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一把傘,送走了一家人,有時候老古話,還是聽一下的好

2020-12-21 半杯水文學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村閒談系列。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在農村,有很多習俗禁忌。大都是一代代人口口相傳,甚至大家不知道為何要這樣,但延續至今幾百年都在遵守。刨根究底,他們也只能告訴你,我太爺爺那輩都已經傳下來了,這是規矩,老祖宗的規矩,別不懂事。當然肯定有人偏不信邪,如若不然後面的故事還怎麼發生呢?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但被村裡老人們渲染過後,這件事越聽越玄乎。世事無常,人世間哪能沒有不幸的事情發生,巧合也罷,還是真如老人們說的那樣,咱們只當個故事來看就好。當然入鄉隨俗,無論身在何處,當地的風土人情,習俗禮儀還是要尊重一下。好了,初秋微涼,多添點衣服,別被故事涼透了後背。

小夥名叫子豪,雖然出生在小山村,但在農村生活的日子並不多。不到一歲便跟隨父母在城市奔波,看慣了燈紅酒綠,自然是不想回去。很現實,農村人嚮往城裡生活,一旦出去真的不想回去。拼命的想洗白,洗掉身上農村的影子。不知道你發現過沒,有的人外出打工一個月,再回來眼睛都是看著天,說的都是普通話,聲稱說習慣了忘記了家鄉話。看不慣農村的一切,高人一等的樣子,子豪就是如此。

可能是父母年紀大了,一直在外起早貪黑確實幹不動了,所以幾個月前子豪的父母便帶著他回到了家鄉。說實話子豪一點都不喜歡,以往每年高興回來,是為了炫耀自己,可並不代表他想回到這裡生活。所以子豪脾氣變得暴躁,讓他奶奶又歡喜又頭疼。太過嬌慣了,父母也只能說說而已,畢竟十來歲的時候沒管他,現在二十多歲還管得了?

給小孩好的生活那是父母的義務,可並不代表好生活就是嬌慣溺愛。為此無論是子豪也好他父母也好,就因為子豪這所謂的嬌貴而付出慘痛的代價。況且二十多歲的小夥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買單,也該懂事了,只可惜連累了家人,福禍因果,或許自子豪踏上小山村這片土地,便開始了。

4月4日,原本安靜的小山村變得熱鬧了起來。小雨下了一個早晨,使得空氣格外清新。奶奶早就準備好了齋飯,而父親則是準備上墳用的黃草紙。說實話現在的農村也就清明節熱鬧點,過年可以不回來,但清明是必須要回來的,農村人對先人對祖宗還是非常看重。

話又說回來,這一日很奇怪,子豪一起床就各種不順,一股無名火憋在心底很是難受。可能是其他在城裡生活的小夥伴都回來了,讓高傲的他有些不舒服吧。「子豪,上墳你咋打個傘幹嘛?雨早就停了,別拿傘了。」在他們老家上墳是忌諱打傘,很不吉利,如果喪葬時碰到下雨,也得淋著。現在奶奶看見子豪上墳還打著傘,頓時有些生氣。

心痛孫兒歸心疼,但一些規矩不能破。子豪一聽奶奶這麼說,原本就不情不願的他頓時脾氣來了,「我打傘怎麼了,不就是破上墳嘛?人都沒了,還窮講究啥?」這話一出氣的他奶奶齜牙咧嘴,「你這是上墳還是送人?」奶奶的話剛說完,兒媳婦就不樂意了,也就是子豪的母親。

「我說媽,小豪打傘就打傘嘛,至於說這麼難聽的話。啥破規矩,不好使,好多人連墳都不上不也沒事嗎?人死如燈滅,到頭來只不過是黃土,沒那麼多講究。」母親的話讓奶奶啞口無言,由此可見子豪能有今天,全拜他母親所賜。無奈奶奶只好心底默念「小孩子不懂事,祖宗莫怪。」可誰知,接下來發生的事,讓子豪後悔都來不及了。

第一個出事的是他父親,清明節剛過一星期,他父親上山砍柴突然滾了下來,人當場就沒了。這件事可以說是意外,但子豪呢?父親屍骨未寒,子豪出去喝酒一夜未歸,等大家發現的時候,早已趴在小水塘裡,要知道那可是洗衣塘,最深的地方也不過一米五,一個一米七的大小夥怎麼可能溺水。

緊接著是他母親還有奶奶,常年做飯的女人,怎麼可能忘記關液化氣。就這樣短短一個月時間,一家人都沒了。大家都在說是因為子豪犯了禁忌,上墳不該打傘。要不然好好的一家人咋都出了意外?而且最為想不通的是,每一個人出事的時候,他們身邊都有一把雨傘。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這裡便結束了。故事很精彩,切莫與現實相照應,不可當真。謝謝大家欣賞,如果你心中也有故事,不妨評論出來,我們大家一起欣賞一下。

