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開在古詩詞裡的海棠花,春與牡丹比富貴,秋同金菊競風流

2020-12-21 果爸愛文化

果爸小啟:

海棠,在春天花期旺季的時候,大量花蕾競相吐豔,花團錦族,奼紫嫣紅,雍容華貴,與牡丹並稱為「富貴花」

秋天來了,秋海棠驚豔一抹紅,風姿綽約,能和紅豆比相思,敢與金菊競風流。

古往今來,文人騷客潑墨揮毫,為海棠吟詩作畫,佳作迭出。

今天,就請大家隨果爸一起,去欣賞盛開在古詩詞裡的海棠花。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蘇軾: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棠》(宋)蘇軾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首絕句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當時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5個年頭。

全詩語言淺近,情意深永。寫此詩時,蘇軾雖已過不惑之年,且久遭貶謫,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

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特別是擬人、誇張等寫作手法的運用,使得海棠花「睡美人」「可愛精靈」的形象躍然紙上。

蘇軾這首《海棠》,被譽為歷代詠海棠詩之魁首,完全是實至名歸。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蘇軾: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蘇軾雖以28字七絕獨得《海棠》詩桂冠,但與海棠花有關的詩詞,他還有壓箱底的長篇巨製。

古代「洛陽紙貴」,文人們往往惜字如金,蘇軾文思泉湧,一發不可收拾,為海棠長歌一曲,由此可見海棠在蘇軾心中的分量。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雨中有淚亦悽愴,月下無人更清淑。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忽逢絕豔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裡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鵠。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哪忍觸。

這首古風體詩歌,蘇軾貶低大肆桃李,覺得其粗俗,字裡行間儘是對海棠的讚美之情。

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軾: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軾有位好友張先,他因寫過3句與「影」字有關的詩句,被譽為「張三影」

張先在人均壽命不過三十來歲的宋朝,絕對是「仙翁」一般的存在,他活到80歲時,還老樹發新枝,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

蘇軾為此調侃好友張先「老牛吃嫩草」,寫了一首頗具特色的打油詩: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詩中「一樹梨花壓海棠」,成了廣為流傳的名句。

何妨海內功名士,共賞人間富貴花。

陸遊:何妨海內功名士,共賞人間富貴花。

《留樊亭三日王覺民檢詳日攜酒來飲海棠下比去,花亦衰矣二首》其一留落猶能領物華,名園又作醉生涯。何妨海內功名士,共賞人間富貴花。其二石衛尉家錦步障,移在樊家園館中。醉到花殘呼馬去,聊將俠氣壓春風。

醉到花殘呼馬去,聊將俠氣壓春風。

世人都認為陸遊一生最愛的花卉是梅花,他寫花的詩也以《樸算子.詠梅》最為有名。

陸遊還寫過「一樹梅花一放翁」,將梅花與自己的名字相提並論,足以見得他對梅花的偏好。

其實陸遊對海棠花的喜好絲毫不輸梅花,他一生最少寫過10多首與海棠花有關的詩詞。

乾道八年(1172年)春,陸遊從夔州出發,奔赴南鄭參加四川宣撫司的工作。途徑果州,欣喜於當地的綺麗風光,稍作停留,作詩數首,其中包括寫海棠花的兩首,已收錄在上面。

醉到花殘呼馬去,聊將俠氣壓春風。

陸遊:惆悵過江遲一日,曉風吹盡海棠花 。

當然陸遊寫與海棠有關的詩詞,還有大量庫存:

他的《菩薩蠻》裡面有「幽夢錦城西,海棠如舊時」

他的七律《初春探花有作》裡有「千縷未搖官柳綠,一梢初放海棠紅」

醉到花殘呼馬去,聊將俠氣壓春風。

他的《驛舍見故屏風畫海棠有感》裡有:「成都二月海棠開,錦鄉裹城迷巷陌」;

他的《花時遍遊諸家園》兩首裡分別有「露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陰護海棠」,「走馬碧雞坊裡去,市人喚作海棠顛」;

他寫《過江蕭山縣驛東軒海棠已謝 》時已經白髮蒼蒼,經過離故鄉不遠的蕭山,未免詩興大發:

