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文新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收錄於話題#婦產奇妙研究5個
本文涉及專業知識,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馬上記周期!
小司機
我們經常說,月經預示著卵巢功能。月經的紊亂很可能表示你的卵巢功能——不行了!得看醫生!得治!
可是,到底為啥月經可以預示卵巢功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月經和卵巢功能的關係~
眾所周知,女性的月經來潮,主要依賴於下丘腦、垂體、卵巢的協同作用,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協調。
大腦皮質作為一個司令官,它控制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使得這個軸每個月發生周期性的激素變化,進而作用於子宮內膜,產生周期性出血現象,於是就形成了每個月規律的月經。
正常的月經是育齡期婦女生殖能力成熟的主要表現,那麼何為正常的月經呢?我們簡單地說一說:
出血的第1日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1日的間隔時間稱為一個月經周期。
一般為21-35日,平均28日。每次月經持續時間稱為經期,一般為2-8日,平均4-6日。
經量為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正常月經量為20-60ml,超過80ml為月經過多[1]。
而月經紊亂是包括月經周期、經期及經量出現異常,以及伴隨月經周期前後出現的某些症狀如腹痛為特徵的多種病症的總稱。
卵巢儲備能力的下降是指卵泡內存留卵子的數量減少,卵巢產生卵子的能力減弱、卵泡的質量下降,可導致生育能力的下降,是引起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
目前公認的預測卵巢儲備能力的指標包括:年齡、竇卵泡數(AFC)、基礎卵泡刺激素水平(FSH)、基礎的雌二醇水平(E2)、FSH/LH比值等。許多文獻已將FSH>10IU/L、FSH/LH比值>2-3視為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指標[2]。
但是兩者由於受到檢測時間及各實驗室檢測水平不同的限制,因此不能及時的反應卵巢儲備功能的情況。因此,尋求一種快捷有效的預測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小司機
說了這麼多,「卵巢的衰老」似乎還是沒有很好的方式去檢測耶~
別急!婦產科頂刊發話了!這個研究這次推薦了一個非常簡單易行的辦法!
近日,一篇發表在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的文章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它討論的內容是關於月經周期長短與卵巢儲備功能的關係。
圖片來源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通過調查統計12031名育齡期女性的月經周期與生育能力、卵巢儲備功能等相關指標的對比。
結果顯示:月經周期相對較短(21-27日)的女性,她們的卵巢儲備功能、生育能力及胚胎移植術後的妊娠結局明顯低於月經周期為(28-31日、32-35日)的女性[3]。
由於卵巢儲備功能的下降,FSH水平逐漸升高,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則可造成過早的卵泡募集,引起卵泡的生長發育周期縮短,或是由於卵泡的發育不良造成黃體期雌孕激素的較低,致使黃體期縮短。因此月經周期縮短的育齡期女性卵巢儲備能力下降較嚴重[4]。
我們發現,合併月經紊亂,尤其是不孕不育的育齡期女性,她們的FSH值、FSH/LH值較月經正常的健康育齡期女性高。因此我們推測該類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已經下降。
但是,需除外合併一些內分泌疾病,比如多囊卵巢症候群、高泌乳素血症、甲狀腺功能異常或是子宮、卵巢等器質性病變等。
小司機
唉,其實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最受影響的不是月經,而是懷孕!
現在不孕症的人越來越多,懷孕越來越難,說不準就是它的鍋!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約有10%的婦女患有不孕症,且逐年呈上升趨勢。
引起不孕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卵巢功能障礙、輸卵管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免疫因素、男方因素等。
就女性問題而言,排卵障礙是主要原因。因此月經紊亂導致的排卵障礙與不孕症密切相關。
由於卵巢儲備能力下降,致使FSH指標升高,卵泡期縮短進而造成月經周期縮短,卵泡發育質量較差,進而導致自然流產的發生機率明顯增加。因此對於月經周期縮短者,往往預示著卵巢儲備能力的下降。
小司機
看到這兒,我已經猜到有很多妹子肯定在後臺捉急地問——「怎麼辦?我月經周期很短!」「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
別急別急,小司機現在就告訴你!
調整月經周期恢復正常的卵泡生長發育規律,可以明顯降低不孕的發生。
圖片來源 soogif
育齡期女性,通過記錄月經日曆,了解到自己的月經周期、經期、經量及經期前後的併發症等,可以及時發現月經異常,同時也避免了激素水平檢查所受到的時間和實驗室水平的種種限制。
因此,通過日常記錄月經周期,就可以作為預估卵巢早衰的一項簡單可行的辦法,進而儘早進行相關醫療幹預,讓我們不再對卵巢早衰過度的恐慌。
小司機
具體怎麼記周期,小司機已經幫大家準備好了!(參考閱讀:)
如果覺得有用,就點讚、轉發、點在看叭~
參考文獻:
[1]第9版 婦產科學,謝幸、孔北華、段濤.
[2]李肖甫,敬明輝. 圍絕經期婦女FSH、LH、FSH/LH比值測定[J].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01):123-125.
[3]Younis Johnny S,Iskander Rula,Fauser BartC J M,Izhaki Ido. Does an association exist between menstrual cycle lengthwithin the normal range and ovarian reserve biomarkers during the reproductiveyea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Human reproductionupdate,2020.
[4]嚴東琴. 育齡期婦女月經紊亂與卵巢儲備功能的關係探討[D].南方醫科大學,2012.
本文首發: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本文作者:劉文新
責任編輯:唐穎
為了更好地提供優質的資訊,打擾您1分鐘時間填寫下面的調查表。您的支持是我們更好服務的最大動力~
版權申明
原標題:《月經周期變短,真和卵巢衰老有關?證據來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