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政沒有任何戰功,為何偉人特批大將軍銜?他是我黨的大油箱

2020-12-17 裘克談史

1953年,我軍參照蘇聯軍事改革的方案和專家建議,總幹部部門將最初設定的6等18級軍銜做出細節調整,其中高級開國將官被明確定為少將、中將、上將和大將。

大將作為開國將軍之首,地位僅次於元帥,初定15人,最後幾經變換和審查核准,最終確定為開國十大將軍,無一不是對中國革命有突出貢獻的,且能徵善戰的功勳赫赫之輩,但無論如何改變精簡,粟裕第一大將、徐海東第二大將的位置始終不變。

1955授銜

其中開國第五大將譚政,從21歲參軍入伍後,沒有指揮過一場戰鬥,終生不上陣殺敵,也沒有任何戰功,卻被毛主席力薦:他的名字必須出現在大將名單上!這是怎麼回事呢?

譚政,1906年生於湖南湘鄉,早年曾是家鄉的一名小學老師,所以接觸愛國革命思想的時間很早,閱讀過大量進步書籍,在大革命時期曾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軍閥的愛國主義運動,期間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愛國革命志士。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譚政心力交瘁,頓生投筆從戎之意,他認為想要救國,就必須先改變舊社會的愚民思想。

毛主席在湖南發動秋收起義後,譚政第一次深刻認識到我黨我軍先進的革命愛國理念,心中大受震動,就主動找到徵兵同志,在申請書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當時負責招兵的首長看他文質彬彬,一臉秀氣模樣,就問他:給你一把槍、十發子彈,能打中幾個敵人?

譚政搖搖頭:我沒練過槍法,恐怕一個也打不中。

首長氣笑了: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你怎麼上陣打仗?

譚政義正言辭道:我文化水平很高,有的時候筆比刀槍更管用,筆桿子也能殺人,也能把革命幹好!

譚政

在井岡山入黨一個月後,譚政從政治宣傳員調任總部機關,成為毛主席麾下的第一任秘書長,政治才能得到初步發掘,並以紅軍黨代表的身份出席了1929年舉行的古田會議,於次年被提拔當了軍政治主任和教導大隊的政委。

先後隨軍參加了二打長沙、漳州戰役、南雄、水口戰役,又北上攻打宜黃、樂安、南豐等地,並參與指揮了我軍保衛蘇區總部的第四和第五次反圍剿戰鬥,負責軍隊思想的政治工作。

寫出了多篇戰時政工的戰鬥總結報告,並在紅軍長徵時期寫出了《最後的一道封鎖線》,順利在《紅星》報刊登,與李聚奎上將和黃蘇一致促成了部隊縮編的決議,為即將進行的抗日戰爭做準備。

1936年,譚政寫出《關於紅軍中心的政治工作意見》下發全軍,對我紅軍從土地革命到抗戰的順利轉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不上戰場,但譚政的勞苦功高,誰都不能忽視。

譚政

抗日戰爭開始後,譚政供職總政,出任副主任職務,針對武裝鬥爭、軍隊和政工隊伍的建設,多次發表長文通告全軍,大大凝聚了我軍戰士的向心力。

1944年,譚政在主席和總理的指示下,總結經驗,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結合當下戰爭形勢變換,展望未來,詳細分析我軍目前遇到的困境和改進措施,提出並發表了關於軍隊政工問題的長文報告,成為繼古田會議後,軍隊政治工作又一偉大的歷史藍本,具有相當深遠的研究作用。

這份報告一直到建國後,仍被總政和總參多次刊印發表,論據充分,有理有節,獲得全黨全軍高層領導的一致好評。

解放戰爭時期,譚政奉命第一批趕赴東北參加工作,出任東北第四野戰軍的政治主任和副政委工作,是我軍開拓和發展東北大本營的功臣和先驅,地位、資歷和威望僅次於總司令林帥和政委羅帥,所以在戰時,東北局面向我總部機關的電報署名,一般都是林、羅、譚、劉。

譚政

建國後,譚政出任全軍總政治部主任一職,是我黨我軍從事政工工作年限最久、資歷最深的人,他的工作比一些衝鋒陷陣的猛將更加重要。

正如他給女兒介紹的那樣:爸爸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打過仗,但一輛車想要跑快,不光需要輪子和發動機,還得有一個大油箱。

而譚政就是我黨我軍和中國革命砥礪前行的大油箱,所以在1955年授銜時,主席給譚政做出了最正確的評價:譚政,談政也,專門特批授予他開國大將軍銜,排名第五,僅次於陳賡大將。