星星兩鬢怯年華,幽館無人江月斜。惆悵過江遲一夕,曉風吹盡海棠花。

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

陸遊84歲時,人雖已至暮年,但仍然詩筆勁健,熱情洋溢,不減壯年,一首古風體《海棠歌》,充分印證了他對海棠花一生的眷戀。

《海棠歌》我初入蜀鬢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當時已謂目未睹,豈知更有碧雞坊。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豔妝肯讓人?花前頓覺無顏色。扁舟東下八千裡,楊州芍藥應羞死。風雨春殘杜鵑哭,夜夜寒衾夢還蜀。何從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為足。

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

陸遊為什麼對海棠花如此痴愛呢,因為海棠花中有一個秋天開花的品種,叫秋海棠,又稱相思草。

中國人予以秋海棠相思、苦戀的寓意,因其又名「斷腸花」,故又寓意「斷腸」。

讓陸遊牽腸掛肚的,是他的表妹唐婉。本來陸遊與唐婉相親相愛,結為伉儷。

只可惜陸遊母親受算命先生瞎指點所害,強行將這一對有情人生生拆散,從此兩人陷入了一生的相思與苦戀之中。

陸遊與唐婉相戀相離的過程中,秋海棠都成為其愛情絕唱的見證。

汪元量: 黃鶯不入垂楊柳,卻立海棠花上啼。

《西湖舊夢》(宋)汪元量如此湖山正好嬉,遊人船上醉如泥。黃鶯不入垂楊柳,卻立海棠花上啼。

汪元量(1241—1317年後),字大有,號水雲,亦自號水雲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汪元量多才多藝,精詩詞,曉音律、善鼓琴,宋末朝廷琴師,宋滅後隨三宮遷往大都,出入宮中,侍奉元主。

黃鶯不入垂楊柳,卻立海棠花上啼。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汪元量出家為道士,獲準南歸,於次年返回故鄉錢塘。

南歸後,汪元量組詩社,過瀟湘,入蜀川,訪舊友,生活閒適安逸。

汪元量晚年於錢塘築「湖山隱處」,以「野水閒雲一釣蓑」自居。

黃鶯不入垂楊柳,卻立海棠花上啼。

汪元量的這首《西湖舊夢》,應該正是寫於這個時候。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細緻入微的描寫,回憶了南宋滅亡前的景物情形,表達了其對故國的無限懷念之情。

汪元量詩多記錄宋廷滅亡前後事,時人稱有「杜甫遺風」。汪元量步杜甫之後,有「詩史」之譽。

汪元量著有《水雲集》、《湖山類稿》、《水雲詞》,言情教母瓊瑤創作《梅花三弄》之《水雲間》,應該深受其詩文集名字影響。

黃鶯不入垂楊柳,卻立海棠花上啼。

果爸思詩:

海棠,春與牡丹爭富貴,還與百花鬥豔麗;海棠,秋與紅豆競相思,還與金菊賽風流。

春去秋來,海棠在古詩詞裡如約而至,次第盛開,美麗了心情,驚豔了時光,燦爛了愛情。

海棠花一抹紅,盛開在古詩詞裡,一朵朵,一束束,不甘寂寞,不負韶華。

相關焦點

  • 盛開在唐詩宋詞裡的海棠花,花團錦簇,寓意吉祥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為海棠花吟詩作畫,留下了許多美不勝收的佳作。今天,請和果爸一起,去欣賞那些盛開在唐詩宋詞裡海棠花。溫庭筠:海棠花謝也,雨霏霏。《遐方怨》(唐)溫庭筠憑繡檻,解羅幃。未得君書,斷腸瀟湘春雁飛,不知徵馬幾時歸,海棠花謝也,雨霏霏。
  • 以物寓意,《紅樓夢》裡出現的「海棠」都是啥意思?
    具體在書中第五回,寶玉在秦可卿的房中,看到了明朝大才子唐伯虎的畫——《海棠春睡圖》,上面還題有"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的對聯,對聯上寫著"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曹雪芹怎麼會多餘寫這一筆呢?其實其中大有深意。唐伯虎、秦觀都是風流多情的人,一生也是放浪不羈愛自由,他們倆的形象其實與賈寶玉和秦可卿是吻合的。
  • 海棠花,是最美的春日詩詞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宋代:楊萬裡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念奴嬌》(初見海棠花)宋代:程必嫣然一笑,向燭花光下,經年才見。欲語遠羞如有恨,方得東君一盼。《踏莎行》(雨中觀海棠)宋代:劉辰翁命薄佳人,情鍾我輩。海棠開後心如碎。
  • 牡丹花期至,風華動京城。欣賞古詩詞中的國色天香
    可見牡丹真的是一種秀外慧中,有顏值有實力的花卉呢。牡丹歷史悠久,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富貴吉祥的象徵。牡丹顏色豔麗,花瓣密集且層層疊疊,只一朵便有「花團錦簇」的優美。經過長期的不斷嫁接、培育出不同優良的品種,以致現代人們能觀賞到各種色彩,各種大小的花朵。大自然簡直就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宣紙,給予他們靈感,寄託他們的才情。
  •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牡丹盛開之時,十二首唯美牡丹詩詞欣賞
    每年四五月,牡丹盛開,正是欣賞牡丹的最佳時節。牡丹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其花大而香、色澤豔麗、雍容華貴、富麗堂皇、芳香濃鬱,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譽,因此牡丹的花語為:圓滿、濃情、富貴、雍容華貴。牡丹在我國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栽培歷史,品種繁多,根據花的顏色,就可分為上百個品種,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
  • 讚美海棠花的詩詞推薦:繡閣深深人半醒,燭花貼在金釵影
    《滿江紅·問海棠花》問海棠花,誰留戀、未教飄墜。真箇好,一般標格,聘梅雙李。怯冷擬將蘇幕護,怕驚莫把金鈴綴。望銅梁、玉壘正春深,花空美。非粉飾,肌膚細。非塗澤,胭脂膩。恐人間天上,少其倫爾。西子顰收初雨後,太真浴罷微暄裡。又明朝、楊柳插清明,鵑歸未。
  • 富貴吉祥國畫牡丹圖賞析 牡丹畫適合掛在哪裡呢
    ,值得掛放在家中細細欣賞在寓意上,自古牡丹便被賦予「富貴吉祥、繁榮昌盛,幸福美滿」的品格,宋代詞人周敦頤曾說「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而且牡丹還是國畫藝術裡的百搭花卉,不管怎麼搭,寓意都吉祥,如:牡丹(富貴花)+綬帶鳥(長壽鳥) 富貴雙壽石開富貴雙壽圖《福壽長春》牡丹(富貴花)+鴿子(和平鳥) 富貴和平石開牡丹鴿子圖《
  • 「碧」字飛花令——古詩詞裡最美的青綠色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詞裡最美的青綠色。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代·杜甫《絕句二首·其二》碧綠的江水把鳥兒的羽毛映襯得更加潔白,山色青翠欲滴,紅豔的野花似乎將要燃燒起來。庭院碧苔紅葉遍,金菊開時,已近重陽宴。——宋代·晏幾道 《蝶戀花·庭院碧苔紅葉遍》庭院的綠苔上布滿了紅葉,到了金菊盛開的時候,已經很接近重陽飲宴了。碧山錦樹明秋霽。路轉陡,疑無地。
  • 遇見人間最美四月天-2020春-賞花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春天也是特別的春天,經歷了疫情的寒冬,最美的春天也到來了,到戶外隨拍美麗的四月天櫻花盛開,昨夜開多少美麗海棠只有海棠花,恰似楊妃醉牡丹牡丹花品冠群芳你太美了美麗櫻花公園一角小道漫步水塘裡的蝌蚪
