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戴自製水桶面罩乘坐廣州地鐵?原來……

2020-12-15 大洋網

大洋網訊 1月28日,一張五人戴自製水桶面罩進入廣州地鐵的照片在網上傳播,經記者向廣州地鐵核實,該照片確有其事,當時這五人都有按規定佩戴口罩,所以予以進入。

網絡圖片

根據圖片和視頻顯示,這五人從五號線廣州火車站下車換乘二號線,均佩戴自製水桶面罩,360度環繞面部,而水桶上方則留有一個出氣口,五人都有佩戴口罩。

只戴水桶面罩不戴口罩是不能進入地鐵的,廣州地鐵表示,為進一步落實國家對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全面執行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加強公共場所管理,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根據粵防疫指辦〔2020〕1號通告要求,凡進入地鐵站的人員均須佩戴口罩,如未佩戴口罩,請採用其他出行方式。

(信息時報記者劉俊)

相關焦點

  • 昆明醫生自製水桶當面罩接診,這20種面罩滿是笑點,卻看得好心酸
    口罩不夠,自製面罩來湊,這屆網友真的太優秀了,簡直是腦洞大開,自製了各式各樣的面罩來進行自我防護。只有他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自製面罩究竟有多硬核吧!01昆明醫生自製水桶當面罩接診1月30日,在雲南昆明的延安醫院,因為防護物資匱乏,門診辦公室主任孫杏娟為了儘快投入抗疫工作,受到網友用水瓶自製面罩的啟示。她立即想到把自家水桶分成兩半,用作防護面罩給市民接診,形似「天線寶寶」。
  • 東西方戴口罩習慣對比 創意面罩防疫?
    在德國,佩戴自己縫製的口罩或者市售布制口罩的人相對較多。但是專家提醒,口罩不是只要戴了就能萬無一失,還需注意摘戴方式。雖然也有人佩戴布制口罩,不少日本人還在社交媒體上秀出自己圖案各異的布藝口罩,但實際在街上能看到的,還是一次性醫用口罩居多。在韓國,有些人會每天更換新的一次性口罩,有些人則在用了幾天後才將口罩丟棄。在中國也是基本上看不到自製口罩的蹤影。東亞民眾佩戴口罩的習慣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就早已建立。比如在日本,每年一到春天花粉過敏高發季節,各地都有不少人佩戴口罩。
  • 廣州女子在地鐵上不戴口罩亂扔瓜子皮,被指責後,開始用英語懟人
    廣州地鐵4號線大學城北到萬勝國站,發生了一件非常讓人瞧不起的事。某一天,一名長相和國人差不多的女子,乘坐該地鐵,但是在乘坐的過程中,這名女子並沒有將口罩戴到鼻子上,僅僅是掛在耳朵上,敷衍了事,並且一直在嗑瓜子,還將瓜子皮都亂扔到地鐵上,行為極度不文明。
  • 防護面罩買不到,保安用塑料瓶自製面罩:對自己和業主負責
    自從武漢中斷交通後,各地對於疫情都開始重視,現在感染人數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湖北確診人數佔據了全國一大半,相關方面的醫療物資也是優先供應給湖北的一線醫護人員,在各省份內想要買到整套的醫療防護也是挺難的,大部分都是戴個口罩預防,在甘肅就有位保安為了防止疫情,他用塑料瓶自製了防護面罩,
  • 邵陽女孩跑到長沙買材料,用文件袋和洗碗布自製600個防護面罩捐給...
    2 月 1 日早上,她在刷抖音時,看到樂山市人民醫院肝膽胰脾外科人員在用文件袋、雙面膠等材料自製防護面罩。" 看視頻覺得這個還比較簡單,感覺自己也可以做。" 劉小立說,看完視頻之後,她聯繫了 12320 衛生熱線,轉接到了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得知該醫院目前比較緊缺防護面罩,護士都在省著用時,她決定學著抖音裡面的方法,自己製作防護面罩,捐給這所醫院。
