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吉服(上)

2021-02-08 絲家繡

清代帝王服飾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服裝之一,其紋樣等級森嚴,圖案繁縟華麗,不但是帝王至高無上地位的象徵,更是皇權思想在服飾中的濃縮。

按照《大清會典》的分類,清代皇帝服飾分為禮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戎服等,這些服飾分別穿用於祭祀、朝會、節慶、節日、巡行、日常閒居等各種不同的場合,既有其禮儀面,也具有實用性。

皇帝吉服主要用於重大吉慶節日、筵宴以及祭祀主體活動前後的「序幕」與「尾聲」階段,包括吉服袍、袞服、端罩等。在清代服飾規格中,禮服的等級最高,吉服的等級僅次於禮服。皇帝及后妃、皇太子及太子妃所穿的吉服袍也叫作龍袍。皇帝穿龍袍的場合和次數要比朝服多。

清代冠服制度對皇帝龍袍的款式做了明確規定。《清史稿·輿服志》記載,「清皇帝龍袍:色用明黃,領袖皆石青,片金緣。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立水,襟左右開,棉、袷、紗、裘,各惟其時。」穿著龍袍時,還須帶吉服冠,束吉服帶,項間還須懸掛吉服珠。

皇帝龍袍的形制是圓領、右衽大襟、馬蹄袖、四開裾的直身式長袍。龍袍色用明黃,紋樣以龍紋為主,全身飾金龍九條,其中前胸、後背和兩肩正龍各一,下擺前後行龍各二,裡襟行龍一(不計邊飾、馬蹄袖等次要紋飾),象徵皇帝的九五之尊。

古時稱帝王之位,謂九五之尊,這是受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由於九是個奇數,在服裝紋樣的排列上很難達到對稱平衡,所以將一條龍繡織在裡襟,這樣,每件龍袍的實際繡龍數仍為九條,而在正面或背面單獨看時,所見都是五條,與九五之數正好吻合。


龍袍,顧名思義,其主要紋樣自然是龍。龍在中國具有特殊的地位,古人認為它是最高的祥瑞。龍紋是古代帝王的象徵,且龍紋圖案多威嚴、雄壯、氣勢磅礴,隨著不同朝代對龍紋的演化,最終以清代龍紋顯得最為華貴精巧,富麗堂皇。清代龍袍上的龍紋主要有正龍、升龍、行龍等。皇帝龍袍上除了主要紋飾九條金龍外,於領前後飾小正龍二,交襟處小行龍三,袖端小正龍二。

正龍,特點是龍頭平視正前方,龍身盤繞猶如人坐著的姿勢,正襟危坐,一派威嚴,又稱坐龍。此龍紋形態象徵著天下太平、江山永固、皇權至上之意,這是最為尊貴的龍紋形態;皇帝龍袍中的前胸、後背和兩肩所繡即為正龍。

升龍,特點是龍頭在上,龍身於下,呈於海中騰躍之勢,有擁戴之寓意。一般為左右對稱圖案,繡於龍袍胸口以下海水江崖紋以上。

行龍,特點是龍為側身騰飛之態,極富活力,似動而非動,又稱遊龍、走龍,其寓意為忠謹效命。「行龍」多裝飾於龍袍的斜襟、女龍袍接袖上作為裝飾。

龍袍上除了龍紋還繡五彩雲紋、蝙蝠紋、雜寶、暗八仙、金團壽字紋、十二章紋、海水江崖紋等吉祥圖案,它們有吉祥,高貴,江山一統和萬世昇平等寓意。乾隆時期服制規定十二章紋為帝王禮服、吉服的紋飾,且僅限皇帝使用。十二章紋中的龍章,也由兩條行龍組成。