  • 你知道唐朝的牡丹多少錢1棵嗎?估計你1年工資也買不起,有詩為證
    我們學習古詩詞,不僅學習了它優美的文法,徜徉於它的意境當中,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從古詩詞當中,了解當時的生活。唐朝,人人崇尚牡丹,劉禹錫曾寫過「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說明了牡丹盛開的季節,大家都出門去賞牡丹。
  • 海棠花的花語及象徵寓意,原來是這樣的!確實沒想到!
    那海棠花的花語及寓意是什麼呢?下面和楓葉花語一起來看看。海棠花簡介海棠花別名梨花海棠、斷腸花、思鄉草,是我國著名的觀賞花木,素有「國豔」之稱。海棠花原產我國,出產最盛的是四川,故有詩云:岷蜀千裡地,海棠花獨妍。海棠花明豔好看,有「花貴妃」之稱,又有別名「解語花」。
  • 美文華章齊吟誦,「讀」佔鰲頭競風流
    美文華章齊吟誦「讀」佔鰲頭競風流——記贛縣區初中語文「朗讀專題「優質課大賽日麗風輕秋迭韻,大地從容散瑞光。11月9日至11月10日,贛縣區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專題優質課競賽在贛縣區思源實驗學校舉行。競賽課文選擇了現代散文、文言文、古詩詞、現代詩歌四種題材。
  • 去看牡丹嗎?在4首經典古詩裡!唐詩都很認真,但蘇軾的詩太敷衍
    據說楊貴妃號稱「羞花」也就是花朵見了她的美貌都會羞愧的低下頭,而這害羞的花朵就是盛開的牡丹。也正是因為楊貴妃愛牡丹,所以,唐朝養牡丹成為一種風尚。在唐詩當中,尤其是白居易的這首詩裡,大家對牡丹花的喜愛可見一斑。
  • 牡丹稱為國色在唐朝,洛陽牡丹名甲天下於北宋,看牡丹花趣事
    不管是裴土淹,還是武則天,牡丹自從移種京城以後,逐漸由皇宮擴展到京師各衙門、寺廟、私家庭院,以至全國各地,很快就成為最令唐人傾心的一種珍貴觀賞花卉。每年長安春殘時節,尤其是三月十五日,兩街觀賞牡丹花的人流車馬,奔走不息。白居易說:「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牡丹芳》)徐凝也說:「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千車看牡丹。」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其實如果真的喜愛牡丹又何必要死呢
    對於牡丹各位想必都不會覺得陌生吧,哈哈,說笑了。但是一般人說牡丹都離不開富貴之意,卻忽視了牡丹花真正的美。雖然說古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說法,用死來形容牡丹也真是別出心裁,讓人印象深刻。可見古人對牡丹的喜愛雖不及死那麼嚴重,但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了吧。焦骨牡丹拒不開花一火毀說到牡丹除了富貴之外,還有就是不懼權貴和自帶氣場。這當然少不了一代女皇武則天與牡丹的那段趣聞,正是女皇貶牡丹到洛陽,才讓牡丹花在洛陽紮下了根,在民間紮下了根。
  • 牡丹也是美的化身,純潔與愛情的象徵
    以後李正封又有「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名句,更有皮日休寫牡丹的好詩:「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豔,獨佔人間第一春」。北宋昭文館大學士韓瑜的牡丹詩中,又以「國豔」嘉譽牡丹。由此,自唐宋以來,牡丹成為吉祥幸福、繁榮昌盛的象徵,並得以世代延續下來。
  • 萬紫千紅總是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 四月裡,春光正好,正是牡丹盛開的季節,一起來欣賞花中之王吧
    在四月的微風裡,不少春花已凋謝,在長廊的一角,卻有幾朵粉色的牡丹花露出臉兒,碩大的花朵就像兩團美麗的雲霞,在風中搖曳著,清香四溢,讓人心醉。2. 洛陽的牡丹最負盛名,唐代詩人劉禹錫有關於牡丹的名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可見,牡丹花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名花,在唐代,洛陽牡丹就已經名動京城,成為群花之首。
  • 哪位畫家畫的牡丹好?牡丹國畫的寓意你知道嗎
    家裡掛牡丹國畫一直都是非常經典又吉祥的選擇,尤其是鄭曉京老師這樣充滿了文人詩意的牡丹作品,在為家裡帶來好風水的同時,還能為你營造出濃厚的文人意境,讓家充滿文化藝術氣息。在走廊裡掛上一幅鄭曉京老師的牡丹圖,瞬間就能點亮整條走廊,尤其當你行走其間時,就如同走在春日的花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