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龍八部》裡,喬峰的結拜大哥耶律洪基,其實就是大遼國的遼道宗。這位皇帝在位46年,完完全全地見證了,大遼從巔峰時期,一路滑坡走向滅亡。
可不是因為耶律洪基答應過喬峰永不侵宋,而是因為這位老兄的一系列政策和作為,讓強盛的大遼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逐漸衰敗。
70歲的耶律洪基去世以後,他孫子耶律延禧上位,這位小兄弟就是著名的天祚帝。可憐天祚帝被金人和宋人追著滿大街跑,最後被一群馬踩成了爛泥。
可以說,天祚帝就是給耶律洪基背鍋的,真正的亡國之君,應該就是這位喬峰的大哥。那麼他到底做了啥,把大遼的那點兒家底都給折騰光了呢?
一、迷信佛教,勞民傷財。
有這麼一種說法,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其實不是瓷器,而是契丹,契丹的諧音就是China。由此可見那個時候的契丹也就是大遼是多麼的強盛。
耶律洪基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的長孫,耶律隆緒就是《燕雲臺》裡,蕭燕燕的兒子,那個鼓勵老媽和韓德讓在一起,還拍手稱快的傻孩子。
遼聖宗時期,也是大遼的巔峰時期。遼聖宗的兒子遼興宗也算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遼興宗年僅40歲就去世了,24歲的耶律洪基就是在這個基礎上上臺的。
可以說耶律洪基接管的,那是一個相當強盛的王朝,爺爺和父親給他積攢了若干資產。如果在打牌的話,這哥們那手裡拿著的可是一對大小王和四個二在跟對手決鬥,可是沒想到最後手裡還剩下個三。
耶律洪基這個人很奇怪,他特別迷信佛教。迷信到什麼程度呢?基本上就跟南朝梁武帝一個德行,喜歡為了佛教大興土木。
他靠著手裡的權力,在大遼國內部廣建寺廟,我們都知道梁武帝建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其實遼道宗耶律洪基也花費巨資在北方建造了若干廟宇。
這哥倆一番猛如虎的操作之下,佛教的不動產,幾乎是建遍了全國各地。不過同時也造成了勞民傷財的問題。
因為建寺廟除了需要大量錢財以外,還需要大量的人工。在大遼國內部,除了一部分人是以漁獵為生外,很多人還是以耕種為生。靠天吃飯的人,你讓他們把莊稼荒廢了,來給你新建寺廟,這不是找不自在嗎?
因此大遼境內的百姓一直受到壓迫,其中比較團結的女真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打算反抗大遼的,耶律洪基為完顏阿骨打這幫人埋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
不過說起來耶律洪基還真的是一位有文化的佛教徒,這哥們可以親自宣講經書上的內容,他通曉佛法,熟悉梵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佛學高材生。房山石經的續刻和《契丹藏》的雕造全都是在他手裡完成的。
二、耶律洪基重用權奸,導致內耗不斷。
一般實力強大的王朝,最後都是從內部崩塌的。比如說春秋時期晉國太強,所以後來就一分為三成了趙魏韓。
大遼強盛的時期,也出現過各種內部危局。我們比較熟悉的是耶律洪基遭遇的一次叛亂,是喬峰幫忙平息的,最後喬峰還因此被封為南院大王。
這件事在歷史上還真的發生過,只不過沒有喬峰這個帶著外掛的高手相助罷了。當時耶律洪基特別信任權奸耶律重元和耶律乙辛。這兩位為了權力,也是爭鬥不休。
當耶律洪基出去打獵的時候,耶律重元就故意裝病。他想讓耶律洪基順道來看他的時候,把耶律洪基給宰了,這小算盤打得可真夠響的。
良聞重元與子涅魯古謀亂,以帝篤於親愛,不敢遽奏,密言於皇太后。太皇託疾,召帝白其事。帝謂良曰:「汝欲間我骨肉耶?」良奏曰:「臣若妄言,甘伏斧鑕。陛下不早備,恐墮賊計。如召涅魯古不來,可卜其事。」帝從其言。使者及門,涅魯古意欲害之,羈於帳下。使者以佩刀斷帟而出,馳至行宮,以狀聞。帝始信。---《遼史》
可惜事情還是洩露了,耶律洪基先是不信,一番試探以後,耶律重元果然有問題,因此耶律洪基才沒有親身涉險,最終平定了叛亂。
沒了耶律重元,這耶律乙辛就成了獨一無二的權奸了。因此耶律洪基對他說的話,基本上是言聽計從。
當時耶律乙辛為了篡奪皇權,誣告皇后蕭觀音和伶人趙惟一私通,這可是一件大事,按道理需要好好查查,結果耶律洪基倒好,一點也不相信自己的媳婦兒,二話不說就讓皇后自殺了。
十一月辛酉,皇后被誣,賜死;殺伶人趙惟一、高長命,並籍其家屬。---《遼史》
除掉了皇后,耶律乙辛又把目標放在了太子耶律浚身上。他再次誣告太子耶律浚打算謀反奪位。耶律洪基這傢伙腦子估計被驢給踢了好幾遍,還是沒有調查就把太子耶律浚給囚禁了起來,最終耶律乙辛找人把太子給暗殺了。
老婆孩子都被耶律乙辛給除掉了,耶律洪基總該有點醒悟吧?他想找太子妃了解一點情況,結果耶律乙辛又把太子妃給宰了。
為此耶律洪基只好把太子的兒女都給接到了宮中,這才讓他們躲過一劫。可是耶律乙辛還是不斷地找機會,想要滅了太子的兒子耶律延禧,也就是後來的天祚帝。
好在失去了老婆兒子兒媳的耶律洪基,終於醒悟了過來,將耶律乙辛和他的黨羽們全都給廢了,後來全部誅殺。
這兩件事,對大遼內部的政治環境傷害是極大的,正是因為耶律洪基的糊塗,使得大遼內部不斷遭受重創,使得遼國的元氣大傷。
總結:遼國一度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由於唐朝末年,包括五代時期,中原王朝的影響力實在是有限,所以大遼國一度成為了中國的代名詞。尤其是在中亞、西亞甚至歐洲地區,一直把契丹當成是中國。
其實這種看法也是對的,大遼是一個兼容並包的王朝,它跟後來的蒙元是有本質區別的,因為他們沒有非常嚴格的民族等級差別。
只要你有才能,就可以得到大遼的重用。而且大遼有利地吸收了唐朝、五代、宋朝、西夏等各大小王朝的文化,兼容並包,是一個相對比較開放文明的王朝。
只可惜這樣的王朝,卻在耶律洪基的領導下,一步步走向了衰敗。不過這也是歷史的必然,畢竟大遼也有218年的國祚了,這在封建時代,也算是相當不錯了。
參考資料:《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