相關焦點

  • 林帥麾下大將攜款潛逃,本應授予上將軍銜,卻因此毀了一世英名
    1936年12月,少帥張學良和西安總司令楊虎城秘密在西安華清池發動兵諫,囚禁蔣介石,逼迫他放下個人成見,以大局為重,極力促成並推進了與我黨聯合抗日的戰略決策。1937年8月底,偉人在陝北延安親自籤署命令,將紅軍原三大主力正式改編為第八路集團軍開赴抗日前線。
  • 常乾坤:戰功平平為何授中將?朱德:沒有他,我都不算三軍總司令
    建國之後,能被封將的將軍都是有卓越戰功的,但有一位中將,他的戰績平平,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卻被授予中將軍銜,這是為何?這位將軍就是常乾坤,這個名字很少有人聽到,身為開國大將,名聲卻很小,這在軍中本來就不是正常的。
  • 海賊王:卡普實力超群,戰功赫赫,為何只是一個軍銜不高的中將
    三次將海賊王羅傑逼上絕路,因此也贏得了海軍英雄的稱號,現在劇情又揭曉了其曾與羅傑聯手擊敗過洛克斯,敗在他手上的有名海賊雙手都數不過來。與卡普同期的戰國,其在頂上戰爭之前便已經坐穩元帥之位多年,為何實力超群並且戰功赫赫的卡普,只是一個中將呢?
  • 張學思是張作霖的第四個兒子,偉人的一句話,把他弄得臉紅脖子粗
    張作霖一生共娶了6位夫人,育有8子6女,共14個孩子,除了在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長子少帥張學良外,其他孩子的名聲雖然不大,但卻並不代表著他們沒有本事。正如張大帥第4子張學思,在父親去世後選擇加入我軍,一心一意幹革命,不僅在陝北延安得到了偉人的親自接待,還在1955年被授予了開國少將軍銜。
  • 1955年授銜,有15位大將候選人!除了十大大將,另5位什麼軍銜?
    當時,我軍總共有15位大將候選人。除了板上釘釘的十大開國大將,另外5位和大將無緣的將軍,最後被評為什麼軍銜?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蕭克,曾經擔任過紅2方面軍副總指揮和八路軍120師副師長。1907年,蕭克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後來參加黃埔軍校。1927年8月,蕭克跟隨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參加南昌起義。
  • 1944年,一藏民為抗日捐國軍30架飛機,為何卻被我軍授予少將軍銜
    他是我國一位罕見的雙面少將,在1944年的時候,他就被國民黨授予了少將軍銜。而他的弟弟卻是一位活佛,也是拉卜楞寺主,一生受到了人們的敬仰。在抗日戰爭時期,當他知道有人為抗戰捐了一架飛機之後,受到了鼓舞。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陳光於1954年遺憾去世,不然的話是有著大將軍銜資格的,劉亞樓授銜時擔任空軍司令員,最終被授予上將軍銜。他解放戰爭時期曾經擔任過東野參謀長、四野兵團司令,其實從資歷上來說,授予大將都是有資格的。紅三師師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羅炳輝的資歷夠得上大將,但他去世於1946年,未能參與授銜。
  • 蔣介石身邊的傳奇人物,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怎麼成了我黨隱形將軍
    在1927年,韓練成剛剛接觸了先進的我黨思想,但此時並沒有加入中國共產黨,卻被蔣介石、汪精衛等人懷疑是我黨的潛伏分子,後來在馮玉祥的保護下,韓練成才屢建奇功,並且慢慢升為了團長。而在1932年,韓練成在就讀中央陸軍官校政訓研究班時,還被認為是潛伏在國民黨內部的人員被軟禁了起來。
  • 有人說,黃克誠天生後腦勺長「反骨」,授銜時他為何排名陳賡之前
    十大將軍授銜有何標準和安排 1955年授銜時,十位大將的評比主要考慮並非是戰功、資歷和職位,影響大將評選的因素很多。有不少的開國上將論戰功、資歷、職位也許還超過十位大將中的一些人。
  • 十大大將無一例外都改過名字,原來叫什麼名字?
    人們叫來叫去,就把他叫成"海東"。他也順乎民意,索性把名字改成"徐海東"。黃克誠(1902年10月1日-1986年12月28日),出身於湖南省永興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28年在湘南起義中參與領導永興年關暴動,並率部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曾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政治部代主任等職。1955年授大將軍銜。