圖文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清代服飾| 皇帝禮服
    清代帝王服飾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服裝之一,其紋樣等級森嚴,圖案繁縟華麗,不但是帝王至高無上地位的象徵,更是皇權思想在服飾中的濃縮。 今天我們來聊聊清代皇帝禮服。清康熙明黃地彩雲金龍妝花緞貂皮朝袍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容易與皇帝朝服搞混的是皇帝吉服袍,吉服袍在清代服制中屬于吉服,也被稱為龍袍。
  • 清代親王嫡福晉與皇帝的妃嬪有什麼區別,她們誰的地位高?
    清代皇帝妃子分八個等級,即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 、貴人、常在和答應。親王嫡福晉,在清朝的官方說法,是為親王妃。那親王妃,與皇帝的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 、貴人、常在、答應相比,地位孰高孰低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皇后的地位絕對是要比親王妃高的。
  • 吉服回潮,故宮這回賣的衣服真的時髦!
    順便科普一下,古代吉服是古人求取喜慶、吉利時穿的專屬服飾~「吉服回潮」這四個字也寓意著將古今的文化和好運串聯像集五福一樣用更現代化的方式來傳遞中國文化的儀式感以吉服文化中的花卉、建築漢瓦圖紋為靈感借鑑了宮廷畫師郎世寧的《郎世寧花鳥圖冊》
  • 清代皇帝大臣脖子上掛的佛珠,原來還有如此講究?
    在很多人眼裡,朝珠很像佛珠,沒錯,朝珠的源頭就是佛珠,因為清廷尤其推崇藏傳佛教,不論朝珠出現是否和這層清廷與佛教的關係有關,但是我們的確可以看到清代前期,朝珠還沒正式進入服制系統的時候,清代皇室已經在使用佛珠了,而朝珠大概在順治後期到康熙就開始作為正式禮服配飾使用了。
  • 清朝皇帝有多奢侈,看了這些藏品才知道!
    光緒皇帝大婚典禮圖 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羨慕和嚮往能過上皇帝們奢華的皇宮生活,的確,皇帝們的小日子過得真叫一個舒服,作為一國之君,他們的衣食住行的都是極其考究而精緻的
  • 清朝皇帝奢華的一天,太震撼了!
    其實,皇帝的衣服可不止這麼簡單,清皇帝的衣服基本分為禮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這六大類,其中尤以前四類最為講究。| 禮服 |禮服是在祭祀、朝會等重大典禮時所穿的服裝。在清代宮廷所有的服裝種類中,禮服的等級規格最高。
  • 清朝皇帝有多奢侈,看這些藏品就知道!
    光緒皇帝大婚典禮圖從古至今,無數人嚮往能過上皇帝般奢華的生活。的確,皇帝們的小日子過得真叫一個舒服,作為一國之君,他們的衣食住行都極其考究。若要按奢侈程度排個名,清王朝算是數一數二的了。其實,皇帝的衣服可不止這麼簡單,清皇帝的衣服基本分為禮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這六大類,其中尤以前四類最為講究。| 禮服 |禮服是在祭祀、朝會等重大典禮時所穿的服裝。在清代宮廷所有的服裝種類中,禮服的等級規格最高。
  • 袞服:帶你看看皇帝專用禮服長啥樣?
    新華社發(瀋陽故宮博物館供圖)新華社瀋陽11月16日電新華社記者趙洪南瀋陽故宮敬典閣正在展出明清兩朝皇帝專用禮制服裝——袞服,帶觀眾看看皇帝專用禮制服裝長啥樣?這件展出的清石青色暗團龍紗平金繡金龍紋袞服,外觀為圓領、對襟、平袖、直身式,左右及後開裾,領上綴銅鎏金鏨花盤扣五枚;石青色紗質服面上帶團龍紋暗花,兩肩及前後胸以平金線的裝飾方法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四周配以纏枝紋,以寓大清江山連綿不斷;兩肩金龍各飾日月二章,前後衣襟金龍頭頂飾團壽紋,龍身下為海水與八寶平水紋,團龍內滿飾珍珠,珠粒均勻,串珠細密。
  • 一個普通皇帝的一天,花了多少錢丨啪啪打臉俱樂部
    其實,皇帝的衣服可不止這麼簡單,清皇帝的衣服基本分為禮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這六大類,其中尤以前四類最為講究。| 禮服 |禮服是在祭祀、朝會等重大典禮時所穿的服裝。在清代宮廷所有的服裝種類中,禮服的等級規格最高。
  • ...你就知道了|珊瑚|金龍|東珠|冬季|祭月|順治|皇帝|清朝|龍袍|萬壽
