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吉林混改調查:項目推進遲緩 寶雅轉型難掩隱憂

2020-12-15 財聯社

財聯社(吉林、北京 記者 劉陽、寇建東)訊,從吉林市區沿著松花江北岸的濱江南路驅車不過十幾分鐘,便是一汽吉林所在地。雖然正是周一早高峰,但這座投產尚不足三年的「綠色智能」工廠內卻顯得格外清靜。

「近期就會開董事會,(董事會)會後會正式復產。」7月13日,一汽吉林內部員工王宏(化名)透露了一汽吉林的最新動作。在全面停產半年多後,公司大廳內一字排開的森雅R9、R7等車型,似乎已成為了她和她的同事們的希望所在。

與一汽吉林寂寥的廠區不同,遠在數千公裡外的山東煙臺開發區內,一座試製車間已進入到最後的裝修階段,再過三個月,這裡或將迎來寶雅方面的第一批員工。

這一天,距山東寶雅正式增資入股一汽吉林已整整過去了170天。

「我了解的情況是資金已經到了,至少職能部門的工資都能按時發放。」王宏已經感受到了寶雅入股一汽吉林後帶來的改變,「焊裝車間已經訂好了排產計劃,下一步是塗裝。」

不過一線工人的說法卻截然相反。「(寶雅入股之後)其實並沒有變化。」有一汽吉林工人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的資金仍然緊張,數月前就已經不能按時足額發放了,「因為大部分工人都是退伍軍人,大家不得不向政府援助來解決社保問題。」

對於這一說法,一汽吉林和寶雅方面均未做出回應。

遭「斷血」的一汽吉林

「輕型廠啊,早就停產了。」和國內大多數計程車司機一樣,吉林的「的哥」也對當地情況了如指掌,「以前還經常拉他們的工人,現在幾乎沒活。」

這位計程車司機口中的「輕型廠」,正是一汽吉林前身「吉林輕型汽車廠」的簡稱。在當地人眼裡,這座在1981年就誕生了中國第一輛微型汽車(即「小面」)的工廠,曾是吉林市的驕傲。在1991年正式被一汽集團兼併,並在2004年更名為一汽吉林後,成為一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我還開過板車,拉過6440(CA6440,解放牌輕客),給全國各地送貨。」計程車司機的思緒仿佛一下回到了20多年前。然而,如今一汽吉林工廠7號門外道路兩側數十輛已鏽跡斑斑的板車表明,這裡已許久未曾有過經營活動。

透過廠區的圍欄,商品車停車場內停滿了掛有一汽佳寶LOGO的「小面」。與公司大廳內將帶給一汽吉林工人新的希望的森雅車型一樣,一汽佳寶也曾是一汽吉林的主要產品。

2003年,這款小車全年累計產銷達9.4萬輛,在全國微型車行業中銷售增長率排名第一,當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6億元,上繳稅金2億元,一度創下歷史記錄。在隨後的幾年,隨著豐田旗下大發車型森雅M80、S80,以及森雅R7、R9等車型的導入,一汽吉林的年銷量曾超過十萬輛,最高達到15萬輛。

不過,在2017年前後,一汽吉林作別了昔日的輝煌。數據表明,憑藉2016年推出的首款小型SUV森雅R7,2017年一汽吉林全年銷量尚為5.6萬輛;但一年後,這一數字便跌去了一半,2018年累計銷量僅2.7萬輛。進入2019年,一汽吉林的銷量數據已很少對外披露。

「有市場的因素,但更多是我們自己的原因。」在王宏看來,一汽集團層面研發體系的調整,對一汽吉林形成了「致命性」打擊,「長春(一汽集團總部)把吉林(一汽吉林)的研發都抽走了,我們只能對產品『小打小鬧』。」

被母公司「斷血」後的一汽吉林徹底滑向了市場邊緣。去年10月的掛牌公告顯示,一汽吉林自2016年來已連續三年虧損,虧損額共計30億元;2019年上半年虧損5.11億元,資產總額30億元、負債33.58億元,已資不抵債。

十月發布新戰略

「我知道寶雅,還上電視來著。」那位曾為一汽吉林開過送貨板車的計程車司機,想起了去年12月27日的那則新聞。那一天,對所有一汽吉林員工,甚至是吉林市民來說都是個大日子。