  • 他是我黨創始人之一,偉人稱他為王大耳,可惜英年早逝
    此時距王盡美烈士去世已經24年了,山東方面的同志按照主席的指示立刻去王盡美的家鄉去尋找烈士的母親,可是等到了王盡美的家鄉,卻沒有人認識王盡美,他們還說這裡沒有出這麼大的一個人物呀。也正是在那一次大會上,偉人認識了王盡美,親切的稱呼他為王大耳,這一段經歷讓偉人念念不忘,多年以後他時常提起王盡美。在一大會議結束後,他才正式改名為王盡美,此時他已經成為一名職業的革命家,立志為改造中國也努力奮鬥。
  • 國軍核心幹將衛立煌,55年毅然返回大陸,受偉人宴請後官至副國級
    在25日晚上,偉人親自設宴款待此人,並叫上彭老總、粟裕、劉少奇等人親自作陪。此人是誰?為何會驚動如此多的開國將領,他就是原國民黨上將衛立煌。衛立煌,出生於1897年2月16日安徽省合肥城東郊衛楊村人。幼年進入私塾讀書,熟讀「四書五經」。15歲的衛立煌受到大哥和其朋友的革命思想影響下,剪掉了辮子。後考進湖北陸軍學兵營,畢業後前往廣州,加入孫先生的警衛團擔任警衛員。
  • 越南的最高軍銜是什麼?為什麼不設元帥軍銜?原因確實難以啟齒!
    其實不少國家的軍銜制度都設置有元帥一銜,唯獨越南沒有,他們國家最高軍銜為大將。其中原因要涉及到越南複雜的歷史。眾所周知,越南古稱安南,曾多次成為中國的藩屬國,清末時,法國派軍隊遠渡於此,把越南當成殖民地,後來清朝顧忌到法國會以越南為根據地趁機侵略廣西邊境,於是下令出兵打響了清法戰爭。
  • 77歲的他,為何是授銜中最年長的軍官,還被特批不用剃去長鬚?
    1955年,在我軍首次授銜大會上,一位鬚髮皆白、留著一部長長的白鬍子的老人,被授予少校軍銜,同時獲得三級獨立自由和三級解放勳章。此時這位老人已經77歲,比朱總司令還要年長8歲,成為我軍最年長的軍銜獲得者。這位老人名叫蔣維平,是被我黨元老謝覺哉同志譽為「花果山中一老猴」的傳奇人物。
  • 周保中是東野副司令員,為何沒有被授予軍銜
    童年時期的周保中可謂是歷盡磨難,六歲時,他得了一場重病,飽受折磨,不過好在吉人自有天相,最終周保中還是戰勝了病魔,可謂是劫後餘生了。周保中上初中時,又趕上亂兵禍害家鄉,本就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已無力再供他讀書了,周保中被迫輟學,回家務農。1917年,不甘心平庸一生的周保中,歷經千辛萬苦來到昆明,成功考入了滇軍的士官教導隊,這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 1955年授銜,他死活不願剪掉鬍鬚,主席:功勞大,給個特例
    建國後,國家也沒有忘記他們所做的貢獻,舉行了授銜儀式,對那些有突出貢獻的將領們進行了授銜,他們也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表彰。授銜儀式是非常莊嚴的典禮,因此大部分將軍都要求講究儀容儀表,但典禮上卻有這麼一個人,他死活不願意剪掉自己的鬍子,此人是誰呢?
  • 他本是戰功赫赫的元帥,一戰失利被奪元帥軍銜,結局更悽慘!
    1940年,庫利克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成為蘇聯政壇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此時志得意滿的他恐怕不會想到他將來會有一個無比悽慘的結局。庫利克,1890年出生,曾經是沙皇部隊的低級軍官,十月革命後加入的紅軍。庫利克能平步青雲成為元帥,是因為他得到了史達林的賞識。在察裡津保衛戰的時候,庫利克是第14集團軍的炮兵指揮官,並與白軍的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立下了大功。後來,庫利克被擔任為第一騎兵集團軍的炮兵指揮官,這支軍隊是史達林當時能真正控制的唯一一支部隊,是史達林的嫡系部隊,在史達林的提拔下,庫利克的官也越做越大。
  • 他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
    洪水少將在我國有兩位比較有名的外籍將軍,還有一位是曾任政(xie)協副主(zhu)席的朝鮮籍趙南起上將(1988年被授予解放軍上將軍銜),他雖然不是開國將軍,但成就大,官至副國級。我們今天說的洪水將軍來自越南,原名「武(wu)元(yuan)博」,後改名叫洪(hong)水,其實他畢業於黃埔軍校四期,資歷高,在我國至少可授予中將軍銜,為何1955年被我國授予少將軍銜呢?為什麼洪水將軍可以授予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