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黔西南傳統冬至美食 回味溫暖家鄉味୧(๑•̀◡•...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黔西南日報 中國黔西南

冬至是由於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進入「數九天氣」,生動地記錄了冬至到春分的氣候、物候變化。冬至也是24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既是節日,那便與吃有很大的關係了。黔西南的冬至有很多的傳統美食,可以讓你過上一個滿意的冬至。

01

冬至吃羊肉,全身暖乎乎

冬至是進補的好時候,而牛羊肉又是很好的補品,所以在咱們貴州,冬至人們最喜歡吃羊肉、牛肉。《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等功效。有「冬吃羊肉賽人參,春夏秋食亦強身」之說,一碗熱乎乎的羊湯,能驅散冬日的寒冷。而在黔西南,關於羊肉的美食就有不少,羊肉湯鍋、羊肉粉、羊肉串……羊肉湯鍋是興義的一大特色,在興義美食界的地位穩如泰山。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布依族在這天有吃羊肉的習俗。每當這個時候,在萬峰林鄉愁集市上就會擺上數百米的羊肉長桌宴,為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準備美味豐富的羊肉火鍋。迎著湯鍋蒸汽,品上一口熱氣騰騰的羊湯,真真是從口暖到心,身體越吃越暖和,配上鮮香麻辣的辣椒麵,吃的人是滿頭大汗,瞬覺酣暢淋漓,大呼過癮!

提到羊肉粉,作為「中國羊肉粉之鄉」的興義是不得不提的。羊肉粉源於清代,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其製作簡單,將處理好的羊肉分部位下鍋,加姜塊去腥,小火煮熟,出鍋冷卻後切成薄片,放到興義本地新鮮出爐的米粉,配以蔥末、芫荽、酸蘿蔔、辣椒麵等佐料,再加上花椒和秘制醬汁,羊肉熟透而不爛,米粉雪白,湯汁鮮淳,辣香味濃,油而不膩,清早來上熱騰騰的一碗,這滋味簡直絕了。

02

火鍋界的小清新——豆米火鍋

吃膩了鹹辣,來一點清淡的也超級暖腸胃。豆米火鍋,在黔西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與四川火鍋的麻辣有著壤之別,它口感較為清爽,怎麼吃都不上火!據說豆米火鍋最開始是由貴州民間菜「豆米湯」演變而來——起初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家小火鍋店的老闆把豆米湯盛在砂鍋裡用來燙涮原料,結果湯鮮味美、豆米粉質細膩,很快就得到了食客的認同。

而現在的豆米火鍋製作方法也是簡易方便,先將整根筒骨放入熱水中汆次水,然後倒入適量的清水,再放入幾片老薑和大蔥,再放些料酒進去,大火燒開後再轉小火,直到將它煒至湯汁呈乳白色,那麼豆米火鍋的精華就熬製好了。然後把泡漲的豆米,入鍋加入熬製好的骨湯(鮮肉湯等),熬至豆米破皮,加鹽、味精調味,即成鍋底。這樣熬製出來的火鍋,清爽又美味,在放入配菜前,美美的喝上一口,真真是滿足。且製作簡單,在家就能動手收穫一份美食,尤其是對於家中有小孩的家庭來說,冬天豆米火鍋是很好的選擇。

並且隨著人們對於吃的研究越來越多,豆米火鍋已經不單單是豆米那麼簡單了,演變為今天的豆米豬腳、豆米臘肉、豆米排骨……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03

冬至吃雞肉 驅寒暖身不怕冷

雞肉具有強身健體、補腎精、促進智力發育、提高免疫力等功效,雞的肉質細嫩,滋味鮮美,冬季吃雞可以幫助我們對身體身體驅寒的,也是有利於滋補自己的肌膚,健胃消食。在黔西南,雞肉做法各式各樣,早餐很多人都喜歡吃上一碗熱騰騰的辣雞粉,晚飯有清燉雞、辣子雞、柴火雞等等諸多吃法。

