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10位開國大將,其中最讓我欽佩的一位就是張雲逸將軍。他的一生壯烈大氣,鬥志昂揚。
作為授予軍銜時年齡最大的一位將軍,他當時已經有63歲,甚至比毛主席還要大一歲多,卻仍然風採依舊。張雲逸將軍作為新中國成立時唯一一位可以拿元帥級別工資的將軍,不光是因為他資歷高,更是因為他為新中國付出太多。
十大元帥中資歷最老的朱德同志在1909年冬加入同盟會,而張雲逸早在同年十月就已在廣州黃埔陸軍小學秘密加入同盟會,所以說他的革命資歷比十大元帥都要老。
此後,張雲逸將軍在1926年毅然決然地加入中國共產黨。雖然當時他已經是國民革命軍的少將參謀長了,但他還是決定忠於共產黨,單是這一份魄力就已是常人所不能及。
百色起義後,張雲逸將軍在重建新四軍以及廣西剿匪等事件中都做出了巨大的奉獻,奠定了其在中華人民解放軍的地位,更是為數不多的36位軍事家之一,十分出色。
十七歲就加入同盟會的熱血青年
張雲逸將軍原名為張運鎰,又名張勝之,1892年8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文昌縣(今屬海南省)造福鄉上僚村一個農民家庭,身為家中長子的他,還有兩個弟弟。
因為父母實在供不起三個兄弟一起上學,最後決定只送張雲逸將軍讀書。這也為他後期上軍校做了鋪墊,但好景不長,父母和兩個弟弟因病前後去世,導致年紀輕輕的張雲逸將軍只好去投靠叔叔。
於是他隨後便前往廣州謀生,在一個鄰村同鄉家裡當勤雜工,維持自己生計。
1908年,16歲的張雲逸將軍受到同鄉趙士槐同志影響,決定報考公費的廣州陸軍小學,繼續自己學業,並以優秀成績被廣州陸軍小學錄取,從此開始他的軍人生涯,並為此付出一生。
學校期間的張雲逸將軍非常認真地讀書,敢於接受新思想,更是敢於投身於革命事業,並在身邊很多同僚帶動下,在17歲時秘密參加了孫中山同志領導的同盟會,成為了當時同盟會當中最年輕的會員。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資歷,所以張雲逸在國民黨內也很吃得開,甚至於蔣介石見了他也得「繞道走」,畢竟當初二人曾是平級,都在孫中山大元帥府當參謀,而且前者還先入職。毛主席對此評價道:「共產黨能對國民黨將領說話的人不多,張雲逸是其一。」
1911年,張雲逸將軍決定離開陸軍小學,轉而投身於辛亥革命,加入了武裝推翻清王朝的活動。在黃興同志帶領下,張雲逸將軍還參加了當時非常著名的廣州起義,史稱「黃花崗之役」。
他還非常膽大的報名了先鋒隊,擔任了起義軍的炸彈隊隊長,憑著一腔熱血,為大部隊掃清障礙,並做出不菲戰績。4月27日,由張雲逸將軍帶領的先鋒隊,隨著黃興同志攻打兩廣總督府。
可惜最終還是敗退。後來張雲逸將軍偽裝出門打探消息,隨後就有清軍圍剿,由於當時只有他一人出去,所以萬幸躲過一劫。張雲逸將軍並沒有成為黃花崗烈士。事後張雲逸將軍自言:「險為黃花崗第七十三烈士。」
中華民國成立以後,革命政府又送了張雲逸將軍進入廣東陸軍速成學校學習。在1914年張雲逸將軍畢業後,他被派到地方部隊任連長,給予其深厚信任。
後來袁世凱決定復闢稱帝時,張雲逸將軍收到了同盟會南方支部派遣調令,決定安排他前往海南島北洋軍中,為當時軍人做反對袁世凱稱帝的思想工作。於是他在艱苦環境中發展了反袁「三合會」成員80多人,隨後不久他又被調回地方部隊,並被破格提為營長。他開始率領部隊在廣東香山駐紮鎮守,後來又被調任廣東揭陽縣縣長,這也算是張雲逸將軍的一段曲折從軍之路。
