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米粒,米湯雪白如脂、綿軟清甜,粥還可以這樣精緻!

2020-12-17 踩到月亮的影子了

廣東人愛喝粥,廣東的飲食文化由三個民系組成,看看這三個地方是怎樣烹煮一份粥的?這個民系分別是廣府、潮汕、客家,它們之間有獨立,也有交融。廣東的美食也是由三大民係為代表,廣府美食,潮汕美食,客家美食。

01廣府粥

廣府的粥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廣州的艇仔粥,及第粥,生滾粥,魚片粥,牛肉粥,還有順德的毋米粥,特點是,米煮到軟爛,口感綿滑。

廣東珠江三角洲河流眾多,氣候炎熱,粥或湯水的食物補充了水分,和因為炎熱而不佳的胃口。像艇仔粥就是由當時生活在珠三角船上的疍家人的飲食習俗而來。

艇仔粥

順德毋米粥是粵菜中精緻的典型,粥不見米粒,雪白如脂的米湯,綿軟清甜,粥湯下肚後,順著五臟六腑,體貼溫暖到每一個細胞。用粥水作湯料配上魚片的火鍋,也是鮮甜美味,獨具特色。

毋米粥

02潮汕粥

潮汕粥,潮汕人愛喝粥,主要以白粥和鹹粥為主,粥裡也會加入各種材料,潮汕地區主要是靠海,因此加入海鮮也是特點,例如砂鍋粥裡加入魚蝦蟹貝等。

砂鍋粥

潮汕的粥和廣府的粥不一樣,廣府的粥煮成綿爛,而潮汕的粥煮成後以米粒明顯,爽口為主,而且也米湯比較多,米湯和海物等佐料形成鮮美口感。

砂鍋粥常的調味醬是潮汕地區普寧出產的豆醬,除了調製鹹淡還增加鮮甜,白粥常常佐魚乾、鹹菜、菜脯等小菜,也有番薯粥等,口感清淡爽口。相比客家人鹹粥對飽食的要求,潮汕粥更多是海洋的鮮物和對炎熱氣候的反映。

03客家鹹粥

客家鹹粥是指在粥裡加入各種肉菜、豆乾、番薯、芋頭等佐料煮的粥,客家每個地區的粥都有不同,加的佐料也各有不同,都有各自的特點。

客家鹹粥是怎樣形成的,這跟客家人的勞作和遷徙有關,客家人是從中原地區一直向南遷徙,一般是在條件比較惡劣的山區裡尋求生存,在耕種勞作上比較辛苦,飲食上面也比較多以耕物山貨為主,口感偏鹹香。

在食物匱乏的年代,用少量的米,加入各種佐料也是食物補充的一種來源。而粥就以鹹、幹為特點,主要能增加體力。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傳統的吃粥的飲食習慣,不同的烹煮有不同的美味,在這個寒冷冬天,不管是哪種做法,也可以創意出更營養和理豐富的粥的種類,來上一碗,冬天裡也都是暖暖的。

【踩到月亮的影子了】

旅行需要一些感性的方式,和朋友們分享旅行的故事!文章均為原創,如無授權,請勿轉載。如果你喜歡,可以點讚關注,也可以分享,謝謝朋友們的閱讀!