溫馨提示: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老漢臭嘴惹怒狐仙,自己丟了性命,還連累了家人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都是臭嘴惹的禍》,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60期,如果您喜歡,敬請您的關注。人們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世人皆喜歡聽好話,所以說,這說話自古至今都是一門大學問。
  • 分享一下民間的一些邪門的故事?
    今天要講的就是發生在那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90年代末就去世的,同我的交集並不多,可是有關他的種種事情非常的吸引人,我參加工作好幾年了,有些還是忘不了……七爺爺家庭條件不好,年齡一到就當兵了了——說白了就是圖一口飽飯,所以隨部隊駐紮在青海幾年,既沒有天降橫財也沒有撈個一官半職,家裡條件好些了,他就飛也似地回來了。
  • 民間故事:伏地三魔
    黃文海怕沾染上邪祟,就準備讓家人收拾祭祀用後的酒菜,這時候又突然從地下冒出來一個青衣人,有兩尺高矮,只見他墊著腳走到供桌面前,看著桌上的酒菜,看樣子很想吃。黃文海見了很厭惡,抄著棍棒追打他,青衣人一邊跑一邊叫,聲音聽起來像小雞的叫聲,黃文海一棍打在他背上,卻像是打在石頭上的感覺一樣,所以就不敢再打了。青衣人像是很憤怒的樣子,趴在院中的地板上頃刻之間就不見了。
  • 桐鄉老古話與《詩經》的賦比興
    桐鄉人聽了,極不耐煩,急忙打斷道:「司馬遷同志,您說的,我懂,我們桐鄉有一句老古話,叫:好人先過世。同你說的是一個道理!」桐鄉老古話裡的「興」也比較多見, 比如「豆腐要吃得燙,老婆要討得胖」,主題是後一句,看起來像是前言不搭後語,非賦非比,此便是興。比,在桐鄉老古話裡隨處可見。朱子說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比的目的就是用形象生動的說法地讓人明白。
  • 我,是你的一把傘
    我是一把傘,一把專屬於你的傘。晴天, 我把烈日頂在頭上,不忍看你曬傷;雨落, 我把風雨驅趕,怕它溼了你的衣裳。我是一把傘,一把你可有可無的傘,你若喜歡,便拾起來擋擋暴雨,遮遮太陽;更多的時候,你說,曬曬太陽更健康,經經風雨也無妨。
  • 風雨中都撐起一把傘,陽光就來了
    醫院保潔心疼小哥,悄悄站在他身後,為他撐起一把傘。報導回顧值了!配送小哥大雨中渾身溼透,陌生人悄悄在身後為他撐起傘病毒無情人有情。作為抗擊疫情中心的武漢,被人稱按下了「暫停」鍵。只有那些「逆行者」,包括醫護人員、快遞小哥、志願者、公交司機、社區工作人員……他們不管是風和日麗,還是北風呼嘯,都得站出來,或救護轉運患者,或維護城市管理,或為市民提供生活保障。人們常說,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此時此刻,他們不就是我們心中,那些頂天立地的英雄嗎?
  • 民間故事:狐狸偷雞,善心婆婆將它救下,幾年後卻是狐狸送走了她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狐狸送終》,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7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此故事寓意深刻,希望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上古巫書
    外鄉人走後,劉二將木箱藏於房中,暫時沒有對家人說起這件事情。過了一個月,外鄉人並沒有來取這箱子,劉二又等了十幾天,始終不見他前來,就動了心思,暗道,既然都能埋在地下,為什麼不看看是什麼樣的寶貝呢?所以就撬開了箱鎖,打開一看原來是一本古籍,上面寫的都是隸書,後面有一些人形圖案和咒語符咒,也是隸書,他根本看不懂。
  • 民間故事:大壽過九不過八,兒女不聽偏要過,先生:不久了準備吧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鄉野雜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比如我們老家就是這樣,過六不過七,過九不過八,所以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莫亂開口,不然惹老人家不開心還是輕的,萬一發生點什麼,那就後悔莫及。就比如接下來故事中的這位老人,詳情如何,請聽我細細道來。百善孝為先,孝這個字延續千年,深深印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是烙印但絕不是枷鎖。但到了今時今日,不得不讓我重新思考,孝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 修傘 聽說我們杭州的傘免費修?
