廚行一道也不是入門就能學藝的,先得替師父打雜,一個是磨練心性,二個諸多基本功的積累也得在打雜的年月裡慢慢養成。打雜無非宰雞殺魚——行內叫水臺,意其整日跟水打交道——或者給灶臺上的師傅配菜,切塊切丁切絲,灶上一聲喊就得配好。
也不是剛入門就能配,之前還得經過長時間的訓練,逢閒暇時間便得窩廚房一角切土豆絲,握刀的右手虎口上厚厚一層繭,手指被刀切到也是常有的事兒,很多人受不了這個苦,工資不結便偷偷溜掉。但李超不一樣,農村出來的孩子,別的不說,苦卻是能吃的,不但工餘閒暇切土豆絲,甚至下班後同伴們邀約去喝酒打遊戲,他也一個人窩在廚房繼續切土豆絲。
很快,李超便從那幫一起學廚的同伴中脫穎而出,先是被知會可以給師父灶上配菜,繼而又破格允許上灶炒些不太重要的菜餚,師父在邊兒上會不時指點幾句,同時也訝異於這個年輕小夥子對調味的精準把控,教的也比別的同門師兄弟更多一些……很多年後,已經成為行政總廚的李超常常會想起這段沒日沒夜切土豆絲的歲月,「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他也不記得是從哪兒看到過這句話,只覺得挺契合自己這些年的經歷的,便將這話做為自己的QQ籤名檔。
2006年,出師的李超南下深圳打拼。這回終於不用再切土豆絲了,入職就上灶,從尾鍋一步步熬到二鍋頭鍋。與此同時,粵菜的選料功底和烹飪技法也吸引了李超的注意力,在株洲做學徒的時候,酒店雖也有粵菜師傅,但到底隔了一層,即便自己有好學之心,也不敢明目張胆地偷師——廚行向重門規,表面雖一團和氣,內裡卻也是壁壘森嚴的,偷學是大忌——但現在不一樣,現在他早不是打雜的學徒了,爐頭的身份讓他有足夠的理由可以和同行切磋交流,至於是否有欺師叛門的嫌疑,李超並不認可,在他看來,人口的流動也加速了口味的融合,傳統的八大菜系雖然各有其擁躉,但在相互交融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新的菜系、新的口味,就以株洲地區這幾年賣瘋了的「芥末花螺」為例——這菜是李超2010年前後研發的,因其爽脆而極富刺激性的口感俘虜了大批株洲食客的味蕾,又因其操作簡便,很快便在株洲各大餐飲機構流行開來——本是典型的粵菜,白灼後蘸芥末醬油而食,改良後將蘸食的芥末醬油變為浸泡花螺的湯汁,且加入蒜頭、小米辣等湘式食材,你說它是湘菜還是粵菜呢?
2008年,李超回了株洲,在國賓酒店待過段時間後,仍回了當年學徒的酒店,不過是荷塘區的東程大中華。於熟諳株洲餐飲掌故的人來說,大中華是株洲地區首家引進平價海鮮概念的社會餐飲機構,用湘式烹飪手法打理粵式海鮮食材的「湘式小海鮮」概念也由此而起,而這,恰恰是李超當年在深圳和同行切磋時所思考過的問題。
氣息相投,混在其中自然如魚得水,李超在後廚的地位一天天爬升,很快便成為酒店的行政總廚,管理著後廚一大幫子人,那一年,他26歲。
2014年末,東程大中華海鮮酒樓更名為老地方.尋味餐廳,股東變化,李超亦有參股,從後廚老大躋身具有決策權的股東層,距他從堂市鄉間來酒店學廚,剛剛好十一年。
現在的李超,已不需要親自下廚炒菜,廚房倒是常去,除了實時監控手底下廚師團隊的出品之外,更多的時間,他都在鑽研新的菜品研發,思路仍然是在深圳時和同行切磋時碰出的那些火花。
「芥末花螺」至今仍是店內點單率居高不下的旺銷菜品,更莫提株洲別處餐飲機構裡「開枝散葉」的那些變種了,說不自豪是假的,有時朋友也會恭維他的廚藝天分,不善言辭的他笑笑便算領情了,只有他自己知道,天分背後是多少不為人知的辛勞和咬牙苦撐的堅持!
——食.譜——
主料:花螺(500克) 黃瓜(200克)
輔料:蒜子(30克) 小米辣(30克)香菜頭(15克) 芥末(25克)調和醬油(生抽80克 蒸魚豉油 80克 魚露 10克 美極鮮醬油10克)
操作步驟
1、 花螺買回後淨養兩至三天,吐盡泥沙
2、 水燒開後下入花螺,再開後兩分鐘關火,泡三分鐘
3、 撈出放入冰水中浸泡至冷
4、 洗淨後用竹籤剔出螺肉,去肚腸後再塞入螺殼中
5、 純淨水洗淨,撈出放入冰箱冰鎮三小時
6、 芥末與調和醬油調勻後加入切碎的蒜頭、小米辣、香菜頭
7、 黃瓜切丁打底,加入花螺,澆入步驟6調勻的醬汁攪拌即成
——我想給你做道菜——
外婆做的紅燒肉,媽媽炒的蛋炒飯,前任陪你吃過的路邊攤兒……
酸甜苦辣的記憶片段,聚散離合的煙火人間,很多時候,你念念不忘的並不是那道菜,而是那個人,那一段無法再回到過去的感情。
「一切有情,依食而往」,情分盡了,食物還在,往昔的味道也還在。
我想給你做道菜,一道能讓你的味蕾回到過去的菜。這裡是《株洲晚報.慢周刊》全新打造的「慢食」欄目,我是欄目主持人茅道,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菜,並且會做這樣的菜,請與我聯繫(微信:yzhy83),讓我們一起來做好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