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有多奢侈,看這些藏品就知道!

2021-02-22 壹號收藏


光緒皇帝大婚典禮圖

從古至今,無數人嚮往能過上皇帝般奢華的生活。的確,皇帝們的小日子過得真叫一個舒服,作為一國之君,他們的衣食住行都極其考究。

若要按奢侈程度排個名,清王朝算是數一數二的了。今天,就帶大家感受下清代皇帝的極奢生活,他們的「壕」滲透到了「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

穿得太奢侈,一件龍袍價值連城!

提起皇上的穿戴,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龍袍。其實,皇帝的衣服可不止這麼簡單,清皇帝的衣服基本分為禮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這六大類,其中尤以前四類最為講究。

| 禮服 |

禮服是在祭祀、朝會等重大典禮時所穿的服裝。在清代宮廷所有的服裝種類中,禮服的等級規格最高。皇帝禮服主要包括一下三種:

● 端罩


清 內明黃色貂皮端罩

長180cm;高118cm

估價:RMB 160,000-260,000

端罩為清代皇室冬季的皮製禮服,是皇帝、諸王、高級官員等人在冬天穿在袍服外的翻毛外褂。它以質地、皮色的好壞及其裡、帶的顏色劃分為八個等級,區別地位的高低尊卑。

像上面這件圓領、對襟、平袖、長及膝的端罩,裡襯及左右垂帶皆為明黃色,又以珍貴的紫貂皮為面,可判定是清皇帝御用的。

● 袞(gǔn)服


清晚期 青色團龍紋暗花綢繡彩雲金龍紋二章袞服

長180cm;高118cm

估價:RMB 160,000-260,000

袞服是穿於朝袍之外的褂式服裝,為朝、祭等莊重的禮儀場合穿用的章服,只有皇帝才可穿用。古代袞,卷同音,袞服以卷龍,十二章紋為飾,寓意「王披袞以象天」。

上面這件袞服,圓領,對襟,平袖,直身式,四開裾,綴銅鎏金鏨花盤扣五枚。石青紗質服面上帶著團龍紋暗花。兩肩及前後胸裝飾五爪正面金龍四團,配五色雲與紅色蝙蝠,以寓「洪福齊天」。依其嚴謹的形制,精細的做工,可知其為御用之服。

● 朝袍


清康熙 藍絹繡「彩雲金龍」朝袍

估價:HKD 3,500,000-4,500,000

在清代,朝袍通常指皇帝用於在登基、大婚、萬壽聖節、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禮和祭祀活動時所穿的幾大類禮儀服飾。皇帝朝袍有藍色、明黃色、紅色和月白色四種顏色,分別在祭祀天、地、日、月時穿用,而且不同的朝袍還有不同的搭配方式:

▼ 祭天穿藍色朝袍,佩青金石朝珠


清 青金石朝珠

估價:RMB 120,000-180,000

▼ 祀地穿明黃色朝服,佩黃色的蜜珀朝珠或東珠朝珠


清乾隆 蜜蠟朝珠

估價:RMB 800,000-1,200,000


清十八世紀 御製東珠朝珠

估價:HKD 8,000,000-12,000,000

▼ 朝日穿紅色朝服,佩紅色的珊瑚朝珠

清 御用珊瑚朝珠 長73cm

估價:RMB 700,000-800,000

▼ 祭月穿月白色朝服,佩綠松石朝珠


清乾隆 御製綠松石朝珠

估價:RMB 65,000-85,000

| 吉服 |

吉服包括袞服和吉服袍。這裡不禁有人要問,袞服不是在禮服之中嗎?其實朝袍和吉服袍之外都可以穿袞服,袞服也就被算在了吉服之中。如果袞服裡穿的是朝袍,就需要帶上披肩領,如果是吉服,則不必帶上披肩領。

● 吉服袍(龍袍)


清乾隆 御製明黃色緞繡輯米珠雲龍十二章紋夾龍袍

估價:HKD 20,000,000-30,000,000

吉服袍是我們常說的「龍袍」,主要用於重大吉慶節日以及先農壇皇帝親耕等場合。

龍袍的用色頗有講究,也十分嚴格,古人用色並非單純根據個人喜好,還同時是一種族或部落的標誌。漢文帝劉恆的龍袍第一次採用黃色,此後長期以黃色為最高貴。唐高祖武德年間令臣民不得穿黃色,黃色的袍就成為了王室專用之服,自此歷代沿襲下來,直到明清。