張雲逸將軍積極擁護孫中山同志改組國民黨,後來被派到廣東許崇智部任旅長。所帶的地方部隊全部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並且先後兩次都有參加過討伐陳炯明的東徵作戰。
土地革命時期的張雲逸
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第二年7月國民革命軍決定開始北伐,因為張雲逸驍勇善戰並且小有名氣,便被任命為著名的第四軍二十五師少將參謀長。
同年10月,在國民革命軍攻佔武漢以後,他做了一個冒險舉動,就是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這個舉動很多人都想像不到,但正是因為這個行動,才有了我們現如今的一代名將張雲逸。
1927年11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當時張雲逸將軍留在第二十五師從事黨的地下活動,並利用天時地利人和與周士第同志順利讓自己所在的二十五師大部分人成功參加「八一」南昌起義,為當時的中國共產黨軍隊提供了不少生力軍。
但張雲逸將軍並沒有跟隨大部隊離開,而是聽從黨的安排,繼續留在第四軍,隨後跟隨第四軍大部隊轉回廣州。
經歷幾次戰爭後的張雲逸將軍也是越發凸顯自己的將才之能,在1927年11月被委任到海南島當瓊崖綏靖司令。一方面在請示黨以後,決定服從上級命令,回到老家以擴充部隊,為中國共產黨訓練秘密軍隊。另一方面他與瓊崖的地方黨組織聯繫接頭,方便接收消息,並且根據黨的安排在海南發動紅色政權。
可是沒有想到,張雲逸將軍差一點就命喪於此,因為張發奎的手下即駐海口市某部副團長葉肇被桂系軍閥重金收買,葉肇在他經過的港口安排了陷阱。
當張雲逸將軍的部隊提前到達時,埋伏在四周的人開始出動,於是張雲逸部隊的人一批批被逮捕,當時他也差點就這樣被捕入獄了。所幸,在一位同村朋友幫助下,張雲逸將軍破解難關,事後兩人乘坐小船繞行,否則絕對很難回到廣州。
1928年上半年,中國共產黨決定派張雲逸等共產黨員前往蘇聯學習馬克思主義,於是他毅然告別妻兒,從多個城市輾轉去往上海,最終找到中國共產黨組織報到。
可是,令張雲逸將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共產黨已經出了不少叛徒,整個共產黨組織四分五裂。張雲逸將軍一到上海,就被國民黨的人直接盯上了,他的住處也並不安全,隨時都有便衣會上來抓人。
8 月的一個深夜,4 名警察突然闖進了他的住處,不由分說,直接扯下他的長袍馬褂,給他換上一套西服,還在頭上給他安了一個假髮。
剛走出公寓,又有一夥兇神惡煞的便衣隊攔住去路:「幹什麼的?」「抓住一個販毒的。」警察頭目洋洋得意地說。「等一下,我們要檢查!」那夥人強硬地說。
張雲逸將軍一看這陣勢,申冤的機會來了,大喊道:「我不是毒品販子,放開……」話音未落,一條手帕塞進他的嘴裡。警察頭目眼睛一瞪,向攔路的便衣喝道:「執行你們的任務去,看什麼熱鬧?小心放跑了『狐狸』。」
便衣們一看這架勢,便不再糾纏,各就各位,繼續守株待兔。
張雲逸將軍被押上了車,車東拐西彎,開到「警察局」。張雲逸將軍被反綁著押下了車,他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報告,犯人押到!」警察頭目笑哈哈地說。「怎麼搞的嘛,還扭著雙手?」這聲音怎麼這麼熟悉? 張雲逸將軍抬起頭,天哪!這不是周恩來同志嗎?