    今天,就帶大家感受下清代皇帝的極奢生活,要知道他們的壕可都滲透到了「衣食住行」等細節的方方面面了!【穿得太奢侈,一件龍袍價值連城!】提起皇上的穿戴,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龍袍。其實,皇帝的衣服可不止這麼簡單,清皇帝的衣服基本分為禮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這六大類,其中尤以前四類最為講究。
  • 清朝皇帝生活有多「壕」,看這些藏品你就知道了
    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羨慕和嚮往能過上皇帝奢華的皇宮生活,的確,皇帝的小日子過得真叫一個舒服,作為一國之君,他們的衣食住行的都是極其考究而精緻的。不過,若要按奢侈程度排個名,清王朝算是數一數二的了。今天,就帶大家感受下清代皇帝的極奢生活,要知道他們的壕可都滲透到了「衣食住行」等細節的方方面面了!
  • 清代親王嫡福晉和皇帝的妃、嬪、貴人比較,誰的地位更高
    親王妃,清代親王正妻封號,也就是俗稱的親王嫡福晉。和皇帝正妻——皇后相比,親王嫡福晉和其有著「君臣之分」,地位影響自然遠遠不如。在皇貴妃位號創設之前,貴妃位居內命婦第一等,地位大致等同於外命婦的第一等——親王正妻或者長公主。
  • 在清代宮廷裡的女性都穿什麼樣的禮服?皇后竟然也可以穿龍袍
    需要指出的是,現代觀念中普遍認為的禮服是指在莊重的場合或舉行儀式時穿的服裝,形式多樣,但在清代,禮服大多數情況下專指朝服,用於祭祀活動或重大慶賀典禮時穿戴。還有一種服飾類型一一吉服為皇帝后妃以及文武官員在吉慶節日以及筵席等場,合穿戴的冠服,清代的宮廷女性有時也會穿著吉服出席祭祀典禮,根據《大清會典》的規定,女性的龍褂、龍袍均屬吉服。
  • 清朝皇帝和官員都帶什麼樣的佛珠?
    歷史上,除了清朝皇帝沒有哪朝皇帝戴佛珠的。 皇帝祭天壇時,穿藍色朝服,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壇時,穿明黃色朝服,佩戴琥珀或蜜蠟朝珠;在日壇朝日禮時,穿紅色朝服,佩戴紅珊瑚朝珠;在月壇夕月禮時,穿白色朝服,佩戴綠松石朝珠。四種顏色分別代表天、地、日、月。當時官員佩戴的朝珠也分為不同等級,官階越高所佩的朝珠材質越是高貴。
  • 清朝皇帝的衣櫃:傳統的剝離與再融,一件龍袍竟然承載一個時代
    龍袍中的細小圖案而我們常見的清朝皇帝在上朝時所穿的龍袍,也叫做"吉服",也是一種十分正式的禮服。吉服一般上下相連的通身袍,領口為圓形、大襟、馬蹄袖的四開裾長袍,主要的顏色是明黃、藍色、紅色,衣服上繡著九龍十二章。
  • 吉服「駕到」!故宮IP與獨立服裝設計師的一次碰撞!
    這次吉服設計師們從180多萬件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中汲取靈感分別為花築盛世、錦繡如意上河安福、海錯祥瑞、酒歌長樂系列簡單介紹下什麼是「吉服」在古時候的時候人們對於衣著有著等級排列在不同場合時穿著也有嚴格要求「人們求取喜慶的專屬服飾」叫做吉服
  • 皇帝每天都要穿龍袍,皇帝一共有多少件龍袍,他的龍袍要不要洗?
    其實,古時皇帝的龍袍還有朱色等顏色,但最值得一提的,還是龍袍的樣式,大多數朝代的龍袍上繡有九條龍,意味著「九五之尊」,象徵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還有就是按照衣服的大小,無論在前面還是背面,都剛好是五條,符合古時皇家一切都遵從的九和五。那麼,在中國古代,龍袍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呢?
  • 鑑賞|后妃吉服與便服
    通過這些描述可以看出,吉服具有兩個主要特徵:一是較為華麗(如蟒衣),衣身使用主題圖案作為裝飾(如各式補子);二是圖案的內容多與穿著的時間、場合相對應。國內外博物館或相關機構收藏有不少明代的補子,其中很多是吉服所用,它們的圖案與《酌中志》的記載基本一致。    葫蘆景又稱大吉葫蘆,用於臘月二十四祭灶之後到新年期間。
  • 清代宮廷吃喝住行全揭曉
    這些問題,只需看一場《來自盛京——清代宮廷生活藝術展》就能全面揭曉。 其實它屬於清宮后妃吉服褂,一般在宮廷宴會、慶典等吉禮場所穿。   這雙「淺藍緞繡荷花金魚花盆底鞋」目測高八公分左右,穿上它只能以小碎步行走,凸顯女性的婀娜多姿,駕馭的難度等級堪比當代高跟鞋。
  • 清代宮廷服飾的「從頭到腳」
    據會典記載,清代上自皇帝下至百官的袞服均為石青色,而由於清初冠服制度尚未完善,皇帝的袞服除石青色外也有明黃色。這件袞服是現存清代早期唯一的一件明黃色袞服。此褂為八團龍褂,屬吉服,服用時套穿於龍袍之外。此褂特殊之處在於它色為明黃,與清代《大清會典事例》等所載典制規定的皇后的八團龍褂 「色用石青」相異,與故宮博物院所藏八團龍褂實物幾乎均為石青色也明顯不同。綜合這件八團龍褂的形制紋樣及織造工藝等特徵判斷,它應是清代康熙時期的服裝款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