清朝 龍袍

估價:HKD 3,800,000-3,800,000

龍袍花紋也有講究。上面的各種龍章圖案,歷代有所變化,但龍數一般為9條:前後身各3條,左右肩各1條,襟裡藏1條,於是正背各顯5條,吻合帝位「九五之尊」。清代龍袍還繡「水腳」(下擺等部位有水浪山石圖案),隱喻山河統一。龍袍除了龍唱主角之外,連平時人們不大喜歡的蝙蝠也在其中,每個圖案都有著豐富的含義。


清順治 滿繡彩雲金龍紋滿文龍袍

估價:RMB 3,500,000-5,500,000

據清宮資料,製作一件朝袍須要依禮部定式,或是皇帝命題由內務府畫師繪製重彩工筆小樣,交總管太監呈皇帝御覽,或經內務府大臣直接審閱後連同批准件送發江寧、蘇州、杭州三處織造司分織。


清代 緙絲十二章孔雀羽龍袍

估價:RMB 3,200,000-4,200,000

江寧織造負責的御用彩織錦緞,蘇州織造的綾、綢、錦緞、紗、羅、緙絲、刺繡及杭州織造處織造的御用袍服、絲綾、杭綢等,製作過程相當複雜,一件就需耗時兩年。


清順治 金絲龍袍

估價:RMB 1,000,000-1,100,000

織繡專家曾談到,清朝一件刺繡龍袍的製作成本是1000兩白銀。按照清朝的白銀價格2.837877元/克,1000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14.189385萬元。也就是說,清朝一件龍袍的製作成本,大概相當於今天的14.2萬元。而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於2006年4月拍賣的一件清乾隆御製鑲珠黃緞十二章紋龍袍,就以1526.72萬元的天價成交。


清乾隆 御製鑲珠黃緞十二章紋龍袍

成交價:1526.72萬元

常服 |


清 駝黃色團雲龍暗花緞常服袍

估價:RMB 30,000-50,000

常服為清代帝後穿用較多的一類服飾,既含禮服之性質,又具有吉服之作用,且多用於嚴肅、莊重的場合。

| 行服 |


清乾隆 藍色雲龍紋暗花綢鑲羊皮裡行服袍

206×126cm

估價:RMB 60,000-80,000

行服為中國古代皇帝出巡或圍獵時所穿之衣服。清代皇帝行服,有行褂及行袍兩種。行袍右衣裾下短一尺,綴扣袢,出行騎馬時可將衣襟扣在腰處,不騎馬時,又能把缺襟與掩襟相扣,如常服袍形制。

吃得太講究,杯碗盤碟都是寶貝!


我國古代皇帝就餐規則極其考究,滿桌珍饈就不說了,光看那些用來吃飯的行頭,就不禁叫人眼紅了。乾清宮是內廷的主要宮殿,上圖是按照乾隆帝在乾清宮家宴的記載所擺設的。

▼ 我們仔細看看離最近的那個碗,熱菜、冷菜都可以放,還能盛湯。


清雍正 五彩龍鳳呈祥碗  直徑15cm×2

成交價:RMB 8,740,000

▼ 這個盤子也是盛菜用的,直徑17釐米,宴會上用的佳具。


清雍正 鬥彩纏枝花卉紋盤  直徑17cmx2

成交價:RMB 1,035,000

▼ 糕點、果品用這個盤子,直徑只有11.5釐米,非常合適。


清雍正 鬥彩海水龍紋盤 直徑11.5cm

成交價:RMB 682,000

▼ 宴會當然少不了酒!用下面這些傢伙來行酒令再好不過了,這樣才稱得上是君子以飲食宴樂!

清康熙 青花十二花神杯 直徑6.6cm×12

成交價:RMB 33,350,000

▼ 酒壺在這裡,高26釐米的大容量,喝個幾巡沒有問題


清乾隆 仿永宣青花執壺 高26.2cm

成交價:RMB 805,000

▼ 出門訪友,踏青郊遊,把酒言歡,打包必備,專門盛放食物酒菜,便於攜帶行走的食盒


花梨木酒膳挑盒(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我們再來看看皇帝用膳有多講究,金勺子、玉筷子樣樣不少!


