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黔西南日報 中國黔西南
冬至是由於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進入「數九天氣」,生動地記錄了冬至到春分的氣候、物候變化。冬至也是24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既是節日,那便與吃有很大的關係了。黔西南的冬至有很多的傳統美食,可以讓你過上一個滿意的冬至。
01
冬至吃羊肉,全身暖乎乎
冬至是進補的好時候,而牛羊肉又是很好的補品,所以在咱們貴州,冬至人們最喜歡吃羊肉、牛肉。《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等功效。有「冬吃羊肉賽人參,春夏秋食亦強身」之說,一碗熱乎乎的羊湯,能驅散冬日的寒冷。而在黔西南,關於羊肉的美食就有不少,羊肉湯鍋、羊肉粉、羊肉串……羊肉湯鍋是興義的一大特色,在興義美食界的地位穩如泰山。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布依族在這天有吃羊肉的習俗。每當這個時候,在萬峰林鄉愁集市上就會擺上數百米的羊肉長桌宴,為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準備美味豐富的羊肉火鍋。迎著湯鍋蒸汽,品上一口熱氣騰騰的羊湯,真真是從口暖到心,身體越吃越暖和,配上鮮香麻辣的辣椒麵,吃的人是滿頭大汗,瞬覺酣暢淋漓,大呼過癮!
提到羊肉粉,作為「中國羊肉粉之鄉」的興義是不得不提的。羊肉粉源於清代,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其製作簡單,將處理好的羊肉分部位下鍋,加姜塊去腥,小火煮熟,出鍋冷卻後切成薄片,放到興義本地新鮮出爐的米粉,配以蔥末、芫荽、酸蘿蔔、辣椒麵等佐料,再加上花椒和秘制醬汁,羊肉熟透而不爛,米粉雪白,湯汁鮮淳,辣香味濃,油而不膩,清早來上熱騰騰的一碗,這滋味簡直絕了。
02
火鍋界的小清新——豆米火鍋
吃膩了鹹辣,來一點清淡的也超級暖腸胃。豆米火鍋,在黔西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與四川火鍋的麻辣有著壤之別,它口感較為清爽,怎麼吃都不上火!據說豆米火鍋最開始是由貴州民間菜「豆米湯」演變而來——起初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家小火鍋店的老闆把豆米湯盛在砂鍋裡用來燙涮原料,結果湯鮮味美、豆米粉質細膩,很快就得到了食客的認同。
而現在的豆米火鍋製作方法也是簡易方便,先將整根筒骨放入熱水中汆次水,然後倒入適量的清水,再放入幾片老薑和大蔥,再放些料酒進去,大火燒開後再轉小火,直到將它煒至湯汁呈乳白色,那麼豆米火鍋的精華就熬製好了。然後把泡漲的豆米,入鍋加入熬製好的骨湯(鮮肉湯等),熬至豆米破皮,加鹽、味精調味,即成鍋底。這樣熬製出來的火鍋,清爽又美味,在放入配菜前,美美的喝上一口,真真是滿足。且製作簡單,在家就能動手收穫一份美食,尤其是對於家中有小孩的家庭來說,冬天豆米火鍋是很好的選擇。
並且隨著人們對於吃的研究越來越多,豆米火鍋已經不單單是豆米那麼簡單了,演變為今天的豆米豬腳、豆米臘肉、豆米排骨……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03
冬至吃雞肉 驅寒暖身不怕冷
雞肉具有強身健體、補腎精、促進智力發育、提高免疫力等功效,雞的肉質細嫩,滋味鮮美,冬季吃雞可以幫助我們對身體身體驅寒的,也是有利於滋補自己的肌膚,健胃消食。在黔西南,雞肉做法各式各樣,早餐很多人都喜歡吃上一碗熱騰騰的辣雞粉,晚飯有清燉雞、辣子雞、柴火雞等等諸多吃法。