是日,一汽吉林增資擴股籤約儀式在長春舉行。來自山東濟南的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公司一次性出資15億元,拿下了一汽吉林70.5%的股權,成為這家有著近40年歷史的老牌汽車企業的新東家。

「混改,是大勢所趨。我們也想有新的資本進來,給一汽吉林帶來活力。」王宏說,這家老國企陳舊的體制的確已與現在的市場環境格格不入。

2018年8月,在由國資委下發的《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工作方案》中,一汽吉林赫然在列。按照「雙百行動」的三條遴選標準,推薦企業不僅要主營業務突出、資產具有一定規模,並且要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或有較強改革意願。

一定程度上,摘牌一汽吉林的山東寶雅滿足了這三個標準。

「山東寶雅和一汽吉林談了很長時間,他們一直想轉型進入新能源整車領域。」早在去年12月一汽吉林掛牌期間,便有接近山東寶雅的業內人士稱,2018年年底山東省下發的對低速電動車行業進行全面整頓的政策對寶雅影響很大,停產後的寶雅迫切希望將自己的身份「轉正」。

「寶雅接盤後的動作還是挺大的,聽說他們已經開始在煙臺建廠了。」王宏說,本來在春節過後便打算去山東出差,可突發的疫情不僅擱置了自己的計劃,更遲滯了山東寶雅對一汽吉林的重整。「山東方面現在在吉林只有一位財務部長,董事會都是通過視頻召開的。」

按照王宏透露的消息,山東寶雅正在對兩款全新車型進行開發,其中一款是對標五菱MINI的A00級電動車——這也是一汽吉林在混改方案「競爭性談判要點設置」中對投資人設定的條件之一。

「一汽也給了我們一款車型,最近會先復產吉林的工廠,然後在煙臺投產新車型。」雖然沒有透露一汽所給具體車型的信息,但王宏說,今年10月,新的一汽吉林將正式對外發布公司的未來戰略。

新工廠推進緩慢

除了前述尚不確定的一汽吉林一線員工工資發放、社保繳存等情況,和因疫情導致復工復產推遲的現實外,已進行了170天的這一混改項目目前看起來還算順利。

然而,與王宏的樂觀預期相比,來自山東方面的消息卻表明,寶雅的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一汽寶雅新能源汽車項目)仍在推進中,現在還沒有正式開工。」7月15日,有煙臺經濟開發區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具體開工時間不詳,需要等到設計總圖完成之後(才能動工)。」

在入股一汽吉林後,一汽寶雅成為了煙臺市「三重」工作的重點項目。按照今年2月煙臺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牟樹青實地調度一汽寶雅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工準備時的表述,要「確保項目6月底具備開工條件」。公開信息表明,一汽寶雅新能源項目規劃年產能為50萬輛整車。

「公司剛從濟南搬到煙臺,目前在天馬大廈臨時辦公。」山東寶雅內部人士透露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前述煙臺經開區工作人員的說法,「10月應該會搬到正在裝修中的試製廠房,但要進入位於煙臺經開區汽車製造基地花園村的新能源項目工廠,預計還需要二年左右的時間。」

不僅項目整體推進遲緩,更令外界擔心的是寶雅方面的資金情況。

天眼查顯示,一汽寶雅新能源項目的主體山東寶雅,於今年3月完成了公司註冊地的變更。同年5月,包括公司董事長張建農、董事慕宏偉、王慶軍等在內的三名自然人股東,和濟南唐慶投資公司、山東卓宏置業公司兩家法人股東,均向煙臺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100%出資的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質了各自所持山東寶雅約50%的股權,合計約12700萬股,佔山東寶雅股份的40%左右。

同時,質權人煙臺國豐與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100%出資的煙臺業達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同為各自持股山東寶雅8.62%股份的股東方。