「雲逸同志,讓你受驚了。」周恩來同志快步上前,緊緊地握住張雲逸將軍的手。「哈哈,我這場戲演得很成功吧!」扮警察頭目的陳賡同志撲上來,一把抱住張雲逸將軍,「張大哥,小弟失禮了。」
張雲逸將軍恍然大悟,一拳打過去:「你呀,真會裝神弄鬼,也不怕我跟你拼命?」陳賡同志說:「剛才在特務面前扇了你一巴掌,現在我們才能一起笑嘛,要不你真的被抓去了,我們只好一起哭了。」
直到看見周恩來同志,張雲逸才知道這是安排好的人員接應,好在當時有周恩來同志,這才化解了一場風波,也避免了他自己身份暴露。
百色起義
隨後周恩來同志為張雲逸安排了後期需要完成的工作,其中就包括藉助張雲逸北伐軍名將的身份去打入廣西敵軍上層,秘密發展並且回饋組織有用信息。張雲逸頓時興奮不已,在回家短暫和朋友妻兒聚會後,就決心打入敵軍高層。
再三思考後,他決定取得當時的廣東海軍總司令陳策的幫助。兩人是至交好友,見面以後更是相談甚歡。隨後,通過陳策的介紹信他順利打入廣西高層,張雲逸將軍被任命為廣西警備第四大隊隊長兼教導總隊副隊長和南寧市警備司令。
至此,他成功在百色起義前打入了敵軍內部,為後期百色起義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也是這一場起義勝利的關鍵所在。
當時中國共產黨為了起義能夠順利進行,派遣了小平同志、陳豪人同志等大批革命幹部到達廣西幫助俞作柏同志和李明瑞同志。
同時,張雲逸接到黨的安排,展開黨的工作,改造舊軍隊,並且撤掉大量反動派官員,還積極招收工農青年參加第四大隊。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就已經發展了新黨員400多人,張雲逸圓滿完成了黨安排的工作。
1929年10月20日,張雲逸按照中國共產黨指示,將攜帶有大量武器彈藥的船隻帶入平馬鎮,並在此成功與小平同志見面,兩人相見恨晚,很快成為可託付性命的戰友!
短短兩天時間內,小平同志主持召開的前敵委員會上決定了三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這三件事為後期的中國共產黨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會議上,小平同志讓所有革命人士積極在群眾與部隊中宣傳中國共產黨,並且發揚民主,反對軍閥制度,努力組織和武裝群眾,讓群眾成為我們的力量,並表示在一定的條件下可向群眾發放槍枝。
這種讓群眾做自己的主人,並繼續清洗軍隊當中的反革命分子的行動,成功為黨組織發展了許多有用人才。
小平同志還利用張雲逸和俞作豫同志兩人的影響和號召力,成功為中國共產黨募捐到了4萬多銀元,作為百色起義經費。10月22日,小平同志、張雲逸等人抵達百色,準備開展起義工作。
在眾人積極帶領下,中國共產黨主張越來越受到群眾的廣大支持,他們積極組織工農武裝,支持農民打倒地主,奪回自己土地。
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導致反動派非常害怕,甚至有鄉紳向反動派提出要求趕走張雲逸將軍等人。不過還好,張雲逸將軍等人已布置好所有活動,靜候熊鎬前來談判。
在談判過程中,果然不出張雲逸將軍所料,熊鎬堅決不加入共產黨,甚至暗含威脅。無奈之下只好按照之前的計劃扣押熊鎬,並將熊鎬攜帶人員一舉拿下。
他自己則是連夜趕往熊鎬之前布置軍隊的地方開始清洗。熊鎬之前布置的軍隊輕鬆被雷經天同志的農民軍打退,並繳獲了700多支槍,在這次行動中張雲逸將軍大展身手。
1929年12月1日,因為百色起義已經部署完善,所以鄧小平同志決定去東江地區籌劃龍州起義。雖然鄧小平同志非常不舍在這邊共事的戰友,但是為了革命能夠發展得更好更快還是毅然決定前去。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義正式拉開序幕,起義的軍隊由數千軍隊及農民組成,並由張雲逸擔任紅七軍軍長。可以說百色起義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全國影響最大的起義之一,這也成功誕生了一支強有力的中國革命軍。
