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2021-01-08 新京報

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限塑令已執行數日。新京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6家烘焙門店發現,多數企業已明示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帶包裝使用紙質手提袋或可降解塑膠袋。有的門店還將飲品塑料封膜更換為紙質封膜,提前將塑料咖啡棒更換為木質材料。

儘管整體執行情況較為理想,但也有個別門店存在違規情況。新京報記者1月5日在麵包新語北京國瑞店發現,該店所售手提袋雖標稱「降解塑料購物袋」,經生產廠家證實為「部分可降解塑膠袋」,並不符合限塑令規定。對此,1月7日,麵包新語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已勒令北京門店「今日必須調整完畢」。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文提示,目前市面上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材質通常為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AT)或是PLA+PBAT+澱粉(St)。如果產品材質含聚丙烯(PP)、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請直接移出購物車」,價格過低的「生物降解塑料」有可能是「冒牌貨」。

烘焙企業多舉應對

根據北京「限塑10條」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為了解「限塑令」的實際執行情況,新京報記者自1月5日起對北京市場的好利來房山龍湖天街店、85℃北京崇文店、巴黎貝甜崇文門外大街店、麵包新語北京國瑞店、原麥山丘崇文門新世界店、馬克西姆北京1983麵包房等多家烘焙門店進行走訪。

原麥山丘門店已在2020年12月前全部將塑料吸管替換為可降解紙膜吸管。此外,其麵包的內包裝袋使用向內摺疊,減少透明封口貼的使用量;外賣使用金絲扎帶封口,還定了logo圓貼用作包裝封閉紙袋口,取消塑料膠帶的使用。

北京市「限塑10條」還要求,到2021年6月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咖啡攪拌棒。目前原麥山丘所有門店已將塑料攪拌棒替換為木質材質。「我們也會倡導顧客減少使用木質調棒,顧客如需加糖,我們會詢問可否提前協助加好,用通用的金屬調棒為顧客攪拌。」原麥山丘方面表示。

85℃相關負責人也稱,公司很早就開始做相關材料的採購準備,北京門店目前都已將塑料吸管更換為紙質吸管,塑料封膜更換為紙質封膜,塑膠袋更換為可降解塑膠袋。

在手提袋的使用上,85℃、麵包新語使用的是標稱可降解的塑膠袋,其餘4家門店提供的是紙質手提袋。其中,巴黎貝甜、85℃、麵包新語均不主動提供手提袋,顧客需額外花錢購買。好利來、原麥山丘、1983麵包房則提供免費的手提紙袋。

就手提袋價格而言,巴黎貝甜手提紙袋的價格為0.5元/只,麵包新語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為0.3元/只,兩家門店為不購買手提袋的顧客提供了免費的無提手小紙袋。85℃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為0.1元/只,據店員介紹,該塑膠袋的成本價為0.3元/只,門店只是象徵性地向顧客收取了一定費用。

據一家安徽塑料製品供貨商介紹,一隻非可降解塑膠袋的成本是8分錢,而一隻高質量可降解塑膠袋的成本需要2、3毛錢。

一家上海市塑膠袋生產廠家表示,隨著各地限塑令的出臺,公司就在加班加點生產可降解塑膠袋。目前其很多連鎖品牌客戶的策略是,在出臺「限塑令」的城市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在未出臺政策的城市依舊使用普通塑膠袋,因此普通塑膠袋依舊在生產,只是調整了數量比例。

此外,北京稻香村方面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門店使用的均為可降解塑料,希望未來會有可替代的低價環保材料出現。原麥山丘方面則表示,目前公司成本會有所上漲,但暫時不存在太大壓力,「對健康和環保的關注是大趨勢,原麥山丘早已關注到這一市場訴求,這部分成本在2020年年初預算中就已經考慮到。」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

儘管多數烘焙企業對「限塑令」的執行情況尚可,但企業在採購過程中仍需對「假可降解」塑膠袋提高警惕。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1月6日發文提醒,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淡水環境、海水環境、特定條件如堆肥化條件或厭氧消化條件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並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如微生物死體等)的塑料。