1、銅胎鍍金掐絲琺瑯萬壽無疆碗

2、青玉柄金羮匙

3、乾隆款金胎琺瑯柄鞘刀

4、青玉鑲金箸

5、金鑲木把果叉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喝茶對於各位皇帝也是件大事兒

清雍正 檸檬黃釉蓮瓣盤 直徑29.4cm

成交價:RMB 1,299,200

清雍正 檸檬黃釉印花紋杯 直徑8.8cm

成交價:RMB 2,750,000

▼ 這一套特別適合重陽景色,盤用來盛放茶點與果品,茶杯用來品茗,賞心悅目

清乾隆 胭脂紅釉菊瓣盤 直徑17.8cm

成交價:RMB 1,725,000

▼ 這一套也是明朗鮮豔,正如秋天成熟的果實,有種溫暖的治癒感

清乾隆 仿朱漆菊瓣式蓋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看了這麼多吃飯喝茶用的器具,不禁感嘆,這哪是過生活,明明就是在無時無刻搞藝術!

住得夠精緻,家具堪比藝術品!

談到住,就不能錯過清皇帝御用的家具了。這些形形色色的傢伙看著確實很美,但也很講究。要知道,非極品是很難入皇室的,家具的上的雕花更是非常精美。據說在清朝,以前平常百姓家是無法用小葉紫檀等上等的紅木做家具的,否則是要殺頭的!

清代貴族家具的選材、造型、裝飾都極考究,不僅是滿足生活需要的,更追求一種審美情趣的滿足,在不同的場合,配合不同的家具,與環境形成一幅幅和諧的畫卷。同時,它們的陳設方位和組合方式,也嚴格遵循了不同的禮儀制度。


出個門夠奢華,樣樣都是大排場!


清皇帝出門也是大排場,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由清代徐揚等繪的《乾隆南巡圖》,就描繪乾隆皇帝南巡出北京正陽門的盛大場面。

第1卷 啟蹕京師 (局部1)紙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第1卷 啟蹕京師(局部2) 紙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清朝,隨著古代皇權的不斷加強,儀衛制度也逐漸嚴格,而且地位也不斷提升,其宮廷儀衛制度雖相比前朝有所減省。但仍氣場十足。清朝初年皇太極的儀仗只有270人,到了向來奢侈的乾隆爺這兒,其儀仗隊伍就擴大到了2114人。

第3卷局部《渡黃河》(局部)紙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第4卷局部閱示黃淮河工(局部)紙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除了《乾隆南巡圖》,從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皇朝禮器圖式》和國家博物館藏《南郊大駕滷簿圖卷》等畫卷中,也可以看到清代皇帝出行時的完整樣貌。其中的輅、輦、輿、旌旗、幡幢、傘扇、樂器、兵仗以及皇帝所用的金交椅、金香爐、金唾壺等物品,總器物竟多達660多件。

第6卷  駐蹕姑蘇(局部)絹本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第8卷 駐蹕杭州(局部)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外,隨清代皇帝一起出行的儀仗中還有玉輦、金輦、禮輿、步輿等「交通工具」。輦是用人拉著走的車子,輿則是多人抬的敞轎。更叫無數細節控們難以自持的是,清朝皇帝儀仗中,還有金香爐、金香盒、金唾壺、金盥盆、金水瓶(一對),以及金交椅和金馬杌,俗稱「金八件」,可謂奢華至極。

第7卷 入浙江境到嘉興煙雨樓(局部)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第10卷局部《江寧閱兵》(局部)紙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責任編輯:戈多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熱文回顧】

壹號收藏官方合作電話:400-60-51580

客服微信號/手機號:15308651366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壹號收藏官方微店」,更多精彩等著您!