「有煙臺方面的參與,寶雅的資金應該不成問題。」王宏延續著自己的樂觀。

「寶雅方面雖然有強烈的轉型意願,但最大的短板是研發基礎太薄弱。」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汽吉林具有完備的生產和供應商體系,如何盤活這一優質資產,不僅需要充足的資金,更需要後續持續的「自我造血」能力,「從這一層面看,一汽吉林的混改之路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一汽吉林混改落地 寶雅新能源「低速」身份轉正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一汽吉林混改落地,寶雅新能源「低速」身份轉正 一汽吉林混改求生,寶雅新能源15億獲得生產資質,「弱弱」結合能否聯手破困局,前景或不明。12月27日,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吉林」)和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雅新能源」)正式籤約,這意味著一汽吉林正式完成了「由國轉民」的混改 ,寶雅新能源也由此獲得乘用車生產資質,進入乘用車市場。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日前發布的公告顯示,一汽吉林增資項目結束,進入結果公告期。
  • 一汽吉林混改落地,山東寶雅拿下70.5%股權
    近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布了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增資項目。公告顯示,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一汽吉林)增資項目已成交,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寶雅新能源)以15億元獲得一汽吉林70.5%的股權。此次增資擴股後,一汽集團對一汽吉林的股權由100%稀釋至29.50%。
  • 一汽吉林混改自救:山東寶雅代步車起家逆襲接盤 公司涉多起訴訟
    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吉林」)混改正式落地,「接盤方」有些出人意料,是老年代步車起家的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雅新能源」),天眼查數據顯示,寶雅新能源成立於2009年,是位於山東省的低速電動車生產商。
  • 一汽吉林混改自救:山東寶雅老年代步車起家逆襲接盤 公司涉及多起...
    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吉林」)混改正式落地,「接盤方」有些出人意料,是老年代步車起家的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雅新能源」),天眼查數據顯示,寶雅新能源成立於2009年,是位於山東省的低速電動車生產商。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此前發布的公告顯示,寶雅新能源以15億元獲得一汽吉林70.5%的股權,成為一汽吉林最大的股東。
  • 一汽吉林汽車混改實現增資擴股 山東寶雅持股70.5%
    來源:新華網一汽吉林汽車通過混改實現增資擴股新華社長春12月27日電(記者王曉林、張建)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增資擴股籤約儀式27日舉行。此次增資擴股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果。
  • 蛇吞象,一汽吉林與山東寶雅正式籤約
    吉林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吳靖平,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雷平,煙臺市市長陳飛,吉林市委副書記賀志亮,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慕宏偉等領導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籤約儀式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秦煥明主持。實際上,一汽吉林欲進行混改的消息自去年中旬就開始在流傳。
  • 寶雅新能源控股一汽吉林,妙招還是險棋?
    2019年12月26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公告稱,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下稱「一汽吉林」)增資項目落定,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寶雅新能源」)以15億元獲得一汽吉林70.5%的股權,成為一汽吉林最大股東,而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對一汽吉林的股權則由100%稀釋至29.50%。
  • 一汽吉林引入寶雅是一筆好買賣嗎
    不同於此前青島五道口入股奇瑞、長安新能源擬引入幾家投資方作為戰略投資者以及江鈴集團、長安汽車、愛馳汽車聯合對江鈴控股混改,引進低速電動車企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雅新能源」)作為新的控股方,是一汽吉林此次混改最大的不同和看點。  寶雅新能源什麼來頭?為什麼選擇寶雅新能源?兩者混改後的發展前景如何?諸多疑問把兩家推到聚光燈下。
  • 為何牽手低速電動車企業 一汽吉林引入寶雅是一筆好買賣嗎
    在中國汽車工業歷史上,寶雅新能源大概應該是第一次出現在大事件記載之上,2019年12月27日,一汽吉林和寶雅新能源正式籤約。2020年1月2日,隨著公告期結束,一汽吉林混改塵埃落定。不同於此前青島五道口入股奇瑞、長安新能源擬引入幾家投資方作為戰略投資者以及江鈴集團、長安汽車、愛馳汽車聯合對江鈴控股混改,引進低速電動車企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雅新能源」)作為新的控股方,是一汽吉林此次混改最大的不同和看點。寶雅新能源什麼來頭?為什麼選擇寶雅新能源?兩者混改後的發展前景如何?諸多疑問把兩家推到聚光燈下。
  • 一汽吉林轉讓70%股權將落定 內部文件顯示寶雅新能源或成接盤方
    再過四天,備受關注的一汽吉林混改將塵埃落定。一汽吉林於10月28日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公司增資項目,擬轉讓70%股權募集資金15億元,信息披露期滿日期為12月20日。一汽吉林此前在內部下發的「混改宣貫方案」顯示,曾指出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雅新能源」)為本次混改的新投資方。但彼時,這一方案遭到了包括一汽吉林內部員工的強烈反對。「之前有些部門的員工確實有意見,但現在已經解決了。」有一汽吉林內部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一汽吉林的混改是按照國資委的要求部署的,「但最終的投資人要等到掛牌結束後才能公布」。
  • 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開工儀式舉行