註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請隨時聯繫,將即時處理。

相關焦點

  • 清粥丨小菜
    要熬好一鍋好粥,是有一些訣竅的。比如第一步,煮粥之前,要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熬起粥來,節省時間。貳丨大家通常的作法,都是冷水煮粥,實際上,應該用開水煮粥。為什麼呢?冷水煮粥最大的麻煩就是坐鍋糊底,用開水就不會有此現象。
  • 肥滋滋甜膩膩的日子,來一碟清粥小菜
    當別人都在吃大餐的時候,機智的人已經開始清粥小菜刮油水了。
  • 清粥
    傍晚,幾束夕陽的餘暉打在灶臺上,開始煮一鍋清粥,只米和水,還有一顆悠閒的心,簡單明了。   煮粥的過程悠長,卻並不枯燥。眼見著米和水,陷入糾纏,米會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溫暖,開始會有點不適應,躲躲閃閃的。隨著水一點點沸騰翻滾,不停示好,米粒終於歡快起來,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動下,咕嘟咕嘟地跳著舞,隨著熱氣徐徐上升,開出乳白色的花朵。廚房裡就會瀰漫起淡淡的甜香,熱乎乎的。
  • 夜讀 | 清粥
    清粥是最家常的飯食,傍晚,幾束夕陽的餘暉打在灶臺上,開始煮一鍋清粥,只有米和水,還有一顆悠閒的心,簡單明了。煮粥的過程悠長,卻並不枯燥。眼見著米和水,陷入糾纏,米會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溫暖,開始會有點不適應,躲躲閃閃的。隨著水一點點沸騰翻滾,不停示好,米粒終於歡快起來,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動下,咕嘟咕嘟地跳著舞,隨著熱氣徐徐上升,開出乳白色的花朵。
  • 青春悅讀會 | 清粥(節選)
    接下來,讓我們來品讀這一碗清粥,尋覓自己的清歡。> 王岫榕清粥是最家常的飯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貴的香米,普通的新鮮白米即可,洗過,泡過。隨著水一點點的沸騰翻滾,不停示好,米粒終於歡快起來,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動下,咕嘟咕嘟地跳著舞,隨著熱氣徐徐上升,開出乳白的花朵。廚房裡就會瀰漫起淡淡的甜香,熱乎乎的。這是米在慢慢地釋放著自己,也是水,在慢慢的融入米的世界。這時候,就要把火關到最小,小到可以讓鍋保持著咕嘟的狀態,又不會讓剛氤氳出來的熱氣散掉。
  • 酷淘|9.9搶購單人樂享粥套餐,這裡不僅品種「粥」全,還保證絕無添加劑,你可以很安心的享受這份溫暖~
    美食不僅只有山珍海味當你吃厭了珍饈佳餚來一碗綿密順滑,米香四溢的粥清清腸、暖暖胃,瞬間幸福感飆升
  • 粥是貧寒的象徵,清粥小菜卻為這不平凡增添色彩,成為一種文化
    乾隆年間敦誠訪視貧居北京西郊的曹雪芹,回去作了一首詩,其中兩句:「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即借粥描述曹雪芹當時的寒磣窘迫。然則《紅樓夢》裡的粥未必是貧窮的符碼,如寶玉喝碧粳粥、內眷們深夜吃的鴨子肉粥、林黛玉和王熙鳳喝的燕窩粥、賈母吃的紅稻米粥……臺北市復興南路、瑞安街口附近,曾聚集了許多清粥小菜專賣店,蔚為稀飯街。
  • 全國著名粥品大全
    ,似飽還飢。粥底是每天早上用新白的珍珠米熬製兩小時而成,將新拆下來的蛇皮、蛇骨、蛇膽、蛇腸置於其中,再加入薑絲、紅棗和陳皮一起煲20分鐘,香綿濃稠的水蛇粥便大功告成。水蛇清甜滋味,蛇卵粉,蛇肉嫩,蛇皮爽口帶韌,而翠綠的蛇膽據說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在飲酒的同時也可以將蛇膽一併飲下。
  • 清粥小菜|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
    揚州東關街上的「四美醬園」揚州人做醬菜,不但講究品種,還注重菜的形態。有詩讚揚州醬菜「色如碧一玉形似簪,清香噴豔溢齒間」,說的就是那條順色綠、皮薄肉細的乳黃瓜。而至於寶塔菜(螺絲菜)和蘿蔔頭之類的,要選樣子規整,個頭適中的才醃,這樣的菜,醬出來色澤一流,嚼起來也更爽脆;醬牙姜需肥厚幼嫩,少了生澀的姜味,倒多了幾分滿溢汁水的清甜。這種對食材一絲不苟的較真勁兒,如今大概也只有老字號才能做到了。
  • 廣州這10家粥店,節後刮油瘦身吃它們就夠了~
