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一體化驅動增長。什麼叫一體化呢?也就是說,把你的上遊也好下遊也好,把你關聯的同業聯盟異業聯盟,或者把某一個戰略合作夥伴能夠更好的成為利益的共同體,能夠成為一體化的連結,這樣就可以對自己的公司會產生一個很好的增長的驅動。
我們來給大家談一下海瀾集團的前身是江陰市新橋鎮第三毛紡廠,它是成立於1988 年12月,成立之初只有18名工人,主營粗紡面料。通過多年獨有的經營模式的發展,截止到2019年12月12日,海瀾以成長為主營高檔精紡呢絨、高檔西服、襯衫、職業服的生產和銷售,染整加工業務的一個大型集團。
縱觀海瀾之家在這32年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其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其獨特的與上遊的合作模式——與上遊供應商成為利益共同體。海瀾之家擁有300多個供應商,但實際上企業發展之初,很多供應商都是江浙一些接不到訂單的小企業。當時,在總體服裝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海瀾之家變成了一個碎片化生產力的組織者,把閒散的、碎片化的產能組織起來。
當絕大部分品牌還在自己做設計、自己做產品,然後再委託工廠去打樣、去生產,再和經銷商以及加盟商一起搭建銷售渠道之時,海瀾之家已經完全拋棄了這種陳舊的運營模式。海瀾之家並無自己的生產工廠,而是與上百家供應廠商合作。
當海瀾之家面對服裝供應廠商時,他們要求供應商自己的設計師提供服裝及配件的設計,海瀾之家的設計部門並不直接參與設計,而是要求供貨商將本季所設計好的所有服飾匯集到海瀾之家後,由總公司的設計部門進行開會選取合適的設計款式及暢銷款,之後再向供貨商下訂單,並且以賒帳的模式來進行運作。
海瀾之家將賒購、滯銷商品退貨與二次採購相結合,與外包的生產商籤訂協議,產品生產入庫時支付30%的貨款,之後根據銷量分期付款。與供貨商的協議是:所提供的款式若是超過兩個適合的銷售季節後仍未售出,供貨商必須回購自己的服裝產品。由此可見,保證了海瀾之家所得到的設計款式是受歡迎的熱銷款。
海瀾之家目前的市值已經達到了800億,遠遠超過很多國際知名的一線品牌,甚至已經在「全球服裝公司市值」中排到了第十四位。為什麼能夠,創造這麼大的成果,產生這麼良好的市場成效,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這種供應商跟海瀾之家一體化的驅動。
往往如果你能夠連結更多的利益共同體,能夠一體化的驅動的話,那這個組織這個企業就會產生更大力度的驅動,也能夠產生更好的增長。相信通過海瀾之家的案例,大家已經知道了怎麼樣能夠連結更多的合作方,能夠形成一體化的驅動,對你是尤為重要的一個價值點。在這個時代,也希望你能夠很好的挖掘這所有連結方的價值,能夠彼此驅動,能夠創造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