  • 邵陽女孩跑到長沙,花2天用文件袋洗碗布自製600個防護面罩給醫院
    " 自製一個面罩大約需要 2 分鐘 ",劉小立說,自己學著網上製作面罩的程序,先用剪刀將文件袋裁成兩半,在文件袋一端貼上海綿膠,然後裁剪洗碗布、貼上洗碗布,再用打孔機在文件袋兩側打孔、穿上塑料繩固定,這樣就做成了一個簡易面罩。劉小立說,在做了近 200 個面罩後,她逐漸感覺到手酸乏力。
  • 如何通過手機購買車票乘坐地鐵
    隨著大多數的城市都逐漸開通了地鐵,出行也確實是方便了很多,特別是上班族,使用手機刷卡乘車早已經是家常便飯,但是對於外出旅遊或者短時出差的人來說,如果是第一次到一個城市,而且就待幾天,那麼辦一張公交卡乘坐地鐵確實比較麻煩,而且沒必要。
  • 廣州地鐵沿線最有逼格的周末好去處!
    其實那個上班族先生也不用太傷心現在就來推薦廣州地鐵沿線最有逼格的周末好去處小編我本事不多裝逼什麼的最擅長了...歷盡滄海桑田,她沒有被無處不在的城市化影響,仍固守著上世紀中模樣,將每個前來禱告的人擁入懷。交通:地鐵六號線一德路站3.老東山新河浦
  • 美女們富婆們,來個LV的面罩戴起來
    世界知名時尚品牌路易威登LV(LouisVuitton)認為,面罩也是一種奢侈品。該公司推出了一款時尚的遮蓋面部的「面罩」,不過並不便宜,將需要961美元(約811歐元)。如果不需要作為面具使用,可以像時尚帽子一樣戴起來。此外,還可以防止有害的紫外線,必要時,面罩的表層會自動變暗。哦,當然少不了LouisVuitton的徽標,這很重要。該面罩將於10月底正式推出,是路易威登2021年時裝系列的一部分。這款時尚面罩並非所有地方都可以買得到,只在LouisVuitton某些特別的「精品商店」中出售。
  • 東莞人,乘坐公交地鐵可使用全國交通一卡通了
    東莞交通一卡通卡由東莞通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卡上除了「東莞通」標識外,還印有「交通聯合」標識,能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280個城市使用,真正實現「一卡在手,通行全國」。
  • 美國人乘地鐵,用塑料、內衣、雨傘代替口罩,令人發笑但不負責
    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仍在肆虐,全球許多國家都規定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必須佩戴口罩,然而,在美國,許多人似乎對口罩的理解過於寬泛了。10月8日,英國《每日郵報》分享了一組美國人搭乘地鐵時佩戴奇怪「口罩」的照片,令人發笑。
  • 廣州地鐵:我太南了!
    廣州地鐵運營裡程達到500公裡按總長度算廣州僅次於上海和北京穩居全國第三2019年廣州地鐵日均客流量已經達到900萬人次手持額式體溫計來次複測地鐵安檢點設有等候警戒線當超過15至20人排隊站點將增加測溫點站內工作人員「全副武裝」早晚高峰
  • 美國最嚴新規:出門必須「蒙面」,沒有面罩的年輕人用T恤系在臉上|...
    圖/新華社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新冠病毒防疫戰後,美國洛杉磯終於首次公布最嚴新規:從當地時間4月10日開始,要求民眾出門必須戴「面罩」,並且強調並非一定要使用醫用口罩,圍巾、手帕甚至自製的布面罩,只要能遮掩口鼻均可。緊接著,美國疾控中心最新防疫指南公布,要求全美民眾任何人出門都必須戴口罩,以保護周圍人的健康。
  • 進地鐵戴口罩,不僅僅是口號
