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北部,水源優質,土壤肥沃,孕育出品的優質葡萄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七月,驕陽似火,當地多個農場內,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掛滿枝頭,又迎來了一個充滿喜悅的收穫季節,惠陽秋長藉助葡萄串起了農旅融合的產業鏈。
在滿園飄著果香的周田村會水樓有機農場內,葡萄大棚的藤架上,一串串沉甸甸、顆粒飽滿,顏色與形狀各異的葡萄掛滿枝頭。每一顆葡萄都晶瑩剔透,讓人垂涎欲滴。
會水樓有機農場負責人曹禹介紹:「現在葡萄已經18個月,整串熟了是紅色的,口感是脆甜脆甜的,糖分比『陽光玫瑰』更少一點,但外形比較好看,很多客戶都很喜歡,叫『葡之夢』,葡萄之夢的意思。」
該農場引進種植了25畝高端葡萄品種,因口味獨特,深受周邊深圳、廣州等地消費者喜愛。除了葡萄,他們也嘗試在種植「波姬紅」無花果等特色蔬果下功夫,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同樣位於周田村的井水龍蔬果採摘基地,也是綠蔭滿園,葡萄滿架。有別於會水樓有機農村的「高端路線」,佔地四十多畝的基地,集採摘、水上娛樂、農家DIY為一體,以葡萄為媒介,為周末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閒娛樂好去處。為避免大批葡萄成熟造成的滯銷情況,種植了「紅富士」「陽光玫瑰」等多個葡萄品種的官山村綠源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積極招攬遊客採摘的同時,另闢蹊徑,將葡萄釀成葡萄酒,用更多元化的手段解決葡萄銷路問題。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秋長街道積極推動北部挺秀組團,打造生態家園文化區。當地孕育了包括葡萄種植在內的一大批特色生態產業,並逐步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葡萄「串起」農旅融合產業鏈,帶動不少村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
隨著當地種植葡萄面積逐步增多,惠陽區農業農村水利局的農業專家也時常深入當地各葡萄種植園,為農業企業與家庭農場提供農業技術指導與政策對接。惠陽區農業農村水利局種植業管理股黃小麗介紹,該區農業農村水利局接下來會對符合條件的農業企業、家庭農場,進行政策上的扶持,加大力度派遣農業技術人員對農業企業、家庭農場進行農業技術指導,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引導他們往標準化生產。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蔣幸端
通訊員:許文昌、歐陽文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曾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