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仁的蛋白質含量高過肉類,佔25%-30%, 除具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外,還含有促進大腦細胞發育和能增強記憶力的穀氨酸與天門冬氨酸。在花生的脂肪中,80%為有益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每百克花生含熱量298千卡,較核桃低。
花生的礦物質含量豐富,種類也多,每百克花生含鈣120毫克,鉀670毫克。在其所含的維生素中,以維生素E與維生素K的含量較為突出。
花生,在我國民間被稱作「長生果」。中醫認為,花生仁性平味甘,可清熱、養血、止血、通便。又稱,生花生潤肺,炒熟的花生能健脾胃。常用其治療肝虛少食、消瘦乏力、氣血不足等症。
花生是含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比較全面的一種食物,英國科學家將其喻為「多功能的營養寶庫」, 對患有營養不良和營養缺乏性疾病的人,花生能起到營養補充作用。
花生是少數含有抗氧化物質白藜蘆醇的植物性食物。白藜蘆醇有很強的抗自由基作用,被美國科學家稱作「最熱門的有效抗衰老物質」,它能抑制血小板非正常凝集,對預防糖尿病血管性併發症與冠心病急性發作有顯著效果,還有抗衰老、抗癌、抗輻射的作用。
花生不但不含膽固醇,還含有豐富的植物固醇。植物固醇能阻礙腸道吸收膳食中的膽固醇,還能降低血液總膽固醇水平,有降血脂的作用。加之,花生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因此適量食用,不但不會使人增肥,還能減少肥胖、高血脂、脂肪肝、動脈硬化症、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風險,有利於對抗「富貴病」。
花生仁的紅衣能增加血小板數量,縮短凝血時間,有止血作用,可用於治療出血性疾病。因此,正常人吃花生仁不應去除花生衣。
口裡嚼數粒花生,可減輕因吃蔥、蒜、韭菜而引發的口臭。
介紹兩款使用花生的食療方:
1、用陳醋浸泡花生米10天,每晚嚼吃7-10粒。長期堅持,對高血壓病人能發揮降血壓的功效。
2、取帶衣花生仁25克,與紅棗25克、桂圓肉10克,共煮至熟,日分兩次服用。此方可用作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更適合貧血、體弱者。
以花生為原料製備的花生油,對健康有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所佔比例僅次於橄欖油,高過菜子油、大豆油,還富含卵磷脂與維生素E、K、A與礦物質鋅,且價格適中,耐高溫是適合在我國推廣的一種食用油。
花生宜熟吃,炒、炸、煮、醃、烤俱可。其中,水煮的吃法最科學,不只營養素和活性成分損失少,還益於消化。水煮五香花生米是零食的較好選擇,也是良好的下酒食品。油炸花生米,吸附了油脂,營養素也遭受了損失,經高溫油炸,蛋白質還發生變性,雖然口感香脆,卻應儘量少吃。
花生還可加工成花生醬、花生糖。將花生仁磨碎或磨粉,與其他食物一起製作的麵包、糕點、香腸、花生奶等,能改善食品口感,還提高了營養價值。
花生是大眾化的果品,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與維生素,價格又較低廉。故國內營養專家普遍認為,經常適量吃些花生和其製品,有利於糾正居民當前普遍存在的微量元素缺乏。
花生一次不宜吃多,太多會增加熱量的攝入,對健康不利。一天吃花生仁40克比較合適。
有四類人應慎吃花生,一是脾虛便溏者,多吃會加重腹瀉;二是血脂高者;三是跌打後有淤腫的人,因為花生含有促凝血因子,會加重淤血;四是膽囊切除者。
花生在中秋節前收穫。若存放在乾燥通風處,可保持一兩年味道不變。若氣溫高,環境潮溼,存放的花生與花生油會發生黴變,很可能被黃麴黴汙染,黃麴黴能產生致癌性很強的黃麴黴毒素,黴變的花生與花生油應堅決丟棄不吃。
花生油味清香,穩定性好,適用作熱鍋涼油的方式炒菜。市售的採用物理壓榨工藝製取的花生油產品,營養成分較豐富,且能避免化學提取法可能導致的化學物殘留。
喜歡我們可以關注「文華養生」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