    進地鐵戴口罩,不僅僅是口號。自2月5日起,乘坐上海地鐵必須佩戴口罩,上海地鐵將對未佩戴口罩的乘客進行勸阻。這意味著,不戴口罩就不得進站乘坐地鐵。由於各地強化疫情防控,當前春運情況不同以往,變化很大。根據上海交通部門此前預判,返程客流高峰將主要集中在2月7日到10日。
  • 第一次乘坐石家莊地鐵一號線!終於明白怎麼坐地鐵,乘坐地鐵流程
    第一次乘坐石家莊地鐵一號線!終於搞明白怎麼坐地鐵,乘坐地鐵流程,從購買地鐵票,到怎麼進地鐵車廂,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出地鐵站,如果有第一次乘坐地鐵又不懂的朋友,那麼這條文章可能對您有點幫助哦。因為我確實是第一次坐地鐵,怕被誤解我是「土包子」我的上下班交通,主要是開車嘛!言歸正傳,來到中山路談固地鐵站,首先乘坐電梯下地下通道,進自動售票機跟前,操作很簡單,選擇線路,再點擊你要到的站點,就會彈出界面單價,或者選項要幾張,付款方式有現金和掃碼,操作成功彈出乘車卡。
  • 戴上呼吸機面罩癢怎麼辦?
    面罩裡面有水 面罩裡面有水可能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原因是呼吸機加溼器溼度過高或者是外界溫度比較低,導致面罩裡面有積水,夜裡水滴到臉上、鼻子上就會有瘙癢的感覺。對於這種情況建議調整好自己的呼吸機溼度,如果有加溫管路可以調高管路溫度來避免冷凝水的產生。
  • 廣州地鐵八號線北延段開通運營 「地鐵真的為我們同德圍解圍了」
    上百位等著搭頭班車的市民或抓緊時間留影,或互相討論著地鐵將給他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地鐵真的為我們同德圍解圍了!」退休教師鍾阿姨表示,自己和同事在1999年購買了同德圍的房子,這些年來一直期盼著地鐵的早日修通,「我們原來住在寶源路,以前經常喜歡回去陳家祠鍛鍊、喝茶。八號線北延段通了以後,我們回去荔灣區就更方便了。」
  • 廣州地鐵延長間隔至半小時一班車?記者今日走訪發現,真實情況是……
    在9點過後,5號線地鐵火車站往滘口方向的發車時間間隔有所延長,約為9分鐘一趟,發車時間間隔有所延長。有乘客表示,平時候車「看看手機車就到了」,但是現在乘車的人少了,好像候車時間變長了。上午10時左右,記者在海珠廣場搭乘地鐵去廣州南站,站臺的候車乘客不多。
  • 廣州人民有福啦!廣州地鐵成為國際地鐵聯盟成員,廣州地鐵現狀
    廣州位於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是個發展很好的城市,城市要想發展得好就一定要有發達的交通系統,這樣才不至於阻礙城市發展。廣州也大力發展交通,特別是關於廣州地鐵的建設,很是用心。廣州市是第四個開通地鐵的城市,最早出現這個關於地鐵的構想是由當時廣東省的省長陳鬱同志在1958年提出的,終於在1997年廣州的第一條地鐵線路開始運營。又在隨後的時間裡不停的開發建設,到現在已經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有幸被國際地鐵聯盟吸納。在2019年12月28日之前,廣州整個市的地鐵在運營的線路,已經增加到14條。整個運營裡程,排行中國第三、世界第三。
  • 為什麼佩戴面罩沒有戴口罩更安全?
    最近,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在公共場所選擇佩戴透明面罩代替口罩,他們覺得面罩從額頭到下巴都能遮住,並且戴著比較舒適。那麼從安全角度來看,哪一個更好呢?讓我們來聽聽病毒專家的解釋。 都柏林三一學院的金·羅伯茨(Kim Roberts)博士說,「戴上面罩給人的是一種虛假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