冬至將至,而北方有「冬至到,吃水餃;夏至吃麵身體好。」一說,南方則是吃湯圓為主。在黔西南,興義雞肉湯圓可謂獨樹一幟,以「眾家皆甜,唯我鹹鮮」穩居美食寶座。或許,你第一次聽說還會覺得奇怪,怎麼會有鹹口味的湯圓,而且還是雞肉餡的,可能還會認為難吃,但只要你嘗上一口,一定會被這鮮美的味道折服。

這雞肉湯圓是歷史悠久,據說始創於清朝末期,經四代傳人,已有百餘年歷史,隨著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成為興義地區四大招牌名小吃之一。

興義雞肉湯圓不同於其他湯圓的關鍵在於,以雞肉為餡,灌雞湯,點芝麻醬,具有小巧玲瓏,色彩雪白、晶瑩光潔的糯米清香與雞肉、豬肉、雞湯、芝麻醬的鮮香融合為特色風味的芳香,又有餈糯、細滑、清爽、油而不膩。冬季吃雞肉可以幫助我們對身體驅寒,尤其是在陰雨天氣中,來一碗冒著熱氣的雞肉湯圓,再喝上一口鮮美的湯,不僅溫暖你的心,更溫暖你的胃。

上午吃雞肉湯圓,晚飯還可以約上幾個好友吃上一頓美味的晴隆辣子雞。晴隆地處雲貴高原中部、苗嶺山脈西部,屬溫涼溼潤的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於是人們都喜歡吃辣去溼。晴隆的辣子雞選當地農村飼養的優質土公雞為主要材料,配以優質的青椒、獨頭蒜、生薑等輔料,於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風味的上等美食——晴隆辣子雞就應運而生了。這種集麻、辣、糯、香等特點為一體的辣子雞,帶著熟悉又親切的味道,回味無窮。顏色紅亮,皮酥肉糯,雞肉脫骨,香味四溢,脆而不焦,清一色餈粑辣椒烹飪。當雞肉入口時,那股屬於貴州特殊的味道便不斷往上湧,即使不吃辣的人也會被這種特殊的香辣味所吸引。

04

冬至吃布依酸筍魚 傳承百年的味道

在冬天的屋子裡圍著一鍋噗噗開鍋的酸湯魚,酸中帶香,香中帶爽立馬會讓人食慾大開。布依族嗜好酸筍魚,而酸筍有一股特殊的酸腐氣,被很多外地人所「詬病」,但對於獨愛它的人來說,那種難以言說的味道才是它的魅力所在———酸筍魚沒有酸筍那種味道,就是魚也就沒有靈魂。

布依族人喜歡用酸筍、酸辣椒、豆腐煮鮮魚,故稱為「酸筍魚」,是每逢過節或者款待親友的上等菜餚。每到春季,大蠻竹的竹筍便發出嫩芽,待長到30釐米左右時,將其連根採下,去殼,將筍肉切成絲或片,浸於陶罐的淡鹽水中,經過數日滲泡而成。將鮮活的魚宰殺、剖洗乾淨,在鍋中淋入少許底油,將魚煎至兩面微黃後撈起待用。然後在鍋裡放酸辣椒、西紅柿製成酸湯,燒沸騰後,放入煎過的整條魚,加入青蒜苗、薑片、香料,待湯滾沸時再將酸筍和豆腐放入,用小火慢燉半小時左右,一道讓人垂涎欲滴的酸筍魚便做好了!此魚肉嫩、酸筍香脆、豆腐滑嫩爽口、湯酸香味鮮,營養開胃,讓你食慾大增。(文/圖 唐蓉 石徵壁)

在興義還有很多美食供你選擇,如果在這裡要是一一敘述的話,那恐怕是說到冬至過完,甚至過年都不一定能夠說完,他們就在那裡等你慢慢去發現。

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陳安彤 文國坤 姚廷婷

本期審稿:魏浩然

值班主任:郭連軍

黔西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微博:@中國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國黔西南