相關焦點

  • 清朝皇帝有多奢侈,看了這些藏品才知道!
    光緒皇帝大婚典禮圖 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羨慕和嚮往能過上皇帝們奢華的皇宮生活,的確,皇帝們的小日子過得真叫一個舒服,作為一國之君,他們的衣食住行的都是極其考究而精緻的
  • 清朝皇帝生活有多「壕」,看這些藏品你就知道了
    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羨慕和嚮往能過上皇帝奢華的皇宮生活,的確,皇帝的小日子過得真叫一個舒服,作為一國之君,他們的衣食住行的都是極其考究而精緻的。不過,若要按奢侈程度排個名,清王朝算是數一數二的了。今天,就帶大家感受下清代皇帝的極奢生活,要知道他們的壕可都滲透到了「衣食住行」等細節的方方面面了!
  • 清朝皇帝有多奢侈?一般人消受不起!
    不過,若要按奢侈程度排個名,清王朝算是數一數二的了。今天,就帶大家感受下清代皇帝的極奢生活,要知道他們的壕可都滲透到了「衣食住行」等細節的方方面面了!  清朝皇帝吃飯是極講究的,不僅有最高的夥食標準、高大上的餐具,還有用膳時的擺譜和術語,更有不能讓外人知曉的飲食偏好,當然這一切都歸功於皇帝擁有高水平且龐大的御膳房團隊。
  • 清朝皇帝奢華的一天,太震撼了!
    不過,若要按奢侈程度排個名,清王朝算是數一數二的了。今天,就帶大家感受下清代皇帝的極奢生活,要知道他們的壕可都滲透到了「衣食住行」等細節的方方面面了!【穿得太奢侈,一件龍袍價值連城!】花梨木酒膳挑盒(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我們再來看看皇帝用膳有多講究,金勺子、玉筷子樣樣不少!
  • ...你就知道了|珊瑚|金龍|東珠|冬季|祭月|順治|皇帝|清朝|龍袍|萬壽
    光緒皇帝大婚典禮圖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羨慕和嚮往能過上皇帝奢華的皇宮生活,的確,皇帝的小日子過得真叫一個舒服,作為一國之君,他們的衣食住行的都是極其考究而精緻的。不過,若要按奢侈程度排個名,清王朝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 清朝皇帝的奢侈,一般人消受不起!
    清朝皇帝吃飯是極講究的,不僅有最高的夥食標準、高大上的餐具,還有用膳時的擺譜和術語,更有不能讓外人知曉的飲食偏好,當然這一切都歸功於皇帝擁有高水平且龐大的御膳房團隊。清朝標準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菜譜變少,120道減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鹹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再減為24道。
  • 為什麼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
    嘉慶皇帝的悲劇程度要看怎麼說了,要是比起他前面的那幾位皇帝,嘉慶皇帝的處境肯定是最悲劇的皇帝,可要是比起他之後的幾位皇帝,嘉慶皇帝處境是最不錯的,那為什麼還會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呢?對於朝中貪腐現象嚴重,嘉慶皇帝知道源頭在和珅這裡,對和珅是恨之入骨的,但是卻不能懲治他,因為和珅是父親乾隆皇帝最為寵愛的臣子,父親乾隆皇帝很多事情都離不開和珅,此時父親乾隆皇帝還在世呢,如果懲治和珅勢必會引起父子之間的矛盾,因此嘉慶皇帝在權衡利弊之下,最終選擇了暫時放過和珅。
  • 清朝皇帝為什麼有蒙古和漢人血統?看看清朝皇帝的生母是哪些人
    清朝雖然是滿族人建立的,但是清朝的皇帝的血統卻不是純正的滿族人,因為清朝的后妃裡面有著大量的蒙古人和漢人,而且自康熙帝之後,清朝歷代皇帝都帶有漢人血統,這一點是需要的大家注意的。她生下的兒子就是順治皇帝,蒙古科爾沁部是黃金家族的後裔,所以順治皇帝有著蒙古血統,按照道理,他不是一個正統的滿族人。康熙帝身上有漢族血統,康熙帝的生母是佟佳氏,看上去是滿族人,實則不然。佟佳氏本姓佟,是佟圖賴之女,佟圖賴的先祖是女真人達爾哈齊,他在明朝初年投奔明朝,此後改姓佟,佟氏家族歷代為明代遼東地區的衛所長官,在此期間不斷和漢人通婚,已經完全漢化。
  • 明朝皇帝吃土撥鼠,清朝皇帝吃不到牛肉,皇帝們吃得可比你差多了!
    阿信仔細查了查,歷史上,皇上們的飯菜不好吃的時候,還真是挺多的。不信?那我們就親自去看看,明清兩代的皇上們都是怎麼吃飯的吧!首先,我們先來規範下行業用語,皇帝吃飯,叫「用膳」。這個「膳」是啥意思呢?作為皇帝,享有四海,有著各種特權,全國各地的美味,原則上來說都是給皇帝品嘗的。But!請注意上面的三個字:原則上!
  • 為什麼明朝皇帝多奇葩?而清朝卻個個勤政!
    首先我們知道明朝皇帝多奇葩,有木匠皇帝,有蟋蟀皇帝,有不當皇帝當大將軍的奇葩明武宗,也有30多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明朝真可謂古代奇葩最強戰隊!相比清朝皇帝卻個個勤政愛民,不到早上五點就起床上朝,給太后請安,而且要讀書!尤其是雍正皇帝,當了皇帝以後連生孩子都沒有時間!