按照中國輕工業聯合會2020年9月發布的《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簡稱《指南》)規定,產品的生物降解率不能小於90%;重金屬及特定元素(鉛、砷、鉻、鈷、鎘、鋅、汞、氟等)含量需要符合標準要求。一些可堆肥塑料的產品標準,如GB/T 28206-2011《可堆肥塑料技術要求》,還對生態毒性有要求。

如執行該《指南》,則可降解塑料製品上應有「雙J」圖形標識,且會標明「可土壤降解、可堆肥化降解、海洋環境降解、淡水環境降解、汙泥消化、高固態消化」中的一種或幾種降解條件。常見的產品標準有GB/T 38082-2019《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GB/T 18006.3-2020 《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GB/T 28018-2011《生物分解塑料垃圾袋》等。

「雙J」圖形標識及降解條件。 圖片來源: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官方微信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由於該《指南》為非強制性標準,因此市面上很多在售的標稱可降解的塑膠袋均沒有上述標識。不過,消費者還可通過塑膠袋的材質來判斷。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此提醒,目前市面上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材質通常為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AT)或是PLA+PBAT+澱粉(St)。如果產品材質含聚丙烯(PP)、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請直接移出購物車」。

在新京報記者走訪的6家門店中,85℃使用的手提袋為「非食品直接接觸用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所用材料為PLA+PBAT+MD,執行標準為GB/T 38082-2019,符合可降解標準。而麵包新語使用的「降解塑料購物袋」,執行標準為GB4806.7-2016《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製品》,所用材料為PE-HD,即高密度聚乙烯,並不符合上述生物可降解塑材標準。

麵包新語北京國瑞店銷售的「降解」塑膠袋,經廠家證實為部分可降解塑膠袋。

1月6日,新京報記者以商家身份諮詢麵包新語上述塑膠袋生產廠商,對方表示,其相關塑膠袋使用的材料為高密度聚乙烯,在其中添加了部分可分解成分,不是完全的可降解塑膠袋,不能滿足「限塑令」要求。

麵包新語方面1月7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經與公司質量管理部、供應鏈及北京方面核實,麵包新語內部自2020年7月開始針對「限塑令」新規進行了學習及整體通告。公司自2018年起就在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購物袋,塑料吸管全市場也在更換,但北京市場的確未能及時調整完畢,「已勒令今日必須調整完畢。」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還提醒,由於目前生物降解材料處於產業發展前期階段,現有產業規模小且分散,所以相對成本比較高。如果在市面上看到生物降解產品的價格和普通塑料一樣,或者比普通塑料還便宜,極可能不是生物降解材料。

據上述商家介紹,麵包新語相關門店使用的大號塑膠袋,成本價在2.8毛-3毛左右,小號袋成本為1.5毛。如換成完全可降解的「達標」材料,則價格將貴出一倍不止。

堂食場所塑料吸管叉子使用尚有疑惑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多個烘焙門店對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進行了消費提示。巴黎貝甜崇文門外大街店在結款臺塑料叉子處放置了提示牌,聲明「即日起本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用品」。原麥山丘崇文門新世界店在紙質吸管拿取處貼有「本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勺」的提示。馬克西姆餐廳北京1983麵包房也在結款臺提示,自2020年5月1日起,不主動提供筷子、勺子、刀、叉子等一次性餐具,並在外賣平臺默認「不勾選」「不需要」模式。

巴黎貝甜崇文門外大街店放置的提示牌。

儘管不主動提供,但多數烘焙門店還是為有需求的顧客準備了塑料叉子、勺子等餐具。走訪的烘焙門店中,有2家準備了塑料吸管,1家烘焙門店的休息區則有顧客使用塑料叉子食用小蛋糕。

按照「限塑令」規定,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那麼,上述行為是否違反了規定?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烘焙門店主要分為兩種業態,一種持餐飲服務執照,一種持預包裝食品銷售執照。如持餐飲服務執照,則在烘焙門店休息區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叉子和吸管屬於違規行為。如果持有零售執照,顧客不存在堂食行為,則上述行為不違反規定。