APP:北緯25°的黔西南

數字報:http://www.qxnrb.com

官網:http://www.zgqxn.com

郵箱:zgqxnw@163.com

聲明

凡「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刊發的原創內容,均保留版權,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gqxnw)」。

原標題:《品黔西南傳統冬至美食 回味溫暖家鄉味୧(๑•̀◡•́๑)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還記得家鄉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食嗎?都是家的味道
    今日冬至,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所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可別忘了家鄉的傳統美食吆!都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和文化相媲美的中國美食,也歷史久遠。考古出來的美食記憶能追溯到很久以前,而在這更迭萬變的時代中,傳統美食漸漸地勾起了人們對生活的回憶。你還記得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味嗎?美味無關貧富,每個地方都有自流傳已久的味道。
  • 冬至夜,別忘了吃這三道傳統美食,漏了可惜
    古詩云:「冬至陰陽天機,節起數九寒天......醫聖食療餃子,古韻悠長綿延,萌陽之湧浮現,冬藏顧盼春冉!」意思為冬至後天地間陽氣慢慢生發,萬物開始從秋冬的衰敗轉為生長。將冬至節令喻為年的說法,凸顯冬至在節氣上的重要性。「民以食為天」,節氣的餐桌有不同,傳統的食物不能丟,北方的餃子,南方的糰子,武漢的湯,哪一個是你家鄉的冬至傳統美食?
  • 舌尖上的黔西南,濃濃溫情年夜飯
    年夜飯,一個足以調動億萬華人溫暖情愫的詞彙,它承載著一年的期盼,姍姍而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由最新鮮的食材、最精心的烹飪組成,但無論什麼樣的年夜飯,最重要的還是情意。一年到頭的這一頓豐盛大餐,人們吃的不僅是可以回味的美食佳餚,吃的更是一份久違的團圓,一份圍爐的親情,一份合家歡聚的喜悅。  伴隨著新年腳步的日益臨近,黔西南人也開始為年夜飯忙前忙後,精心地烹製一道道具有黔西南州味道的「專屬年夜飯」。在黔西南州人的年夜飯中,臘肉香腸、折耳根、長菜是必不可少的美味。
  • 明日冬至,6種傳統食物記得給家人吃,應季而食,溫暖過冬不怕冷
    明日冬至,這6種傳統食物別忘了吃,營養美味,驅寒暖身,寓意:健康又吉利。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民間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後將迎來九寒天,也是一年中特別冷的時候,這天不同地區的人都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和風俗。
  • 冬至 | 溫暖與美好,定會紛至沓來 — 淘見美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定會紛至沓來上期大家的留言小淘都收到啦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美好與溫暖(點擊回顧)@土豆M先生冬至將至,媽媽提前給我發微信,女兒,注意身體,照顧好自己!冬至了,天氣漸漸轉涼,希望遠在故鄉的爸媽注意添衣,照顧身體!
  • 冬至大如年,吃這6種傳統美食,寓意圓滿又安康,順應時節身體好
    冬至吃什麼?分享6種傳統美食,好吃又好做,溫暖滋補過冬天。從冬至開始,天氣越來越冷,意味著進入了長達81天的「數九寒天」。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很多地方有冬至吃傳統美食的習俗,寓意圓滿又安康,順應時節身體好。
  • 冬至節,快來湛江吃傳統美食~薑糖!
    中國傳統的冬至節又快到來了,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古代民間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關於冬至的習俗,在中國每個地方的講究都不一樣。北方在冬至節那天會吃餃子或是湯圓的習慣,而在我們湛江地區卻是殺雞殺鴨來祭祖、家人團聚宴飲、做薑糖吃薑糖的習俗!薑糖,是屬於我們湛江在冬至節必做的傳統味道,冬至節後氣溫會下降,古時的湛江人認為天冷吃薑糖具有暖胃暖身作用,所以傳承了下來!
  • 明日冬至,記得給家人吃這道傳統美食,營養美味寓意好,溫暖過冬
    明日冬至,記得給家人吃這道傳統美食,營養美味寓意好,溫暖過冬。12月21日就是今年的冬至節氣,二十四節氣當中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
  • 回味家鄉九井峰茶
    回味家鄉九井峰茶 家鄉堂弟託姐夫捎給我一提茶,還向我邀約,他們的九井峰茶文化生態園已經開園。泡上九井峰茶,勾起我對家鄉的回味。 一 山還是那座山。