    最近後臺收到好多留言,節後清腸胃的美食推薦!這10家粥店,節後清腸胃就靠它們了!招牌鹹瘦肉粥,非常符合老一輩「墜火」(下火)的要求啊~粥底保留了以往的綿軟,舌尖都是米粒爆開的口感!鹹煎餅脆得來帶點軟綿口感不全是鹹味,還帶一點點甜,感覺比任何地方的鹹煎餅還要好吃!
  • 跟著廣東人這樣喝粥就對了
    有一種舒坦,叫生滾粥如果看過《風味人間》等美食紀錄片一定不會忘記裡面的生滾粥當白粥滾沸按照次序加入醃製好的新鮮豬雜(如豬腰、豬肝等)薑絲去除了蛋和肉的腥味軟糯稠密的粥底滑入食道暖身又暖心帶來無可比擬的幸福感潮汕砂鍋粥自帶海鮮的清甜生米泡開用砂鍋慢煮這種粥的水量更少
  • 中山沙溪夜宵粥店,老火慢熬出的鯽魚粥,粥的綿密鯽魚的軟爛鮮甜
    而在廣東地區,其實與夜宵更加匹配的並不是這兩種美食,而是粥。清清淡淡的一鍋粥,三倆朋友就是可以吃喝暢聊的。而這樣的一鍋清清淡淡的粥,並不是純粹的白粥,而是會加上一些的新鮮食材一同熬製而成的。像是海鮮、豬肉一類的,就是廣式夜宵粥裡面經常搭配的食材。而海鮮一類,在廣東地區,做成了海鮮粥的形式,確實是能夠展現出海鮮最鮮甜的風味的。
  • 【明早吃什麼】用一碗鮮美可口的鹹粥喚醒漳州胃!!
    本期一起做一個鍾情於漳州鹹粥的江糾郎鹹甜酸辣通吃的漳州人凡是吃上幾天白粥的就會開始變著花樣煮粥鹹粥就是其中一種漳州人對於鹹粥同樣特別的鐘情鹹粥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偏廣式風味的另一種則是正宗的閩南風味砂鍋粥在廣州盛行一時,他們的吃法與閩南人大不相同,喜歡把粥熬透,直到不見米粒狀,接近於糊。
  • 【七月專題】清粥小菜,高溫必備
    苦瓜煎蛋不僅能夠減少苦瓜中苦味對味蕾的衝擊,而且,與雞蛋配合,別有一番滋味苦瓜煎蛋1.苦瓜洗淨去瓜蒂,切成小薄片,要儘量切的薄些,這樣口感才好。2.將切好的苦瓜片,加入一小匙鹽,揉搓使其苦汁逼出然後用清水衝洗乾淨。
  • 粯子粥享有「泰州黑咖啡」的美譽,清火養胃,爽口絲滑,老少皆宜
    做粯子粥用大米或吃剩的米飯都可以,但量不要太多,粯子粥又稱為「湯粥」要做得稀湯一些。 粯子粥營養豐富,四季均可食用 粯子粥裡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 且易消化為人體吸收 有熱粥養胃補氣,涼粥清火祛燥之功效 炎炎夏日,頭昏腦熱,不想吃飯
  • 清粥小菜的滋味,你還記得幾分?
    譬如做甜醬包瓜,只取材那永定門外六七分熟的「八道黑」香瓜,因為這時候的瓜子皮薄肉厚,個頭正好;用來做糖蒜的非「白皮六瓣」不用,還必須是夏至前起出的,新鮮帶泥的不可。揚州東關街上的「四美醬園」揚州人做醬菜,不但講究品種,還注重菜的形態。有詩讚揚州醬菜「色如碧一玉形似簪,清香噴豔溢齒間」,說的就是那條順色綠、皮薄肉細的乳黃瓜。
  • 冬日暖人好「粥」道——說說粥的那些事(附艇仔粥、牛肚粥做法)
    中國是具有四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粥的蹤影伴隨始終。關於粥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周書:「黃帝始烹谷為粥。」在中國,四千年前煮粥主要是食用充飢。吃粥一詞,在歷史上曾經是貧窮的同義語。那時被稱為「連粥都吃不上」者,就代表你的處境堪虞。但到了現代,經濟發達了,吃粥又被賦以另一種涵義。粥容易消化,又可以養胃,因此,古人將粥視為養生之道。
  • 春色暖人好「粥」道——說說粥的那些事(附艇仔粥、牛肚粥做法)
    粥容易消化,又可以養胃,因此,古人將粥視為養生之道。病痛時,一碗清粥可以解毒消滯;災難時,一碗清粥有如一根救命稻草;當吃膩了珍饈美味之後,當然渴求一碗稀粥的清淡。
  • 來一碗綿軟香滑的養生白粥,暖胃又暖心,健康吃出來!
    有時候吃多了油膩的飯菜,會發現清粥小菜,也別有風味。大多數人提到「白粥」,第一反應都是「簡單」。的確,它是各種粥類中最基礎簡單的,但其實,它看似普通但卻有其奧妙所在。白粥不等同稀飯,並不是米加水簡單一燒即可完成的。
  • "吃在北海"徵文 | 金沙江:清簡粥和「一夜情」的那些事兒
    淘米時,她十指溫柔如撫摸嬰兒肌膚。輕輕撥動米粒,使雜質析出。生怕搓洗用勁過度,流失米中的精華。接下來是要醃米。在淘淨的大米裡,加入適量的油和鹽,拌勻醃製半個小時。這樣可使煮出的粥味更香滑。煲煮的時候,細妹一直把握米與水的比例在1比30之間。滾水下鍋,煲煮過程要連續進行90分鐘,中間不能停火,也不能加水。把粥燒開時,火越大越好,讓米開花。然後將火候調到文武火之間,保持粥沸而不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