不過,一家烘焙連鎖品牌負責人還是提出了困惑。目前,其部分門店雖持有預包裝食品銷售執照,但為提升顧客體驗,店內也會設置休息區,「這種情況下我們是該按餐飲企業的規定走,還是按照零售企業的規定走?」

針對這一問題,新京報記者1月6日以企業身份諮詢北京市政府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已將問題記錄並將進行反饋。

新京報記者 郭鐵 攝影 郭鐵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危卓

相關焦點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新京報記者1月5日在麵包新語北京國瑞店發現,該店所售手提袋雖標稱「降解塑料購物袋」,經生產廠家證實為「部分可降解塑膠袋」,並不符合限塑令規定。對此,1月7日,麵包新語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已勒令北京門店「今日必須調整完畢」。
  • 禁塑限塑倒計時 可降解塑膠袋使用情況如何
    禁用在即,「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少部分開始替換,大多數在觀望記者近日在安徽、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走訪發現,有的大型商超、餐飲企業和醫院開始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紙製品來代替傳統塑料製品,或者通過創新包裝設計減少傳統塑料的使用。
  • 新限塑令實施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在三亞大東海廣場周邊的一家大型超市裡,記者看到原來的不可降解塑膠袋已經下架。「商超、市場裡生鮮類的包裝材料、連卷袋、購物袋月底前全部更換。」一名運營經理介紹,超市已上架部分可降解塑膠袋。在合肥多個商場,記者注意到,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餐飲企業已經將打包袋部分或全部替換為紙袋。
  • 成都「限塑令」10天倒計時:6毛錢一個!部分商超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該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成都市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近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包括紅旗連鎖、舞東風、家樂福、伊藤洋華堂、全家等商超發現,部分商超已經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 成都「限塑令」進入倒計時:6毛錢一個!部分商超啟用可降解塑膠袋
    該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成都市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紅旗連鎖、舞東風、家樂福、伊藤洋華堂、全家等商超,發現部分商超已經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相比2毛錢、3毛錢的普通塑膠袋,可降解塑膠袋看上去更小,但價格要6毛錢一個。
  • 「「限塑令」倒計時」貴陽部分超市:可降解塑膠袋每個0.5元—1元
    根據《方案》,離新「限塑令」正式實施已不到十天。連日來,記者走訪了貴陽的部分大小型超市,看看超市的準備情況。68歲的謝阿姨說,她每次來超市都會帶一個帆布手推車,既節省力氣,還省去了買塑膠袋的錢。該超市行政經理餘燕芬表示,對於新的限塑令不清楚,超市也暫未接到相關的通知。超市還沒有提供可降解塑膠袋,目前超市還是按2008年限塑令規定,有償提供普通塑膠袋,小的0.2元,大的0.3元。
  •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多數商家仍在觀望 可降解塑膠袋為什麼難...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可降解塑膠袋推廣難在哪?在三亞大東海廣場周邊的一家大型超市裡,記者看到原來的不可降解塑膠袋已下架。「商超、市場裡生鮮類的包裝材料、連卷袋、購物袋月底前全部更換。」一名運營經理介紹,超市已上架部分可降解塑膠袋。在合肥多個商場,記者注意到,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餐飲企業已將打包袋部分或全部替換為紙袋。
  • 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吸管將禁用 北京限塑10條如何影響你?
    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超市全面停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北京「限塑10條」規定,到2020年底,北京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門店或電商提供的零售配送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可降解塑膠袋為什麼難推廣?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可降解塑膠袋推廣難在哪?  現狀  小部分開始替換 大多數仍在觀望  記者近日在多地走訪發現,有的大型商超、餐飲企業和醫院開始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紙製品來代替傳統塑料製品,或者通過創新包裝設計減少傳統塑料的使用。
  • 「升級版限塑令」來了!太原紙質吸管陸續「上崗」,還有可降解塑膠袋
