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三心就是信心,就是《觀經》講的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有人不懂什麼叫具足三心,法然上人很簡潔地開示說,只要知道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心中知道我念佛一定往生,這就已經具足三心了,不要過於教條化、複雜化、書面文字化,不需要。
雖不知一向專修之理,亦不知彌陀本願之由;唯思「稱念必生」,是自然具足三心也。雖知三心,不念佛無益;縱雖不知三心,若一向念佛者,則具足三心,必生極樂。
不是懂得多少經文道理,只是心中知道稱名必生,就自然具足三心了。雖然懂得三心的文句,但是不念佛,沒有用;雖然不知道三心,但是如果一向念佛,自然含有三心,必然往生。所以,三心跟念佛誰重要?念佛重要,三心是引導念佛的前方便。
三心和念佛是一體的,本來不能分開,但是有的人或許會從主觀層面來理解三心,這樣就會離開念佛的本質,所以還是回歸到念佛當中。人之所以不念佛,就是驕慢心、疑惑心所致,所以需要通過三心來開導;已經念佛之後,就不需要在念佛之上格外加一些不必要的顧慮,「我有沒有三心具足?」這就不需要了。
言「南無阿彌陀佛」者,不可思有別事,知是救度我之語也。心思阿彌陀佛之救度,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三心具足之名號也。
我們不管是看到南無阿彌陀佛還是聽到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別人講說南無阿彌陀佛,只要一過耳,就要想到「這不是別的事,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佛要救度我」。
「南無」是「救度、救我、歸命」。誰來救?歸命誰?阿彌陀佛。我們只要歸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必然救度我們。也正因為阿彌陀佛十劫之前成佛,兆載永劫修行,五劫思惟發願,說必定救度我們,如果不能救我們,他就誓不成佛,所以我們才發起「南無」歸命之心。
「南無阿彌陀佛」並不是孤零零、冷冰冰的,只有六個字在那裡,它是救度我們之語,所以我們聽到南無阿彌陀佛,就知道是佛對我們說「我要救你,你讓我救,你稱念我的名號就被我救到淨土」。大街上很多店面都有招牌,看到這些招牌就想:「這是布店,這是賣汽水、可樂的,這是麵包店。」我們看見「南無阿彌陀佛」這塊招牌,它代表什麼?
這就是佛說「稱我名號,必得往生」,這就是佛救度我之語。這叫「聞其名號」,這就是懂得這六個字的含義,心中想到:「原來『南無阿彌陀佛』是救度我之語,我心中想被彌陀所救。」心思阿彌陀佛之救度,口中就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三心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