  • 清朝皇帝的年夜飯有哪些人參加,有沒有吃山珍海味?
    因為,這頓飯要等家裡所有成員都到齊了才開動,有闔家聚餐的含義。年夜飯清朝皇宮裡,有著自己的年夜飯。這頓年夜飯,通常是擺在乾清宮裡的。乾清宮是皇宮內三宮之首(另外兩座是交泰殿、坤寧宮)。在清朝初期,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將年夜飯放在乾清宮舉行,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 清朝皇帝的帽子上面,為什麼會有一塊小金牌?
    在很多清宮劇當中,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和其他朝代皇帝戴的帽子,是不太一樣的。而且,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前面有塊小金牌。那麼,這塊小金牌,到底有什麼用處呢?是有特殊的意義,還是只是為了美觀呢?古代帝王,因為身份尊貴,穿衣服飾必須彰顯帝王威嚴。清朝自入關以來,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
  • 清朝百姓生活有多慘?馬嘎爾尼記載的「乾隆盛世」
    最讓馬嘎爾尼震驚的是,一方面,皇帝的賞賜如此慷慨,多到戰列艦獅子號都裝不下的地步。一方面,清朝的平民生活卻如此困苦,一點殘羹剩飯都能引起他們的哄搶。一邊是至高無上,所有人都必須頂禮膜拜的皇帝。一邊是隨意可以被鞭笞的小民。這樣懸殊的對比,在當時的英國,絕對難以見到。馬嘎爾尼回憶:「在中國農民臉上,絕難見到英國農民那樣的啤酒肚和紅撲撲的臉龐。」
  • 陝西黃土高原上有座「小故宮」,傳說比皇帝還奢侈,你去過這裡嗎
    陝西黃土高原上有座「小故宮」, 傳說比皇帝還奢侈,你去過這裡嗎,這小篇和大家都在談論陝西黃土高原上的小故宮,據說這裡比皇帝還奢侈,大家跟小編一起來看!提到清朝的巨像宅邸時,首先會想起山西很多著名的山西商人花園,今天我們將目光轉向陝西,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位於渭河以北黃土高原上的小村莊裡的巨大商業大廈,傳說其家庭生活比皇帝更豪華,這是唐家大院,有近200年歷史的晉商大院,唐家大院位於陝西省順邑縣,順邑縣是革命的老區,也是「中國民間剪紙之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小縣城曾經有一個富裕的晉商,雄偉的大廈已經建成了。
  • 清朝後宮女子大多長相不好看,皇帝選妃不看顏值,而是有兩個標準
    清朝皇帝的後宮裡面可以說是包含了各色各樣的女人,有長相豔麗的,還有醜陋無比的,而對於這個選妃的標準,也是很不固定的。
  • 清朝滅亡後,皇帝的妃子們去哪了?看完後明白了
    清朝滅亡後,皇帝的妃子們去哪了?看完後明白了中國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國,秦始皇在將六國統一後,自封為皇帝,由此拉開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序幕,而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皇帝一職被廢棄,末代皇帝溥儀也離開了紫禁城。
  • 清朝皇帝可以分為三個檔次?是按什麼劃分的
    說努爾哈赤第一,原因很簡單,畢竟是開國太祖,在當時極其惡劣的環境下,摸爬滾打多年打下了一片基業,有了這個開端才有後來的清帝國,光是這份開創之功,就足以當得起第一了。至於清太宗皇太極,則是一個被特別特別嚴重低估的清朝皇帝。
  • 乾隆到底有多愛收藏,畢生用國庫換奇珍異寶,溥儀點數時都看傻了
    很多人都喜歡看清朝歷史,清朝歷史中有一位特別出名的皇帝,他酷愛收藏,而且他的藏品都是世間最罕見的奇珍異寶,堪稱是史上收藏第一人。他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乾隆皇帝,也是著名的康乾盛世中的最後一位建設者。康乾盛世是有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共同創造的國富民強的歷史時期。
  • 清朝12位皇帝的年號,有什麼含義?
    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雍正皇帝等。清朝共有十二位君主,一個皇帝一個年號,那麼,他們的年號有什麼含義呢?
  • 清朝宮女脖子上的圍巾是什麼?它另有名稱,主要作用是方便皇帝
    而在題材諸多的古裝劇當中,絕對要數古裝劇最吸引人們的視線,而在這些古裝劇當中,又數清宮劇最抓人們的眼球。相信不少女孩子都喜歡看清朝後宮題材的電視劇,在清朝宮鬥劇當中,皇帝美豔的后妃們爭相鬥豔,用盡手段幹掉對手、力圖上位,這樣的劇情十分吸引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