冬至將至,而北方有「冬至到,吃水餃;夏至吃麵身體好。」一說,南方則是吃湯圓為主。在黔西南,興義雞肉湯圓可謂獨樹一幟,以「眾家皆甜,唯我鹹鮮」穩居美食寶座。或許,你第一次聽說還會覺得奇怪,怎麼會有鹹口味的湯圓,而且還是雞肉餡的,可能還會認為難吃,但只要你嘗上一口,一定會被這鮮美的味道折服。
這雞肉湯圓是歷史悠久,據說始創於清朝末期,經四代傳人,已有百餘年歷史,隨著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成為興義地區四大招牌名小吃之一。
興義雞肉湯圓不同於其他湯圓的關鍵在於,以雞肉為餡,灌雞湯,點芝麻醬,具有小巧玲瓏,色彩雪白、晶瑩光潔的糯米清香與雞肉、豬肉、雞湯、芝麻醬的鮮香融合為特色風味的芳香,又有餈糯、細滑、清爽、油而不膩。冬季吃雞肉可以幫助我們對身體驅寒,尤其是在陰雨天氣中,來一碗冒著熱氣的雞肉湯圓,再喝上一口鮮美的湯,不僅溫暖你的心,更溫暖你的胃。
上午吃雞肉湯圓,晚飯還可以約上幾個好友吃上一頓美味的晴隆辣子雞。晴隆地處雲貴高原中部、苗嶺山脈西部,屬溫涼溼潤的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於是人們都喜歡吃辣去溼。晴隆的辣子雞選當地農村飼養的優質土公雞為主要材料,配以優質的青椒、獨頭蒜、生薑等輔料,於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風味的上等美食——晴隆辣子雞就應運而生了。這種集麻、辣、糯、香等特點為一體的辣子雞,帶著熟悉又親切的味道,回味無窮。顏色紅亮,皮酥肉糯,雞肉脫骨,香味四溢,脆而不焦,清一色餈粑辣椒烹飪。當雞肉入口時,那股屬於貴州特殊的味道便不斷往上湧,即使不吃辣的人也會被這種特殊的香辣味所吸引。
04
冬至吃布依酸筍魚 傳承百年的味道
在冬天的屋子裡圍著一鍋噗噗開鍋的酸湯魚,酸中帶香,香中帶爽立馬會讓人食慾大開。布依族嗜好酸筍魚,而酸筍有一股特殊的酸腐氣,被很多外地人所「詬病」,但對於獨愛它的人來說,那種難以言說的味道才是它的魅力所在———酸筍魚沒有酸筍那種味道,就是魚也就沒有靈魂。
布依族人喜歡用酸筍、酸辣椒、豆腐煮鮮魚,故稱為「酸筍魚」,是每逢過節或者款待親友的上等菜餚。每到春季,大蠻竹的竹筍便發出嫩芽,待長到30釐米左右時,將其連根採下,去殼,將筍肉切成絲或片,浸於陶罐的淡鹽水中,經過數日滲泡而成。將鮮活的魚宰殺、剖洗乾淨,在鍋中淋入少許底油,將魚煎至兩面微黃後撈起待用。然後在鍋裡放酸辣椒、西紅柿製成酸湯,燒沸騰後,放入煎過的整條魚,加入青蒜苗、薑片、香料,待湯滾沸時再將酸筍和豆腐放入,用小火慢燉半小時左右,一道讓人垂涎欲滴的酸筍魚便做好了!此魚肉嫩、酸筍香脆、豆腐滑嫩爽口、湯酸香味鮮,營養開胃,讓你食慾大增。(文/圖 唐蓉 石徵壁)
在興義還有很多美食供你選擇,如果在這裡要是一一敘述的話,那恐怕是說到冬至過完,甚至過年都不一定能夠說完,他們就在那裡等你慢慢去發現。
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陳安彤 文國坤 姚廷婷
本期審稿:魏浩然
值班主任:郭連軍
黔西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微博:@中國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國黔西南
APP:北緯25°的黔西南
數字報:http://www.qxnrb.com
官網:http://www.zgqxn.com
郵箱:zgqxnw@163.com
聲明
凡「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刊發的原創內容,均保留版權,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gqxnw)」。
原標題:《品黔西南傳統冬至美食 回味溫暖家鄉味୧(๑•̀◡•́๑)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