    除了塑料吸管我們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塑料製品應該就是塑膠袋了那麼隨著「升級版」限塑令的實施我們使用的塑膠袋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可降解塑膠袋已在超市和集貿市場使用太原五一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從去年12月份開始,就將所有的購物袋更換為可降解的環保購物袋。
  • 爭鮮、小恆水餃等仍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有餐飲外送「忽視」限塑
    北京「限塑10條」已正式實施,餐飲打包袋、外賣袋以及商超的購物袋是否仍有不可降解塑膠袋?外賣平臺設置的「無需餐具」能否落實?1月5日至1月7日,新京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北京3家餐飲門店、在外賣平臺上點單5次,並在7家超市、生鮮店購物。
  • 最嚴限塑令來了 不可降解塑膠袋你還在用嗎?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春煒 文/圖進入2021年,升級版「限塑令」落地實施,不可降解塑膠袋和一次性塑料吸管還在使用嗎?記者走訪發現,石家莊大部分商超和餐飲門店的購物袋、塑料吸管已然「換新」,不少市民已經開始自帶購物袋逛超市。
  • 新限塑令實施在即 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原標題:新限塑令實施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新限塑令實施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成本掣肘,可降解塑膠袋的普及推廣仍需時日。
  • 「最強限塑令」執行在即,標準眼花繚亂,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楊先生所說的標準是指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除了楊先生,不少市民對於「限塑令」也有標準方面的困惑。
  • 禁用在即 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禁用在即,「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少部分開始替換,大多數在觀望記者近日在安徽、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走訪發現,有的大型商超、餐飲企業和醫院開始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紙製品來代替傳統塑料製品,或者通過創新包裝設計減少傳統塑料的使用。
  • 新限塑令實施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新限塑令實施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經濟導報記者調查發現,大型商超及餐飲企業都在備戰新限塑令,做好了替換準備,不容忽視的是,受高成本掣肘,可降解塑膠袋的普及推廣仍需時日。濟南華聯集團超市便利店總監張東徵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公司在可降解塑膠袋的生產安排、企業的招投標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應戰新限塑令做足了功課。不過,外賣平臺上的許多小商家依然在觀望中,不可降解塑料餐盒使用量仍佔很大比例。22日下午正值飯點,在億食客美食廣場門口,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多個外賣平臺的「外賣小哥」穿梭於各美食攤位間。
  • 爭鮮、小恆水餃等仍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有餐飲外送「忽視」限塑
    來源:新京報網北京「限塑10條」已正式實施,餐飲打包袋、外賣袋以及商超的購物袋是否仍有不可降解塑膠袋?外賣平臺設置的「無需餐具」能否落實?1月5日至1月7日,新京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北京3家餐飲門店、在外賣平臺上點單5次,並在7家超市、生鮮店購物。
  • 餐飲外送「忽視」限塑,爭鮮、小恆水餃等仍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問題...
    北京「限塑10條」已正式實施,餐飲打包袋、外賣袋以及商超的購物袋是否仍有不可降解塑膠袋?外賣平臺設置的「無需餐具」能否落實? 1月5日至1月7日,新京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北京3家餐飲門店、在外賣平臺上點單5次,並在7家超市、生鮮店購物。
  • 限塑令即將實施,西安已有超市啟用可降解塑膠袋
    新年伊始,西安最嚴格的限塑令即將實施,根據《西安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西安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以及餐飲行業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超市:有賣場正在上新 大袋1.2元呼籲顧客注意環保12月29日,新規執行倒計時第3天,華商報記者走訪了西安部分超市。在唐延路永輝超市內,廣播在播放「拒絕白色汙染,共建綠色西安」內容,呼籲大家拒絕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幾名收銀員正在整理一沓沓新塑膠袋,她們告訴記者這就是新推出的可降解環保塑膠袋,已經陸續在收銀臺推薦顧客使用。「新袋子更軟,手感更好,袋子上印有可降解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