    水母網9月27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李仁) 9月26日上午,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開工儀式在煙臺開發區舉行,市委書記張術平講話並宣布項目開工,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公司董事長慕宏偉分别致辭,一汽集團董事趙航,一汽吉林汽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雲飛,市領導王曉敏、朱秀香、張代令出席。
  • 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開工儀式在煙臺開發區舉行!
    作為煙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標誌性項目,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僅用半年時間完成項目開工準備,創造了煙臺開發區項目建設的新紀錄。  據介紹,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底完成對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後,依託一汽吉林整車資質和品牌優勢,在煙臺投建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同步設立研發中心、銷售及進出口等機構。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總投資40億元。建設周期18個月,主要建設衝、焊、塗、總、PACK五大工藝車間,規劃年產能10萬輛新能源汽車。
  • 又一低速電動車企逆襲 山東寶雅15億拿下一汽吉林70.5%股權
    12月26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布了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增資項目。公告顯示,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雅新能源」)投資15億元,取得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70.50%的股權。此次增資擴股後,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對一汽吉林的股權由100%稀釋至29.50%。
  • 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在煙開工
    9月2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開發區黨群工作部獲悉,9月26日,一期總投資40億元規劃新能源汽車年產能10萬輛的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在煙臺開發區開工。這一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為煙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煙臺也因此形成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的雙引擎、雙龍頭。「煙臺造」新能源汽車款款駛來!
  • 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在煙開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鍾建軍 通訊員 馬雙軍 賽家豪金秋時節,煙臺收穫又一整車項目。9月2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開發區黨群工作部獲悉,9月26日,一期總投資40億元規劃新能源汽車年產能10萬輛的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在煙臺開發區開工。
  • 一汽吉林混改完成 將主打三四線市場
    (文/彭科峰) 日前,有消息稱,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經結束,改制之後一汽集團佔30%股份。這也意味著一汽集團的整體上市路再度加速。公開資料顯示,一汽吉林創建於1981年,前身為一汽吉林輕型車廠。
  • 一汽吉林汽車執行董事、寶雅新能源汽車執行總裁方俊考察拾初集團
    雙方進行會議座談,探討合作一汽吉林汽車執行董事、寶雅新能源汽車執行總裁方俊,就一汽吉林汽車及寶雅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近況、戰略布局、未來規劃等進行了介紹,並就本次到訪的目的進行了深入交流。據了解,一汽吉林為中國一汽的全資子公司,不僅是一汽集團自主陣地的主戰場,同時又是一汽集團重要的出口基地,產品遠銷亞洲、非洲、歐洲、南北美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 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落地煙臺
    9月26日,一期總投資40億元規劃新能源汽車年產能10萬輛的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在煙臺開發區開工。至此,煙臺也形成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的雙引擎、雙龍頭發展格局。作為煙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標誌性項目,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僅用半年時間完成項目開工準備。
  • 蛇吞象:山東寶雅控股一汽吉林,混改完成,結束終端無車可賣局面
    12月18日,山東寶雅、一汽吉林同時對外宣布一汽吉林汽車混改完成。山東寶雅將一次性出資15億元,持有新公司70.5%股權,中國一汽持有新公司29.5%股權。一汽吉林表示,混改後,一汽集團佔30%股份,一汽集團仍會大力扶持,在保留原有優勢的基礎上,與民營企業山東寶雅充分結合,在成本方面進行大幅改善,以人力成本為例,改制後由原來的4億元/年,降到1.5億元/年。一汽吉林表示,旗下產品森雅R8目前已經全面到店準備,結束了混改期間4S店無車可買的尷尬局面。
  • 景俊海會見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公司董事長慕宏偉
    原標題:景俊海會見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公司董事長慕宏偉   4月1日,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在長春會見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公司董事長慕宏偉一行。   景俊海指出,寶雅新能源汽車公司積極與吉林開展深入合作,參與國企混改,控股一汽吉林汽車公司,合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