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患者營養素供給原則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12月8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慢性肝炎患者營養素供給原則》。

肝臟是我們人體的「化工廠」,很多物質包括各種藥物甚至毒性物質需經過肝臟代謝、解毒,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好自己的肝臟,特別是有肝病的朋友更應該注意這點。同時,肝臟又是一個消化器官,如果飲食不當,可能加重肝臟的負擔,有時還會造成肝臟損害。

慢性肝炎患者以進食清淡,易消化,含有營養的食物為原則。應攝入含有足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無機鹽的食物。黃疸病人應減少蛋白質攝入,脂肪不必限制過多,以不影響食慾為度,但已形成脂肪肝者應限制。慢性肝炎患者應少吃多餐,不應有飽脹的感覺,切勿暴飲暴食。

慢性肝炎營養治療的目的是要供給充分的營養以保護肝臟,強調平衡膳食,促進肝細胞修復再生和功能恢復,合理調配營養以減輕肝臟的負擔。

慢性肝炎患者各種營養素供給的原則:

(1)熱量:104.6---125.5千焦/千克標準體重

(2)蛋白質:1.0---1.2克/千克標準體重

食物應選擇富含必須胺基酸、且種類齊全的,特別是含支鏈胺基酸較多的食物,如:牛奶、魚類、雞肉、黃豆、小米、玉米、菜花、紅棗等。

(3)脂肪:0.8---1.0克/千克標準體重

要多用植物油,少用動物油

(4)碳水化合物:300---400克/日

(5)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中應供給豐富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必要時補充維生素製劑。

推薦食物:牛奶、海魚、豆腐、西紅柿、黃瓜、蘋果、西瓜、獼猴桃、香菇、綠葉蔬菜等。

B肝患者飲食應注意的問題:

1、選用新鮮無汙染的綠色食品,慎用食品添加劑,杜絕黴變(如發黴花生,大米)及各種腐敗變質食品。

2、宜用蒸、煮、燴、燉、氽、炒等烹調方法,不宜吃炸、煎、燻、烤食品。

3、採用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吃飯八成飽最好。一日三餐外,適量加餐。

4、飲食要清淡,易於消化。炒菜宜清淡,少放油,少食油膩和油炸食品,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