  •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要記得吃,順應節氣,滋補暖身不怕冷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要記得吃,順應節氣,滋補暖身不怕冷。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明天,我們即將迎來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對於中國人來說,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節氣,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一直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別忘了家鄉的味道,蘿蔔粄,這樣做鮮香可口,品嘗幸福味道
    冬至別忘了家鄉的味道,蘿蔔粄,這樣做鮮香可口,品嘗幸福味道。大家好,我是歡歡,熱愛下廚,喜歡把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的味道,祝大家健康快樂每一天。俗話說:「冬至大過年」冬至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 冬至,記得給家人吃這5種傳統美食,都是老輩人智慧的結晶,太香
    冬至,記得給家人吃這5種傳統美食,都是老輩人智慧的結晶,太香!馬上就是冬至了,冬至在我國可不僅僅只是一個節氣,它還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冬至節,歷來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以後開始數九,迎來了一年最寒冷的時間段,老輩人的智慧絕不是蓋的,結合天時地利,創造出了多種時令美食,這都是老輩人智慧的結晶,為我們後輩人留下了寶貴的飲食財富。
  • 冬至美食
    下面帶童鞋們認識下廣東各地的冬至美食。  廣州——廣式燒臘  廣州人過冬至,做湯圓、劏雞殺鴨,家人圍坐,吃頓豐盛大餐;也有許多廣州人選擇在酒樓過節,舉家團聚,讓大大小小的酒樓家家「墟撼」。廣式燒臘,廣州人冬至必點的美食!
  • 冬至大如年,別光吃餃子湯圓,這5道傳統美食別錯過,祝福滿滿
    今天就是冬至了,都說「冬至大如年」,所以這一天也別再糾結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了,既然是比過年還大,那食物也要準備的豐盛一些,冬至的時候,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是不變的習俗,除了餃子湯圓,這5道傳統美食也別錯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是哪5道傳統美食吧。
  •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要記得吃,順應節氣,滋補暖身不怕冷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要記得吃,順應節氣,滋補暖身不怕冷明天,我們即將迎來24節氣中的第
  • 這些冬至美食你吃過幾樣
    戊戌年十一月十六,2018年12月22日,冬至。古人云: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又名「一陽生」,亦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 冬至10種冬至傳統美食,每一種都讓你隔著屏幕流口水!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今人雖多不以為節,但冬節再怎麼說也是「年時八節」之一,吃貨們還是不會放過這有著各種冬至特色美食的節日的。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冬至吃什麼?1、餃子冬至到,吃水餃!餃子是冬至不能少的食物之一。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 冬至,記得吃「3肉、2粥、2湯」,順時而食,溫暖過寒冬冬至,記得吃「3肉、2粥、2湯」,順時而食,溫暖過寒冬
    冬至,記得吃「3肉、2粥、2湯」,順時而食,溫暖過寒冬!
  • 冬至吃什麼?10種冬至傳統美食,每一種都讓你隔著屏幕流口水!
    「冬至大如年」。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冬至憑藉其濃厚的人文意義和豐富的慶祝形式成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吃」則是中國人過節的一大主題。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 2020冬至將至,中國傳統美食,冬至餃子正確吃法,飽口福送溫暖
    轉眼即逝,十二個月份最後的一個月即將過去,然而我們迎來冬季裡面的一個「冬至」節氣,按照咱老百姓的說法:冬大如年,其中其實深刻體現出,咱老百姓對冬至的重視程度,咱中華民族一直傳承這個習俗,那就是要數到冬至吃餃子這個習俗了,然而這個習俗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了。你還記得小時候媽媽說的這樣一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