幾個月後廣西軍閥開始向中國共產黨佔據的左右江地區發動進攻,企圖奪回陣地。但有張雲逸將軍率領紅七軍反抗,結果自然無功而返。畢竟張雲逸將軍也算是一個成名多年的戰將,經歷過大大小小上百場戰役,經驗豐富,這次戰役中,反動派反而被殲滅500多人。
1930年10月紅七軍奉命去河池接受整編,黨組織決定任命李明瑞同志任總指揮,以張雲逸為軍長,鄧小平同志任政委,下轄十九、二十和二十一這三個師。
11月,師長韋拔群同志帶領二十一師回東蘭打遊擊。與此同時,張雲逸將軍帶領著剩餘部隊繼續北上,到江西蘇區與中央紅軍會師。紅七軍一路打上江西,途經五省,疲勞作戰,雖然敵人一直圍追毒打,紅七軍傷亡也很嚴重。但張雲逸將軍堅決不放棄,全員依舊團結互助。
作為將領的張雲逸不搞特殊,與部下同吃同睡,毫無半點架子可言。因為當時傷員比較多,很多傷員被半路放在老鄉家中,張雲逸將軍聽說這件事以後,神情肅然,傳令說:「什麼東西都可以丟掉,就是不能丟掉傷員!」
紅七軍也是越打越強,終於在1931年7月勝利會師。毛主席與朱德元帥還親自接見了張雲逸將軍、李明瑞同志等紅七軍領導人物,並給予了紅七軍極高的評價與表彰,贈予紅七軍「轉戰千裡」的大紅錦旗,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種至高榮耀。
鐵漢柔情——聚少離多的婚姻生活
1914 年,張雲逸將軍從廣東陸軍速成學校畢業,之後便被派到部隊任連長,在這期間他和同鄉的姑娘王氏結婚了。王氏生下了一個女兒張瓊後,便再沒有任何懷孕消息。
王氏一直固執地認為沒有生下男孩是自己的過錯,打算為張雲逸將軍再找一個老婆延續香火。這也就是第二位妻子韓碧,說來也巧,王氏首先相中了韓碧這個小姑娘,和韓碧交談這件事情時,韓碧本人是同意的,於是王氏自作主張把韓碧接回了自己家。
當時的張雲逸將軍並不知曉這件事,等到張雲逸將軍知道韓碧存在時,他非常的生氣,認為自己與韓碧年齡相差太多,會耽誤對方。
可王氏已經促成這件事,沒有辦法,他只好先接納了韓碧。張雲逸將軍在廣州治病期間,王氏讓韓碧每天去給張雲逸將軍送飯菜,增加兩人相處機會,和韓碧接觸多了以後,張雲逸將軍也開始喜歡上她的幹練和聰明。
他風趣地對韓碧說:「你由農民當了工人,我由農民當軍人,我們兩個就是工農兵了。」韓碧聽了以後也很開心,張雲逸將軍也開始從心底接納韓碧是自己的妻子。
但是好景不長,兩人成功生下一個兒子後,張雲逸將軍就去了廣西組織百色起義,所以一家人常聚的機會並不是特別多。
後來在一次日軍飛機轟炸過程中,王氏不幸去世,只剩下韓碧獨自一人撐起一個家的擔子,雖然辛苦,但也從不抱怨。
1937 年底,張雲逸將軍奉命到香港開展華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在親友的幫助之下,他終於找到了韓碧母子倆人,一家人得以團聚。韓碧開始負責協助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半年後張雲逸將軍返回延安,但沒有帶上韓碧母子。
直到1939 年 7 月,韓碧帶著張遠之(張雲逸將軍兒子),奉命離開香港,才回到張雲逸將軍身邊工作。這時母子倆都正式換上了軍裝,也算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了一名軍人。
由於張雲逸將軍在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所以韓碧母子於1940年2月離開軍部,準備出發到江北去與張雲逸將軍團聚。當時和他們一起走的幹部戰士共25人,可不幸的是都被國民黨帶走了,經過嚴刑拷打,也沒有逼供出任何有用信息。
但這母子倆還是不幸地被人知道了真實身份,雖然不能勸降張雲逸將軍,但他們卻被作為人質放在國民黨的監管之中。