5、海產品要鮮活,無變質、無汙染;清洗乾淨,徹底加熱;適量,不宜太多。

6、藥膳進補,因人而異。藥分寒、熱、溫、涼,不同體質的人其進補的方式不一樣,在不了解藥性及病人的體質的情況下,中藥進補還需慎重。

7、戒菸戒酒。

相關焦點

  • 慢性腎病患者能吃豆製品嗎?
    大豆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有很多人都喜歡吃豆製品,但是民間一直流傳著「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製品」的說法。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慢性腎病患者真的不能吃豆製品嗎?為什麼會有「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製品」的說法呢?
  • 腫瘤患者飲食為什麼提倡高蛋白、高脂、低糖?
    被腫瘤細胞侵襲,身體最缺什麼營養素來抵禦呢? 面對化療所造成的口腔黏膜炎、厭食症、噁心、腹瀉等情形,又該如何應對呢? 根據指南及專家共識,由於癌症病患體內細胞代謝改變,須特別注重糖類、脂肪與蛋白質的攝取比例,靠三大類營養素「加油」,才有力量與病魔做鬥爭。
  • 慢性肝病患者要多補充蛋白質,這2類食物可以快速補充
    肝不好醫生會建議你補充蛋白質,特別是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病是一類疾病的總稱,其病因各異,臨床特徵、治療方法及預後也各不相同,但具有共性:肝功能反覆波動,遷延不愈;肝組織均有不同程度的壞死及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表現為慢性纖維化;都需要肝保護和抗纖維化治療,疾病發展的最後階段都是肝硬化。
  • 香附旋復花湯——滌痰通絡治懸飲脅痛掣痛(胸膜炎、胸腔積液、急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
    那一場死裡逃生的經歷,竟然惠及更多的患者,每念及此,欣慰之至。患慢性肝炎 3 年,經常脅肋掣痛、刺痛,伴胸悶腹脹、嘔惡、暖氣。選用中、西藥物,症狀改善不明顯,舌質偏紅,邊尖滿布紫暗小點,苔薄黃微膩,脈弦細。
  • B肝患者出現腎虛問題,能像正常人一樣吃補腎的藥嗎?一文給說法
    慢性B型肝炎(簡稱B肝)是感染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以B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傳染病,分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大多可自愈,轉變為B肝病毒攜帶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而後者可以發展為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 慢性腎病患者低蛋白飲食尤為重要
    如果腎臟這種排洩、過濾功能受到損害,就會患上慢性腎臟病。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主任譚榮韶指出,得了慢性腎臟病,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飲食也是治療的重要環節。譚榮韶介紹,慢性腎病飲食原則是低鹽低脂低蛋白、補鈣限磷、補充維生素、必要時低鉀限水。特別是低蛋白飲食對慢性腎病患者尤為重要,他解釋,蛋白攝入減少,蛋白分解的廢物就會減少從而減輕腎臟負擔,延緩腎功能衰竭。
  • 世界肝炎日 | 體檢查出脂肪肝 專家教你如何「逆轉」
    減重比藥物獲益更大 脂肪肝患者科學幹預指南據統計,脂肪性肝炎患者15年內肝硬化發生率高達15%~25%,肝硬化可是會要命的病。患上脂肪肝,應定期檢查哪些指標,如何有效幹預呢?郭紅教授告訴記者:「堅持清淡飲食的原則,和選擇什麼食物,做什麼菜沒有關係,但是,跟烹飪方式和調味品的使用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清淡飲食不是限制飲食,而要包括儘量全面的食材:雜糧、薯類、蔬菜、水果、豆製品等;另外魚類、瘦肉、雞蛋、牛奶等都是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更應該適量攝入;主食應粗細搭配,副食應葷素搭配,這樣才能保證身體的全面營養。
  • 默沙東慢性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艾爾巴韋格拉瑞韋片在華獲批
    ,適用於治療基因1、4型慢性C肝的成年患者。 默沙東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李正卿博士表示:「從B肝疫苗到創新的DAA慢性C肝治療藥物,默沙東始終專注於為中國患者提供創新的抗肝炎療法。艾爾巴韋格拉瑞韋片是默沙東科研創新實力的代表,也是公司深耕抗肝炎領域的重要成果之一,希望能夠為中國的慢性C肝患者提供信心之選,助力中國公共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
  • 皮膚瘙癢,或是這幾種肝炎「作怪」,常用這5招,止癢很輕鬆
    很多慢性肝病的患者在檢查身體時都會發現,身上有明顯的抓痕,這其實是肝病引起皮膚瘙癢,使得患者忍不住抓撓皮膚導致的。一般中老年人如果出現了瘙癢反覆發作的情況,需要注意是不是肝病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狀,或是哪幾種肝炎來臨?
  • 糖尿病患者每天必須的三大營養素,看看你吃的對嗎
    糖尿病患者每天應該吃多少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呢?看看您吃對了嗎?腎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遵循正常人的蛋白質適宜攝入量,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質供給量為每天每千克體重0.8~1.2克,蛋白質日供能量佔總能量的15%~20%,總能量偏低者的蛋白質比例應適當提高。 孕婦、乳母、營養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者按每天每千克體重2.0~3.0克攝入為宜。
  • 研究發現,幹細胞這3大特性可改善肝炎和肝硬化的進程
    2020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是為紀念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這位B肝病毒發現者,並向公眾、醫學界、政府部門等宣傳有關肝炎的預防、篩查和治療知識。科學發展至今,醫學界仍無法根治肝炎和肝硬化,臨床上急需開發新的防治手段。
  • 自身免疫性肝炎發病時,需及時就醫,醫生會對患者進行這幾種檢查
    導語: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由於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攻擊自身肝臟細胞引起的肝臟發生炎症的疾病,這種疾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但大部分的患者年齡都大於40歲,而且女性更容易患此病,這種病發展變化的差異也比較大,多數患者最終都會發展成肝硬化。
  •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怎麼吃?吃鹽吃肉,要注意這些原則
    因此,心臟康復患者的飲食應遵循以下原則:一、制定個性化的營養處方1. 在平衡膳食基礎上,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儘量保持理想體重或使體重逐漸向理想體重靠攏。2.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每天儘量保證50~75g雜糧。
  • 肝炎分為5種類型,醫生提醒:不要弄混淆了,做好這3點來對症下藥
    肝炎是由細菌病毒、酒精、自身免疫性和寄生蟲等致病因素所引起的肝臟炎症,不同的肝炎有不同的症狀,傳播途徑和感染性也不一樣。 肝炎分為哪幾種類型?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內科成功舉辦慢性腎臟病和血液淨化規範化管理...
    針對慢性腎臟病相關併發症防治,李冀軍教授講授了腎性貧血治療中鐵劑應用中如何避免鐵過載;倫立德教授講授了CKD-MBD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機制及管理重要性。張凌教授分享了慢性腎病和腎移植患者難治性甲旁亢的藥物和手術選擇。 老年慢性腎臟病發病率逐年增加。
  • 轉氨酶升高,就是得了肝炎?醫生手把手教你看懂肝功能體檢報告單
    談到肝病,就離不開轉氨酶指標,大多數朋友都將轉氨酶升高等同於得了肝炎的標誌,這其實是對轉氨酶與肝功能的一種誤解。在很多情況下,肝炎患者的轉氨酶不一定升高,而轉氨酶升高也不一定就是肝炎引起的。谷丙轉氨酶(ALT)在肝臟中活性最大,當肝臟發生急性損傷時(如急性肝炎),ALT指標就會大幅升高;而穀草轉氨酶(AST)在心臟中活性最大,當心臟發生急性損傷時(如心肌梗死),AST指標就會大幅升高。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就能看出:轉氨酶升高不一定代表肝臟受到損害!
  •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肝病,還會引發多種其他疾病,要及時了解
    導語: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會使人體的肝臟出現嚴重的損傷。肝硬化是由一種或者多種因素、以及原發疾病引起的疾病。患者在早期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症狀,而到了晚期的時候,患者的肝臟會逐漸失去正常功能,從而使患者出現一系列的症狀以及併發症。
  • 玉米須泡水:降壓、利尿止瀉、利膽止血,但慢性腎炎患者能喝嗎?
    慢性腎炎可以喝玉米須泡水嗎?慢性腎炎的患者是可以喝玉米須泡水的。因為玉米須泡水具有降壓、利尿消腫、降低尿蛋白、利膽止血、止瀉的作用,對於治療慢性腎炎的患者來說治療作用並不強,只能起到改善腎功能、消除浮腫以及降低尿蛋白的輔助治療效果,所以要想徹底治療慢性腎炎,還是需要藥物來達到治療的目的。如何確診是慢性腎炎?
  • 深度解析 | 腸道菌群與慢性肝病,肝癌|慢性肝病|腸道菌群|微生物群...
    這些有可能是慢性肝病的信號,慢性肝病是一個主要的健康問題,它可以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肝病按照病因劃分,常見的有如下幾大類:這種聯繫在B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和/或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尤其常見。慢性B肝病毒的再激活可能導致肝損傷,從而釋放危險相關的分子模式,進而導致器官衰竭和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中,A肝病毒和戊肝病毒重疊感染也可能誘發慢加急性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