    都市快報 你家裡有沒有破了,但又沒捨得「摜掉」的天堂傘?我有一把,傘面上破了一個小孔,傘骨沒壞,就是不太「靈光」了,兩折傘只能當一折用。前兩天聽同事說,建國中路有家天堂傘維修部,只要是「天堂」的雨傘,全部免費修。哇,我一個土著杭州人居然不曉得?趕緊,周二這天趁著不落雨,帶上我的破傘直奔建國中路。
  • 風吹日曬都不怕一把傘搞定
    7月的天不是大太陽就是小雨綿綿這個時候你最需要的無敵單品莫過於一把能承託你的美傘
  • 民間故事:不能惹的白刺蝟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文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0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在過去的農村,經常能在院子裡、田地邊上看見刺蝟這種小動物。滿身的刺兒,黑色的小眼睛,尖尖的嘴巴,看起來很是機靈。在我小的時候,院子裡就經常能能看見刺蝟。
  • 民間故事:窮小子上山學藝,美少女屢屢相幫,因一事令他痛失佳人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有緣無分》,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7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
  • 古代志怪故事:傘怪,祭祀
    李家人驚恐戰慄,李某壯著膽子扔出一把菜刀。怪物被擊中後消失不見。第二晚,怪物再次出現,這次唱的是:「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李某請來道士作法,道士說:「這是你家先祖舊物作怪,可以自行尋找。」李家人在閣樓上找到一把廢棄的舊傘,上面還有新的刀痕。
  • 民間故事:油傘驅邪祟
    壯漢心想,像我這樣的大老爺們走這幾裡山路都得喘上幾口大氣,她怎麼一點氣息都沒有,難道她是邪物所化,想到這樣壯漢是又驚又怕,但還是決定去一探究竟便上前搭訕。壯漢道:「大嫂子,你這是要去哪啊,為何深夜獨自趕路啊」女子打量了他一下,回答道:「看你樣貌忠厚老實你應該是個好人,不妨和你說,前面畢家村的畢木匠的媳婦快要生了,我要前去討點好處」壯漢聽完心中一驚,這畢家不就是我家嗎,我不就是木匠嗎,她怎麼知道我媳婦快生了。
  • 【民間故事】紙紮人的故事
    老光棍說:「我說行就行,明天你乾脆就不用上山了。在家裡把衣裳補補,把鞋子釘釘就準備準備!」「我這眼也不頂事呀。」小光棍雖然這麼說,還是真格在家裡歇了一天。這天黑夜,老光棍借了一根抬槓,說是抬秤用。你說他窮的連一根抬槓都得去借。他扛上就跑,等到了沉員外門口一看,兩個大紗燈錚亮,兩個長工看守的挺緊。他粗風冒氣地上去一抬槓把紙紮人給打了個稀巴爛。
  • 《安家》中是什麼導致房似錦那麼能吃,還總帶著一把傘?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房似錦的人設其實也映射著出身寒門的孩子在都市打拼的艱難,劇中房似錦總是會隨時隨地帶著一把黑色的雨傘,吃飯的食量也是大得驚人,這其實有很多隱喻的,下面我們就來剖析一下這個人物。在她的成長經歷中,我們知道她的父母並不疼愛她,家中姐弟五個,她排行老四。
  • 你們傘壞了要花錢修的嗎?不好意思 我們杭州的傘免費修!
    都市快報訊 你家裡有沒有破了,但又沒捨得「摜掉」的天堂傘?我有一把,傘面上破了一個小孔,傘骨沒壞,就是不太「靈光」了,兩折傘只能當一折用。前兩天聽同事說,建國中路有家天堂傘維修部,只要是「天堂」的雨傘,全部免費修。哇,我一個土著杭州人居然不曉得?趕緊,周二這天趁著不落雨,帶上我的破傘直奔建國中路。
  • 你們傘壞了要花錢修的嗎?不好意思,我們杭州的傘免費修
    你家裡有沒有破了,但又沒捨得「摜掉」的天堂傘?我有一把,傘面上破了一個小孔,傘骨沒壞,就是不太「靈光」了,兩折傘只能當一折用。前兩天聽同事說,建國中路有家天堂傘維修部,只要是「天堂」的雨傘,全部免費修。哇,我一個土著杭州人居然不曉得?趕緊,周二這天趁著不落雨,帶上我的破傘直奔建國中路。
  • 白海風整理‖ 隴上民間故事(12)《聽窗根
    隴上民間故事(12)《聽窗根》隴西聽窗根的習俗由來已久,現在一般多是同輩中人在新婚小倆口的窗根下聽聽新婚夫婦的新房夜話,而在以前,作為「天敵」的婆媳間經常有意無意地互聽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