後來經過周恩來同志的反覆談判,1940年9月,這些被關押監管的人才得以釋放,但同期被扣押的幹部戰士全部被殘害,只留下了韓碧母子二人存活。雖說不容易,但母子二人也還是回到了張雲逸將軍身邊,過上了一家團聚的好日子。
全面抗戰,擴充新四軍
1937年4月,由於全國抗戰需要,中共中央決定派遣張雲逸將軍到華南地區進行統一全國戰線工作。由於路線曲折,組織當下決定從西安到香港轉站過去,當時周恩來同志和孔泉同志等人也需要從西安出發,所以他們一行人隨即同行去西安。
沒想到,路上居然碰到了國民黨組織的反動派襲擊。由於事發突然,且敵眾我寡,國民黨反動派來勢洶洶,所有槍枝設備一應俱全,雖然我方軍人驍勇善戰,仍是不能抵禦,只能且戰且退,最後退入叢林,開展逃亡。
敵人目標是周恩來同志,由於周恩來同志身邊的副官陳有才同志身攜周恩來名片,被誤以為周恩來同志被擊斃。這樣,周恩來同志一行人才逃出升天,免於一場劫難,事後大家皆生出劫後餘生的感觸,但這件事也直接導致了張雲逸將軍行程被耽擱。
1937年5月,張雲逸將軍再次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去華南從事統一戰線的工作。他通過與南方各遊擊區領導人聯繫,成功完成黨給予的任務,幫助華南地區組建新四軍。
但隨後他又接到黨組織要求前往澳門尋找葉挺同志的命令。等找到葉挺同志後,兩人相見恨晚,張雲逸提出希望葉挺同志能夠擔任新四軍軍長之職,事後葉挺同志感嘆說道:「張雲逸先生到來,如大旱之遇雲霓,寒冬之見新綠」,由此可見張雲逸將軍的重要性。
新四軍成立後,張雲逸將軍也被任命為參謀長兼第三支隊司令員,不過皖南事變後,中共中央於1941年1月20日發布了重建新四軍的命令。並任命陳毅同志為新四軍代軍長,張雲逸為副軍長,劉少奇同志為政治委員。
1943年3月,國民黨再次發動對新四軍的攻擊,而且這次攻擊人數龐大。但是張雲逸不為所懼,在現場從容指揮,頗有名將風範。其帶領的新四軍沒有退縮現象,十分驍勇善戰,堅守陣地,不曾退去,在和國民黨奮戰7天7夜後,成功守護陣地。
1943年年底,由於陳毅同志與劉少奇同志要去延安參加中共七大會議,1945年秋才返回華中地區。在此期間,一直是由張雲逸代理軍長職務,並主持新四軍各項工作持續積極發展,還發動人民群眾,消滅了人數較多的日偽軍,讓新四軍徹底在華中站穩了腳跟。
張雲逸的這一系列舉措鞏固了新四軍的位置,使之成為華中地區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同時,張雲逸還發展了不少群眾積極加入新四軍,擴大了當時的新四軍戰隊。
新中國成立以後,張雲逸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廣西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省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中南局第二書記和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等重要領導職務,繼續為新中國貢獻力量。
結語
1974年11月19日張雲逸將軍在北京去世,享年82歲,至此英雄退場。
張雲逸將軍這一生豐功偉業,戰功赫赫,但也有著鐵血柔情的一面,與兩位妻子一直恩愛有加,即使老年仍是不離不棄,令人羨慕。但是,張雲逸將軍留給我們的革命精神更為寶貴——悍不畏死,勇於進步,敢於鬥爭的品質,仍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後輩。希望吾輩能以此為榮,向張雲逸將軍學習致敬。
參考資料:《張雲逸大將畫傳》《張雲逸傳》《百色起義與紅七軍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